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和电子书孰优孰劣,在网上已经争论过很长时间。纸质书支持者一度处于被动局面,他们对纸质书的坚持被批评为守旧和矫情,利用纸质书恶意凸显身份和品味。但是,最近一份科学研究报告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起码它证明了一点:和阅读纸质书相比,在智能手机上阅读会降低人的理解力,并且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这篇文章叫做《Reading on a smartphone affects sigh generation, brain activity, and comprehension》/《在智能手机上阅读影响深长呼吸的产生、大脑活动以及理解能力》。作者是日本昭和大学的本坚元康(Motoyasu Honma)和他的研究团队,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下设的期刊《科学报告》上。论文链接我附在今天文章最后蓝色字样的“阅读原文”里,点击即可访问。附带说一句,如果你对某个科学新发现感兴趣,那么你最好去阅读一下论文原文,因为任何转述都可能发生问题。英文论文可以用谷歌翻译,或者DeepL进行转译,目前科技论文的机器翻译水平已经堪比人类。
1、无论是采用哪一种阅读方式,人的呼吸都会变得快而浅;2、智能手机阅读会抑制人体自主深长呼吸,纸质书阅读则不会;3、交叉阅读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各两份,在随后的测试中,智能手机阅读者的阅读理解测试成绩差;4、实验证明,智能手机阅读者左侧大脑前额叶皮层过度活跃,该区域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关,过度活跃会抑制理解能力;6、深长呼吸遭受抑制,前额叶皮层过度兴奋,造成阅读理解力下降,可能的解释是手机的蓝光通过眼睛刺激大脑多个区域,引起人的注意力和情绪变化,改变了大脑的阅读方式。论文中集中讨论了Sigh,根据字典解释意思是深而长的呼吸,可以听到声响。如果我们观察过自己的呼吸,会发现处于平静状态下我们大多进行短而浅的呼吸,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无意识地突然深吸一口气,如此交替进行。而当我们要接受重任,面对挑战时,身体感受到压力和焦虑,也会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当我们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也会有人来劝说,要求我们做深呼吸以此控制情绪。
智能手机让身体自主进行的深长呼吸停止,意味着我们无法缓释压力,进而变得焦躁不安。同时又影响脑部的理解和记忆区域,造成能力相应下降。虽然实验中只有34个人参与,样本比较小,但是我作为一名写作者,多年来观察的结果一再让我感知到人们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在微博一类的网络社交媒体上,人们甚至连140字的内容都无法正确理解,更不用说微信公众号上的长文章。最为常见的例子是对方阅读完毕之后,用你在文字中的论点和观点来驳斥你自己。以前我会因此迁怒读者,认为他们对我的辛劳缺乏必要的尊重,在中小学阶段缺乏必要的阅读训练。现在看来这种怒火并不见得公平,阅读不是一种单纯而普适的行为,它随着介质、媒体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化。人们并不是不想理解,也不是不尊重作者,只是他们大脑的运作机制在智能手机上受到影响,能力下降而并不自知。
这篇论文同时也增强了我对禅定的理解。为什么某些禅定方式要求人们控制自己的呼吸,尽量在一呼一吸之间保持绵长深沉,甚至会要求严格的腹式呼吸,以求得呼吸足够深入?为什么在一段时间的深长呼吸之后人的心跳和体温会随之下降,然后脑电波呈现出类似深睡时的状态?现在我知道,呼吸方式的确会影响到大脑,并非是因为缺氧而造成昏沉的宁静,而是因为让人释放压力,抑制理解和记忆区域,集中注意力在身体感受和觉知上。
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智能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尤其近些年来,人们很在意智能手机造成的干眼症,夜间看强光屏幕造成的眼部病变,以及手机蓝光对睡眠质量的毁灭性打击。本坚元康这篇文章则提醒我们注意呼吸,相对来说,培养自己腹式呼吸的习惯,随时注意深长呼吸是更为容易做到的事情。也许在未来,看智能手机时必须搭配深呼吸会成为一项共识。论文中是猜测蓝光通过视神经影响了脑部活动,并没有建立起生理学上的严格证明。所以,并不能立即得出无光墨水屏电子书和纸质书等效的结论。但是依照目前的测试结果,纸质书已经赢回一局:下次不用再谈纸质书的手感,也不用再扯书香墨香,纸质书本身就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保证。我想,出版社和书商在手机上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大概会在瞬间转为悠长的呼吸,觉得血压心跳在下降,精神状态却在转为欢喜雀跃。
“为什么我在手机上看了那么多本书,但是能记住的却很少”---类似的问题现在算是有了答案:请记得深呼吸。
题图摄影:nine koepfer
图片授权基于: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We shape our tools and afterwards our tools shape us.”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
“我们打造了工具,而工具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
---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