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师的疫情笔记02·张博「门牌号6-318」| NEEDS Lab

张博 NEEDS Lab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2-08-28
设计师的疫情笔记 第二期

波及全球的这场公共危机,将在各国、各地区和行业所引发的恐慌与对抗、冲击和反思,逐渐引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对于深圳这样一个不断被寄予厚望的城市,更无法回避这样的反思。在保持以往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凝聚多方资源和专业力量,在后疫情时代,多维度地探讨、研究和实践,为深圳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显得尤为紧迫。
从五月开始,NEEDS Lab以“设计师的疫情笔记”为题,与各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和设计师一起多维度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需求。用图文的形式,以个体的观察和视角,从城市构建、社区营造、发展模式、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方面,融合宏观与微观,分享和解读深圳当下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嘉宾介绍

张博


一乘建筑 主持建筑师

本期嘉宾张博与太太兼搭档王晶晶先后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均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一乘建筑,出发于空间的媒介属性,立足于“一”,继而进行建筑的原发性思考,触发与世界的趣味性联动的多种可能性。“乘”谓之“基本与根本起点的变化与转移”,从而介入未知领域的多元化实践。不止步于“建造”与“完成”,以空间的延续性为引,创建更为真实贴近生活的发生场所。

作品《建筑师的寿司店》 多次受访与获奖,入选“从深圳出发设计之都2012展“与“三十而立深大建筑人作品展”,课题论文《地下之城—东京地下空间研究》入选“第四届地下空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2019年会”,2019年受邀参加“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作品燕晗高地入选“深圳设计周2019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


门牌号 6-318

“在去年底坚定了搬的想法,到历经疫情的发生以及爆发,整个假期我们用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当下和讨论未来的发展策略,梳理和总结几乎每天都在做。搬家纵然充满了琐碎,但我们津津乐道的是,搬的状态恰好就是一个修复、修正和平衡的过程,你可以断舍离,可以近距离的审视一下自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栋老房子,这儿没有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讲的是一乘建筑的第三次搬家,搬进自己设计的作品中,这个梦想算是提前实现了,也让我们有机会继续贴身照顾这个“大孩子”。这栋建筑叫做燕晗高地,由一座废墟蜕变而来,融入了诸多想法,一点点被验证,逐渐的生根,你看了希望,也见识过了难度,所以这是一次难得的重逢,也要特别感谢我们甲方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燕晗高地,离城市不远,靠自然更近,它紧挨着燕晗山,就像大手牵着小手,山是大手,连着整个华侨城大大小小的楼盘和公园。日常,我们几乎听不到车流声,入耳的只有鸟叫与蝉鸣,这对于一乘建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桥的远处是东组团居民小区,我常看到有人在那打羽毛球,这一边则是燕晗高地

 

搬到临山的地方,你不由得会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知道今年会遇到哪一位老神仙,搭档老王对这一挂一直有兴趣,我从将信将疑到越来越信,也渐渐的乐意把它理解为关于能量的关系守恒。

 

透过标记为318的门牌号可以看到新工作室的一个小型模型展



燕晗高地,公共空间与天光

 


这一生,找到属于你想做的事情

疫情带来的影响,绝对是大的,不少约好的项目开年后停摆。有句话说:优秀的企业在好的时候要做坏的打算,在坏的时候要做好的安排。建筑算是我和王晶晶共同热爱的事业,我想只有持久的喜爱和投入,才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从容。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看待突发的事件,其实你会感觉没有多糟糕。所以,在去年底坚定了搬的想法,到历经疫情的发生以及爆发,整个假期我们用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当下和讨论未来的发展策略,梳理和总结几乎每天都在做。搬家纵然充满了琐碎,但我们津津乐道的是,搬的状态恰好就是一个修复、修正和平衡的过程,你可以断舍离,可以近距离的审视一下自己。

新工作室的主入口,充满了阳光


阶梯原本设计的意图,就是作为自由讨论之用

 

698-16A01-E3#201-6#318,这一连串门牌号是一乘建筑这五年停留过的地方,除了场所与环境的变化,每一次门牌号的更迭,我相信更重要体现的是阶段性的智慧和理解,心态的转变。

 

新工作室的阅读区兼茶室

新工作室的茶水区及阳台


自然而然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搬家心态上搬出了“自然而然”的感觉,这是一个好的启示。我始终希望一件事可以深入下去,做设计也是这样,不止于建造和完成,还要有意境。假期我读金岳霖的《道、自然与人》,哲学的第一小节讲的就是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回顾这几次搬家,本质上不就是在讨论内和外的问题,夹杂着较真、思考、取舍和挑战。

二月,复工后的第一次晨会,在E3#201


朋友说这一张照片看到了知行合一,我看到的是空间快装不下了


 张工私厨,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E3#201的阳台,我、老王和老彭



离开698和16A01的原因,除了不喜欢科技园那种躁动的创业氛围,也包括我们想找回和自然的关联。搬到创意园E3#201的近四年,我们逐渐平稳了下来,碰到一些好项目,真正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反反复复较量的岂止是事情的难度。一点点搭建,从事情到人,从思维到推演。




