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JUers的沉浸式社交
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成就了我们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最终塑造了不同的人,在这其中,有两个群体显得异常突出——“社牛”和“社恐”。
顾名思义
“社牛”就是在社交方面天赋异禀的一类人
比如迎新晚会上穿洛丽塔的学长
在课堂上和老师开玩笑的同学
随时随地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人
我们对“社牛”的调侃之余
含有一份深深的羡慕
支撑他们“社牛”的勇气
是宝贵、纯粹且热烈的爱
当你开始羡慕的时候
你不一定想成为“社牛”达人
但你一定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那不妨试着踏出第一步
学会爱别人
与之相反的“社恐”
才是当代年轻人最常见的症状
对社交变得小心翼翼
甚至是抵触
在别人眼里
“社恐”的你也许是高冷的
冷漠的、难以接近的
只有你自己知道
大大的背影下面
有一个环抱双膝的自己
当你用“社恐”调侃自己的时候
你一定希望
有人在倾听
亦有人试着去理解
作为性格的对立面,“社牛”和“社恐”经常被拿来比较,也不乏大众认为,“社牛”才是“性格好”的象征。
但是我们不能站在单一的角度上去判断好坏,这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各有其的利弊。“社牛”也好,“社恐”也罢,我们尊重每一种不同的性格,因为我们同属于这个多样化的时代。
而所谓“社恐”则可以认为是“社牛”的对立面,他们出了门就想把自己掩护在口罩下。
害怕被关注
喜欢
“独自美丽”
不主动融入圈子
被动地等待
“救援”
那“社牛”与“社恐”
都有怎样的症状和表现呢?
“社牛”患者
特征名言:只要我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下面的临床症状,看看自己中了几条?
特:
即跟谁都能聊,跟谁聊都能接。
特:
永远的焦点,自信放光芒。
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社恐”患者
特征名言:能不交流就不交流
下面的情景,直接报我身份证好了
我:
么办啊…老天我要说什么…假装没看见好了
我:
我叫xxx,来自xx【语速极快,声音极小】
我:
我晒干了沉默,悔得很冲动……
在崭新的天地里
每个人都渴望找寻一片伊甸园
但却不可避免地深陷内卷修罗场
当你孓然一身在食堂食不甘味之时
却感叹隔壁老王爱情事业顶呱呱
于是乎如何权衡社交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显然已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们需要认清二者本质,思考将从中获得什么。当今学历已是社会立足资本的一块板上钉钉的敲门砖,在学业上不遗余力地投入是一场永远不会后悔的抉择。而对于人脉圈的扩充,则是有别于学历的另一大社会主导因素。
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对于今后的人生道路无疑是锦上添花。所以在学习之余,我们应认清必要社交与非必要社交。
⽆效社交是指那种
⽆法给你的
精神、感 情、学习、⽣活
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
有效社交是指
有交换价值的社交
不管是情绪价值还是利益价值的交换
或者是情绪价值与利益价值之间的交换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感觉被“卷”,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缺少自信和勇气。人生从来不是谁睡觉少,谁写的字数多谁就优秀,我们应该少一点功利主义,多一份热爱和坚持,做真正的自己,过想过的人生。
社牛社恐都算是社交的一种病,无需过于焦虑。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无论内向还是外向,都有自己的优势,没有人定义过社交公式,我们只要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方式进行社交,总会有与自己相契合的人,只有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够找到最契合的灵魂。
所以不要深以为社交牛逼症是人际关系的成功密码,最真实的你才是别人想要的,想交往的,不要总想着去改变自己,而是要秉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
遇到本性难移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原谅和放下。简单来说,让你不开心的人,远离就好,一切干干净净,简简单单,任屋外狂风大作,我自怡然自得,自由舒适。适度社交就是最大强度的有效社交
最后,
就如美国诗人道格拉斯·马拉赫(Douglas Malloch)所说: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
—— 而是做一个最了解自己的你
图片来源丨网络
本期编辑丨全媒体中心 黄晨曦
文案来源丨全媒体中心 记者团 方若舟 陈梓晴 李焰 程谢暄 吴鹤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