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语专八硕士妈: 我用这套"三遍阅读法", 把儿子英语拉到涨停板!

Young妈1983 小花生网 2024-05-03

花友 @Young妈1983 家儿子在小学四年级时,考上了美国 CTY 夏令营;裸考过了小托福考试(相当于国内大学生英语水平),差一点满分;阅读水平更是达到了 GE 9.2(相当于美国九年级中学生第二个月的阅读水平)...但这牛娃,是“纯后天养成”的…


@Young妈1983 本人英语专业八级,硕士毕业,教自家娃英文水平按理说蛮可以了…但是走过漫长的六年启蒙路后,她也一度挫败,认为娃资质太平庸,这辈子可能是没法学好英文了。

之前她分享过总结的启蒙一走走来的“踩坑心得”和原版阅读“独家技巧”,今天她分享了自己对于原版阅读路上常见问题的研究,以及提炼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三遍阅读法”!

本文由花友 @Young妈1983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很多朋友看了我在小花生发表的关于儿子 Young 这一路通过原版阅读如何成长的文章后,都留下了这样的疑问:


  • 这些书不用读吗,不用背吗?

  • 不读不背那怎么记得住呢?

  • 这些书不去朗读,那发音又如何保证是对的呢?

  • 每本书需要逐字讲解吗,讲解过程中可以中文去解释吗?

  • 单纯阅读,语法怎么办,是否需要补充别的课程呢?


这些意料之中的问题 ,都是大家最关心的共性问题。接下来我将分篇为大家逐一解答,一起来揭开原版阅读的神秘面纱。


摒弃强迫症,前进即复习


首先我从一个大家都了解的人讲起,莫言。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语言水平不可谓不高。那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莫言的文字驾驭能力如此之高,是因为他语文课上得比我们多吗?


五年级的时候他就遭遇文化大革命,辍学整整十年。他能写出精彩绝伦的文章是因为老师教他,主语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定语要放在名词的前面吗?这当然不是。莫言说他黑暗的日子里面唯一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就是看书,实在没书看的时候就看看《新华字典》。



大家可以问问身边所有语言学习很棒的孩子,无论中文还是英文,你问他这道题目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啊,他会绕绕头,告诉你,我就感觉这个是对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你去问他们的家长,你家娃为何如此出色,我相信他们一定是给你这个答案:我家孩子爱看书。一脸蒙圈的你也一定会疑惑不解:难道看书就可以了吗?是不是还有啥秘诀藏着掖着呀?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明确感觉到, 真的只要阅读就可以!无非是有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打开阅读的世界。


第一步选对书,读懂才是真输入


有妈妈给孩子买书,今天看蓝思指数200的,明天看蓝思指数500的,今天这套书看几本,明天另一套书看几本,俗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这就会导致三个问题:


  • 一是单词重复率不高,不能通过重复刺激来记忆单词;

  • 二是作者的表达方式不熟悉,理解慢导致看书慢;

  • 三是没有循序渐进,让孩子一会觉得简单一会觉得难,看书热情大减。


这三点使得阅读效果事倍功半。


那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原版阅读的打开方式呢?


选对书是成功第一步


要强调分级阅读,螺旋式前进。比如绘本阶段,我们就要选择级别分层多,分级细腻的那种套系读物。从一页几个词逐步到一页七八句话,单词重复率高,螺旋上升。


比如《牛津树》就会比《I can read》分级细腻,比如原版的《牛津树》就比引进版的《典范英语》分级细腻,不会出现断崖式难度增长。


每本书能复习到原来的单词,又接触到一些新单词,孩子在阅读中不断刺激单词和表达方式的输入,不知不觉中单词也记住了,句型也记住了,阅读水平自然逐步提升。而走过绘本期之后,可以按照蓝思指数或者ar指数来给孩子选择书籍,循序渐进地往前走。


要强调不断推进,走出舒适区。阅读水平和年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那他最终肯定是要看符合认知水平的书。为了能让孩子的阅读水平和认知水平保持一致,那就不能在一个难度上过分纠结流连,而是要果断地往上走,跳一跳,走出舒适区。


