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试笔:从罗振宇说开去

和菜头 槽边往事 2019-03-28

前情提要:昨天发布了一篇《共度好时光》,但是发送的时候出了点问题,许多人应该没收到。如果想看我这篇2015年年末之作,请戳:《共度好时光》。


(正文很可能从这里开始,也不一定)


罗振宇,就是题图里这个自带悬浮效果的胖子,昨晚在水立方举办了他的第一场个人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根据罗辑思维团队的说法,这一壮举将会维持20年,成为我国人民庆祝新年的新民俗。罗振宇略带伤感地补充:一直持续到自己坐着轮椅上台。于是时光君临一切的感觉森然降临,现场笼罩着一种几近庄严的氛围。


比跨年演讲更热闹的是媒体评论,在演讲会开始前两天,讨论罗振宇和罗辑思维是不是骗子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很火爆。其中有一篇更是明确地宣称,罗辑思维除了给人知识之外,什么都有。你看,同行之间下黑手的时候,总是能找到很精妙的修辞。拉仇恨有助于我国严肃文学的发展,这简直可以称之为公理。


对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就我而言,我觉得他的最大贡献是解决了中国有点产阶级的心理问题。


什么叫中国有点产阶级?这个概念是我发明的,意思是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所谓的中产阶级面目一团模糊,没有明确的阶级诉求,也没有同阶级的审美,甚至整个阶级的价值观支离破碎,因此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和过去相比,有了点钱,有了点产业,见过点世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内心终日忧惧,为了自己所拥有的那一点东西而惶恐不已。所以,只能叫做中国有点产阶级。


前段时间火透社交媒体的《致贱人》等几篇文章,体现的就是这种中国有点产阶级的心理疾病。因为拥有了一点点东西,非常担忧有人来瓜分,这种担忧通过几篇文章爆发出来,流行本身就是病。再比如之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对于“绿教”几近歇斯底里的恐惧,恨不得亲自动身去欧洲警告诸国元首,问欧洲议会要来印章直接通过排穆法案,也是同样的病理---欧洲乃是我们度假、血拼的后花园,犹如关外白山黑水对于入关满人的意义,怎么可以受到威胁呢?


类似的,因为拥有了一点点东西,人就不得不思虑几个问题:


1、我今天是怎么到这个地步的?我究竟做对了什么?

2、未来会怎样,我还能过得比今天更好吗?

3、世界变化那么快,有没有人划个重点?


于是罗振宇应运而生,带着敦厚的微笑走上前来,充满乐观和激情地对中国有点产阶级说:同学们,这是一道送分题呐!


讨论罗振宇是否提供知识,观点正误,根本毫无意义。罗振宇存在的价值不是教授,而是阐释。大部分中国有点产阶级急迫地需要有人帮忙阐释一下今天的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不管这个方向是否正确,总得有个人指出一条路来,笃定地告诉自己:照那条路走下去就对了,你失去的只是恐惧,得到的将是整个未来。


然后就有人抱怨,这不是知识。当然不是知识,这是对世界和未来的看法。问题不过是出在许多中国有点产阶级人士从来没有为知识付费的习惯,更不用说为了看法而交钱。所谓有价值的知识在他们的理解里,就是去新华书店买教辅,然后回来通过考试,拿到证书。要理解改变思考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够实在,太虚。”他们望着炉子里的烤白薯说,“还是烤白薯实在,还能扛饿。喂,老板!你再给饶点儿!”


有一种说法,称2016年是中国消费升级元年。认为国民在持续累积财富之后,会逐渐摆脱过去的“屌丝心态”,追求更有品味的生活,更有品质的产品,而不是只会盯住价格。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对的,去年中国出境旅游的消费金额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的确需要更优质的假期,而不是满足于农家乐。


但是,从人们对罗振宇的诟病上来看,所谓消费升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有点产阶级而言,考过那么多试,念过那么多书,打拼过那么多年,却依然没有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去生活。认为当代艺术家都是骗子,现代小说都是垃圾,小剧场毫无任何意义,一切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都是“装逼”,视模仿秀相声评书为真正的演艺,把闹剧当作是优秀喜剧,认为歌手飙高音拖长尾音最是高妙,这样的人先不忙谈升级,急迫的任务是先学习如何像个现代人那样生活。


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已经目睹了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马拉松运动,在中国有点产阶级几乎变成了一种宗教。存在和虚无,精神和肉体,在这项运动中都找到了它们的神殿。而其它不成功的尝试则有更多,比如所谓国学热、汉服热,以及层出不穷的隐居生活---指在深山老林里修葺租用的农舍,用一种狗屎一样的装修,重新发现泥巴沾在裤脚的感觉。在去年年底,关于《弟子规》的考证给予了这种逆向找寻生活方式一记重击。《弟子规》是清代给社会底层文盲阶级使用的教材,这让无数有点产阶级瞠目结舌。很明显,他们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的隐含目的是指向社会上层而不是恰恰相反。


去过一种想象中的生活,除了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所带来的一切便利与保障,更需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二代人之前,为家族耗尽一生,到死不曾离开过自己居住的乡村、城市,这种人生的根本症结在于怎么看待人生看待世界。一代人之前,永远拒绝银行负债,一定要全款买房,哪怕为此花十年时间顿顿吃糠咽菜,这种人生的根本症结同样在于怎么看待人生看待世界。


罗振宇最大敌人是他听众心中的小贪念,所有为了保全那些有点产而产生的挣扎和自我封闭。他身体力行做出过暗示---辞职从国企出来,卖掉自己的房子改为租房,把卖房的钱用于提升生活质量和创业。而他的听众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考虑的则是如何听了罗振宇的话,启发了一种叫做互联网思维的东西,从而更容易地赚钱,然后再买一套房子。


出发点上的差之毫厘,会造成结果上的谬之千里。罗振宇对于世界有大贪婪,想过一种自由的人生,用那句听起来很矫情的话来说,叫做:在实现理想的过程里,顺便赚到钱只是应有之意。但是,只听到后半句的人理解为理应如此,并且推断出罗振宇不靠谱,是个该死的诈骗犯。因为很明显,坚持收听了你一年,还做了八本笔记,钱呢?


游泳教练要求你舒展身体,不要试图抵抗水,于是你才能漂浮起来。这听起来就像是谋财害命,而且又不肯说漂浮起来之后用什么姿势游泳,让人心里全然没有底。问题在于,如果能够成功浮起来,理解水性,那么接下来是狗刨、是蛙泳、是自由泳,全凭个人爱好和条件。可如果连漂浮都还没有过,始终在和水对抗,那么知道所有的泳姿又有什么用?罗振宇教练站在游泳池边,脚下是无数双紧紧抓住岸沿,指关节发白的手。


可以指责罗振宇概念先行,太过于迫不及待地总结某种规律,宣布时代的新方向,忽视了实证和案例。但是我喜欢他透露出来的那种乐观劲头,和压抑不住想动手的干劲。本质上,他和时间打了一个赌---如果我们依然处在历史上最大的一波升浪里,那么一个开放的心灵总能在这一次天文大潮里找到冲浪的机会。正如他自己,跨年演讲总能办下去,而且相信他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他所做的事情,只是肯定这种可能,并且鼓励人们脱掉衣服跳下水,不要再自我束缚和自我设限。


当然,还是有人会说:太虚,说点干货吧!


题图来自: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视频截屏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摄影:Scott Norri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