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中国经典, 右手世界文明: 坚持5年, 四年级儿子实现中英文阅读自由 ...
来,一起取经去!感谢 @马小可
------ 以下是正文 ------
先来简单介绍下,我家娃是10岁男孩,目前就读于苏州一所双语私立学校的四年级。
据我所知,该校的教学内容和其他公立学校并无二致,但胜在生源不错,班级里学霸云集,竞争压力倒是不小。
我们的中英文阅读之旅大概从大班开始,已经坚持5年左右了。
目前在中文阅读上,娃已经积累了500+古诗,熟记《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世说新语》和《古文观止》学过的都背了下来,基本上覆盖了初高中要学的所有文言文。
《世说新语》封面(左),外页(右)
在这基础上,我们近期也精读完了《三国演义》原文,现在正在读《西游记》原文。
而在英文阅读上,孩子RAZ已经读到相当于美国小学5年级水准(RAZ 29个级别中最后三个级别:XYZ);《哈利波特》7册已经全部听完;最近在听历史相关的高章书,已看完 The Story of The World 《世界历史》四册(AR6,相当于美国六年级学生阅读难度) ...
作为非虚构的小补充,娃还会每天浏览 "CNN” 和 "China Daily" 的新闻,了解天下时事。
要说明的是,我家娃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并没有天资很卓越,也没有后天很勤奋,展现出来的让大家觉得优秀的只是还过得去的学习习惯。
之前我有一篇日志总结过娃的中英文学习成果,娃和妈妈都受到了很多赞美,在此深表感谢,也借此机会说一下娃的中英文阅读之路。
我们的中英文阅读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从学前到二年级
中英阅读比例大约为1:2
主要以英文听读为主,中文为辅;
阶段二:从三年级到现在
中英阅读比例大约为2:1
转向大语文的阅读为主,英语保温。
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我们的“双语之路”...
娃近30天的中英文阅读记录(部分)
Part.1
「从大班到二年级」
从大班开始启蒙,一直到二年级末为娃阅读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这个时候英文阅读比例会远多于中文。
英文阅读我们主要是用一些绘本和分级阅读启蒙,并顺利过渡到桥梁和初章书的听读,是一条典型的原版路线。
而中文侧重在两块:一在听读故事,如一些历史故事,和儿童版名著;二在积累一些古诗词和小古文基础。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尝试和过渡。
Learn to Read
英语启蒙,学习如何阅读(从分级到初章)
先来说说英语启蒙。
娃的英文启蒙并不早,在幼儿园大班准备幼升小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幸好也不太晚,一路进阶都很顺利,进阶的过程就是小花生上最典型的“原版阅读”之路,我就不多啰嗦了。
表格来源:小花生App,App上有每个级别的详细书单
娃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略微有的优势可能是老母亲的作用,我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外贸公司,英语听说读写都还可以,一旦决定上手给娃抓英文这个项目了,就带着他读英文绘本、读分级、陪他看英语动画片、和他用英语聊天……
读好两套分级,坚持是第一要义
绘本部分没太多好说的,分级我们用得最好的是《海尼曼》和《牛津树》。
“开口神器”《海尼曼 G1》E难度
我们平时是这么读的:首次阅读,一般是听过音频后,他读,我纠音;然后在碎片时间会反复听读过的内容。
除了分级,学前阶段我们看了一段时间原版动画,我们的做法是:先看后听。像是《海底小纵队》的英文音频,我们就反复听了好长一段时间。
其实启蒙阶段,网上有大量的资源,但是过来人认为资源真不需要囤那么多,用匹配娃兴趣的一两套就可以,甚至反复读也可以,只要是不打击娃的积极性、能持续坚持下去的都是好方法。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带娃英语启蒙,尤其是大童启蒙,最关键的其实是坚持,日拱一卒,所有的凡尔赛其实都来自于背后看不见的努力。
其次就是大量反复的听力输入,为后面的英语裸听和阅读进阶做准备。
这样读到小学开学前,娃的分级读到了《牛津树》6,随后转向了"分级王者"RAZ的怀抱。
《牛津树》6内页
RAZ阅读不停,靠听力迈入初章
因为有了之前分级的基础,RAZ 我们是从M开始读。开始时,我们每天读30分钟左右,大概能读1-2篇。
还是老方法:他读,我听,有问题就纠正。每篇后的quiz都会做,问答题也都要求娃写下来(这点对娃后面的英语笔头输出很有用!)。已经读过的内容会在第二天一早复听。
这个时候除了读分级,已经开始搭配经典桥梁书,如《神奇校车》等。
说个题外话,这个阶段休闲时,队友会经常和娃一起玩ps4上的游戏,因为都是英语的字幕,娃也会跟着喊,所以倒还意外让娃保持了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迈入初章...
