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扬 | 我的2020推荐阅读(上篇)

文汇学人 2021-12-26

去年疫情暴发,一月起即滞留美邦。和不少学界朋友一样,虽然要不断关注疫情和时局,却也多了不少闭门读书的时间。不过所读大都是自己领域的书,且以旧书居多。2020年问世的中文出版物,则要到十月下旬有机会回到国内才得以接触。本人一般很少作阅读方面推荐,一则自知阅读范围较狭隘,阅读选择也比较随意;二则觉得读书习惯因人而异,感受也因时因地而异,自己的体验未必适合他人。但这次或许可以有个例外。回到过去两月中接触到的几十种今年新出中文学术读物中,有十一种历史书籍在我看来值得推荐给大家。必须说明的是,这十一种仅是从我个人极有限的阅读范围内选出,未必有代表性。而且我的选择有两个前提:第一,这些书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都是相关领域内的必读书,同时又很适合一般读书人;第二,这些书大都不在各种中文媒体追捧的书目名单里(也许我孤陋寡闻)。除了这十一种之外,还有一种去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因为和当下有关,也想推荐给大家,所以这个名单总共是十二种。附上一些粗浅的阅读感受,也算是对这些著作的作者、译者和编辑的感谢。 




徐建委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笺证》(中华书局)


近来中国文史界的一个现象是一些原本被归入传统学术范围的题目,重新成为吸引人的研究课题,这其中就包括对传统经学和文献学的重视。这种对儒家经典和注疏传统的新热情有时代背景,而不乏一些出色的学术研究。其本身不是对传统观点的机械回归,也不是一种保守思维的复活,而是对中国传统文本构成以及正典化过程的重新思考,关注的大问题是中国古典时代知识体系的特点和知识的传播方式。这种研究有时采取看似颇为传统的手法,比如笺证,似乎是在遵循中国传统的知识分类,实则是在西方古典学和现代文本研究法的刺激和影响之下的新取径,即不再简单地以现代西方的学科分类来看待中国古典传统,而是希望找出一种能成为现代学术分析对象的整体性来。


一个学术领域的潜力和活力最终在于能否吸引优秀的年轻一代的学人。经学和文献学这个领域显然有这种趋势,年轻一辈的学人已能摆脱五四以来种种文化包袱,在学术态度上更为开放,学术训练比此前一两代人来得全面扎实,更不用说正逢一个有大量出土文献的时代。本书的作者就属于这样的学人。任何对以儒家经典为根基的中国古典传统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对《汉书·艺文志》有所了解,尤其是其中的《六艺略》,这不仅是古代经典系统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滥觞。这部笺证很可以代表目前中外学术界的思考和成果,而且读来并不觉枯燥。作者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六艺略》中记录的经典和学术源流加以考辨,而是通过对出土文献等新材料的利用,来观察迄至汉代的文本形成和流传方式,无怪乎作者心目中的楷模是余嘉锡的《古书通例》。一般对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将之作为入门读物。假如在阅读这部入门的同时,有兴趣了解作者更具体的对经典的诠释工作,则不妨阅读他和程苏东两位与他们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合著的《诗经国风新注》。




包伟民 《陆游的乡村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将古人诗作作为了解古代社会的资料,在史学研究中屡见不鲜,但集中通过某一诗人的作品来揭示一个特定时代的乡村景观,靠的就不仅仅是运气了,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对一个时代的总体把握和对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的细腻的辨别能力,这样才能使文学素材成为灵动的史学研究对象。古代乡村的景观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恒常的主题,不过,至少在唐宋以前,其实际的状态常常被文学精英过于理想化的描绘所遮蔽。能像陆游这样,不仅留下巨量诗歌创作,而且深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并提供个人独到的体验,在宋代之前大概只有白居易才能勉强接近。包伟民敏锐地抓住了陆游笔下那巨细靡遗的乡村生活的描摹,却没有简单地将其作为南宋乡村生活和基层管理的佐证,而是试图由此来绘制出陆游生活的浙东在南宋时代的种种日常面相。书的标题或许也可以是《陆游笔下的浙东世界》,但此书对了解唐宋时代农业经济和地方管理是绝佳的介绍,同时也能让人对作为关心乡土的诗人陆游有更深的认知。陆游的诗无论是作为书中论述的导引还是嵌入对宋代基层社会的描述里,都显得相当自然而生动,也没有琐碎之感,这得益于作者对文学材料的优点和限制的清醒认识。读这部书,有着与阅读谢湜的《山海故人》一样的亲切感,仿佛能闻到初春时节鉴湖水土的气息。




