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者(下) | 2019年时代艺术中心(柏林)主要项目预告
游泳者
二
爱者与他的所爱越发互相依赖是什么,他始终伸出的手臂
在顺滑有力的爱抚中击打着?
有的沉溺于爱,如同没于黑水,有的
被爱强劲地支撑着,如同此刻
大海支撑着泳者。他转而懒懒地漂浮。
就这样,泳者漂浮着,爱者沉睡着。
作者 / 罗伯特·弗朗西斯
翻译 / 马永波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
2019年主要展览与活动预告
现正展出
2018年11月30日-2019年4月13日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
主策展人:侯瀚如,联合策展人:希蓓
展览现场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由中国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公益型民营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创立。在柏林创立亚洲艺术机构的第一个“国际分支”开幕时,推出体现珠三角影像艺术成就的“影像三角志”,最合适地呈现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地区在全球化时代的推动者角色。
展览分为三个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呈现50多位珠三角影像艺术家近90件作品,影像实践代表了珠三角实验艺术和文化的最先锋和有力的图景,在此过程中,珠三角也为国际艺术界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创作环境,成为了不少艺术家创作的语境和素材。
即将进行的相关项目——
2019年4月13日
对谈:作为抵抗的故事讲述和积极退场
蔡影茜对话Melanie Roumiguière
展览更多详情请 点击此处 。
2019年4月26日-6月29日
阚萱:乱石赛跑
策展人:谭悦
阚萱,“乱石赛跑”,2018
录像,17'
影像静帧,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展览通过一系列新作品,围绕着阚萱的兼职工作展开。在过去18年中,阚萱为中国本土及跨国汽车公司、互联网及信息科技企业拍摄商业广告,但她无意成为这些图像制造的同谋,作为艺术家的直觉和敏感,却让她清醒地识别其中的暴力和荒诞。与品牌、技术接触潜移默化出的兴趣,促使她尝试对这些商品背后涉及的“商业礼仪、技术伦理、经济政策”进行解读。抛弃宏大叙事,她以个人的视角剖析日常生活中最习以为常、微不足道的瞬间。对艺术家而言,她的作品中没有明显宣言式的批判,却毫不留情地揭露被隐藏在消费社会中被异化成景观的生活里的细枝末节。
同时,这些作品也发出警醒式的提问:在这之中,我们到底是谁?是喊着口号行走的无头黄瓜,还是丝杆上旋转翻飞的垫圈?对日常生活的异轨(détournement)是否依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批判工具?通过她独特的艺术语言,阚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生动、丰富又充满矛盾的情境,她的作品隐喻了在中国乃至全球,处于高度商品化和技术加速下的景观社会中生活的我们,正朝着一个未知的终点,如同《乱石赛跑》中的汽车,在暗夜中崎岖的碎石路上匍匐前行。或者生活的本真就是荒诞与现实的交织、速度与阻碍的并行,愉悦与无助的相伴,失望与希望的共存。
2019年7月-8月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将搬迁至新场馆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将于2019年下半年搬迁至新场馆,新场馆位于柏林市中心米特区(Mitte),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阿诺·布兰德湖伯(Arno Brandlhuber)设计,已成为柏林市中心最重要的建筑地标之一。新场馆所在的米特区是柏林的第一区,聚集了柏林最重要的名胜古迹,也是柏林学术机构汇集的区域,KW(Kunst-Werke,即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n.b.k.(Neuer Berliner Kunstverein)、IFA(Institut für Auslandsbeziehungen)等举足轻重的当代艺术机构都在时代艺术中心(柏林)未来场地步行5分钟范围内。
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1日
非黑/非红/非黄/非女
策展人:蔡影茜、翁笑雨
于渺,“渔阳里1921”,2018
文献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该项目是一组三部曲,从对三位亚洲艺术家车学庆(1951-1982)、潘玉良(1895-1977)和郑明河的虚构设定以及她们之间可能的相遇出发,展现出跨国的、交织的人物星图及其模糊、复杂和悖论式的亚洲现代性轨迹。项目第一章的标题受郑明河有关电影、女性、他者和后殖民主义的写作启发,倾向于摆脱对性别、文化和种族等身份界定正统理解。展览强调对文献、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辨性演绎和个体视觉,通过邀请年轻艺术家分享流动的心态和离散的工作方式,寻找不同代艺术家和文化生产者之间的谱系和共鸣,并创造讲述和相互关联的新方式。
2019年9月28-29日
第八届泛策展研讨会——浮动地图:跨国现代主义的东亚视角
策划:蔡影茜、于渺
致颖,表演性讲座“雕塑品”,2018
第七届泛策展研讨会“南方以南:地理修辞与脱羁之像”
摄影:黄琨
研讨会以全球现代主义为整体视野,聚焦东亚艺术家为主体的现代主义实践在跨国流动中的发生和演化。20世纪上半叶,中日韩的艺术家在学习欧洲学院派美术、借鉴现代主义美学、整合东亚美术传统和发现民间文化等诸多路径上有着平行、交叉且可以比较的探索。他们在绘画、雕塑、戏剧、电影和设计中呈现出科比纳·莫瑟(Kobena Mercer)所称的“融聚的有机体”(syncretic vitalism)。这种现代主义的“有机体”并不是对于西方艺术和谐的模仿,而是东西方美术价值观之间、传统与现代经验之间不断摩擦、争议和交融的产物,其中的复杂性提示我们去指认东亚现代主义的多元样貌以及背后的多重动力。通过一系列深度个案研究的呈现,研讨会将东亚现代主义放置在艺术家个体、媒介和图像在全球多向流动的轨迹当中,在辨析具体艺术实践的逻辑中试图去勾连艺术与革命、与去殖民化斗争、与民族独立诉求之间的变动关系。东亚现代主义遗产在全球当代艺术中的回响亦是我们立足于当下的关注点。
2019年下半年
出版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展览出版物
出版物将收录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时代艺术中心(柏林)举办的《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中展出的艺术家及作品介绍、策展理念,以及三场座谈会的文字内容。本出版物由该展览的主策展人侯瀚如和联合策展人希蓓共同编辑,其中还会收录特邀作者撰写的最新文章,对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做出回顾、反思及评论。
近 期 项 目
艺术好看你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