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云乡 | 为邓家菜出联

文汇学人 2024-01-27

刊《文汇报》1996.11.30

第10版“文汇特刊”


  

友人请在广安邓家菜吃饭,为他家写了一副对联。

饭馆里在墙上于菜单价目表之外,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再挂点中国书画,就雅起来了。自然这也只是中国传统习惯,其间层次也很多,三言两语说不清,一句带过。只举个写联语的例子:约八十年前,清道人李瑞清爱到上海一家福建馆子吃酒,店名“小有天”,日子久了,店里请他写副对子,他留下一副名联:

“道道无常道,天天小有天。”

六十四、五年前,胡适之先生在北大长文学院,沙滩有一小饭馆,店名“海泉成”,胡先生常去,为之题联云:

“学术文章,举世盛推北大老;羹调烹饪,沙滩都道海泉成。”

邓云乡 行书 苏曼殊诗
图源:雅昌

    前辈风流,不应绝响,应该有继武者。近来我也为京、沪两家饭馆各写了一副对联,一时兴会,十分可喜。写在文中,以留纪念。或有朋友笑我酸气可掬,亦在所不计也。先说上海的一副。

    上周青年朋友安迪兄电话相约说在巨鹿路一个弄堂中一家馆子小聚,说明是四川菜,店名“广安邓家菜”。因为我也姓邓,另一同席老大哥却来电问我:“听说你下周二请客……”我先是一惊,后是一笑,继而一想,忽然想到一副十分有趣的对子:

    “海内调羹称蜀味,广安氏族是同宗。”

    上联“调羹”用典,语义双关,不必多解释。“称”是称颂。蜀味就是四川味道,但不能用“川菜”,因“川”字是平声,而且此处直用“川菜”,又太明显,还不只是平仄问题。下联“广安氏族”,“广安”二字既是地名,又有广泛安定之意。意亦双关。“同宗”是姓邓的送的,一笔写不出两个“邓”字嘛。不过四川菜我吃不来,因为我不吃辣的,也不吃生葱、生蒜等辛辣之物。

    十月上旬在北京,徐城北、叶稚珊、张冠生几位好友赏饭,在有名的沙锅居,过去以白肉出名,有几百年历史,据传在“七七”战前,他家煮肉的汤还是明代的。我们去时已摆好纸笔,我不好意思白吃,便写了一副大对子:

    “砖塔存古寺,缸瓦有名庖。”

    沙锅居所在地,明清以来,街名“缸瓦市”,而其斜对面,就是有名的砖塔胡同,胡同口砖塔,虽经近代重修,但还是元代的万松老人古寺。“砖塔”对“缸瓦”,平仄失粘,但不能改为“塔砖”对“缸瓦”,虽然平仄调了,而“塔砖”不成话,失去意义了。因而不改,结尾“古寺”对“名庖”,十分工稳,也过得去了。

    胡同口的青砖古塔“万松老人塔”,建于元代,砖塔胡同因此得名

    资料图片





    编辑:spr



    猜你喜欢
    邓云乡 | 北京冬日澡堂风情
    罗逊 | 房价极便宜的北京、套餐万元一客的上海、花呢裤配圆头皮鞋的小职员邓云乡
    季剑青|“公园北京”的现代性
    李孝聪 | 20世纪北京的城墙、王府、教堂、交通与商业
    周汝昌 | 人间自古重真师
    周汝昌谈红楼:宋翔凤说曹雪芹性格放浪,不拘常理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邓云乡 | 为邓家菜出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