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探馆笔记:这是一座有情感的美术馆

2016-02-14 小苹果 博物馆丨看展览

写在2月14日木心生日之前。

2016年2月4日立春,在木心美术馆看木心。

木心,生日快乐!



木心美术馆


木心的身后事,皆在乌镇,这是国内读者的幸运。衷心的感谢,筹划木心馆的人,这一切,来得多么不易。


自从木心美术馆建成之后,一直惦记。16年元旦之后的一次国际博物馆创新论坛,邀请嘉宾中有陈丹青,讲「乌镇传奇」,得幸与之交流木心,曾提及2月14日是木心生日,会做小范围活动,希望部分木心的读者过来参加,一阵感动。会后很多人找陈丹青索要签名要合影,络绎不绝,插不上话,便无后续。



跳出读者的角度理性看故居和美术馆,均属上乘之作,传统的人文故居和美术馆,进门,冰冷,是最大的感受,百科式的介绍人物生平与成就,诉说着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供人瞻仰。


晚晴小筑面南三进,陈列特点以木心生平线为主,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展示生平部分艺术馆和遗物,墙面辅以木心诗句,简洁的把木心的气质烘托得符合想象。


木心美术馆的建筑本身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衬拖出木心的气质,简洁、略约、明亮却不张扬,轻快却不失正重。既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体现和谐整体美,既有公共建筑的共性,又有自己本身的个性特征。


木心美术馆综合分类陈列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相对呈现一个清晰脉络,展厅并不像传统的美术馆对每一个展厅单元分类,策展团队信任观众能读懂木心,对作品特点在观看情境中可以找到答案,内容叙述翔实突出主次,行走其间,注意力集中。


每个展厅不大,灯光搭配对满足观众的视觉氛围有所渲染,特别推荐美术馆内部的图书馆搭配,不大、不多、安静所至,恰如其分的陈放着对研究木心作品类的相关书籍,对人物清晰的记忆架构和作品输出使得木心在观众面前清晰饱满,呼之欲出,集体成员活跃意识中的思考和行为得到彰显。



去乌镇,找木心


上一次是去看木心晚年居住的晚晴小筑,那会心情很不滋味,抱着先生在1995年回国后写的那篇「乌镇」,哽咽落泪,为这个没有乡愿的旅人,一辈子漂泊在外的老人。


你的读者认识你,太迟。


『我的文章与我的读者是同年龄的,我写这些书时,他们还刚出世,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开始寻找我的书,而我的书也眼巴巴的等候着他们----这意向很诡谲,而感动了我麻木的心;我的读者未必理解我的书,我的书也未必理解我的读者。新的时代,新的青年,使的蛰然心热。我的读书属于我的晚辈,而属于孙辈者更多,是则隔两代也。来吧,年轻人,我们唱歌跳舞』

——选自木心遗稿




先生写的很多句子,对未来的预言,对读者的预知,似乎有先知的灵异。再摘一个先生写过的句子:


(关于「诺贝尔奖」)「不知道---只知道三种必然:一、是个地道的中国人。二、作品的译文比原文好。三、现在是中国人着急,要到瑞典人也着急的时候,来了,抛球成亲似的」

——鱼丽之宴 44页


这写在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


木心笔力非凡,寻常的语句,在他笔下,一个标点、逗号,都让人感觉神奇,读先生的字,要多补补经典读物才能出味。


真正喜欢木心的人,是不愿意把木心拿出来示人的。特别是当一群群游客涌向乌镇,径直的,拿着相机寻景的不小心走进来,抬头看看,这是谁呀,看不懂,不认识,如果是我,只想关门谢客。不好意思,我也是个很小众的人。


作者和读者的关系,都是忘年交。



第二次来,依旧直奔木心


能在先生的故乡,门前肆意徘徊,浅坐,感受木心在故乡安然度过最后日子的气息;西栅木心美术馆,高贵的小黑阔沿帽,飞马牌香烟盒纸上的音符,循环播放纪录片『木心:来自地下的笔记』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看到先生杵着拐杖的那段背影,平静自话“我生在哪个年代都是悲凉的”,用乌镇口音给我们念“明天不散步了”。