谢湜 《山海故人:明清浙江的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海岛史表面看似乎关涉的大多是下层和边缘性问题,甚至会给人一种琐碎的错觉,因为没有那种一眼即可捕捉到的大叙事,但这其实是误解,你只要能有一两个小时细读的耐性,就会发现海岛的世界很诱人。《山海故人》的标题就有一种历史意蕴。全书十六万字,篇幅不算大,但实际是作者十多年努力思考、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全书的内涵和层次相当丰富,而且可以引发出很多进一步的课题。除去一般意义上的史学训练,谢湜还有历史地理和人类学的特殊背景,这本书的主题特别适合这几种特点的融合,所以书中有许多从个人田野调查切入史学议题的地方,转换丝毫不生硬,更像是一种类似于《忧郁的热带》的民族志方法,将个人经验浸入历史叙述,这在许多其他的历史研究课题是难以办到的,而海岛的历史恰恰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场合,使这种结合得以实现,而作者把握了这样的机会。


全书分五章,岛链一章总论中华帝国下的山海差别与海岛模式,其余四章分论舟山、玉环、南田、新港,从浙江到闽粤,各有其特殊的历史,涉及特殊的问题。全书布局稳妥合理,既不会让读者陷入琐碎之中,又提供足够的细节能让各岛历史形成独立的性格,读后不会印象模糊。这些章节涉及族群迁移、帝国政府和区域关系、海疆政策、渔业经济的特点、以中华海岛链为要角的全球贸易网络、海陆视角差异等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史视域下的海疆史,甚至后记也是很有内容。我特别欣赏谢湜在史学方法上的自觉,无论对史料的叙述还是问题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他对于哪一部分应该归属于哪种史学模式和方法,是相当清楚的。尽管他不会去机械地标明,但稍稍熟悉当下史学方法和取向,便会时刻感觉到种种方法层面的考量。部分答案正可以在第五章第三节和后记里找到。这些部分详细说明作者身处的学术圈对他的启示和帮助。感谢性陈词固然像是学术著作后记的惯有模式,但若仔细读会发现,作者并不是在作朋友圈式的点赞,而是确实告诉读者为何他作为成员的这个人类学/历史学圈子是目前中国史学界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共同体。如今看到这种平等而积极的国际学术这般活跃,无疑能给人以莫大安慰。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中华近世海域经济社会史。好的史学著作总是能让人掩卷遐思,这部小书有这功效,当然我已经表示过,海岛和海洋的主题本身也不无帮助。




约翰内斯·弗里德 《中世纪历史与文化》(李文丹、谢娟 译,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这些年中国知识界对欧洲中世纪史的兴趣逐渐增加,引进的西方学者这方面的通论性著作也多起来了。不过并非每一部都能体现最新的史学思考和成果。更何况欧洲中世纪史所涵盖的面相,无论空间还是时间的维度,都难以在一部通论性著作中得到全面关照,难免要有所偏重。近年译成中文的这方面著作,稍多偏向以英法意为主的叙述,而中世纪另一重要区域和传统德意志则受到关注较少(一个例外是约阿希姆·布姆克的《宫廷文化》)。即便经典如理查德·萨瑟恩(Richard Southern)《中世纪的构成》或前年出版了中译的企鹅欧洲史系列中威廉·乔丹(William C.Jordan)《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均难免有此倾向。约翰内斯·弗里德(Johannes Fried)的《中世纪历史与文化》不仅是一部极为出色的欧洲中古史导论,也提供了更多从中古德意志视角所作的分析。假如说乔丹的撰作以12、13世纪欧洲中古盛期为时间线,且以12世纪文化复兴运动、十字军东征和饥荒瘟疫等纵深课题来勾勒欧洲中古的景观,弗里德则从中古基督教世界对罗马帝国遗产的拒斥与汲取、末世主义等精神危机带来的变化契机和从法国到德意志新君主政体的建立等方面来呈现中古时代宗教与世俗之间复杂纠葛的关系。


身为德语中古史界的大家,弗里德的传记体巨著《查理曼》能将爬梳史料的耐心和高度的历史想象力结合,成为近几十年查理曼及其帝国研究最受瞩目的作品。《中世纪历史与文化》也显示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不凡能力。从弗里德的视角来看欧洲中古,即便已是学界普遍接受的看法,经过他的再度确认或者从不同角度的呈现,都能焕发出新意,比如开篇将波埃休斯视为跨越晚期古典和欧洲中世的关键性链接就是一例。《查理曼》中有些关于查理曼时代的精彩分析也以浓缩的形式体现在这部通史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出版不久即由牛津中古史家英译。这次的中译则是从德语原文译出,两位译者都是在相关领域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学人,使得这部译作的质量更有保障。本人建议将该书与乔丹的通论对读,多少可获得当下欧洲中古史研究的大致脉络。      



