查看原文
其他

12年北京中考阅卷,他把语文学习的四大难题,一次讲透!

于晓冰 小花生网 2024-05-03



檩子:今天来跟我们做分享的,是来自北京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于晓冰,他有二十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经验,同时也是一名10岁男孩的父亲。


于晓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他曾担任开明版语文教材编委、人教版国学教材编委,而且连续十几年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兼职教研员、中考阅卷题组负责人。


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老师,他今天的分享非常硬核、也很全面。他把语文学习会涉及的四大难点,同时也是痛点:识字、古诗文、阅读、作文,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且,他还指出了一些语文学习的常见误区,想必大家看完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01


对于语文的焦虑:语文有标准答案吗?

 

于晓冰:首先,我觉得这种焦虑是一种非常真实的焦虑。确实像家长的感觉一样,语文学习好像范围特别大,目标不明晰,不知道往哪去使劲。

 

但是家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们在(带孩子)去学语文的时候有一种和其他的学科“划等号”的感觉,也总希望去找到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但事实上,语文怎么可能会有标准答案呢?一旦找到所谓标准答案的时候,其实语文就已经学得非常僵化了。


语文教材部编版 图片来自网络


语文的很多东西,不存在标准答案。


有些时候是有所谓的“正确”“错误”之说,但是在考试当中,也会有比如“欠妥”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以,语文涉及到的是“好”和“坏”的表达,或者是“好”和“更好”的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正”“误”之分。


语文的表达是有多种可能的:有可能是“一般”;有可能是“好”;有可能是“更好”……也可能同时出现两个说法都“非常好”的情况,只不过这两个是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纠结于去找标准答案,非要找一个相应的标准答案的话,语文也不太可能学得好。


语文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到最后,实际上是对你人生当中的很多东西做进一步思考。

 

比如说,最简单的问题,或者说,也是最终极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著名的哲学三问,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也是人生三问。图片来自网络


你说这个问题,有所谓标准答案吗?永远都找不到标准答案。

 

从古至今,有太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可能解答得也非常精彩、非常深入,但是它不能代替我个人的感受。每一个个体依然都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语文学习这块也是如此。


古人有一个说法叫做“诗无达诂”,就是你对于诗歌等的这种文字的解读,很大程度上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极致,尤其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一些内容的解读,更是如此。


“诗无达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这里的“诗”指《诗经》,“达诂”指确切的训诂或解释,意思是对于《诗经》的解读,没有绝对正确、一成不变的说法,因时因人而异。后来意指对同一文学文本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见仁见智,没有最完美的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让我去做一点分类的话,像一般的信息或者是比较客观的一些东西,你才可能说它是固定的。


比如我常给学生举例子: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一定是杨利伟,他乘坐神州5号,上了太空。


这个信息你不管读多少遍,最终呈现的都一定是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上太空,不可能出现马车、牛车或者是马立伟、牛立伟这样的情况。

 

但是像诗歌之类需要主观情感去理解的东西就不一样,每个人读的时候都不一样,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段当中去读都不一样,这就是经典的所谓“常读常新”的过程。你很难去求得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终极答案。


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起点。事实(FACT):能被证明是真还是假的一段陈述(比如,冰淇淋是奶油做的);观点(Opinion)表达一种信念、感觉、看法的陈述,无须证明(比如,我觉得薄荷巧克力冰淇淋最好吃)。怎么区分 Facts & Opinions? 图片来自网络


之所以有很多家长纠结于要找标准答案,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功利的想法:希望语文考试能够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然后认为拿到好的分数,语文就学得更好了。其实,这两者是很难明确地画上等号的,甚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02


想要把语文学好,最重要的是什么?