在从绘本跨越到文字书的时候孩子会产生阅读恐惧,觉得书好厚字好多,这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帮着孩子渡过难关,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给他解释,可以帮他查好生词标在书上,或者是给他找中文译本先看一看,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渡过前面几本的难关,后面就没问题了。


其实很多一路阅读走上来的孩子,拦路虎是阅读恐惧,而不是阅读能力。


要盯着一个系列阅读,积累单词量。很多的畅销章节书都是成套系的,一个作者使用的高频词汇和表达方式比较统一。孩子看第一本的时候会感觉陌生,但越看越熟悉。


所以实践中很多家庭都反应,看系列书籍的时候,第一本可能需要三个小时,看到最后一本的时候就只需要一个小时了,阅读速度得到巨大提升。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单词越看越熟悉了,这也是为何阅读能润物细无声地增加单词量,学会地道表达的内在原因。


以上三点都是我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英文书积累下的经验,也是wo选书的原则。选对书是成功的第一步。


理解了才是有效输入


讲完了如何选对书,接下来聊聊什么是有效输入,我们又该如何给孩子讲解绘本呢?


最有效的阅读就是把这本书看懂。如果一本书你没看懂,这就是无效阅读,你根本啥都记不住,它在你脑海里也自然什么都留不下来。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叫“读懂”一本书呢?


在阅读早期,绘本一页可能只有几个单词,但图片的含义却非常非常丰富。这个时候,了解图片所表达的故事逻辑就很重要,这些逻辑能让孩子明白整个故事讲了点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啊,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样拉一拉故事逻辑,孩子对这本书的理解就会非常到位。


举个例子👇


在《牛津树》六级别有一本书,一匹马儿吃了很多腐烂的苹果它醉了然后在路上就睡觉了。如果你能和孩子聊聊为什么吃了腐烂苹果马儿会睡着呢?为什么马儿醉了商人会那么开心呢?


这些问题孩子都懂了,那他对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他的细节记忆就会很好,同时阅读热情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听完讲解再让孩子去听原版音频看书的时候,那些孤立、抽象的单词就会活灵活现,在他的脑海中形成画面。


把握好故事的内在逻辑非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看中文没有字不认识吧,那孩子为什么语文考试阅读理解拿不了满分呢?这就是阅读理解力,你看得懂词也不代表你能看懂这本书。


阅读开启全能力。大家可别小看了绘本,小小的绘本里可能隐藏了很多的文化内涵,例如tooth fairy小牙仙的传说呀、亚瑟王圆桌骑士呀、尼斯湖水怪等等。如果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能够和孩子聊聊相关的背景知识,那阅读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认字,更是拓宽知识和视野,启动全能力。


所以看懂一本书是灵魂,大人是表演也好,借助图片也好,还是使用中文,都可以,就一个宗旨:让孩子能理解。


请不要被市面上一些诡异的理论影响,说用中文讲解就会影响孩子的英语思维。我们不可能有双母语,人只能有一个妈妈。我们把英语学到的最佳状态,就是能把大脑中的母语思想,非常快速地用外语表达出来。英语学得多好也是外语,我们没想着和美国人比英语吧。

 

所以一般有这种中文顾虑的都是小娃家庭,大娃看书看不懂我们肯定会说去查一下字典,而不会说,我来做几个动作你体会体会。


没有中文的讲解,我们孩子学习英语就没有去理解的载体。我一直笑称,大家是指望孩子开天眼吗?不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解释,他是要怎么样才能看得懂呢?


不要怕用中文,但我们也不需要逐字直译。比如一句话What are you doing?你只要告诉孩子这是你在干嘛呢,而不用告诉他what是“什么”,are是“是”,you是“你”,doing是现在进行时,这就没有必要。讲解的关键是理解,他只要知道这一页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细心的妈妈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我前面说到过听完讲解要再让孩子去听原版音频,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喂饱耳朵很重要 + 神奇的阅读三遍法


开篇已经分享过原版阅读是要摒弃强迫症,不需要熟读背诵,而是让阅读回归阅读本身。那一定有人会问:不朗读,怎么训练孩子的发音呢,不朗读也就没有输出啊,那孩子的口语又怎么办?


