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无仅有——《无量寿经》竟然有十二次翻译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2022-12-02



东来最早,译本独多”。就是《无量寿经》从西域、天竺来到中国,时间是最早,翻译的译本是最多,有两个特点。其他大乘经典都各有不同的几次翻译,像《法华经》有六次的翻译,现在剩下了三本;《金刚经》也有六次的翻译,也都保存下来了。《无量寿经》竟然有十二次翻译,这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可以看看《附表》,是哪十二次翻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也由此来缅怀、感恩这些翻译大德。五存七佚——十二次翻译当中,有五个译本保存下来了,七种译本佚失了。虽然佚失了,在诸朝代的经录里面都有表示。



从十二次翻译当中,我们有个注解。首先从朝代来说,是经历了八个朝代。从后汉、三国的吴国、曹魏,以及到赵匡胤的赵宋,八个朝代,绵历八百三十二年,时间跨度也最长。而且,翻译的主要的十个译本都是在后汉、两晋南北朝完成的,唐代有一个译本,赵宋有一个译本。也就是说,主要的翻译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翻译的,加两汉。


第二个注解是翻译者的国籍。从这个国籍来看,就能知道佛教传到中国是从哪个线路过来的,也可以证明佛教从印度过来,不是直接传过来的,而是印度佛教先到了西域诸国,再展转地来到中国的。所以这里都能表达,西域诸国的译经师有八个人,印度的只有三人,震旦国一人。



看看这些译经师。里面是有内涵的,每个翻译者后面都有一段艰险的历程,有一种无比的菩提心和甚深的学问在里面。大部分译经师来我们中国传法,就是一条不归之路,不会想到“我去了,赶紧再回国”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我们中国一辈子了,中国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这只有佛教的译经高僧才有这种胸怀,在无佛法处住持三宝,也说明佛教是超国家的,是全人类的。


……(中略)


再来看第三个说明。这些翻译师来震旦国是从哪里,哪条线路来的?从这些来历来看,大部分是沿着丝绸之路,陆行过来的。丝绸之路,说起这个,就跟汉代的张骞有关系了,叫凿空西域。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军事的目的。当时,汉朝最大的威胁就是匈奴,这些匈奴常常过来骚扰,汉武帝的时候军力比较强大一点,就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了。原来汉朝都比较弱,为什么要和亲?这是没有办法,弄不过人家。到了汉武帝,他知道月氏国的人原先是在敦煌一带的,是被匈奴赶走的,才是从西边撤离,到了阿姆河流域一带,然后攻破了大夏,才站稳脚跟的。所以汉武帝就想联合月氏国来对付匈奴,来左右夹攻,所以是派张骞去做这个事情的。张骞一去就被匈奴抓了,关了十一年,好不容易逃脱,又展转地跑到很西的地方,找到月氏国。月氏国,这时候占领了大夏,那个流域非常的富饶,所以再叫他要复仇打仗,他不愿意,所以这次出使并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歪打正着,他开通了这条道路,知道这条道路有哪些国家,有什么风俗,也包括知道了印度这个地方。以及知道了印度还有中国的商人过去,叫邛竹,四川的那个竹,还有丝绸都在那里有出现,这就叫古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又有几个支线到印度,这就是说起来比较复杂了。总之,大家知道,这是往印度有一条陆行的道路,是从汉代以来的丝绸之路。



还有一条震旦国跟印度可以交流的,是从海路走,这就从南海地区。比如法显回来,他去是从丝绸之路去的,回来是从海路过来的。像从斯里兰卡——锡兰这些,一般是到广州,这条海路。

  

这一般是谈两条线路,但现在发现还有一条道路,是通过四川到云南,到缅甸,这条道路也能去印度。


这十二个翻译师大部分是从丝绸之路过来的,少数几个是从海路过来的。



再来讨论翻译的语种,大乘经典大部分都是梵文,这古梵文的音叫㪚斯可图语系;还有一种语系是印度的地方俗语,它可能就是比较侧重于巴利文语系。梵文经典和巴利文经典,哪个更早点,哪个更后一点,现在也不一定搞得很清楚。总之,大乘经典,都是梵文经本。但由于大乘经典是从西域过来的,还有一种是间接翻译,就是梵文先翻译成西域的方言。西域一带有一些文字,比如佉卢文、婆罗谜文、吐火罗语、粟特语,所以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记载,这些西域来的三藏法师手持胡本,就不是梵本,手持胡本来翻译成汉文,所以这里面是比较多元的。我们就对于译本的背景知识作了一个介绍。


《无量寿经》的翻译是整个佛教翻译到中国的一个缩影。从汉明帝,公元六十七年开始,就是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尊者开始的翻译,直到近代,有两千年的漫长的过程,翻译的经典总数多达一万五千多卷,翻译者是超过二百人以上。所以,我们面对着这么一个丰富的文化遗产,是要感恩这些翻译者的。这些翻译者,特别是早期过来的,真是九死一生,发了大菩提心,是把震旦国作为他的精神的故乡,是一条不归的单行的传播的道路。

 

——节选自《佛说无量寿经》述义



附表

寿经译本



01

五存



  1.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约公元一七九年

  2.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约公元二五三年

  3. 《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约公元二五二年

  4. 《无量寿如来会》

    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约公元六六六年

  5.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宋西天三藏法贤译

    约公元九八零年


02

七佚



  1. 后汉安世高译

    约公元一四六年

  2. 曹魏帛延译

  3. 西晋月支法护译

  4. 东晋西域竺法力译

  5.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6. 刘宋宝云译

  7. 刘宋罽宾昙摩罗蜜多译


绵历八代.八百三十二年.凡十二译



注:

  1. 译作朝代:后汉、两晋南北朝十译,唐一译,赵宋一译,八朝832年

  2. 译者国藉:西域诸国八人,印度三人,震旦一人

  3. 来华道路:或沿丝绸之路陆行,或海路泛舶

  4. 译本语种:古梵语(散斯可图语系),或西域方言




称扬如来功德 引发成佛的菩提心

佛典记载“破僧事”略有二种

提婆达多表演神通,获得太子信服

提婆达多求教神通之道

古印大乘佛法是如何来到中国的?

空前绝后的文化交流 | 西域、天竺高僧东来译经

阿阇世为“折指太子”,与父王有“未生之怨”



责任编辑 @ 东林寺文宣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