 

于晓冰: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爱读书,不管是谁,最核心的、最重要的都是:


从小就要养成一个爱读书的习惯

 

“爱读书”不仅仅呈现在只读一个类别的书,而是对各种各样类别的书,他们都愿意去触碰、去关注。也就是说,他们对文字本身是感兴趣的。

 

在读文学类的时候,他们不仅仅会读童话,可能也会去读科幻,除了文学类之外,可能还去读科普类、历史类、地理类、政治类……接触到的范围越广泛,他们就越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网状的思维结构,为好的思考能力打下基础。

 

除了爱读书之外,还有一个点就是要爱思考。


读书这件事情,不是单纯的“输入”进去就结束了,输入进去后,只是成为一个了“两脚书橱”。


读过什么书,书当中说了什么内容,这些固然重要,清代学者章学诚就讲过“记诵,乃学问之舟车”。但是,只有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应的思考。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这个思考就是你要把你所学的、所读的东西有所加工,把它从外界汲取过来之后,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爱读书、爱思考之后,如果还能够有爱动笔的习惯,就再好不过了。

 

我一直讲的一个观点就是,阅读的收获是大还是小,绝不是单纯地说读了哪一篇文章,而一定是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背后相应的阅读背景,或者说阅读积累够不够丰厚。


你的阅读背景、阅读积累越为丰厚,你读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段文字的时候,能够收获得就越多。因为你头脑里有太多思考的触角会与所读的材料相碰撞,同时产生更多思考的火花,这是读书少的孩子完全做不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


读书少的孩子,更多的时候只能听着老师给他一个什么结论,就记住一个什么结论,这就已经算是用功的孩子了。


如果再不用功一点的话,连给的这些东西都记不住的时候,他头脑中就会很空,你想让他对读的东西有更好的理解,或者说让他写出来比较独特的东西,那都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03


怎么带孩子阅读,有什么书单可以参考吗?

 

于晓冰:因为我自己经常在公众号上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的认知,就会有一些家长找到我说:“老师,您帮我推荐个书单吧!”


们问得非常简化,就是让我书单,好像觉得有了书单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去年,于老师就在自己的公众号(水寒说语文)里针对“开书单”的问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事实上,一个“书单”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一般很少会敢说,要给别人推荐一个书单。


原因很简单:我都不知道你们家的孩子是几年级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男孩还是女孩,他更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他有了什么样的阅读基础和背景……这些都不知道,因此我就没办法去给他推荐一个所谓合适的书单。

 

他们总期望有一个所谓万能的东西,比如说名校书单,我拿来之后也能够立刻就用,那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阅读是什么?首先,就是个性化的。它绝不是一刀切的,每一个人所读的东西,一定是各不相同的。


让孩子以自己的兴趣为起点来展开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花友 @芝麻和HELEN 的女儿就是个小“宋迷”,她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宋朝主题阅读”,期间写了不少读书笔记。


一方面,我们是要主张读名著;但是另一方面,绝不是说读名著就一定要读指定的那几本名著。


因为名著,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所涉及到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读过来,所以也没有任何必要纠结“我读过这本,没读过那本,会不会损失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类的这种思考和情感向的东西是相通的。你没读过这本,读过那一本,也是可以接受的,也一样可以把某些道理想得更清楚、更明白。


所以,“要去读”这件事本身才是重要的,并不一定要按照指定的读哪一本书。


前段时间,我们分享了人大附中学生的“名著阅读书单”,评论区不少家长就提到书单书单中的部分书籍不太易读、有的也比较老旧,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孩子阅读。所以书单只是参考,还是要找适合孩子的书籍。图片来自网络


即使读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去读名著。


因为名著本身成为名著,说白了就是它不是个大众的东西,而是个小众的东西,只有像《故事会》之类流行性的读物,它才是大众的东西。

 

如果用食物打比方的话,名著一定是相对来说比较高营养,但是又比较难咀嚼,甚至可能味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那类食物。


只有具备相当的能力、相当的品味的人才能从名著中获得真正的营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越级”上去,就像学生上学一样,你总是要从小学一年级,从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开始。你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一下子就上初三,就面对中考,那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即使你速度快一点,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所以,实际上在读名著之前,是需要有大量的时间要去读所谓的非名著的。也就是说,不是非得读指定的“必读书”才是名著,这些所谓的“必读书”不一定是真正必须要读的书,这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点。


冰心先生讲过一句话叫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9个字真的可以说把读书最基本的台阶说清楚了。