未建成

事务所搬到创意园E3#201是在2016年,那时我们正好遇上了蛇口赤湾ABC这个项目,我记得自己还发着高烧,和贝爷在屋顶爽快的谈妥合作后,异常兴奋,夕阳正好落在了屋面的一处积水上,泛着光,那是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虽然最终这个作品夭折在施工阶段,但我们从中学到了非常多,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应用到后来燕晗高地这个作品上,建筑实践是一个不断积累探寻突破的过程。

蛇口赤湾ABC亚洲自行车厂建筑改造,现场航拍鸟瞰


设计鸟瞰效果图

  

学生时代读矶崎新的《未建成-反建筑史》,曾经想过自己是否会经历某一件重要作品的未建成,现在回望,已经不止一两个项目有这种遗憾和错过的感觉。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零四年读过一遍,印象深刻的是这句:“营造是把房子造起来,建筑却是为了动人”,现在重新拿起来读,又是另一番滋味。想想山本耀司说的吧:我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件。 

主入口的原幕墙拆除完毕


新的入口设计,强调了动线分流和灰空间,增加了辨识度

 

在未建成中,我们其实找到了未知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失败,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经历。如果说因此,我们丢弃了洞察力与勇气,把一次经验的积累看作是一个坑,再也不入的话,那这样的经验就会让你变成一个虚弱的人,你的经验不过是你逃避挑战的说辞。当项目进展到当下,我豁然开朗的想到,城市、建筑、日常、生活、自然、人的心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序列,历史总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只有去体验才能够创造。

 

为交通流线而打造的光之庭,现场


光之庭是ABC这个项目的重要节点性空间,可以直达屋顶,光线可以洒落至一楼的餐厅


利用原始的结构,并将拔风的六个装置改造为光的入口,ABC项目现场


剧场及路演空间,天窗可以电动控制开合


将立面的记忆符号保留,ABC项目现场


屋顶用新与旧的构筑物相融合,为人提供了取景式的城市风貌体验




作为建筑师的思考和责任

卡尔维诺笔下的《看不见的城市》写到过: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柔软的,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

这也是我和王晶晶的观点之一,我们不应该只考虑新建的事,如果把城市里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掉,就已经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了,建筑师需要开始认真考虑城市的升级和更迭,甚至是保留问题。

 

建筑师的责任是帮助城市修复和再生


在众人眼里,城市空间是具象和凝聚的,似乎只有眼见为实的动,才是真的动态,至多会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可城市确确实实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匍匐在我们无法纵观的视野之下,交通系统是她的血管,土壤是肌肉,大地和建筑是表皮,数以万计的人是表面的尘埃,新陈代谢着。


集屿生活杂货,9平米社区改造,建成于2019


灯火阑珊,一点点温度


这次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个体到国家,从经济到思维方式。我们熟悉的城市看似静止了些许,但除了聚集的减少之外,自然雀跃的加速了生长,温室效应终于得到缓解,我们还会觉得这一片土壤之上的城市是静止的?是没有生命的么?


逆境的时候我在做什么

逆境是创业者的熟客,作为创始人的责任之一就是统一意见和大方向,所以个人的积累与表达尤其需要长期的养成。这几年,我倒是多了几个习惯,也算是兴趣吧。比方说写作,可能最开始出于发表作品的目的,勉强写一篇交差。写到后面,不再只是单一的发表,有时可能需要一点素材,甚至跨越几个命题,烧脑是一方面,慢慢都能退烧,也增强了洞察力和冷静,发现可以得到一些乐趣并融入自己之后,写作也就自然成了深度思考和总结的重要手段之一。 

写作可以让我专注一天


从阅读中可以找到秩序与平静

 

还有就是独处与阅读,这两者基本上是关联的。阅读是从一八年开始,一年深度看二十本左右,没有题材限制,有一种在加速完善知识结构的感觉,可在那之前我对书没有这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同时,阅读所收获的内容,也可能是现实场景中问题的答案,或者纯粹作为意识上的放松。


建筑师的寿司店,模型,2012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需要努力,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门牌号变迁所引发的思考就此打住,未完待续。



远眺燕晗高地,我们仍在路上

 

 


 · 设计师的疫情笔记  ·


本栏目将与各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和设计师一起多维度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需求。每两周一次,用图文的形式,以个体的观察和视角,从城市构建、社区营造、发展模式、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方面,融合宏观与微观,分享和解读深圳当下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2018年11月,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Next Economy & Ecology Design Studies)正式揭幕。

NEEDS位于南山区“高北十六”创意园内,将根植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MIT实验室、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建立的多个国际合作的“原型实验室”群落,聚焦于未来需求和未来生活方式的孵化平台,切实服务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在未来将参与推动、探索建设深圳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战略定位,整合全球化知识网络资源,并为粤港澳湾区人才提供终身学习、创新创业、分享与交流的创新平台。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 ·




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是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深圳市盈致未来文创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深圳南山区建立的创新平台,第一期项目坐落于高北十六创意园。NEEDS Lab不是世界上任何一所研究院或实验室的翻版,而是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优质学术资源和国际合作网络,植根深圳乃至珠三角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础,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服务和引领产业革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范式转型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 | 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