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丨第二届上海设计暨第二届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高端论坛丨2021环同济设计周

“第二届上海设计暨第二届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高端论坛”顺利举行


2021年12月24日,“第二届上海设计暨第二届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高端论坛”亦即首届上海设计论坛在上海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IS105暗房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是2021环同济设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同济大学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主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理论与创意文化研究室承办,主要讨论上海设计,以及当代中国设计史研究与教学等问题,力求做到理论研究服务于当代中国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活动的深入展开,为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而努力。此次论坛隆重邀请到了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同济大学朱钟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范凯喜教授,东华大学卞向阳教授,近现代商业美术设计博物馆左旭初先生,上海美术学院程雪松教授,上海美术学院梁海燕副教授,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孙菱老师,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湖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朱和平,同济大学王荔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丁伟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厚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周博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曹汝平副教授等数十位专家(按出场顺序列位)。与会嘉宾围绕“上海设计”与“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两个论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展现思想火花。本次论坛线上线下有4500余人参会。本次论坛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举行,会议议程分为论坛开幕式、上海设计专题论坛、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专题论坛以及论坛闭幕式四个部分。

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和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分别致辞。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首先以《来上海,做上海设计》为题介绍了本论坛主旨。邹其昌教授就上海设计、上海设计与中国设计(过去与未来)、上海设计与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以及上海设计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首先是上海设计的基本含义问题,邹教授从“Shanghai Design”“The Design in Shanghai”“The Design of Shanghai ”“The Design for Shanghai”“Shanghai as Design”等几个层面对上海设计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指出,对“上海设计”研究应区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现象性的上海设计,另一个是学理性的上海设计。其次,邹教授围绕自己对上海设计所作的源头性探索工作进行了介绍,从徐光启到淮海路探寻,再到《三才图会》的探索,并进一步表明上海设计即中国设计、未来设计。再次,关于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的问题,邹其昌教授指出目前现代设计史写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时间发展顺序描述,这也是大多数设计史的写作方法。第二种是问题叙事法,也就是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理论架构或事件描述,如《二十四史》的编撰方式。第三种就是学科叙事法,以门类为框架展开设计事件的历史描述,如英国设计理论家康威主编的《设计史-学生手册》方式。邹教授还指出,中国现代设计史要改变原来的写法,应当从三个维度展开,一个是北京为代表的古典设计,大致可以用黄色标识;第二个是以上海为代表的时尚设计,大致可以标识为蓝色,第三个维度是以延安为代表的社会设计,大致可以标识为红色,三色恰好是包豪斯三色体系。未来的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应当以此三维度展开。最后,邹其昌教授就学术问题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范式,亦即个人兴趣、学科建设和国家需求三位一体。
同济大学娄永琪副校长 领导致辞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进行领导致辞。在致辞中,娄校长首先从上海的特殊性出发,即上海一方面是中国看世界、世界来中国的内外双循环节点,另一方面,上海因为文化、经济的作用,一直走在中国发展的前面,指出了上海设计的特别之处:上海作为中国桥头堡的城市,应让各种各样的思想在中国碰撞,让各种各样的可能在上海测试。娄校长进一步指出中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应当是各高校要做不同的研究领域,做到和而不同,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一起思考中国设计如何做,才能构建中国设计。其次,娄校长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之间的联系。最后,娄校长表明设计学在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时候,此次的会议恰逢其时,希望本次的研讨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新的变化对未来作出更加全面的前沿的展望。
上海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 领导致辞
刘波英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首先,针对“上海设计”课题应当探讨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历史是怎么回事,即对过去的事进行归纳总结,寻找经验;第二,当下我们应怎么做,也就是要着重解决当下发展的问题,如设计产业如何发展;第三,未来应当如何畅享、聚焦、规划。其次,刘波英主任就设计的定义展开了演讲,他指出在过去的生产力状况下考虑的设计和当下学术理论思考的设计,与我们当代社会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设计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的设计之间该如何衔接,应当从“数字”这个领域对设计进行界定,他认为“设计”是以数字为基础,以交互为手段的创新设计。最后,刘波英主任从政府的层面对设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建议,希望相关学者能够深入研究设计行业相关逻辑的边界问题,以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 专家致辞(线上)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诞生地,在这里也形成了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具有近现代特色的公共文化,这一资源值得深入探究和开发。搭建“上海设计”论坛,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一个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话题,“上海设计”需要更多探究其历史资源,以促进设计的原创发展、推动设计的应用转化、探索设计业态的创新,以展现从近代到当代工业化、现代化、科技化触动下的上海设计之都的整体形象及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主线。而本届论坛又是继续十年足迹,展开讨论上海设计暨当代中国设计史写作研究与教学问题,做到理论研究服务于当代中国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是为构建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及理论研究体系所做的大事,预祝论坛交流圆满,收获丰硕。
线下专家合影