经典初章书《神奇树屋》的第一本内页
英语启蒙到了初章,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这意味着最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娃在进入初章之后,之前老母亲所有的陪读、陪聊、陪看都可以得到解放,因为,他会自己听书了。
从这个阶段开始,娃会自己主动抱着手机(我们给他拿来专门听音频的)听书,真的是充分利用了每一段碎片时间:早起刷牙、上学放学路上、吃饭、玩耍、搭乐高...
听书对娃来说是一件过渡特别自然的事情,而且他乐在其中,自从开始听书了,他再也不爱看动画片了。
这种浸润式的学习让他的英语进步十分快,短短一年时间,在没有准备,纯裸考的情况下,他就从剑桥少儿考试满盾(大班)进阶到KET卓越(二年级上)。
从左到右,依次是:“剑少一级”满盾;“剑少二级”满盾;KET卓越
中文阅读,佛系起步
靠记诵完成原始积累
说到娃的中文启蒙,其实我们倒是比较佛系了。
学前阶段,没有特别抓着娃学认字、学拼音,全靠听故事和自读绘本,积累起几百个词。要说起来,还靠娃的学习习惯还不错,对自己感兴趣的书会反复看反复听,扎在里面。
这个阶段的中文阅读,我们家主要是听故事,喜马拉雅上的很多资源听了又听。也会搭配看些科普的绘本,这个兴趣娃一直延续到现在。
从学前看到现在的各种科普书
另外,出于老母亲的私心(我本身挺热爱诗词的),还有对他小学阶段就完成初高中古诗词学习的目标,我们在学前和小低阶段通过“盲背”,积累完了150首古诗词。
就是这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包含小学课本完整的150多首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内页
和后面我专门带着娃花式背古诗不同,学前那时候古诗词就是记诵,就是串着记:一般是我带他读几遍;有时也会听“诗词来了”等音频,听多了就也就自然能背了。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背诵效果不好,他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就着手给他讲解诗词背景,好像打开了一扇学习的新大门,背诗变得有趣起来...这部分后面会详述。
除了古诗词,这个阶段我们还加入了小古文的诵读,我们用的是这本作为参考《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下)》。
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娃读多了都记了下来
这段的古文积累,为后面娃能够读懂《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原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一下, 起步的前期,我们在娃的中英文阅读上,其实没有刻意去强调平衡,基本上给到英语的时间会更多,也恰恰是因为英语起步时期的大量输入可以事半功倍。
而在进入小学后,老母亲开始有意识让娃多接触语文,尤其是传统文化类内容,这部分阅读比例在逐渐增加,方法也在调整...
这个阶段,在老母亲的“干涉”下,孩子的中英文阅读比例差不多做到了2:1。
娃在徘徊许久的中文阅读上有了不小突破,开始渐入佳境:我们重新花样整合,梳理了500+古诗词;精读传统经典如《三国演义》,开始真正向着大语文的方向发展。
英语上,我们从“Learn to Read",转向"Read to Learn"。娃在保持大量碎片时间自由听中高章书的同时,更关注新闻和历史的阅读学习...
