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方案入选公布——“2000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的策展实践”

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0-09-28

广东时代美术馆将与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合作,将于2019年底举办“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制造的未来——第三次集会:2000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的策展实践”。2019年初通过公开征集研究论文方案,我们收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计划,其中,刘菂钟玉玲的研究方案脱颖而出。刘菂的研究以雅加达艺术团体ruangrupa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展开的实践活动为关注对象,钟玉玲则以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09至2014年)为个案研究着眼于国家级美术馆的策展史。


两位研究者将获得5000元人民币研究奖金,研究论文将被收录至今年下半年由广东时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ST PAUL ST 画廊和Sternberg出版社合作出版、并由比利安娜·思瑞克主编的文集,并于2019年底举办的“第三次集会”中展示她们的研究成果。


点击图片阅读:

论文征集:关于2000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的策展实践

2004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上,

策展人小汉斯对大尾象成员进行采访


“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制造的未来”是由比利安娜·思瑞克发起的长期策展项目,第三次集会以“2000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的策展实践”为主题,与广东时代美术馆合作,将于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15日举行。第一次集会和第二次集会分别与ST PAUL ST 画廊(奥克兰)和上海外滩美术馆合作,这一平台重访展览的重要性,探讨艺术作品之外的广阔议题,从而将艺术与更大范围内的社会语境连接起来。2018年,在由外滩美术馆主办的第二次集会筹备过程中,这一项目开始向展览史领域的年轻研究者提供奖金,以期鼓励年轻研究者及策展人对特定展览及其所处时代语境展开研究。


我们期待借助“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制造的未来”这一平台,发起更多的讨论和关注,持续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实践、交往和展示,聚焦区域内鲜为人知或尚未被历史化的批评与实践,探讨如何在艺术史的研究思路之外,将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展览历史列入策展研究的对象。




获选研究方案简介


刘菂

艺术团体ruangrupa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实践


雅加达艺术团体ruangrupa以根植于社区的协作式、庆典式、偶发式艺术实践而闻名。作为艺术家,他们有着丰富的国际参展经验,不是把现成的作品运至不同国家参展,而是因地制宜进行各类实践活动。但与此同时,他们庞大的成员数量以及与其他艺术团体的交集也时常令人困惑。因此,很难用一种类型化的术语(如“社会参与式艺术”、“公共艺术”、“社区艺术”等)去描述他们。他们的实践也超出了以往研究者所使用的理论框架(如“关系美学”、“亚洲都市现代性”等),并模糊了艺术者、行动者、策展人等身份的边界。


2018年1月ruangrupa和serrum来访广州

图片来源:冯俊华


刘菂的论文关注的是ruangrupa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展开的实践活动。案例包括2016年8月受邀来访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时受香港印佣杂货店启发而做的系列活动“Toko Pura-Pura”(类似的店),2018年1月受广州黄边站和交通站邀请参加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罗湖分展场的“知识市集”工作坊(和另一团体Serrum合作),以及2018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全球都市”双年展的夹江驻留项目(参展艺术家为Gudskul小组,但包括ruangrupa成员)。


通过研究这三个案例,论文将以近似“深描”的方法,去还原整个实践活动从发起到结束的过程,并探讨以下问题:生发于一个地方语境的实践是否可能且如何移植至另一个地方?基于时间性的活动实践(如工作坊)是否比静态的作品更能做到“社会参与”?如何评估这类临时性实践的有效性和相关性?


刘菂


研究者与写作者,现居香港,并担任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她曾在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研究部参与东南亚与香港艺术史的研究,于巴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和法国卢梭公园驻留,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深圳美术馆、第106届全美大学艺术协会 (College Art Assocation) 年会等地发言。她曾入围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 (IAAC) ,并长期为《艺术论坛》、《艺术新闻中文版》、《中国美术报》、《同时》等媒体撰稿。她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钟玉玲

关于“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的研究


1989年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和展览策划均飞速发展。私人美术馆群起无疑为博物馆运营和策展实践带来一股春风。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级美术馆响应2000年代初国家鼓励资本流入国有企业的政策,着手与房地产等国有企业合作,举办大型展览来满足艺术发展的势头。同期,香港及澳门回归,台海关系升温,跨境艺术交流加速,三地艺术家频繁地参与到中国大陆国家级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因此在世纪之交,国家级美术馆的展览策划开始摆脱单一思路。然而,相较于对中国私人美术机构的丰富研究,国家级美术馆的策展史研究不足。


《拾荒者手记》,陈蔚,2012-2014

混合媒介装置,尺寸可变

2014年“因地制宜——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展览现场

© 艺术家,图片由何香凝美术馆提供


有见及此,本研究以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09至2014年)为个案,该项目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是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策划的系列年度巡展,分别在香港、澳门、台湾和深圳四地展出。何香凝美术馆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国家级美术馆,座落于深圳这个以文化事业推动经济向前的年轻城市,托管于国有的华侨城集团协力运营。由此,这个项目为国家级美术馆如何籍举办大型展览来探索区域内的艺术交流提供了框架与方法,而本研究将从下列问题切入:两岸四地的话语如何在展览中建立和变异?国家级美术馆委约独立策展人与馆内外各方促成合作的机构策略为何?每次巡展的策展概念为何?艺术家与策展人如何在过程中克服地理及机构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障碍?此项目以交流为主题,来自不同城市、同样深受华文文化滋养的艺术家如何在交流中展现出不断变化的“中华性”?此项目获得了政府资助,从何种程度上可说它具有新型文化宣传色彩?更为重要的是,为何停办? 


钟玉玲


视觉人类学硕士,她的研究立足于中国南方城市,聚焦都市生活的身体经验、出版作为一种艺术实践的方式,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民族志转向等议题,她的写作多与中国及西方美学、人类学和艺术家出版等方面相关,文章发表于各大艺术平台,如《Yishu》期刊等。2015年,她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和德国柏林文学沙龙合办的项目“华德无行者”研究资助,研究德国艺术家出版的发展和现状。她现供职于香港某博物馆。





近 期 项 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