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碎碎念存档

和菜头 槽边往事 2019-07-31

一定程度上,我把微博当做记事本用。有些时候突然有点什么想法,就顺手记下来。发出去之后看看网友反馈,有时候也会提供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线索。等到想得成熟一些之后,再整理成文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当然,大多数时候两者之间可能看不出什么关联,那是因为我顺着一个想法持续想下去,发现最终需要讨论的问题并非一开始提出的那一个。


不过我有个癖好,就是每个月开始都把上个月发布的微博内容清空。随你怎么理解都好,总之这件事情我已经做了很久。本月我写过好几篇碎碎念,但是还没有想清楚应该如何成文。现在是7月31日,面临马上要再次清空内容,所以现在用公众号记载一下这些碎碎念:


1、响马问题猜想


背景:西祠胡同的响马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就很活跃,最近他对搜索引擎提出了一个自己的看法。顺着他的看法,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而且,这些思考和我早年间对互联网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最终没有成文,是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我的想法,还是响马的观点,都属于中间形态,其实都应该再向前一步。(慈母人设,四川普通话口音)



夜了,孩子们都睡了,我准备思考一哈比较深刻的问题。西祠的响马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


搜索引擎的衰落(就是说百度啦),会不会是因为早先搜索引擎(还是说它啦)热衷于截取流量,把流量都留在自己的体系里,不管内容提供方的死活,所以一旦App起来之后,各家都筑起城墙,建立自己的封闭内循环信息体系,因而造成搜索引擎衰落(不说你也知道啦)。


我回想了一哈,觉得打响第一枪的应该是淘宝。淘宝最早禁止了百度的机器爬虫抓取内容,建立了封闭的内部商品搜索比价系统。没有因此而死,反而做大做强,最后上市了。我觉得其他各家如果不傻,肯定再这一课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产生了不少想法。只是在PC时代有想法也莫得办法,APP时代到来,肯定忍不住先来一发试试。


问题现在就变成了:为啥子淘宝当年就不虚呢?我想,大概淘宝很早就认识到,这个世盖根本就不是平的,起码中国互联网世盖不是平的。互联网上都是免费信息,但是信息和信息之间怕不逑在一个平面上。你在搜索引擎搜索:牛奶。它提供给你的信息是啥子是牛奶?牛奶能不能和香蕉一起吃?牛奶有哪些菜谱?但是你在淘宝搜,它提供给你的是各种价位品牌包装口味的牛奶,而且你看完能做得事情就是买买买。


发现了没得?都是信息,但是淘宝的信息距离钱要更近一些。换句话来说,就是淘宝提供的信息更值钱,因为你会掏钱;更进一步来说,淘宝这个平台价值要更高一些,离钱更近一些;再进一步来说,淘宝聚合起来的这批用户更有价值一些。那么,这样想起来,从长期看,用户先去百度,再从百度到淘宝这种行为习惯就要不得,两跳一定要给老子改成一跳,而且一定要养成一跳的习惯。否则,明明老子这里得信息更有价值,平台更有价值,为什么每年还要付钱去百度买流量呢?


而且从平台角度看,这就是个流量分发的生意。老子有流量,流量导入到有价值的信息上就能产生交易,所以老子控制住流量分发的权力就可以收钱。大家都是做这个生意的,要是老子还要你分发流量给我,那老子明明是房东却玩成了二房东,还混什么江湖嘛。当然,你有大流量我也还是会买一些进来,但整体上还是要靠自己。我买到指到我站的流量,但是我不买直接指到我单个具体商品的流量,这中间的区别很大。


所以,如果在互联网上圈到了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有价值的用户,那么老子虚都不虚,自己就可以开整。一时整不了,迟早都能整。所以,搜索引擎衰落可能是个必然趋势,因为内容和人群迟早会分群的。


另外就是这几年,我自己也观察到搜索引擎结果得质量下降。不单是中文内容,英文内容也一样,(日文内容不认识不好说,但是那些图我都还能记得)。比如说,我15年前搜索飞机制造,当时欧美有许多私人制造飞机的个人网站,图纸,零件加工说明。现在呢,那些站点许多都消失了。


我痛定思痛,打坐很久,才终于想明白了一个互联网真理:互联网信息和服务可能是免费的,但是提供这些信息和服务是要钱的。十五年前,美国中产还欣欣向荣着,买个服务器,架一个个人网站,把装配飞机的心得照片一贴,全世盖的朋友都来了,很快落。这叫个人爱好溢出,用工资补贴。龟儿这两年被全球化弄惨了,次贷危机一哈全洗白了,锅儿都吊起甩,还开个锤锤儿的个人网站?维护个锤锤儿的个人页面?关站算逑。


