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本文转载授权自洞见:
洞见(ID:DJ00123987)
孔子在《中庸》中说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大德必得其寿”。
仁者养心,
一个人愈是心怀慈悲,
愈是福寿安康。
1
香港的深水埗,是港片里最具港味、也最著名的贫民区。
某一天,深水埗的一家食堂中,一群头发花白的长者正要开饭,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精神矍铄的90岁老人突然现身,引来一片骚动。
只见他很自然地坐到老人们的中间,一边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午餐,一边和坐在一旁的老人们谈笑风生。
他就是不久前宣布退休的香港首富,
李嘉诚。
简简单单的几碟小菜,
李嘉诚却吃得干干净净。
而这些菜,
全是超市里回收的剩菜。
这样的食物,
莫说豪门之家,
就算是普通家庭,
也不会去食用。
但首富先生不仅吃得异常开心,
临走时,还花了1000万“买单”。
这家食堂,是免费的公益组织。
在一般人看来,李嘉诚退休后肯定会找一个风水宝地好好颐养天年。
但这位老人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慈悲。
李嘉诚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谈及关于长寿和快乐的话题,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或者说义务,或者说责任。”
在记者追问他的慈善事业时,这位一向温和的老人却一再强调:
“不是慈善,是公益事业。说是慈善事业对那个接受捐赠的人不太好。”
李嘉诚始终紧守住心底的那份慈悲,在公益事业上亲力亲为。
虽然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他反而从中获得了内心的快乐,充满了活力。
医学家指出,乐观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活跃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使身体抗病能力大大增强,有利于防病治病。
所以,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能够使人感到快乐。而快乐能使人远离疾病,使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一个人如果活得很好,不一定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因为内心的慈悲和富足。
2
晚年的杨绛先生曾说:“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头脑的智力愈强,愈会自欺欺人。”
这位活了105岁的世纪老人,至始至终都满怀慈悲,行走在世间。
杨绛先生的家从没装修过,布置极其简单。先生经常穿着的毛衣,袖子补了很多补丁,俭朴却也整洁。
有人会问,钱钟书和杨绛著作等身,为何会如此“贫穷”?
答案很简单。
当年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帮助贫困的学子。
后来,她更是将自己翻译书籍、出版图书所获的绝大多数收入捐赠给了贫困学生。
在这浮华的世界,先生身上这种纯朴、奉献和真挚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人一善良,心就豁达。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现代医学认为人是由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拥有慈悲心的人,必定心胸广阔,心态坦然,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他们以爱待人,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仁者寿,寂静而长期,寿之象也。
心底无私天地宽,
养生的最高境界
是慈悲。
作者:洞见XX,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往期精彩回顾: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她为何让我如此动心——一位行者对寺院的告白(庙宇风采,让人神往)
声 明
本文内容转自「洞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