正在阅读的冰心 图片来自网络


转化成我的理解就是:首先,爱读书。你对读书这事是有热爱的。


然后接下来,能读书。选择的书一定是你能读的,有能力去消化的。而不是看到别人读这本书,于是你也读这本书,一定要看你的能力是否能不能够到。

 

爱读,能读之后,然后就是扩展去读。不是单独地读某个方面,而是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就像吃饭一样,只吃一种类型的食物会营养不良,所以一定要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

 

扩展读之后,一定程度上就要开始深入去读。深入去读是指,在你扩展的基础上,你总能找到一些作家或者作品,是和你自己的脾气、秉性、灵魂能够高度契合的,相当于你遇到了一个知音。不管是穿越了时间也好,穿越了空间也好,会有那样一个知音,成为你的朋友,他所写的内容会成为你人生中的思想武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读到什么样的书,都常常能够和它们勾连起来,带给你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

 

这才是阅读中,应当去攀登的台阶。


04


孩子到高年级以后没时间阅读

问题可能出在哪?

 

于晓冰:很多家长,之所以到了初一、初二,开始想着让孩子读名著,却又发现来不及、时间不够,是因为这个事,绝不是初一初二再想着去做就行的。

 

实际上,是你之前“欠了账”,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从小学刚开始的阶段,就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一步一个台阶的话,到初中,根本不需要纠结他考试中要考什么、他要读什么样的书,这会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而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小学一开始的方向就出错了。


比如,从最简单来说,识字这件事,现在很多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已经识字很多了,300、500字,甚至恨不得1000字、1500字。而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成绩,你看我们家孩子学得多好”。

 

但是,很多家长都是用“字卡”的方式带孩子识字,用类似闪卡那样的东西,配了图画之类的。这样识字,孩子记住的,其实都是单摆浮搁的,一个又一个接近于图画的形态而已。


某宝上的热卖字卡,一共包含3000个字,专门针对2-6岁的学前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孩子并没有因为识了字,就培养了读书的习惯,对读书产生热爱。所以我说,识字本身它只是一个手段而已,但是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当成目的。


其实识字不是目的,阅读才是目的,或者进一步说,人生才是目的。至少识字目的是往阅读上去靠,真正热爱阅读了,识字才是真正有用的识字。


如果不爱阅读,不管之前认识多少字,其实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觉得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想明白的一件事情。而小学阶段考试分数的迷惑性,又让他们更容易想不明白。


小学阶段考试的范围非常有限,而且每一次考前,老师都会带着孩子们不断地拼命复习,所以孩子们的语文成绩根本就显不出来差异。好像一考试,孩子都能考95或者100。


从这个分数上看,家长们就没有任何担心,总觉得,好像还可以、还不错。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这其中存在所谓“同分不同质”——即使是分数相同,中间的“质”的差异可真的是大了去了。


对于小学考试“同分不同质”的情况,于老师做过一个形象的解读: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考试,都属于典型的阶段性考试,难度不大,范围更是明确得不能再明确。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是打靶,固定了靶位,反复瞄准,甚至是老师帮忙瞄准了,然后只等学生伸手扣一下扳机而已。打中了,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学生真实能力的体现。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觉得孩子考95分,就一定比那些考90分或者考80分的孩子水平更高,他只是在这个考试中呈现出来的水平更高。


而事实上,有一部分考95分甚至更高的孩子,他是完全不读书的。人家考70、80的孩子有可能是认认真真地去读书的,虽然说考试这块可能差一点。但是从发展潜力上来说,你已经被远远地甩到身后了,只不过是我们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危险而已。


然后一到初中,突然间问题就冒出来了,完蛋了,学生的差异显现出来了。这种差异,首先就呈现在摸底考试当中。


不管什么地区、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一开学摸底考试,很多家长就焦虑起来,忽然间发现:自己家孩子的成绩怎么和人家差别那么大?

 

所以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小学到初中之后,初一的成绩大跳水,到底是原形毕露,还是发挥失常?