其实,互联网上每一个字节都有成本。因此,每一个字节的生命力都不一样。所谓的优质内容,往往没有能力赚到维持自己在网上持续显现的钱。早在博客时代我就遭过,遭惨了。我内容很好,访问的人就多,多就把虚拟服务器压垮了,垮了就得花钱升级。但是,这些内容无法转化为钱。挂个Google广告,刚到100美金就被Google停权了,非说是老子欺诈点击。我说我没有,估计是别个黑老子,恶意点击,Google不听。老子抱怨几句,一个叫周曙光的批人还跳出来义正词严地指责老子,说你没有作弊,Google咋个可能停你的权。老子一怒,就去个批人的博客上狂点他的Google广告,然后Google果不其然把个批人也停权了。哦豁,他一哈病就好了,唰地从Google面前站了起来,地上是他两个深深的磕膝头儿印印。


不讲了,都是泪。那个时代什么博客最赚钱呢?有个批人的英文博客,标题就叫:How to make money,教人如何写博客赚钱!国内也有写博客最后写上市的,别个写博客很晚,但是前久上市了。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叫做:什么值得买。


所以我有个教训:在网上,不要谈什么优质内容。呈现内容有成本,所以从商业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优质不优质的内容,不存在,伪概念。只有优质信息,优质内容有可能是优质信息,但是往往大多数时候优质内容都是劣质信息。它们有个最大的问题,我称之为:金钱不友好。


因为金钱不友好,所以没有能力支撑自己持续在网络上呈现,就必须依附在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上。早些年是My space,QQ空间之类的地方,后来是blogger.com、新浪博客、网易博客这些地方。现在是FB、公众号、头条号、medium等等这些地方。也就是说,优质内容的集约化是难以避免的过程。等到APP一起来,很自然就会落到各大巨头手里去。


所以,搜索引擎的衰落,是互联网内容生产注定了的未来。现在不就是这样吗?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先上微博搜索一下实时结果。想看综述和评论,去公众号搜索一下文章。响马那个问题,我倒觉得并不是个反噬的事情,而是当初就算搜索引擎(依然说的是那个)敞开胸怀,用流量母乳天下,这个结局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时间早点晚点而已。


反而是各家关闭了流量变现的入口,给搜索引擎以巨大的盈利压力,使其不得不依靠自体流量盈利,依靠竞价广告盈利,才会衍生出一系列停都停不下来的问题。


2100多字了,深刻也太鸡儿累了,发在微博还没钱。投放评论区广告还全是秃头药,不讲了!


2、瓦特蒸汽机问题


背景:瓦特蒸汽机的问题我一直很想写,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有一次和雕爷说了半天,他皱着眉头问我:你究竟想说啥?所以,我知道我肯定没能说好,如果雕爷都听不懂,那么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这事情的起因是我仔细查看了一下瓦特的蒸汽机改良,让我大为惊叹。那些巧思和设计,很难想象人类可以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得来。我不禁去想,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没有成文是因为写完之后,依然不是很满意。估计得拆开成两三个专题,才能讲清楚。(慈母人设,普通话版)



周末孩子放学早,检查了一下他们的功课,发现本周学校里讲蒸汽机。我就想拉他们坐下,给他们讲一讲真空发动机,讲一讲热膨胀发动机。从分离式冷凝器开始,谈谈活塞和飞轮,谈谈往复式蒸汽机,行星传动机构和离心调速器,告诉他们瓦特和他的同事们就像是天启之人,用许多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把蒸汽机提升到能够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程度。告诉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操作之间巨大的鸿沟,什么样的知识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只是作为考试和聊天用的知识。


但是,作为一名成熟的中年妇女,我思考了一下又冷静了下来。我小时候看到的也无非是瓦特看着奶奶的水壶,想到用水蒸气做为动力的狗屁童话,但这没有妨碍我在成年之后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这个烂故事是个不坏的开端,它隐含了蒸汽和动力之间的关联。如果有心要去了解的话,可以顺着它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即便有人详细展开讲述,小朋友也完全没有兴趣去听。


真正值得小心的,是由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知识”而来的两重误解。一重误解是把发明创造的艰辛和困难全部忽略,认为那不过是脑海中的灵光一闪,无论是牛顿的苹果、瓦特的茶壶还是惠能大师的顿悟,从故事来讲都很生动,作为道理而言则粗鄙异常,而且有一种轻视实际操作的下流。


另一重误解是看重发明创造,但不能理解所谓技能或者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的支持,尤其是转化为日常生产时需要更多技术之外的管理支持。瓦特如果没有当时的专利保护,没有当时英国一批人的专业技能支持,比如精密机床提供的高密封性活塞,没有博尔顿家族两代人的帮助,没有小瓦特和小博尔顿的工业管理能力,他依然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工匠。他可能为自己的技能而骄傲,但是终生都会郁郁不乐,认为它并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好的改变,最终成为一名不快乐的师傅。