威廉·克罗农《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黄焰结、程香、王家银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这部威廉·克罗农(William Cronon)的巨著自出版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城市史研究的巅峰之作,但同时它又不仅是一部城市史,也是一部美国崛起时代社会和经济及其与特殊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全景图。至少在20世纪中叶之前,芝加哥是最迷人也最典型的美国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的一个基本模版,而这部书就为这样的模版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解说。


作为一个以中部大草原(prairie)为背景的城市,19世纪的芝加哥成为美国起飞的引擎,一个改造自然的奇迹和当时人心目中的新罗马。读过这部著作,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会有全然不同的认识,就能理解为何像路易斯·沙利文这样的建筑师会在这座城市里催生建筑的新纪元。正如作者所言:“每座城市都是自然的大都市,而每片乡村都是其农村腹地。如果我们认为能在其中选择其一,那就是自欺欺人,因为碧绿的湖水与橘色的烟云都是同一地区的产物。而且,我们对它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唯有将它们放置在一起,通过在它们之间来回旅行才能找到善待它们的生活方式。”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所应具备的优点,在这部著作里几乎都有。顺便提一句,这部著作的英文文笔极佳,既有史家之准确节制,也有文体家之优美凝练,虽然书中应用了大量数据分析,讨论了很多看似枯燥的对象,从铁路的时间安排到肉类加工业的季节性,但却如同许许多多富有诗意的故事的组合。这样的文字也给翻译造成很大的难度,中译本却成功地将这些特色呈现了出来,可以说是我读到的去年出版的学术译著中最花心思的一部,令人钦佩。书的制作也很用心,选择的字体颇大,阅读体验甚佳。  




Carlos Lozada, What were We Thinking: A Brief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Trump Era(《我们在想啥:特朗普时代的思想简史》)(Simon&Schuster)


这是推荐书目里唯一一种尚未有中译本的著作。一般我们可能很少会把过去四年担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及其执政期和思想史的研究挂起钩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恰恰在过去四年里,讨论特朗普政治力量形成以及特朗普时代特征的各类书籍在数量上恐怕远远超过了此前几任美国总统,尽管这些书籍未必都会直接提到他的名字。究竟如何去认识这一现象和背后撕裂的美国社会,曾获普利策奖、供职于《华盛顿邮报》的书评作家卡洛斯·洛萨达(Carlos Lozada)阅读了其中150种特别有价值的,将其归类,并作出独到而平允的解析,为我们提供了一幅通往特朗普世界的地图。


一位平日几乎不阅读的总统,却激发了为数如此庞大的出版物。这未必说明特朗普本人在当代美国意识中之不可忽略性,而是他激起的论争乃至社会对立涉及的是当代美国甚至世界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笔者是在美国疫情加剧和选战日趋激烈的日子里读到洛萨达的这本书,有一种视野变得清晰的感觉。笔者非常认同他的出发点,即此书的目的不是寻求对美国为何会发展到这一步的解释,而是对此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建立起相关的讨论。他意识到这类工作将是历史书写的第一步,因此这部读书心得也会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的第一个版本。而他指出他的这项工作也体现一位公民应有的责任感。该书像是一位认真的博士研究生所作的批评性书评,将各类有关特朗普现象的著作分成了十个大类,每一类都列出主要讨论的书籍,不排斥其中任何立场和感情,只要其内容是有价值的,就会得到认真对待。比较讽刺的是,虽然特朗普试图让他的支持者相信美国的那些学术和文化精英并不了解真正的美国,事实却显然是相反的,通过阅读洛萨达的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特朗普本人并没有深刻的思想,美国知识界却从未放弃将他作为思想史的对象来研究和批判,积极找寻其观念的思想资源。因此阅读本书,也可以了解很多当下流行观念的来源。




猜你喜欢

陆扬 | 陈寅恪与佛教语文学刍议——以童受《喻鬘论》为中心

陆扬 | 方闻先生的点菜心得

陆扬 | 作为复数的“文本性”与“物质性”

大卫•斯特恩 | 犹太书籍的生命

彼得·伯克列出500位“博学的人”:从达·芬奇到桑塔格

沾墨的手指:出书是体力活




学人在读(2021.1.18)| 我的2020推荐阅读

陆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订阅我们!点击标题右下“文汇学人”
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