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在乌镇,倾听木心,遇见拜伦(文末有福利)
“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
罕见而珍贵的手稿
拜伦勋爵
查尔斯·兰姆
奥斯卡·王尔德
弗吉尼亚·伍尔夫
【博物馆 | 看展览】平台
带你看展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63r2gbfk&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亲临展览现场
与策展人面对面访谈
跟随我们的脚步
透过令人赞叹的展陈
为你讲述一个展览的“内心世界”
进入美术馆,上到二楼穿过走廊,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美术馆收集和展示的四位作家在中国各个时期的译本,在墙上,是各个时期作品中插画的展示。
进一步走进展厅,你将看到四位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作家的手稿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对于这四件手稿,官方给出了简洁而准确的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3至1924年间所著的《时时刻刻》 (The Hours) 创作手稿,该作品后于1925年以《达洛维夫人》 (Mrs Dalloway) 为题出版;
●拜伦勋爵的诗歌《爱情与黄金》(Love and Gold) 手写稿;
●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
●编写《莎士比亚故事集》的作者之一查尔斯·兰姆的亲笔书信,《莎士比亚故事集》对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推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这四件展品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虽然单从作家的名气角度考量,似乎有其他选择。
但策展方更关心的是:如何让一个展览更有意思、更有意义?更加契合木心美术馆的环境?为此,大英的策展人和木心美术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沟通。
木心先生无声的讲述,将展品的创造者更为生动的形象带到我们面前。展厅的空间不大,策展方将展厅的墙壁交给了作家的画像和木心的讲述,巨幅的作者肖像、简短精辟的文字介绍,值得我们驻足凝视,停下来回忆自己脑海深处的作家和那些记忆中的文字。
在展厅中央,静态的展品诉说着作家动态的创作过程。
观众作为展览的参与者,需要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说明牌进行一场探索之旅。可以在手稿中捕获的是作者灵感的涌现、修改时流泻的情绪和不同于完成稿的另一个故事。
▲ 拜伦勋爵的诗歌《爱情与黄金》(Love and Gold) 手写稿 © British Library Board
拜伦的诗作手稿《爱情与黄金》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洋洋洒洒有些潦草,用心观察,还能发现他在写下一部分文字后将纸横过来继续书写,翻来覆去利用了每一寸空间。
而纸上的折痕则显示了他的创作习惯:将纸张揣在口袋里随身携带,一旦灵感来临,随时掏出来书写记录。
正因为此,亚历山德拉·奥特表示:”当我看到拜伦在创作的时候在费劲地写和删改,这让我觉得他也是人,我觉得我开始读懂他了。”
▲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的创作手稿,1924年。© The Society of Authors as the Liter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Estate of Virginia Woolf
意识流的代表人物伍尔夫在中国受到非常多读者地喜爱,她也是亚历山德拉·奥特最喜欢的作家。
她在书写的时候并不像很多人印象中那么随意和洒脱,不同于其他三位作家,她写作的纸是装订好的,左边是她自己的笔迹,右边是她创作的小说。
这份《时时刻刻》的手稿恰恰呈现出一个作家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不断塑造故事的创作过程。
▲ 弗吉尼亚·伍尔夫 (约1930年) © Bridgeman Images
▲奥斯卡·王尔德戏剧作品《温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第一幕的打字稿 © British Library Board
王尔德的手稿《温莎夫人的扇子》是一篇打字稿,他在打字稿上用铅笔对台词作了修改并添加了舞台说明。在也体现了剧本的创作不是作家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有打字员、话剧演员的参与。
▲ 奥斯卡·王尔德肖像 (1882年,纽约) © British Library Board
▲ 查尔斯·兰姆致伯纳德·巴顿的信,1822至1831年 © British Library Board
兰姆参展的手稿是他写给自己好友伯纳德·巴顿的书信,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一窥作家间对文学进行的讨论和交流,还能观赏到当时的邮戳和邮票,以了解那个时代书信的流通。
▲ 查尔斯·兰姆肖像 (1826年,亨利·迈耶绘) © British Library Board
在展厅的另一边,观众可以通过观看七部叙述作者生平的影片选段,结合手稿对手稿的理解,深入了解这四位文豪的人生经历。这样的设计为观展体验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
木心
这是一场展览,也是一场聚会,木心是这场聚会的主人。木心和自己曾经阅读过也评论过的文学家,在故国故土,在以他为名的美术馆,穿越时空,创造了一次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在美术馆大英手稿展楼下的一楼展厅,木心的手稿和画作展《塔中之塔》也正在展出。
事实上,展览真正的影响力从走出展厅回到家中那一刻开始。展览为观众创造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联结。从四件实体的展品到大英图书馆官网的两百份手稿和中英学者七十多篇文章,关于手稿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相关信息
大英图书馆中文网站:www.britishlibrary.cn
相关阅读:
相关展览:
“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文学手稿真迹展”
展览源于藏家罗伯特·罗森奎兹1995年收购了33幅木心小型风景转印画,随后捐赠耶鲁大学美术馆。此次,耶鲁大学美术馆授权木心美术馆制作高仿真品,它们将与木心文学手稿真迹同室展出。以关押囚徒的“伦敦塔”典故暗喻自己的经历,以“象牙塔”明示自外于社会喧嚣的画路,这就是木心。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15日—2018年1月14日
木心美术馆门票:15元
粉丝福利
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并截图,
然后在文末留言,
截止10.23(周一)11:00,
点赞数前三的朋友即可每人获得一本
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
(获奖的朋友需将截图私信后台,
否则将被取消资格哦~)
文中图片由大英图书馆和木心美术馆提供
编辑:小乌龟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以前80回为例,扇子直接出场便有40多处,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重要的配角。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