最终的结论是,原形毕露。


因为在孩子之前的学习之中,就已经挖了各种各样的坑了,只不过那时候没在意,现在突然间就爆发出来了而已。因为刚开始的摸底考,是没有针对性的范围的,它考的是小学1~6年级的所有内容,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初一的摸底考试,不是考查某个阶段的内容,而是考查小学六年所学,范围扩大了。还是用打靶来举例的话,就是靶位没有那么明确了,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从固定靶到了移动靶,于是,脱靶的现象就频繁而且大面积出现了

 

等到再过一段时间,考试范围又开始有所收缩,成绩看起来好像又有提高了,这时候家长又觉得放心一些。但是一到初三,面对中考的时候,发现孩子又落后了一部分。


其实都是这样一个一以贯之的问题,不断地遇到同一个问题,反复地掉在同一个坑里面,老是去盯着眼前的这一点分数不放,而根本不关注长远的发展。


05


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都想先带孩子把“识字关”过了,也摸索出了一套标准,比如学前搞定1000字,因为这样小学课本上的字基本就认识了。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于晓冰:这属于非常外行的做法,甚至可能有些语文老师也是这么一个思路去想的,但这真的是不对的。

 

我可以拿我儿子的例子来说,因为他刚上小学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教过识字。


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做了一个入学调查,基本上大多数学生都认了300、500字,有的恨不得都认1000字了,但是我儿子当时大概可能认到30~50个字就算不错了。

 

刚开始的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费劲的,但是我们过了二年级之后,他慢慢地就在学校把字认得差不多了。我在一次暑假还是寒假的时候,带着他把所有小学一二年级他学过的课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他基本能读顺了。

 

再接下来,他在阅读中就有了一个特别大的爆发。以前他就非常爱阅读,但那时候阅读都是要靠我们去给他去讲的,尤其他妈妈,需要不停翻来覆去地给他讲一些故事之类的……他老是讨价还价,让我们多读几本书。

 

但等到他有了识字量之后,阅读量也突然间大爆发,他开始把我们父母这边的“拐棍”甩掉了,要自己去读。因为自己读能读得更快,读得更自由,也不需要非得求着我们帮忙了。


这时候他的阅读量就上来了,而且进入了很狂热的、甚至饥渴的阅读状态,马上就比其他同龄孩子读的书都要多得多了。


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到初中整个9年,应该要有40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

实话,400万字真的是一个非常低的一个阅读量了。


正常来说的话,我觉得但凡热爱读书的孩子,一年的时间就应当至少要有400万字阅读量了。

 

从我观察到的我儿子的状况来说,我觉得他一年基本上可能有1000万字左右。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在家里面不上学,或者特别开心的时候,这一年可能都要有2000万字左右了。


我印象当中,他读《哈利波特》七大本,基本上不到两周的时间他就读完了,然后中间还读了很多其他的书。


《哈利波特》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他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他在语文学习这方面,就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了。虽然现在他还是会出现错别字一堆之类的状况,并且和他的同学比起来,或者说在现行的标准当中,他也不算语文学得好的。但是我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你明显能看得到他思维的能力,表达的能力,阅读的深度,要比某一些看起来学得好的同学是更深入的。

 

从我的经验来说,这一类读得更多、思考更深入的学生,等他们上了初中之后,其实一点都不会费劲。因为他们平时读书,就比课本当中所要求的读得更深入、更明白,那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06


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于晓冰:这个事很难说,难说的地方在于,很具体的操作我不太能说得出来,但是我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是:

 

当老师也好,还是家长也好,跟孩子说要多读书的时候,其实首先不是告诉他用什么方法、技巧……而一定是要自己首先热爱读书。


自己热爱读书的时候,才能“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爱上读书。

 

我常常会打个比方,就像感冒一样,你如果非得让别人感冒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先得感冒。

 

所以,家里面有很多藏书,并且家长也热爱读书,这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除非,家长还能有另外一种意识,就是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让孩子有一个自我提升的环境,这样也会好一点。


但最好的还是家里面能成为一个藏书的地方,所以我特别喜欢六神磊磊

说的一句话:


“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面的书房”。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时候,家长投资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他宁愿去花一节课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然后一年几万块钱,去给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他也不愿意去花几十、几百去给孩子去买书。