上半场:上海设计专题论坛

上海设计专题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朱钟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范凯喜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东华大学卞向阳教授,近现代商业美术设计博物馆左旭初先生,上海美术学院程雪松教授,上海美术学院梁海燕副教授,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孙菱老师分别作主题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  主持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朱钟炎教授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朱钟炎教授分享的主题为《上海设计漫谈——上海设计成为品牌的案例》。朱教授认为上海设计成为品牌,与设计的多学科交叉属性一样,也是多层面因素的融合体,他指出,对设计史及品牌的研究,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体制特点、经济基础、人口解耦股、生产力、科技水平,设计研发,国内外市场的信息,企业领导层管理水平等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具体品牌的企业发展史等信息资料是缺一不可的。朱钟炎教授以史料、实物(手稿)、人物资料(口述史)、调查报告等“四重证据”法,以七八十年代的“三转一响”中的自行车为案例展开,从自行车品牌形成的诸多要素,如环境与政策、科技创新、设计管理、品质与管理、市场与服务……等对品牌形成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国美术学院 范凯喜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范凯喜教授演讲的主题为《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史研究》范凯喜教授针对十年前第一次上海设计与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研讨会上的法言,结合对近十年来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和上海设计史研究的思考,作进一步的延展反思。主要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第一,上海国际设计之都建设的独特性与上海设计史的研究价值与研究语境;第二,上海如何结合当下和未来新设计与新海派设计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特别提出,上海设计史研究应当面向当下和未来,在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新海派设计的学术视野和上海设计的历史经验的独特性之间,探索一种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和路径。
南京艺术学院 夏燕靖教授(线上)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演讲的主题为《变革与延续:重获新生的上海设计“制高点”》。夏燕靖教授认为:“上海设计”是新中国设计的重要起点。他进一步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业进行的三次大改组并确立了上海设计行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第一次工业大改组,是1956年上海全市私营工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了针对轻纺工业的改组,改组的主要内容是对数量过于庞大而繁杂的轻纺工业企业实行裁并改合,利用老厂转产推出新型产品。第二次为1958年“大跃进”时期,围绕夯实上海重工业基础和建立适应城乡新型轻工业发展需要进行大改组,这次改组的范围遍及全市各个工业局管辖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并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做大、做强重工业的同时,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兴轻工业企业。第三次是1961-1965年,即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上海进行了以压缩、精简、调整老工业企业和发展“高级、精密、尖端”技术企业为方向的大改组。如此三大改组推进,为上海设计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庞大的基础,这是上海设计重新起航的标志。紧接着, 夏燕靖教授列举上海纺织产品历史档案(QG1958-49),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及上海历史档案中的涉及轻工产品生产历史资料;上海历史图片库中的市民生活和日用消费品图像记载,以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东风》期刊中的设计图景四个案例作分析,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设计的特点进行了评析,将其归纳为五大特点:其一,体现了上海轻纺工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从纺织到轻工产品各式设计都具有现代都市特点与风格,显出“高端”和“洋派”;其二,设计人才齐聚,毕竟老上海的设计师当年都还健在,即便是公私合营,人员也并未分散,其设计力量得到凝聚,诸如企业设计室的建制就是极大的保护了设计群体;其三,轻工业产品生产基础好,特别是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三次大改组,在上海重工业打下底子的同时,更为轻工业生产奠定的有利条件,是推动上海设计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其四,上海始终处于全国市场销售的龙头地位,全国看上海,上海辐射全国在那个时期是一大标志;其五,上海的中西杂处,不仅是自开阜以来面向世界形成的区域优势,即便是革命轰轰烈烈的年代,上海依然保持与外界的必要联系,沪港澳交流的顺畅渠道在当时为国家重要经济策略,这使得上海设计有着先天优势条件和发展可能。
东华大学 卞向阳教授
东华大学卞向阳教授,从海派与时尚、海派时尚的观念之变、海派时尚的特征体现以及海派时尚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就《海派时尚的观念与特征》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首先,卞向阳教授介绍了“时尚”、“海派”、“海派时尚”和“海派服饰时尚”的相关概念。其次,对海派时尚的观念进行了历史性梳理,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时髦”、民国时期的“摩登”、改革开放之前的“简朴”、改革开放之后的“流行”、当下的“海派”几个阶段。再次,从产品、产业、消费者、社会、分配以及内生和外在动力角度介绍了海派时尚的特征。最后,卞向阳教授从产业视野下所面临的问题、时尚消费品产业的梳理以及时尚创新的趋势方面阐述了海派时尚的未来发展。
近现代工商业美术设计博物馆馆长 左旭初
近现代工商业美术设计博物馆馆长左旭初先生,就《上海近现代包装艺术设计》这一主题,从上海近现代包装图样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上海近现代各行业产品包装艺术设计以及早期世博会上海地区获奖名牌产品简介与包装艺术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关于上海近现代产品包装图样的起源以及早期外商在沪使用产品包装的概况,上海近现代产品包装图样的基本内容与时代特色的分类说明,上海近现代各行业的产品包装艺术设计以及上海地区获奖名牌产品的历史等相关内容。
上海美术学院  程雪松教授(线上)
上海美术学院程雪松教授演讲的主题是《上海城市环境设计百年——开埠以来城市环境中的“现代性”演变(1843-2013)》,将170年的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854年英租界成立工部局列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次从1895年到1949年的解放,列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后,从1949年到2013年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此外,程雪松教授将上海城市发展进行了分型,分为道路街区、蓝绿空间、建筑装饰和公共艺术等。
上海美术学院  梁海燕副教授
上海美术学院梁海燕副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擦笔水彩年画技法百年传承》,梁海燕指出擦笔水彩年画技法是二十世纪初上海月份牌绘画家门融汇中西绘画方法创造的新型绘画技法,并对技法的名称、工具、操作步骤进行了介绍。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擦笔水彩月份牌年画的学术研究、技法传承、数字化展示传播和艺术衍生品研发四个方面展开,并将研究计划进度和预期结果做了汇报。
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 孙菱
上海大学巴黎时装学院孙菱从中国设计业界的现状、新中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当代职业设计师的培养以及中国设计业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围绕《中国职业设计师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汇报。首先,孙菱指出中国设计业的现状存在设计风格多元、设计价值无序和设计取向彷徨等问题。其次,介绍了新中国第一代职业设计师的相关情况。再次,指出当代职业设计师的培育主要是职业设计精神素养,提出当代职业设计师精神素养的六要素,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是良好的观察者、沟通者,拥有优良的设计表达、良好的创意思维、一定的审美判断和不懈的匠人精神。最后,在中国设计业的未来发展方面,指出应当注意三点:第一,人性化、个性化设计蓬勃发展;第二,中国现代设计应在设计中渗入中国人文精神与民主思想;第三,绿色设计理念形成必然趋势。

