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二儿子抓住碎片时间高效精读, 换来各科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月影婆娑 小花生网 2024-05-03

花生小编:近期我们专门开设了

小花生学习交流群,

欢迎花友们扫码进群讨论哦~

花友@月影婆娑家的儿子今年初二,各科成绩在班级长期名列前茅,而这离不开娃日常高效的阅读与输出。今天,花友为我们总结了儿子利用有限的碎片时间高效阅读输出的9种方法,干货满满感谢花友的真诚分享,一起来“抄作业”吧~
花友@月影婆娑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阅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亲子阅读简直都成了育儿的标配。

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读的书目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结果如何呈现?阅读的效果如何检验?

这两天我捋了捋我家娃娃日常阅读输出的几种方式,来写两句和大家唠唠,莫要烦弃我。

随着娃学业负担的不断加重,泛读时间越来越少,就要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到所谓的“精读”上。

这里我所说的”精读“可能和平常我们所理解的不太一样,就是没有必要非把整本书的情节、风格、脉络、写作手法等等都搞清楚,但是要有目的地获取你所想要的信息和知识。


不同的书目、体裁和读书目的,我们从中获取的东西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精读的方式和输出的方式都会不同。

高年级的阅读如果没有输出的话,很有可能这本书就白读了,或者很容易忘记这本书的内容。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明确阅读目的,尤其是在有阅读问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进行跳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

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我将阅读输出方式主要分为了两种:一种是过程性输出,一种是总结性输出


过程性输出

过程性输出,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可以有的输出方式,主要包含圈画、批注、采蜜、卡片和过程性讨论等几种。这些输出方式不受全局阅读的影响。

其中圈画批注大家司空见惯的,也是经常使用的阅读输出方式,它可以随时将阅读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标示出来,或者将自己一时的所思所想、疑问等记录在空白处,方便日后查阅。

“采蜜式”输出

“采蜜”是一种积累好词好句的有效方式,通过摘抄名家经典段落,在欣赏语句的同时,也加强自己对这些好词好句的使用意识。

娃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采蜜

卡片笔记法

今年暑假,小朋友在阅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之后采用了卡片输出的方式,它其实也属于过程性输出。

记录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局部性概括一些阅读中提取到的重要信息和观点(文献笔记);二是记录自己随时的阅读思考(闪念笔记),用于以后的汇总。

这种输出方式虽然属于过程性输出,但是随时将自己的思考融入阅读中记录下来,也锻炼了概括和提炼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提炼内容,为将来的总结做好了素材和核心思想、内容的充分准备。


过程性讨论

过程性讨论虽然不一定成文,但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与他人的观点进行碰撞,是有助于阅读的多维度思考输出的。

所以虽然孩子处于高年级,家长不一定能每本都陪读,但是定期地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讨论中,依旧是很好的亲子阅读和促进输出的有效方式。

另外和同龄人同读一本书,进行小组讨论,更会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和思想的碰撞,更有利于阅读输出和思想成长。

当然过程性输出势必会时不时地打断阅读,在阅读一些连续性小说、情节连续性非常强的文本时,打断可能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这时不妨使用便签条和简单的符号标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重要部分进行标注,然后在阅读结束后再回来梳理、记录。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打断阅读思维,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日后收纳这种浑身长满“毛刺”的书很头疼,我现在就深受其苦。

娃读完之后浑身“长刺”的图书


总结性输出

总结性输出是整体阅读结束之后必须要做的步骤,因为过程性输出再多、再好,读完之后如果没有做整体思考、汇总和输出,会使得阅读产生片面性,缺乏全局观念,也无法有效地把握作者的全局思想和写作目的。

而且阅读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圈画、批注,不去汇总这些临时的想法,很多的过程性阅读思考就会昙花一现,失去了在大脑中沉淀、并与其他知识块进行链接和升级的机会,过程性阅读输出的成果也将随之失效。

总结性输出也有思维导图、时间轴、内容提要、手账、感悟、PPT报告等多种方式,在此我汇总一下我家娃娃常用的几种,和大家一起分享。

思维导图

先来说说思维导图,这是近些年很是流行的学习、总结的方法,它能有效地将繁杂的内容有逻辑、有层次地提炼出来,并兼顾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尤其对非虚构类、教材类的阅读输出是非常有效的

娃娃对七上语文教材的思维导图汇总

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就是内容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很容易抓住阅读输出的精髓。

娃对七下数学教材的思维导图汇总

时间轴

这种输出方式对于历史类文献或者时间顺序脉络清晰的小说等都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历史类书目的阅读,理清时间轴就理清了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和很多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娃对部分中国古代史的阅读总结

对于连续情节的小说来说,能理顺故事的发展脉络,理清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对于了解故事的发展缘由,提要概括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也是很有效的。

下图是娃娃四刷《海底两万里》时,理顺的故事时空图。

《海底两万里》阅读输出

手账

这也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输出方式,它不仅能总结、体现内容的精华,还极具艺术观赏性,可以将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艺术创作能力结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赏心悦目的输出形式。

关于如何做好手账,在此不是本文的重点,感兴趣的花友可以移步到小花生App来看我的另一篇日志「手账:妥妥地把枯燥的学科作业变成有趣的美术作业」中来探讨哈。

《海底两万里》手账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这本书是娃寒假读的,书中将历史和地理两个方面相结合来讲述,使得一些历史事件的呈现更加客观。


地理因素对于历史变迁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人文历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制约。下面👇🏻的图片是娃娃读完之后做的手账笔记,是娃读后的一点总结。

阅读感悟

这种输出方式是阅读小说人物传记事件型文本的有效输出方式,可以很好地把握书本主题思想,领会人物的精神,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辩证性评述,对于孩子阅读之后,批判性吸收书本思想内容,并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过程。

娃读完《远大前程》英文版后写的阅读感悟片段

我把史论也归为写阅读感悟的这一类别中,史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辩证理解,更是高考历史的必考题型,所以在阅读历史类文本时,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讨论进而成文,也是应对考试的必要方法。

下图是娃这个暑假在阅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之后,就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救国未成的原因分析。


当然了,阅读感悟还有很多的输出变型,比如新书推荐、演讲、Vlog和辩论等形式,都可以体现出孩子阅读后的感悟和收获,尤其是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讨论、交流对于进一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然后我想说一下翻译。我家娃通常阅读中文书,就直接写中文感悟,而阅读英文原版书时,就写英文感悟。

但有时候,娃会担心自己写的英文感悟读者看不懂,所以总是会将英文感悟翻译成中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也是一种阅读再输出的过程,更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码的有效训练方式,对娃娃的双语写作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阅读再创作

在阅读提炼原文本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作是将阅读输出深化的一个过程,其中的续写就是一种阅读再创作的形式。

下面这首小诗,是我家娃阅读莫怀戚的《散步》之后,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进行的总结性再创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阅读输出的形式。


PPT报告

PPT报告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提炼出来的内容更加详细,毕竟对于一些篇幅很长的非虚构类的书目,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可能是很多元化的,使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概括起来可能很困难。


这时候使用PPT报告,既考验了孩子梳理、概括文本的能力,也考验了孩子语言组织技术设计的能力,也便于演讲、分享。

以下是这个暑假,娃读完Science Explorer第三本《声与光》之后所作的阅读分享PPT的部分内容。


最后来做个总结吧,阅读应该是我们需要终生坚持的一项事业,阅读的质量可以通过阅读输出来体现。

阅读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一定要体现阅读的思考,一定要将当下的阅读与之前的知识体系相联系,通过逻辑、辩证的剖析,才能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并内化到个人修养中。

- THE END 
 
以上内容来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
转载须获明确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