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华语不是国语,也不是普通话
(点击关注“新加坡眼”,输入“旅游”“雅思”等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本期文章的题目可以是一种语言的三种叫法。这三种叫法经常被当成同义词交替使用,可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首先,它们各自反映了这种语言在三个不同的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其次,这三种叫法在20世纪先后被不同地区的政府或社会所接受,清楚标记了这个语言从单一国家走向区域的过程。
在这三种叫法当中,国语是最早被认定的。1909年,中国满清政府将当时的北方官话定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并命名为国语。满清政府垮台后,中华民国政府沿用了这个叫法。一直到1950年代,无论是在中国境内或境外的中国人大都叫这种语言为国语,包括当时身在新加坡,心在中国的华族先辈。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地区以后,这种语言开始有了不同的叫法。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至今还是沿用国语的叫法。在彼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表示对其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尊重,改称它为普通话。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许多在马来亚的中国人决定在这块土地上落户生根,并为这个地方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发展而努力。这些人改称自己为华人,而这语言在这块土地上就成了华语。1965年当新加坡独立时,它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四大官方语言之一。
在旅遊不方便也不普遍、没有网络更没听说过手机的年代, 国语、普通话和华语各据一方,中国的一岸讲他的国语,另一岸说他的普通话,在东南亚的我们则努力的守护危机四伏的华语,各有各的叫法倒也井水不犯河水。当我还在岛国土生土长念中小学的时候,就只知道华语,不晓得还有国语和普通话的叫法。
可是当网络让彼此听到、读到其他地区人们的所说、所写,当旅游把各自之间的差异,清楚的呈现在眼前时,华语、国语、普通话这三种叫法成了清楚表达各自立场的名词。从一个新加坡华人的立场来看,这种语言我们只能称之为华语。
因为在这里,我们的国语是马来语。虽然绝大多数的非马来族新加坡人的马来语程度只够用来唱国歌、喊几句制服团体的指挥口令和点几道马来菜肴,可是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一分子,以及为维护岛国种族和谐的大前提下,马来语作为我们的国语,容我套句中国的普通话,是件板上钉钉的事。
我们也无法称它为普通话。因为我们的普通话是英语。在建国之初英语被定为我们的工作语,更是国内不同种族之间沟通的主要语言。从那时发展至今天,这个岛上已经没有比英语还要“普通”的话了。
所以新加坡人只能称这种语言为华语。可是当每年有上百万的中国人来本地旅游,许多国人也频繁的到中国出差或旅游时,在主随客便和入乡随俗的道理前面,我们要坚持在外人面前用华语的叫法只怕不容易。可是在我们的心中,在新加坡自己人的场合里,我们的立场还是要坚持和清楚明白的。
作者介绍
符诗专副教授,新跃社 52 28750 52 15043 0 0 3850 0 0:00:07 0:00:03 0:00:04 3850大学中华学术中心主任
本文原题于《华语国语普通话》刊发于《联合早报》,感谢作者授权新加坡眼发表。
相关阅读: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新加坡最大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