下半场: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专题论坛

下半场论坛围绕中国现代设计史写作专题展开,主持人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范凯喜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湖南工业大学朱和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丁伟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厚石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周博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曹汝平副教授在论坛上进行了学术分享。
中国美术学院范凯喜教授 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陈池瑜教授(线上)
清华大学清华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的介绍主题是《陈之佛图案理论的研究与写作》,陈之佛是我国现代设计史中重要人物之一,是现代著名的工艺美术家、图案学家、花鸟画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图案设计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民国时期,陈之佛编著了多篇著作以及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论文。尤其《图案法ABC》、《图案构成法》、《表号图案》三书是民国时期图案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我国图案的基本理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著作中,陈之佛教对图案的美的原则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然”和“便化”图案创作方法、图案的分类方法,此外,还对图案和表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陈池瑜教授认为,陈之佛先生的图案理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工艺美术事业有着重要贡献;其二,启示、推动了我国设计艺术和设计学科建设;其三,揭示了若干形式美、规律美的理论,对我国美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 沈榆教授
沈榆教授的介绍主题是《“历史大序”与“实存个体”之间的中国设计史写法》。沈榆教授首先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在设计史研究方面研究历程与成果,介绍了在设计史研究方面提出的以“动态的设计史”替代“静态的设计史”的研究角度。沈榆教授指出,设计史研究应该从朴素的设计史到逻辑的设计史,最后力求达到知识的设计史。随后,沈榆教授展示了图示化的研究操作模型,通过进行发现问题、走进案例、提出假设、对假设进行分析、验证假设提出理论等过程的循环往复,以求不断接近史料背后的知识。在中国设计史方面,围绕工业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化要素的构建主题,沈榆教授指出,30-40年代的中国设计包含了很多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线索,是这个时期值得研究的关键原因。此外沈榆教授还指出,通过对实存的设计个体的研究也能发掘出重要的设计史知识。最后,沈榆教授表示,设计史研究不能只是简单的史料堆砌,而要对设计观念进行原则高度的批判,在民族国家史转向全球史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书写我国的设计史。
湖南工业大学 朱和平教授(线上)
朱和平教授的分享的主题是《传统走向现代:晚晴民国设计的转型》,围绕1840-1949年的设计产品的变迁,从生产方式的转变、设计主体与工作方式的转变、设计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转变与设计价值的转变四个维度进行了介绍。朱和平教授指出,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设计的转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110年间的发展,我国设计历经了从手工业生产到机械化生产的背景的转变。我国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复制到仿制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对西方设计的解构、吸收的过程,设计逐渐专业化、本土化,民众对设计认识逐渐提高,设计的商业化价值逐渐彰显,设计的作用和发挥的价值也逐渐增加。设计产品的种类增多、服务范围逐渐扩大。根据对历史的分析,朱和平老师指出,设计在工业社会的无形价值在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转换,而设计艺术转型的本质在于设计价值追求的变化。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王荔教授