Read to Learn
英语进阶,通过阅读来学习(看新闻、读历史)
娃这一年多来英语阅读的侧重点已经在发生转变,从语言积累转向工具使用。
他会花时间去听新闻、读新闻、读历史、看科普,至于从这过程中写作能写多好、语法能有多精准我不作任何要求。
但是,读新闻的收获我们会用英语进行讨论,读历史的过程娃会用英语记笔记,也算是从侧面锻炼了娃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看外语新闻,积累地道表达
我们目前主要通过"CNN"和"China Daily"两个媒体来接触英语新闻。
"CNN"学生英周一至周五更新,娃每天都看,大概花半小时左右。iPad图片里都是他对感兴趣内容的截图,得空时会自己整理。
"China Daily"每天都读,读的公众号内容,学校也有给统一订《21世纪英文周刊》,内容基本是公号内容的搬运。
通过阅读"China Daily",娃很多新鲜的表达都能说得非常的地道,比如近期关于疫情的很多高频词汇:封控、管控、错峰开学、复工复产……潜移默化中,对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应该也有不小的帮助。
读原版历史,了解文化变迁
而在原版历史阅读上,孩子基本是在假期或者周末“钻“进去看,一边看一边做笔记,然后平时就会偶尔拿出笔记来复习。
除了读原版历史,娃这一年来还密密麻麻记了厚厚两大本笔记,并不成系统,只是学到什么就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正好帮娃锻炼了英语写作输出能力。
另外,你会发现,历史对新闻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稍微过了一遍通史,他在看新闻的时候对各国的政治和文化都比较感兴趣,也都能看明白,不明白的地方他也会主动去查找历史,因为世界上一切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历史的后果。
这段兴趣估计还能延续一段日子,只要兴趣还在,对新闻的追踪和对历史的探究暂时不会改变。
听章节小说,英语持续保温
除了新闻和历史的原版阅读,娃也一直没放弃英文章节书听读,事实上,从二年级初考完了KET之后,娃这几年来听的书估计得有好几千万字了!
下图是他近十个月来的听书总结。娃现在英文能力能持续发力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听书密不可分的。
纵观这个月听的书,魔幻冒险悬疑破案,都是在娃舒适区的书,听起来毫不费力,边听边运动,甚至边听边写作业,其娱乐价值已经远超了学习价值。
英语正式成了他获取新知,惬意放松的工具。
这个月娃听的书
中文阅读,走向融汇贯通
从古诗文出发,全面开花!
如果说之前的中文阅读比较佛系,还在摸索,那么这个阶段的中文阅读和大语文学习,可以说是反思和调整,也是渐入佳境。
在经历了带着娃猛背诵、猛阅读,依靠不断的知识积累来获得些许的安慰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配合着娃,多放手,给他指引好路。
那么可以怎么做呢?
这就要回归我是如何理解大语文这个概念的,以前的我粗暴的认为“大语文”包含:古诗文、现代文、写作三方面,架构庞大,内容繁多,那就一样一样地积累,来日方长,学着总是没错的。
渐渐地,我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着积累着固然没有错,可是这样的方法积累地再多也始终是一盘散沙,而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找到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说白了,要找到融会贯通的方法,把一盘散沙堆成一个坚固的城堡。
《三国演义》上下册,左为未读,右为读完后,因为做了笔记,厚了一倍
古诗,我们变着花样读透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不再是仅仅背诗词,而是结合了作者的生平和历史的背景,有趣的读诗;或者采用飞花令,玩转古诗。(做法之前有分享过一篇文章,可以点击这里👉用这两种方法,每天半小时,10岁儿子做到500首古诗词融会贯通)
举个例子,说个爱用典,语言又难的诗人:辛弃疾。娃说辛弃疾这个人是不是人格分裂啊,怎么写的诗要么就是大白话: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要么晦涩难懂,直掉书袋: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一段里藏了四个典故,借古讽今,嘲笑我不懂历史嘛!
娃做的辛弃疾笔记
背辛弃疾的作品时,娃除了要按照生平顺序,还要复述诗里藏的典故,再结合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心里苦的别扭性格,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分裂了。
娃做的辛弃疾笔记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成功积累起超过500首古诗词,还是学透的那种!
