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CB展览 | 远方,大海在歌唱


MÁS ALLÁ, EL MAR CANTA

远⽅,⼤海在歌唱

时代艺术中心(柏林)

德国柏林米特区布鲁嫩大街9号

www.timesartcenter.org

Times Art Center Berlin

Brunnenstr. 9, 10119 Berlin

+49 30 24781038

berlin@timesartcenter.org

Instagram: timesartcenter

Facebook: Times Art Center Berlin


展期:2021年9月16日至12月19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12:00-19:00

免费参观

为确保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请观众提前在时代艺术中心(柏林) [简称TACB] 的官方网站预约参观时间 www.timesartcenter.org/visit-us


 策展人 

巴布罗·荷西·拉米瑞兹 (Pablo José Ramírez)


 参展艺术家 

艾斯文·阿拉尔孔·林 (Esvin Alarcón Lam)、西比尔·阿特克 (Sybil Atteck)、妮可·阿瓦伊 (Nicole Awai)、梅赛德斯·阿斯皮利奎塔 (Mercedes Azpilicueta)、安德烈娅·钟 (Andrea Chung)、克里斯朵夫·寇兹 (Christopher Cozier)、哈帕小组 (Colectivo Hapa)、房惠晴 (Richard Fung)、徐丰 (Mimiam Hsu)、彭祖强、诺夫斯·拉米瑞兹-菲格洛阿 (Naufus Ramírez-Figueroa)、胡伯托·维列兹 (Humberto Velez)、大卫·辛克·伊 (David Zink Yi)


 开幕安排 


2021年9月15日,柏林时间下午16:00-20:00


16:30 - 策展人导览

巴布罗·荷西·拉米瑞兹 (Pablo José Ramírez)


17:00 - 行为展演

《分子之爱(混血儿),第三乐章》

(Molecular Love (Mestizo) Act 3)

艺术家:梅赛德斯·阿斯皮利奎塔

(Mercedes Azpilicueta)

梅赛德斯·阿斯皮利奎塔(Mercedes Azpilicueta)

《分子之爱(混血儿),第三乐章》,2021

行为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参加开幕活动,请在TACB的官网

预约2021年9月15日展览开幕的时间段

https://www.timesartcenter.org/visit-us/




离散社群的亲密关系与劳动


离散社群的亲密关系是生长于包含苦痛和解放等偶然因素里的种子;作为殖民地劳工的辩证的对立面,它提供了疗愈、照料和关爱的庇护所,让人得以逃脱殖民地的各种异化手段。在殖民主义的历史记载中,关于相遇和不同种族间亲密关系的叙事总是被视为无关紧要、非政治或私人的难题来看待。然而,离散社群除了作为殖民地劳工受到粗暴的待遇,他们同时也经历了彼此认识与共生共存。不同种族间的相遇扮演了对抗体系和跨文化创造力的作用。


直至19世纪晚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移民到了1848-49年间加州新发现的金矿田,许多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路,从美国辗转去了墨西哥,在香蕉园、农场、磨坊和大规模铁路系统等处劳作。20世纪初,面对极端的剥削、歧视、贫困,以及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之际的新移民政策,许多中国劳工继续往南移动,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落脚,并遇到来自香港、厦门、福州、澳门和上海等海港的其他移民工,他们多半经由日本和加州辗转来到拉丁美洲。


中国劳工对于巴拿马运河的建造——一项彻底改变跨大西洋海路运输的庞大工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工人同时也促进了贝里斯伐木业的发展,并在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成立、干预拉美内政的“联合水果公司” (UFCO) 位于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瓜地马拉的香蕉种植园,与非洲和当地工人一起工作。二十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能够获得推展,完全有赖于殖民地的劳工剥削和跨洋渡海的南南移民的离散社群。


克里斯朵夫·寇兹 (Christopher Cozier),与陈海舒合作

《家/传送门,柏林版本》,2021

木质阶梯和海报,尺寸可变

摄影:陈海舒,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彭祖强,《保持联系(第一部曲)》,2020-21

三频录像装置,8分10秒,尺寸可变

影像静帧由艺术家惠允


展览标题《远方,大海在歌唱》的灵感来自古巴非洲华人作家雷希诺·佩特罗索 (Regino Pedroso) 的一本书名。1939年,佩特罗索以此书获得古巴诗歌奖,并作为独树一帜的声音,赢得拉丁美洲文学的赞誉。与佩特罗索同代的知名古巴诗人尼古拉斯·纪廉 (Nicolás Guillén) 曾如此描述他这位朋友的作品:“犹如一条宽阔的河流,缓缓流淌过亚洲和非洲,最后来到古巴。”佩特罗索的作品充满激情与苦痛,通过自成一家的非西方美学印记,将殖民劳工和现代性的错综复杂交融在一起。


本次展览旨在探索从中国到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移民故事,将之作为起点,进而思索亲属体系以及亲密关系的本体论。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发声自离散社群复杂难解的主体性,或从个人角度探索,或尖锐地提醒着我们“没有社群就没有政治想象”的共同主题,从而汲取力量。展览中的作品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见证了从殖民性的废墟中召唤能动性的炼金过程。


佩特罗索在一首诗中生动地写道:


数百年对抗高墙的焦虑;

划破深邃夜空的流星; 

对抗封建的高塔,梦想、瞳孔和拳头; 

对抗奴隶的锁链,

众人的愤怒;

张开不纯的喉咙为赤裸的边缘;

用肌肉的火焰,放火烧海......

数百年伫立于黑夜之中,

醒来迎接未来!


雷希诺·佩特罗索 (摘自《而这是骚动》)


哈帕小组 (Colectivo Hapa),《女书 (nǚ shū)》,2021 

装置,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安德烈娅·钟 (Andrea Chung),

'Im Hole 'Im Canher2007-08

相片挖空,有机玻璃相框,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与Tyler Park Presents 惠允

房惠晴 (Richard Fung),《吾母之地》,1990

单频录像,49分30秒,Vtape 发行

影像静帧由艺术家惠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