想到这些,我又不知道怎么给两个孩子讲个明白。看着他们专心致志地舔着酸奶盖子,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模样,我只好长叹一声。转身走进厨房。


3、夜行西山


背景:关于这个主题,我写过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都不一样。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写,我怀疑是因为这个场景让我难忘,其中有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说到底,它就是个场景,缺乏一个合适的框架可以嵌入其中。单场景写得再多,再生动,缺乏后面的故事框架支持,那就是一次训练。希望有天能找到吧,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作家人设,普通话版)


二十年前的夏夜,我们几个朋友经常在晚上驱车沿着盘山公路去西山。找个地方停车熄火,开着录音机,坐在护栏上向下眺望滇池和更远处的昆明。通常大家不发一言,默默抽烟喝可乐。当时像我们这样做的人不多,尤其是青年。


滇池在晚上只是安静的一大片,昆明城则是那些在夜色里轻轻漂浮的灯火。坐在山上看过去,景色遥远而又熟悉,有时候就不免伤心。二十多岁的时候,会毫无理由地对未来充满信心,仔细去想时,那希望又如同山下的灯火一样琢磨不定,不知从何说起。想着从那城里看过来,根本无法觉察西山上的几个烟头的红色光点。我们大老远开了车来看这座城,怀着各种想法,有着各种坚信。白天我们走在这城里,淹没在人群中,我们和城市彼此都看不清楚。夜晚我们坐在高处,就坐在这城面前,整整齐齐望向它,它却依然看不见。


看得见我们的是那些偶然经过的车辆,都是轿车,上面一般都坐着兴致勃勃上山打野炮的一男一女。每次车子从山路转回来,车灯照亮我们一排背影,就听见身后是低沉的咒骂和剧烈的加速声。为什么每次我们都占了别人的炮位?有时候忍不住去想,如果是换了他们在这里,估计能看见这夜色一下很近,一下又很远,整个天幕都在摇摇欲坠。


4、放牛与佛堂问题


背景:微博上有人去藏区旅游,一户藏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他回来之后吐槽说,当地人养牛很轻松,每家养几百头牛,一头牛售价一万多。但是,这些人卖了牛,花很多钱在家里修佛堂。供奉寺院大把大把的钱,换来一个个铜盆作为纪念。他认为,有这钱与其去供养寺庙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来生和福报,为什么不拿来提升生活品质?于是,我写了一段话引起很多人愤怒的话:


坦白说,在我看来一个人在格子间里埋头打工,每天往返2个小时通勤,卖了自己后半生贷款买了一套房,然后在他价值好几百万的客厅正中,弄一个台子,上面供一部电视机,花钱买电视广告里推荐的产品和生活方式,这要远比放牛卖牛然后修一栋房子,在房子里花几百万建一个佛堂更莫名其妙。
和菜头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人们如此愤怒估计是因为我表达上的次序问题。调换一下顺序,可能就会心平气和许多:


坦白说,在我看来一个人放牛卖牛然后修一栋房子,在房子里花几百万建一个佛堂,并不比在格子间里埋头打工,每天往返2个小时通勤,卖了自己后半生贷款买了一套房,然后在他价值好几百万的客厅正中,弄一个台子,上面供一部电视机,花钱买电视广告里推荐的产品和生活方式更加莫名其妙。

和菜头



但是,如果事情是在这个层面进行讨论,我觉得没多大意思,所以我另外写了一段话。(好运街仁波切人设,普通话版)



许多事情都轮不到谈什么价值观,需要的是回归常识:人是群居生活的动物,人群中自然有许多种组织形态。比如说宗族,批判它的时候,说它封建压迫,但在和邻村旱季抢水的时候,它又是武力保障;分摊照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时候,它又是社会保障;解决宗族内部人际纠纷、财产纠纷的时候,它又是司法保障;需要应急周转,外出经商的时候,它还是财务保障。


类似的人类社会组织,不是人类凭空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基于现实需求逐步形成起来的。现代社会把人群原子化已供应社会化生产之需后,原子化的人们忘记了基本的常识。以为人类社会就是一种组织形态,一种生活方式,其他的各种都是异端,都是愚昧无知的产物。这就有点搞笑了。


再比如宗教,原子化的人张口闭口就是唯心主义,就是封建迷信。别人是靠形而上学活到今天的?教堂里随便找个老太太,你让她给你解释一下三位一体,她解释得了吗?庙里随便找个老爷爷,你让他给你讲一下怎么确定自己进入了三摩钵底,他跟你讲得着吗?别人相信,除了心灵寄托,最重要的是来自教团的庇护和帮助。


为什么传教士到哪儿一早先建立医院、学校?因为对当地人的生活有用。上来就搞神学课,谁会理你?为什么东北出马仙始终存在?因为深入生活,丢东西找出马仙,寻人找出马仙,搬家找出马仙,生病找出马仙,婚丧嫁娶都需要,所以禁绝不了。


在边僻的所在,一家本地寺庙的存在,并不只是一个烧香磕头求来生的地方。它兼具学校、医院、民事仲裁所、银行、慈善机构、殡仪馆等等社会职能。荒年牧民可以前往借贷,可以接受赈济。帮助寺庙放牧和种植,可以解决无钱无地者的就业问题。岂止是烧香供奉那么简单?