名著,我们从读故事到读人物
从三年级下的那个暑假,我们开始精读《三国演义》。
这回不再是仅仅地读个情节看个热闹,而是结合了《世说新语》,慢慢地从读故事转变到读人物。(做法之前有分享过一篇文章,可以点击这里👉和这本书结合着读, 带9岁儿子吃透中小学必考名著《三国演义》!)
比如,《三国演义》中我们都知道曹操和袁绍从结成讨董联盟到官渡之战,最后袁绍大败。但其实曹操和袁绍两个人物真值得放一起好好比较一番,我们会发现袁绍的失败是注定的。
曹操和袁绍属于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同样都是官三代,袁绍从小就干不过曹操,被拿捏的死死的,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两人小时候抢新娘子的事就能看出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了。
书上都是娃做的笔记
而曹操的心狠手辣,在《世说新语》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书上都是娃做的笔记
花了三百多个小时精读完《三国演义》后,娃在文言文的语感有了质的提升:现在再拿出《世说新语》任意一篇,对照着注释,基本能做到字字过关了。同时,他也能从历史和人文层面,去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复杂。
接下来,我们开始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去读《西游记》,期待后续和大家汇报阅读情况呀~
所以,中文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其实是管中窥豹,从一个小小的点切进去,窥见文学,窥见历史,打包吸收。
而这个过程必然是长久的,潜移默化的,是焦虑不得的。所以这几年,我们有意识的花更多时间在中文阅读上,带着娃一点一点从容突破,也让娃感受到中文阅读的魅力。
对比起来,这个阶段的英语阅读更像是孩子的一种放松方式,来消磨碎片时间。英语已经成为一门获得知识和快乐的工具,随孩子去探索了...
不过这个阶段,我们一定程度上对中文阅读中的现代文有所忽视,这个是后面要和娃一起努力的方向。
娃在读完《三国演义》后发出的感概
Part.3
「最后,来聊聊中英文阅读心得」
1、英语阅读要前期大量投入,中文阅读要小火慢炖。
这是由孩子的时间和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娃有大把的时间,采用大量输入,习得一门语言更为容易;而中文阅读,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习得语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所以可以在娃认知到位后,小火慢炖,多多拓展,从一个小小的点切入,打开孩子的眼界。
2、趁早了解历史,对于中英文阅读来说,很重要!
历史是古诗词、古文甚至于很多现代文、新闻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的历史观、不知道很多著名历史事件,很多东西都没办法理解,比如,如果你不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你就没办法理解现在的“俄乌战争”。另外,在娃小的时候学历史,很容易上手,其实孩子在读的《成语故事》就是一个个历史故事。
3、可以先学经典文学,但不要忘记现代文阅读。
中文阅读,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在小学阶段搞定初高中古诗文学习。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古文之类的记诵和理解是很花时间的,小低阶段娃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来做这件事。不过大家也不要忘记现代文的阅读,我家娃目前写作已经有点古诗文味了...
4、要把英语和中文当成学知识的工具。
我觉得不论学英文还是中文,最终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故事。换句话说,孩子自己也没有觉得他现在学英文是真的在“学英文”,他只是在用英文学知识,和用中文学知识是一样的。
比如,我之前记录过一篇娃对汤加火山新闻的探究,因为感兴趣,娃分别从中文和英文不同的渠道对这篇新闻进行了探索,最终得出一个他所理解的更全面的新闻事件。
像这样子的学习方式他经常运用,每天读着新闻,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了,就会去查科普、查历史,不限资源,不限语言,从他关注的公众号到B站,从DK百科到英文纪录片,从杂志到书本,都是他的资料库,语言,只是学习的工具。
5、永远不要忘记素养教育。
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之前和队友争论一些事情,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气氛凝重。这时,小朋友大步走过来,往桌面上拍了一张纸,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捡起那张纸,上面写了一首诗,看完再也气不起来了。甩给队友看,好好读读,咱俩这是在干嘛呢,赶紧检讨自个儿去。事后我问孩子,你这首诗是写给我们俩谁看的,他说写给你们两个“小孩”看的…
不是第一次被孩子教育了,我们做家长的,有时候真的不如孩子活的纯粹明白。
以上内容来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
转载须获明确授权
- THE END -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