 

而且买书的时候,家长会认为:我买了你要读,我买了你不读的话,就浪费了。但事实上,有些书孩子读还是不读,很多时候是有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的。你把书买来之后,孩子不一定立刻就会去读,他可能会过了很长时间才去读,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是你不买、不存书,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一种机缘。所以一定要多买一些书,给孩子营造一种好的环境,他慢慢的就会对书有相应的热爱了。

花友 @Lawrence妈咪 在客厅为孩子打造的阅读角

读书这事,绝不是我们口头上强调就行了,而一定是要从具体的行动中去落实下去的,不是对孩子进行要求,而是你要给他一个环境,然后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做熏陶,这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扎扎实实地去读书,不要伴有太多的功利想法。


阅读本身就能够带给你很多能力的提升、兴趣的激发。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该会的东西就都会了。

 

我们很多时候非要去寻找一种捷径,但是真的有捷径吗?


说实话,中国只有所谓“终南捷径”算是捷径,还有一种叫做“立竿见影”,那我说“饮鸩止渴”就叫“立竿见影”,但是谁愿意饮鸩止渴呢?


07


很多孩子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背古诗,这样做真的有效果吗?

 

于晓冰:首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我们有大量的诗歌,优秀诗歌的数量也是非常之多。

 

所以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诗,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家长,孩子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背“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


等孩子会背了,有的家长就会展示给朋友看,证明说“你看我家孩子多聪明”。所以在背诗这件事情上,很多孩子都有被家长拉着不断地去展示给其他人看的经历。


这实际上会给孩子形成一种认知上的误区,孩子可能会觉得:我读诗,是为了去显摆给别人看,是为了炫耀。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真正的学诗,是对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东西一定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

 

我说一个我常给学生、家长们讲的故事,是钱穆先生的故事。


钱穆先生在他的《八十忆双亲》中讲,他小时候大概8、9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把三国演义》全本背诵下来了。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是80岁的钱穆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其中提到了胡适、汤用彤、孟森、顾颉刚、陈寅恪等现代著名学人,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趣闻。

 

有一次,他在烟馆里碰到别人说:“听说你会背三国演义?你给我来一段。”于是钱穆就一边背一边演了一段“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大家都夸他特别棒,他自己也特别开心。

 

第二天,他和父亲走在路上,经过一座小桥,父亲就问他说:“你认得‘桥’字吗?”钱穆连三国演义都会背,怎么可能不认得“桥”字呢?他很快回答说:“认识”。


然后他父亲再问,“那你知道把‘桥’的木字旁换成马字旁是什么吗?”他突然间就听懂了,父亲在批评他,他的那种骄傲和炫耀,是完全不合适的。

 

我想,钱穆能够成为那样的大师,和家庭里父母的认知也是密切相关的。


钱穆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说回上面的观点,很多人从最开始带孩子学古诗的目的就错了,这件事不是“外向”的,而一定是“内向”的。

 

到了上学的阶段:学古诗又和考试紧密联系在一块了。


一说学古诗,就是为了考试。说到考试,就有所谓背诵、默写。一说背诵、默写的时候,还要一个字都不能出差错,出了差错还要扣分!这时候孩子就变成“死记硬背”的状态了。

 

很多时候,孩子即使会背了很多古诗,基本上也都处在一个比较痛苦的状态。而且学的时候,常常是边学边忘。可能一段时间考这几首诗,我把它会背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再不考,我就把它忘了。

 

因为人都习惯“自我保护”,会把那些痛苦的事情忘记,所以如果学东西的时候很痛苦,自然就容易忘记。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被遗忘的“记忆球”


所以我常常和学生讲,学古诗最重要的,不是在短期中背会,也不是为了应对考试,那样你会不断重复这个痛苦。我绝不给你定时间,尤其不会“今天学,明天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让你自己去学。

 

古人学古诗的方法,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叫做“熟读成诵”。这是古人学习中最基本的经验,而我们今天快把这个经验全都抛掉了。

 

“熟读成诵”看起来好像花的时间不少,而且很慢,但是这种“慢”实际上是“快”。因为这样真正的记住了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而且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之中,一定是有头脑、有思维、有情感的参与的。

 

所以,《弟子规》当中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朱熹也讲,“读书当中有所谓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还特别强调“三者之中,心到最急。”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要有相应的思考感受,然后到了相当程度之后,才能够学得更好。而我们今天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为了一个功利的目的,把它死记硬背下来,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也不会真正热爱上。

 

所以,重要的不是背诗背得多少的问题,而是要改变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我背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诗的国度,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去学诗的目的是什么呢?

