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全球的这场公共危机,将在各国、各地区和行业所引发的恐慌与对抗、冲击和反思,逐渐引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在保持以往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设计师如何凝聚多方资源和专业力量,在后疫情时代,多维度地探讨、研究和实践,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显得尤为紧迫。
从五月开始,同济大学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以“设计师的疫情笔记”为题,与各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和设计师一起多维度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需求。用图文的形式,以个体的观察和视角,从城市构建、社区营造、发展模式、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方面,融合宏观与微观,分享和解读当下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设计师的疫情笔记 第六期
嘉宾介绍
唐克扬
建筑设计师,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创立空间与媒体实验室
从事创新空间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历史,批评著作论文多种。
半年的飞行记录为零,每天只在不到500米的几个地点之间来回,对我上个十年来说,哪一件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是假如回到二十年前,又是似乎没那么陌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芝加哥和波士顿读博士的时候,也就是这么一种几点一线,貌似枯燥的日常。
我的优势在于住在南方的学校中,没有比这更适合的地方,更适合度过这么一段特殊的时期了。越过一座小山,我的窗户可以看得到对面的高层楼盘,它是我们这个区域的疫情病例出现地点之一,在地图上是一个触目的红点。我常常想,可怕的“病毒”,会不会从空气中顺着南风飘散到我的眼前?理智上,我知道这不大可能,但是在这个非常时刻,人对于世界的感知系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相对于可见的,我们现在更关心不可见的东西;相对于可以控制的已知的事物,我们现在更感兴趣未来不可知的。作为建筑设计师,甚至是疫情之前,我也已没有能力干预太多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了。只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我更加确信被人为渲染的那种幻景之不可靠——倒回头说,有可能又是增加了对于我身处这一隅的兴趣,学校的山水,从未去过的建筑,无名的植物……反身回来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同时又和外面发生了更紧密的联系(因为你已经没有“不在”的借口),在网上上课,评图,开会,交流,变得更加自然——这种并置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顺便说一句,建筑方案的评标似乎是疫情以来最早恢复的事情,受制于法律这种事情不能在虚拟世界里解决。)最近读了凯文•林奇的一本书:《此地何时:城市与变化的时代》(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这本书是在他退休前两年所著,也是他去世不久之前的相对没那么有名的作品。他引用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这样说:
“从时间上说,一个人曾观看的东西都不是关闭的……时间的那种柔性的半透明质地就特别受到心灵的欢迎,就像窗外的海景会让一个人兴奋不已,即使他并不向往航海。”
这恰好是我在疫情“禁闭”期间所观察到的一切。我们事实上被囚禁在这个世界之中,无法航海。但是窗外的海景依然会在我心头掀起波澜,我充分地意识到了有限和无限之间的一种悖论,也是停滞和变化之间的一种悖论,而时间的那种柔性的半透明质地正在向我敞开,至少是在想象的意义上拯救了我,使我并不觉得十分枯燥。
幸运的是在这段时期我并不短缺任何东西,相反,我可以更加聚焦于我的写作和创作,包括无人校园之中的有些项目,反而加快了它们的脚步。这种封闭和进展,都围绕着我上面所说的那种悖论模式而展开。从汹涌而来的信息(它们就像风中的病毒)里,我既嗅到了一种新的前景(不管我们叫它家国命运还是历史的转折,什么都可以),这种结局的不可知又深深让我感到不安。于是,我眼下做的这几件小事才让我感到更深刻的存在的意义。我是在到了南方之后,才如此深入地介入到我们俗称室内设计的这个领域之中的,我们现在聚焦于“创新空间设计”。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是伏案写作之余难得的消遣,另外一些时刻,我又下意识地感到这种努力的无益、琐屑和烦扰——毕竟,大的空间格局早已为强人和庸人共同铸定,你能改变的仅仅是边边角角。在一次戴着口罩评审的会议上,我曾感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专业人员”,做得越多,似乎就为不可一世且令人失望的城市现实投下新的一注。有多少当下的建筑和营建能够熬过百年哪怕十年的毁誉?可是,当我们身在此困局之中,一切慢慢也早已习惯——我们现在不是在创造任何激动人心的现实,现实久已注定,只有并不确定的未来,只有时间,才能重塑造它的面容,我们只是在费力雕刻它的“内部”——构造出一个可以向外眺望的窗口。
南方科技大学学生活动室设计/外部涂装+内部陈设
在疫情之中落实的学校活动室,有着学生不在场的施工便利。同样,它无力改变空间大的前提——原有的谈不上不好,只是娴熟的建筑师把一切制造得过于快速,以至于空荡荡的空间中,一时容不下新的生活——至少我看来是如此。所以,我的想法是制造出一种微妙的对比,一种丰富的层次,既不是强烈的反对,但也不应是无条件的顺从。在不算明亮的灯光下,如果这里有什么戏剧性的问题,那,实在也是因为我们身处的时间,就连最后一丝个人所能欣赏的戏剧性,也已经在更加惊心动魄的活剧中趋向“虚拟”。
文章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 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 ·
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是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深圳市盈致未来文创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深圳南山区建立的创新平台,第一期项目坐落于高北十六创意园。NEEDS Lab不是世界上任何一所研究院或实验室的翻版,而是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优质学术资源和国际合作网络,植根深圳乃至珠三角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础,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服务和引领产业革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范式转型。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 | 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