任何一种社会里,都不可能提供全无死角,高效直接统一的社会化服务。所以,人们总是会以这种或者那种形式组织起来共同生活。这种生活会形成一整套行为模式,讨论其中一点或者一个面是否合理,那都是扯淡。


5、航班是如何取消的


背景:7月28日,北京雷雨,许多航班因此取消。有愤怒的旅客问,为什么拖延到晚上12点才取消,白让人在机场等待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能早点取消,早点让人回去吃饭休息?不出意外,这次也有网友回答:为了飞行安全取消航班,总好过飞机上天失去联络。所以,我写了一段文字。(飞行签派员人设,普通话版)


今天说类似昨天北京雷雨那种情况,飞行签派员就应该晚上八点半就把飞回北京的航班取消在外站,大家早点休息,不用太认真负责。这是我的一句玩笑话,大家不要当真。


昨天傍18点,来去之间飞南京,抱怨北京还不起飞,马上要下雨了。我热得不行,听说要下雨,就查看了一下首都机场的天气雷达回波图。发现有孤立对流云团在逐步发展,从西向东移动。我数了数格子,算了下速度,觉得估计8点钟抵达市区,可能会打雷。但也不乐观,因为就是孤立的一小团,解不了暑。


9点多雷暴停止,我就没看雷达图了。今天看到许多航班取消,下了一天雨,再去查看,发现中夜之后有系统性天气过境,雷鸣电闪,气温都下降了10度。


那我现在就比较理解昨晚飞行签派员的决策了。8点北京打雷,我看雷达资料和气象报文,可以判断大概9点半之后能转好。所以,我会让旅客等待。因为允许起飞之后,途中还有两三个小时,如果天气逐步转好,落地就没问题。


这时候,头疼的是气象预报。一小波雷雨过去了,然后呢?整个环流形势能不能维持住,天气稳定下来?还是说一下垮了,直接锋线过境,带来强对流天气?说不好,20分钟开一次雷达,看一看动静。另外找空管,联系航路上的飞机看看云团动向、强度和范围。开三次雷达,一小时过去了。


那气象决定不了,飞行签派也没办法,等呗。飞机起飞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往后放,看能不能够有机会蹭一把,飞机给放过去。这时候9点多了,我就想,要不取消航班吧?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早取消旅客早休息,明天一早安排补班呗。


抬手一看表,我冷静下来。不行,现在还太早,气象预报也没把话说死。要现在就取消航班,别家公司要11点把飞机放过去了,旅客不得跳起来闹?到处投诉?哭喊俄航最牛逼,下导弹都能落,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行?嗯,我得缓一缓,不急。更何况飞机取消在外站简单,明天我上早班,拿什么运力去执行早班航班呢?都延误下来,等补班先飞回来?那明天一天不全都延误了吗?等!再等等看看!


终于,等到12点,气象打电话来说:大哥,不行了,雷暴乌泱泱下来了,估计打一宿雷呢,啥别想了,洗脚睡觉吧。打电话问塔台,塔台说:兄弟,都排着队呢,就算是现在天气好了,等你排到也3点多了。我又问一句:你特么不会背着我偷偷放一架探路吧?塔台说:你大爷!你觉得我是那种人吗?我也有职业尊严的好吗?说流控就是流控!于是,我正式通知航班取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后重新调整航班表,看是一早六点安排补班,还是直接甩到下午去。


所以,很难8点半就取消航班。旅客总是想着要走的,飞行签派员总是想着尽量执行完航班计划的。而有人如果告诉你,等着起码安全,好过空中失联,这种人你不要理他,脑子里都是直线,基本上属于腔肠动物。


题图摄影:Birgit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往期回顾:

配音练习:太乙真人谈《哪吒》

倡议书

电影《哪吒》观后

讲故事:怎样帮助他人

脑阔痛:飞机上为什么不能用手机

关于“三伏贴”的几点建议

“绿茶婊”社交网络心理分析

蒲松龄·《促织》好在哪里?

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

一个喜剧演员的修养

六一节写给小读者

向朋友推荐美食是一种测试

珠峰大堵车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夜行西山》发布之后,有网友@Dragonfly1588问:


“那时的西山有上山的路吗?”


我回答说:“没有,需要用长刀砍开灌木,用火枪惊退大象,用弓弩射杀暴熊,每次都有朋友在上山路上,被母大猩猩掳走蹂躏到体无完肤才放下山来---现在你满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