 

读诗中,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的心灵能更为敏感,这个是很重要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关于春天的诗中,有孟浩然的《春晓》;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你看,在一个敏感的诗人看来,自然界的风雨,都是能够引起心灵的风雨的。

 

而我们今天的人,对万物的感受真是越来越弱了,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心灵能够相对来说更敏感一点点、更柔软一点点,我们要去接触这些古诗词,柔化心灵。

一方面,我觉得是要去学好古诗文,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真的要改变对于古诗文的基本学习态度:不能单纯在乎数量的问题,而是在数量基础之上还应当有质量,这个很关键。


就比如说,现在小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本教材中选了112首古诗,然后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就围绕这112首古诗,要求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去背,这种状况就非常功利。


《小学必备古诗词112首》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展示“我们的教育更为成功”,就把这112首诗全都挤在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孩子去背下来,然后孩子就会背得死去活来的,他已经非常厌倦、非常痛苦了,那你说,学这个东西还有什么用呢?其实没什么用。


08


 到底怎样才是“好作文”?


于晓冰:先从好作文的标准说起,说实话,首先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点:


考试的作文和平常的随笔,这是两个差异特别巨大的东西。

 

虽然都称之为“作文”,但是考试的作文本质上是个问答题,是个限定性的写作,人家就是让你拿一个相应的内容,去回答限定的一个题目,你把它做上就行了。


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所谓“奉旨填词”,你不一定有最真实的情感,你只要把这个事说清楚、说明白就可以了,这是考试的作文。

 

然后除了考试作文之外,平常的随笔,其实是一种自由的写作,最好的状态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而现在,实际上是把这两者完全混在一起。


平时,老师让写的随笔,也被当作了为考试服务的任务,所以孩子去写的时候也带着应付式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就很难做得很好。他不是有表达的欲望,而是被逼着去表达,那肯定是不行的。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从小学的时候,作文的方向其实就已经出差错了。刚开始练的时候,目标、要求太高。


这个事可以回到课程标准上看,课程标准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不同的学段中孩子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但是我们今天会发现,一方面,每个学段实际提出的要求都要比该学段的标准高1~2个层次,甚至更高。逼得没办法的时候,孩子的作文,只能是家长帮着去写,或者是老师帮着去改,然后孩子死记硬背这一篇文章,考试的时候再把它应付上去。

 

另一方面,我们平时展示出来的,都是最优秀的某一部分孩子的水平的东西,然后很多家长就误以为,这是普遍的、应当达到的一种水准。事实上大多数人达不到,这种时候,他的内心也会非常焦虑。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不同的学段,到底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比如说,小学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课程标准上非常明确地强调一点:有表达的愿望,愿意去说,就已经足够好了。

 

而我们今天,对三四年级不但要求成文,而且还要写出很漂亮的东西,甚至是写完之后还要有所谓的“感受性认知”的拔高,这已经是明显陷入到误区之中去了。结果大家还把这种东西当成一种套路进行训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


所以,有些孩子从小的时候,只要一说写作文,整个肩膀就端起来了,他就觉得难受了,就不会写了,就是这种情况。


购书网站上热销的作文书,内容主要是以提供作文“模版””套路“’为主


我从来不会强制我儿子去写作。最开始的时候,他不识字,或者是刚识字的时候,他写起来是很痛苦的。我就告诉他,随便写一写就完了,或者如果他想表达,就先用语音录入,完了之后抄写上去,就算完成任务。

 