真是灵魂三连击。现在家庭对孩子的口语输出非常关注,我很能理解,因为我们这代人是哑巴英语,学了一辈子,听不懂说不出,我们的痛,不希望自己孩子重蹈覆辙。那么怎么样做,才能避开哑巴英语的雷区呢?


耳朵一定要喂饱


在这里,咱们要先纠正两个观念错误。


1. 学会一个单词怎么发音,不是靠读,而是靠听。你只要在看书的时候是听着音频的,那你就能把这个单词的发音和字型对起来,只要听到得足够多,就会读这个单词。很多孩子一下子读不出来是因为听得太少,如果在后面的阅读中能不断出现、刺激,他是一定会读这个词的。不管你是不是去跟读,你的耳朵都不会罢工,它都会不断告诉你的大脑,这个词就是这个音。



但现在一些家庭让孩子早早地学会自然拼读,特别喜欢让孩子拼读生词,仿佛会拼读就是认识这个词。所以一些孩子不爱听,上来就是一阵猛拼,单拼读其实很多都是错的,错了再改就很难,发音也很不地道,孩子一张嘴我就知道他平时是不是听得比较多。不信我就随便说一个词,sean,这个单词你们用自拼规则试试,能读对吗?


2. 朗读和口语能力没有任何关系。口语表达是什么,口语表达就是你思想的外化,你思想里面有什么内容,你就能表达出什么内容,而朗读则是比较浅表的大脑皮层刺激。你们想想我们都能朗读红楼梦,那几个人能写出红楼梦呢?


所以千万不要把朗读错认为是输出,输出一定是需要大脑的再加工的。只有大量的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输入的原材料越多,你可以用来再加工的材料就越多,你就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朗读是无法提高口语能力的,我们小时候学英语谁没朗读呢,还不是哑巴英语。


所以我们只要让孩子多听,他发音就漂亮;让孩子多听多看书,他口语就漂亮。是不是看完一本书就能马上朗读出来不重要,因为孩子会在后面的阅读中不断看到、听到这些词,他总有一天会读。


强调的是,在英语启蒙早期,每看一本书,我们都必须边听边看,这才是王道。尽可能多地使用耳朵,让耳朵和眼睛双重刺激大脑,这个字的字型和发音就可以重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会了一个词。


所以耳朵一定要喂饱哦,我们一边听一边看哦!


最后,怎么实现听和看的完美结合呢?


重点来了,我归纳了一套科学阅读的三遍法 ——


行之有效的三遍法


第一遍:拿出一本分级绘本,打开一页,先让孩子一边看图画一边听音频(或者点读笔),这一遍是用来磨耳朵和用图画辅助理解。大家知道绘本一页图就几个词一两句话,那么图画的辅助理解就十分关键,否则这一句话能代表什么故事情节呢,图画能帮助孩子把故事的内在逻辑串起来。同时,这一遍家长也可以听一听来纠正一下自己的发音。


第二遍:(记住还是这一页)由家长来给孩子指着字读书,为什么要指着字呢?因为需要让孩子能看到这些字,如果孩子不看字,那他永远不认识字,尤其是四五岁以后的孩子,那只能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文盲。妈妈指着字通过断句,语气语调,指图或者中文等各种方式,来让孩子理解这句话讲了什么,这一页故事讲了什么,越细腻越好,但不要老是提问孩子,这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提问一定要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不要让孩子觉得一看书就是考试。


第三遍:这本书讲解完之后,让孩子一边听原版音频一边自己翻看一遍,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可以当天做也可以隔天做。


这三遍完成后,一本书其实就算结束了,但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裸听这些我们已经看过的书。因为已经看过了有印象,裸听也能听懂,就是非常有效的磨耳朵输入,印象会非常深刻。


从我的方法上,大家就能看出,“听”对于我们这种没有语言环境的人学英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千万不要忽略掉“听”这个环节,否则很容易就学成我们这代人这样的哑巴英语。


市面上我们能够接触到的阅读资源太多太多,但只有拥有正确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才是王道,才能通往阅读的高地。


-The End-
喜欢这篇,一定点赞、在看、转发哦。更多带娃高效学习干货,我们也在小花生学习群里放好了,扫码👇进群,在群公告里领!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