王荔教授围绕证史的意义、补史的意义、对学科整体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设计史的写作意义进行了介绍,指出设计史写作中需要重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话语体系特征,以中国话语为领读点;需要向世界文明进行互鉴,以此满足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需要;需要对人类发展中的思想、实践进行真实记录与总结,而不能闭门造车。王荔教授指出,设计史研究不能只是学科评价体系中的利益指标,还需要接触社会,了解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史的研究视野、方法、成果将对学科建设的思路、视野、自我判断与未来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王荔教授指出可以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49-)之后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56年9月至1966年5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5月至19765年:“文革”的十年;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12月至今:改革开放时期。
华东理工大学 丁伟教授
丁伟教授介绍的主题是《设计的协同与进化》。丁伟教授以自身的设计实践历程为基础,从设计+地域、设计+产业、设计+品牌、设计+服务、设计+教育、学术探索这六个维度展开了论述,提出了设计+地域的本质是建立区域之间观念与资源的双向交互,指出了设计+产业的设计理念是“工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介绍了其在“设计+品牌”维度的设计成果,提出了“设计+服务”的 “四链融合 七步创新”设计框架,详述了其在“设计+地域”维度的思考,提出了应当通过“产教融合”科艺融合”新协同、“创新创业”新探索、“知识体系”新定义、学科发展”新延伸以形成学科新高地的观点,分享了“应当以微小的视角映射时代的进化”的学术探索维度的思考。
南京艺术学院 黄厚石教授
黄厚石教授介绍的主题是《延安设计思想的当代价值》。黄厚石教授以“延安有设计吗”这一设问为主线,梳理了由民国设计批评史到延安设计史再到延安设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理论研究脉络,例举了中央印刷厂、美坚木作厂、张协和设计实践案例,提出了延安有设计这一观点,论述了设计的日常发生模式、设计的自主发生模式、设计的商业发生模式、文艺大众化思想、文艺大众化的方法讨论、“人民性”设计思想的体现这六个维度,提出了延安之所以能够成为“文艺大众化”的“催化剂”,能够让“左联”领导的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最终落地,成为一条真正的文艺道路,是因为延安的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之间相辅相成,是真正的“两条腿走路”的观点,总结了张协和提出的“十大要素”。
中央美术学院 周博教授(线上)
周博副教授介绍的主题是《新中国设计的起源:关于人、知识和经验的讨论》。周博副教授详细梳理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历程,通过不同的国徽设计稿之比较,提出了研究新中国设计起源的必要性,介绍了新中国设计起源于四个维度,认为第一个维度是民国的工商业设计。民国的工商业设计即在民国的工商业中所形成的设计知识和经验为新中国的设计提供了人才储备和知识基础,一直到改革开发仍有重要影响;指出第二个维度是国统区知识分子的设计。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国统区知识分子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与延安设计交汇,对民族风格的建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提到第三个维度是民国的图案学传统。在北平国立艺专、杭州国立艺专等形成的图案学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依旧是大学设计教育的重要知识构成;指出第四个维度是解放区的设计。从延安模式开始,解放区的设计,主要是平面和宣传性的艺术设计,向民间学习,简朴的革命生化方式等,成为新中国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曹汝平副教授
曹汝平副教授探讨的主题是《徐寿工业技术设计观述要》。曹汝平副教授从“《清史稿·列传》徐寿传”、“三观:格物致知、实事求证与制器显用”、“小结:尽人所宜”三个维度展开了探讨,基于《清史稿·列传》回顾了徐寿的设计历程,提炼了徐寿的设计思想,认为第一是格物致知观。徐寿强调“格物致知”的基础作用。第二是实事求证观。徐寿强调“试验”的重要性,其出发点是他主张的“实事求证,物尽其用”观。第三是制器显用观。徐寿思考器物“功能”如何通过自身“造型”更好地彰显出来的问题,既功能与形式的关联性。曹汝平副教授指出,格致之学不只是制造机器,而是在政治、经济、技术等社会功能系统地需求驱动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践,以求“尽人之宜”。所谓“宜”,就是让科学与工业技术尽量提升人类存在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在设计学追求实现学科和专业交叉的今天,徐寿的“三观”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工业技术、设计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作总结性发言。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 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沈榆教授 总结
会后与会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上海设计论坛,我们明年再会!



供稿/田娜、许王旭宇、陈灿杰编辑/榴莲责编/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