现在他再去写作文的时候,比如一个300、500字的东西,他往那一坐半个小时、40分钟,很快就能写出来。


至于说写得好不好,我一点都不在意,因为这个阶段,我不在乎他好和坏的问题,而首先关注他有没有写的欲望,对“写”这个事会不会有畏难情绪。如果这些都没问题的话,他后边再去写的时候,其实自然而然会往更好的方向走,能做得更好。

 

如果,孩子最开始就没有任何表达的欲望,却非得逼着他去写,然后他一说写作,就觉得头疼,那你不管怎么训练,都不可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小学的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作文不是没有训练,而是训练得过度了,而且过度得太厉害了。

 

那我们最应该干的事是什么?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写,不管写成什么样,你都要去不断鼓励、肯定、表扬他。


只要他愿意去写,经过不断磨练,自然就会更好。

 

我原来教过两年小学学生,一开始我们就做一些连词成段的练习,孩子们写的都是很短的一些东西,然后每次我都会鼓励他们写得越来越长,比如去讲故事之类的,争取讲得越来越生动,后来每个孩子都能够写得很好。

 

所以让孩子愿意去写,让他们觉得很有趣味,为他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样、玩法,这才是我觉得应该干的事,而不是为了考试,给孩子一套写作规范,让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是写作中最大的忌讳。


09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能力?

学语文要达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于晓冰:首先,很多时候大家对“语文学得好”这个事的理解上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哪?在于认定某一些孩子语文考试成绩不错,他就是语文学得好,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考试,即使是一个很科学的、范围很广的试卷,它实际上所能涉及到的那些点也是非常之有限的。它能够呈现出来的语文能力只是极小的一个方面而已,而更多的语文能力,他一定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之中,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的。


所以我在观察孩子的时候,绝不是单纯地说看你这次考的分高,于是你就语文学得不错。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动过程之中,去了解他读了什么样的书;对什么样的问题有怎样的思考;写作、表达的水平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综合性的状态去判断这个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

 

说白了,这不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是个定性的问题。定性,不是说要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会有一个非常粗略、模糊的感觉,能判断出哪些孩子可能学得更好,哪些孩子相对来说稍弱一点。


于老师在《减法教育》一书中,提到了许多在培养语文真正的能力方面,家长可以做的事情

 

总体来说,我觉得语文的标准,能够说“学得好”,一定要从两个点呈现出来。

 

第一个点就是读书,能不能读得很多、读得很深入、读得很明白,这是语文学得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很多人,初中甚至是高中、大学毕了业之后,他再去读某一篇文章的时候,依然是读不懂、读不明白的。


文章中很多重点的东西他抓不住,或者曲解了某些东西,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阅读能力没有提升,他没法很好地吸收文章内容。

 

所以,阅读能力是我觉得首先需要高度关注的地方,这里面能看得出来一个人的水平。

 

第二个,是写作的能力,写作这种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不是非要写成非常文采飞扬的、文艺的东西,那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并且每个人的个性也不太一样。

 

但我们要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是最基本的应用文体,你要能够写清楚,不出现错字、病句,同时你的文字表达也是逻辑清晰的。这一点,一方面看起来好像要求不高,但是另外一方面,说实话,要求又是非常之高的。

 

你看今天社会中,但凡出现某一个文本的时候,大部分文本都很难经得起推敲。尤其比如说明星出的各种各样的官方声明等等,你会发现,疏漏实在是太多了。

 

实际上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从小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我们小学和中学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一说语文写作,就常常要去写很文学性的东西,但实际上文学性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先能写出一个实用的东西。

 

想要做实用的东西,该有的基本的东西首先要有吧。包括哪怕做一个议论的东西,也要有稳定的理论、扎实的依据,你的语言表达也要更为严谨……而这些,都是看出来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这块也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口头的言说。


但基本上,如果书面写作这块不会有太大问题的话,除非先天中有一些口吃或其他表达上的问题,大部分时候,口头上都不会太差。虽然这和每个人的个性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肯定是联系非常密切的。


如果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就写得颠三倒四、乱七八糟的,那基本上就意味着,这个人本身思维上也是属于非常混乱的状况,他再去表达出来的时候也一定是非常混乱的情形。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