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说⑦ |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生


张俊杰(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坚持司法为民,围绕保障民生积极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努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2023年,希望江苏检察机关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民生“小案”,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持续完善检校合作机制


张晓宏(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育部“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1),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在Nat. Photon.、Nat. Energy、Nat. Commun等国际期刊(SCI)发表研究论文480余篇,他引15000余次;获美国和中国专利50余项;撰写国际专著3部(章)。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性开展“法治进高校”活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与新型毒品,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法治意识,为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深化“检校联动”机制,一是发挥更有力的保障作用,巩固校园法治宣传主阵地,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更广泛的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合作模式,为检察机关形成典型案例、精品案例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打造更优质的育人环境,将检察机关法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共同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检察保护


姚建萍(苏州市高新区镇湖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曾先后四次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创作的多幅刺绣作品被国家级部门和艺术场馆收藏。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对苏绣知识产权保护,为苏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能。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对苏绣等非遗文化的保护,凝聚多方力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质效,更好服务非遗文化创新发展。


依法从严打击网络犯罪

织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


孙华芹(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部门主管) , 曾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其所带领班组曾获评江苏省“巾帼标兵岗”、全国“工人先锋号”。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无锡高新区成立,现已成为江苏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近年来,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希望检察机关持续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立足公益诉讼职能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源头治理,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公民信息的良好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加强校检合作

共同推进新时代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


丁建宁(扬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纳制造、新能源制造技术及装备、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系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nce 2篇、Science Advances 1篇,出版编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亚洲光伏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银奖1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服务大局,以检察履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安定,依法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未来,希望检察机关能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互动,携手落实好《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相关精神,实现系统集成、资源互联共享,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相互融合。


加大经济犯罪案件打击力度

构建法治营商环境


莫元花(扬州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注重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构建更加公平的法治营商环境。


携手共进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陈澄(江苏省剧协副主席,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四个一批"特殊人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省级传承人。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全球华鼎奖中国戏曲最佳女演员奖”。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更新司法理念,在履行检察职责的同时,切实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彰显检察文化工作成效。新的一年,期待检察机关结合检察实践,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弘扬法治正能量,讲好检察故事,增强公众法治意识。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携手社会宣传、文化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坚持检察为民

用心用情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李强(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民革江苏省委经济和“三农”委员会委员,民革徐州市委副主委。先后被评选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首批领军人才、重点学科带头人、“四星创新团队”带头人、“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等。曾荣获民革江苏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民革江苏省委定点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徐州市委会成立60周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江苏民革榜样人物。

去年以来,江苏检察机关努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取得了很大成效。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公益诉讼工作。加强涉农检察工作,充分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通过司法救助、普法宣传等工作,积极传播法治观念,提升农村群众学法、用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相关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