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聚焦】库布其有多酷?巴雅尔带您3分钟秒懂!




这段时间,库布其三个字

刷屏朋友圈,

成为各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的顶级流量。


作为内蒙人,不懂治沙,

简直不方便聊天;

作为网民,再输入“挖煤”,

都不好意思走进评论区。

草原小哥哥巴雅尔,专治各种不明白,

打开他的小讲堂,三分钟秒懂库布其。


你是风儿 我是沙

在很多人心中,一想到沙漠,

就是爱情啊、浪漫呀,

那是三毛和荷西的定情之地啊;

是紫薇和尔康的“你是风儿 我是沙 缠缠绵绵到天涯”。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年轻人,那是因为你只见过沙子,没见过沙漠。



库布其沙漠


热情的沙漠都是歌词,冷酷的沙漠才是现实。


库布其到底有多酷,巴雅尔告诉你。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北部边缘、黄河南岸,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东西长36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沙漠,相当于3个上海市的大小。


在库布其的字典里,没有“不动产”这三个字。沙丘吞噬耕地,活埋饿得站不起来的牛羊,覆盖庭院村庄。


它咄咄逼人,屏蔽掉所有绿色、生灵向上而生的信号。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信号,生活在沙漠里的农牧民仿佛与世隔绝,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有的村庄人口出走大半。


它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流动沙丘占整个沙漠面积的65%。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库布其每年向黄河方向“移动”几十米,把近2亿吨黄沙倒入黄河,威胁“塞外粮仓”河套平原,使水位上涨,过去10年就“蹿”高2米多,成为下游继河南、山东段后的又一段“地上悬河”。

它还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频繁的风暴天气使包括北京在内的沿线城市饱受沙尘暴之苦。




鄂尔多斯


比起现在享誉世界的“绿色名片”,那时候的库布其还是一个让人生厌的糟心名字。


梦想似乎永远照不进这片现实。

人们想种树,但是成活率只有20%。

人们想修路,但是路基刚铺好,就被流沙埋了。


护林员贾道尔吉回忆当年治沙种树:马车车轮总是陷进沙坑,搬运树苗只能先用小车拉到平地,接下来的十几公里沙路,就靠人力去背驮。“一次背六七捆沙柳,将近120多斤,在沙漠里走二里地,一天来来回回十几趟。”


面对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的库布其,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困惑,他发问:沙漠能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当时未解的疑问,时间终于给出答案,今天的库布其自豪地说:可以!

可 以




时间表



鄂尔多斯一代代治沙人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年代中期“五荒到户”、“谁种谁有”,到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一轮轮治沙种树的热潮。




路线图



一次次挺进沙漠,一次次实践总结。


鄂尔多斯治沙人根据库布其土地类型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坚持“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治理的宝贵经验。



南围就是在库布其沙漠的南边堵住沙漠流动蔓延,再不让扩大沙漠的面积,这一地区荒漠化极度严重,干旱少雨,治理难度十分艰巨。



北堵就是在库布其北边风口的地方,造锁边林,阻挡风力减少沙源,让沙漠里的风力下降,扬沙减少,流动放缓,同时阻止黄沙北侵黄河,保护沿黄河冲击平原200多万亩耕地,形成风沙源头治理的锁边效益。



中切割就是以沟川道路切割治沙、分段分片、由近及远、分割包围,把连绵沙漠自然切断,缓解治沙压力,部分季节性河流为沙漠治理提供了水资源,山洪淤地改造了土壤,增加了耕地。


不只巧借大自然的版图力量,鄂尔多斯敢为人先,修通6条穿沙公路,为库布其赋予人为缔造的绿色动脉。


1997年起,鄂尔多斯历时3年,动员13万干部群众捐资出力,组织7次万人大会战,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打通了第一条纵贯沙漠南北、全长115公里的穿沙公路,并在公路两侧建起了5万亩护路林带,随后相继修通5条三纵两横穿越库布其的穿沙公路,被盛赞为大漠奇迹,“穿沙精神”享誉全国。


党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库布其治沙明显提速。党委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治沙龙头企业亿利、伊泰、东达等企业、社会组织、农牧民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涌现出“治沙愚公”乌冬巴图、国有林场治沙标兵王双喜、全国劳模乌日更达赖、沙漠造林人张喜旺、林业生态建设标兵莫日根道尔计等先进个人。




治沙1.0版本  库布其绿了



风沙变成风景


经过30年的植树造林,如今库布其沙漠1.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6000多平方公里得到治理,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以往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的流沙在减少,区域流动沙地面积从1986年的9207平方公里,减少到2015年的4620平方公里,半固定、固定沙地面积明显增加。库布其沙漠植被恢复,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积极影响。 




治沙2.0版本  鄂尔多斯美了

黄沙变为黄金


依托沙漠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多年生态建设的成果,库布其开辟了响沙湾、银肯塔拉、恩格贝、七星湖等沙漠旅游区,形成了国内沙漠旅游中产品最全、覆盖客群最广的沙漠产业集群。据统计,近10年,以库布其沙漠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沙漠旅游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驱动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



治沙3.0版本  人民富了


“生态难民”变身生态富民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沙漠生态的修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参与库布其治沙造林及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达到80多家,逐步打造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沙漠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带动10万多人脱贫致富。




如今的库布其,望得见沙、看得见绿、记得住乡愁。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它的“变色史”就是鄂尔多斯治沙人的奋进史,他们以“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把不毛之地变成希望的田野,把死亡之海变成诗和远方。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这就是总书记点赞的库布其。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审核:沙日

【青年大学习】习近平眼中的四个担当

【青服务】今年只剩四个月!带薪休假的这些事儿你得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