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涨姿势 | 博物馆里的这些古代器型你都认识吗?(水器篇)

2016-02-03 小乌鸦 博物馆丨看展览

写在前面的话:每次跟朋友去博物馆看展,都总是惜言如金。尤其是像“大象中原”“皿方罍”这种大展,一看到甗、簋、斝这些读不出的生僻字,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文物,尴尬症都要发作了……于是,馆儿君决定:每天花几分钟,重新认识一遍这些古代器型!



—— 水器篇 ——

(手机浏览本文排版效果更佳)





上期给大家介绍酒器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了盉和罍两种器型。其实,除了做酒器,它们还可以作为水器。盉(hé)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下设三足或四足。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


▷鸭形盉以鸭腹为器身,背部开口,上面加盖,腹下铸柱状足,鸭首当流,鸭尾作鋬,鋬上站立一小铜人,以其手足将器身与器盖巧妙地连为一体。盖沿与口下饰长尾凤鸟纹一周。该盉造型新奇,极富想象力,器物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完善结合。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大致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简单来讲,商代壶多为深腹下垂,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西周壶除承袭商代式样外,多设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多为扁圆壶或方壶。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两件方壶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高度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豫博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






盘,商周时期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商早期和晚期的盘均为圆形,敞口,平缘,腹较深;西周盘多为圈足,附耳;春秋战国时期,圈足盘数量渐少,多为平底无圈足,折腹,圆底,式样接近于汉代的洗。唐宋时期也铜盘,但多作托盘用,已失去盛水等功能。


▷西周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此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






匜(yí)是中国古代水器,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底部常接铸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西周齐侯匜为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器高24.7厘米,流至鋬长48.1厘米,重达6.42公斤。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瓿(bù),汉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商饕餮纹青铜瓿,高27.5cm,口径23.5㎝,为商代的金属器。圆体,口沿外撇、短颈、广肩、腹部扁宽、高圈足。颈部有二道弦纹,肩及腹部铸三道对等的痱棱,将纹饰分成三组。通体以云雷纹衬地,肩部饰兽面纹,腹部饰龙角形兽面纹。现收藏于武汉博物馆。







盂(yú)为古代大型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春秋时期尚有所见。青铜盂一般体型较大,故而常与青铜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食或肉食乃取自盂中。“君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韩非子·外储篇》


▷永盂,通高四七、口径五八厘米,为西周时期的大型盂之一。侈口,直腹,附耳,高圈足。前后扉棱上各有一只圆雕长鼻上卷的象首。通体装饰花纹,以细雷纹填地,腹部主体花纹是叶形兽体纹,颈部及圈足分别饰龙纹和解体式变形兽面纹。内底铸铝文一百二十三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鉴,为大型盛水器,亦可用于盛冰、沐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


▷曾侯乙铜鉴缶,通高61.5、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曾侯乙铜鉴缶同时出土两件,现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文为本刊原创整理,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和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博物馆里的古代器型:食器篇

博物馆里的古代器型:酒器篇


【关于我们】

1、喜欢就关注我们吧!微信ID:atmuseum;

2、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3、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