这是木心走后,留给世人唯一的音容,尽管先生曾一度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形象,能够留下先生这半小时珍贵的影像,掷地有声的箴言,感谢外国导演与陪伴先生的人,一股私密的悲痛闷在心里涌出,怕展厅里的守卫人员看见,转过身假装看墙上的字抹下眼泪,留一丝体面罢。




国内多少以人名命名的美术馆、故居数不胜数……谁在门前徘徊,进去为他的画或文字感动落泪,有漂亮的展览,这房子不错,城市多了一枚可以去的公共文化中心,又可以养一些体制内人……


顺着展厅继续,木心的画,容易辨析,国外的观众是先从木心的画入手,而国内的观众,则是从先生的文字入手,已经读过先生的作品之后会才会对他的画有一丝感觉,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又有西方的魔鬼撒旦,颜色不杂,深色块,涌动着些许的快乐,后来在馆里的图书馆读到一篇文章对木心画的解读很棒,是木心画册集一个外国人写的序,名字忘了。




馆里的每一份手稿、笔记 旁均配铭牌说明,喜欢的画家,收藏的物什,喜欢或不喜欢,时常抱着读看的,要烧掉的草稿等,像是在对远道而来急需了解木心每时每刻的亲昵诉说,哪怕歪斜的字体,正是那份童贞,不停的打动着隔代的读者。



特展厅里邀请来了尼采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跨越一个多世纪,尼采出访中国,在乌镇与木心相遇。虽然只看了『西方哲学史』,却在木心的作品里,听他提过无数回尼采,哪怕是看不懂的德文手稿与原本,来自德国·魏玛的气息「包豪斯学院、格罗皮乌斯、李斯特、歌德」,现在知道,原来尼采也是魏玛人呢。欢快的想着,如若有一天,去德国,一定是为了想与这些心里畅想无数回,却傻站在故居或建筑门前,浅浅的做一次「来过」落实幻想。




转身是美术馆内的图书馆,梯状格子书库,最后一阶放着一架钢琴。起初里面无人,待我入坐其中,一对中年夫妇窥探欲进,觉着造景适合拍照,相机一阵狂咔嚓声,我的天,下意识的,戴上羽绒服后的帽子,但愿隐形。突然意识到,木心美术馆的开馆,意味着,凡是和我一样进入乌镇,都享有平等分享先生的权利,哪怕是进来肆意挥舞的,愿你们的修养能给这位老人应有的尊重,在图书馆读近二个钟与先生有关的书,喜悦,愿生日快乐。


♥ ♥ ♥


同时代的旧人,需要调整适应和尊重木心的光环。一个高贵低调到尘埃里的画家、文学家、诗人生前从未争过什么,直到死前还临嘱不要公开,待他身后,有人用专业和业余来评价。电子时代,晚来的读者们逐渐开始回应文思深厚的木心,逐年增长,年岁越来越小,呈现一种微型文艺复兴,盈盈然的贵族气文字。只能表达读者对木心先生的钦慕与喜爱。「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风飞的人,我愿这白雪悄悄铺满整个夜晚,照亮我们」


曾经和年迈七十的老师邮件交流木心,老师评价,陈丹青把木心带回国,功德无量。


读者是作者的影子,作者去散步了。



题后记


关于木心故居晚晴小筑与木心美术馆皆由乌镇文化集团出资建设,不属于政府文化建设行为。

木心故居落座于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186号。

木心美术馆落座于桐乡市乌镇西栅1508号。


【本文为网友投稿内容,如需转载,请和我们联系授权。】

如果你也有想要分享的内容,欢迎向我们投稿,一经采纳,会有礼物相送喔!

投稿邮箱:tougao@3lengjing.com

(本期编辑:小乌鸦)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以下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春节特辑:藏在博物馆里的猴子们

图说:报纸与老照片里的近代春节

博物馆里的这些古代器型你都认识吗?

2016探馆笔记:这里随处可遇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关于我们】

1、喜欢就关注我们吧!微信ID:atmuseum;

2、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3、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