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目!这位90后医生毕业6年后这样“重回”母校,更让人心碎的是……

广州日报 2021-05-08


作为共产党员,我不怕死,作为医学者早已将自己一切交给祖国交给人民,医学发展进步需要科研载体,倘若我的命运不堪,无法挽救生命,还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 ——储昌安

4月26日下午4点50分,口腔医生储昌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4月27日下午1点,湖南医药学院实验室多了一位名叫储昌安的“大体老师”。

遗体捐助现场


储昌安的大学老师表示,他是第一个捐献遗体给学校的人。


家境贫寒却挡不住孜孜求学心


1990年1月,储昌安出生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飞山乡,家中一共五口人,早年间开始,父亲便是二级残疾并持续几十年患有糖尿病、间歇性精神病,无法劳作。瘦弱的母亲也患有多种疾患,家中更是因病欠下了8万元巨债。

自有记忆开始,储昌安便知道什么叫生活不易,他深知,若想改变现状只有读书这一条捷径可走。


为了上大学,储昌安经历了三次高考。


2009年,储昌安从靖州一中毕业并顺利考入大学,但学费和生活费却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为了凑足费用,他白天在汽修厂做维修学徒,晚上在酒吧做兼职服务员,尽管如此,他的收入也无法补贴家用和学费。


几经思考,储昌安毅然决定只身前往上海,推销员、服务员、传菜员……只要有活他就干。历时一年,他凑够所有求学费用,重返家乡再次参加高考。2010年,他考入湘潭一所学校的口腔专业。


2012年,储昌安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结业。但此时,受学校限制,储昌安无法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就业成了他最大的问题。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第三次参加高考。功夫不负苦心人,他最终以对口高考方式高分考入湖南医药学院(原怀化医专)热门专业之一的口腔专业。


热心公益,始终恪守医德


时任辅导员姜俊回忆道:“储昌安一直是位有正能量的人,也是我亲手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他所展现的励志奋斗、向阳生长的精神一直感动影响着所有认识他的人。”

储昌安生前照片

2015年,储昌安毕业,成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卫生院的一名医生,负责党建工作的他将名次倒数的党支部变为镇级年度“优秀党支部”,而他也被评为“优秀党员”。


除了本职工作,储昌安还非常热心公益,经常参加义诊、献血。短短6年不到的工作时间,他正如捐助自愿书中所写的一样,始终铭记医学生誓言,恪守医德,爱岗敬业,努力提升医疗水平,尽全力为人民解决病痛疾苦。

遗愿让人泪目


2021年1月31日,储昌安在湘雅医院检查确诊为嗜血综合征伴败血症,认定属于全国少见疾患。治疗期间,储昌安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心态,在朋友圈中,他曾这样写道:“没有理由让我不坚强,我一定会与病魔抗争到最后,我一定平安归队,我一定活着回家”。

储昌安有一双儿女,让人心碎的是,两岁的女儿被诊断出智力迟滞,儿子才1岁。弥留之际,医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健康长大。



2021年1月31日,储昌安在湘雅医院检查确诊为嗜血综合征伴败血症,属于罕见疾病。


病情确诊后,储昌安第一时间和家人商议,如果生命无法挽救,便将遗体捐助给母校用于医学研究,在家人的支持下,2月11日,确诊后的第十一天,他与母校签订了《遗体捐助志愿书》,捐助书上他写下了文章开头那段话。



遗体捐助现场


感恩!致敬!
有人生于平凡,
但死而伟大,
愿天堂没有病痛。
储昌安医生,
一路走好!

来源:怀化新闻网、人民日报、大米Video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王圆媛





 推荐阅读 







地铁上小姐姐一把扯下男子口罩霸气怒怼!众人狂赞:干得漂亮!


重要提醒:上班时间有变!还有一个好消息……


化疗输血甚至要骨髓移植!罕见病男童竟被0.39元一片的药救


“广州日报微信视频号”上新啦


男子16年前赌气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16年后因街头纠纷被意外寻回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