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为王时代,要不要用考试倒逼孩子阅读?专家已吵翻!

快微课 快微课 2020-09-21



这些天,为了孩子们语文学习这件事,国内一批顶级语文专家们,吵翻了!



这场堪称国内语文界最高水准的舌战,可以说事关中国每个在读中小学生,也关系到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所以,吃瓜群众们很有必要来围观一下:


关键词有两个,都是家长非常关心的:


考试&阅读


导火索是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程世和教授写给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的一封公开信:

导火索,是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程世和教授给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的一封公开信。原文在这,特别长,有耐心的可以点开看:敬问温儒敏: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

没耐心的可以看下面课长为你划重点:


导火索

陕西师大程教授

——用考试倒逼阅读

就是不体恤孩子疾苦的"暴政"


程教授的观点如下:

🔍一、当下中小学的课业负担已经太重了,作为全国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却说出:用中高考指挥棒来“倒逼学生阅读”,“不阅读,语文高考会有15%的人连卷子都做不完”……等等这样的言论。

这是一种不体恤孩子疾苦,缺乏人文关怀的“暴政”。


🔍二、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减负”,而不是用借“阅读”之名给他们“增负”。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这一剂猛药下不得!


🔍三、现在的孩子读书少的普遍原因并不是温儒敏教授所说的“网络时代的负面影响”:打游戏、刷抖音等,而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

要解决孩子读书少的问题,就要把教材的厚度与难度减下来,把过多的课程压下来,这样孩子才有时间阅读!


🔍四、中小学阶段不必“海量阅读”。阅读的黄金时期是在大学乃至人到中年以后。经典好书也不必纳入中小学必读或推荐书目中,中小学要做的是培养阅读兴趣,而不是大量超前阅读。书目多,反而坏了孩子们的阅读胃口。

中小学生一个学期读一本书就够了,从小学1年级到高三12年,最好不要超过24本书。


🔍伍、对于目前新语文教材古诗文背诵篇目的问题,程教授认为,这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必背古诗文猛增,让孩子、老师、家长叫苦不迭!是在以高考为大棒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此文一出,语文教育界一片哗然!不少名师专家加入了这场讨论中:



1

特级教师黄玉峰

考试倒逼阅读,用读书取代刷题

我看行!


上海著名特级语文老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认为,讨论这个话题有三个问题要弄清楚。


➢ 第一:学生负担重是不是因为读书多?


➢ 第二个问题,阅读量少是不是现实? 


“读书少”与“课业重”并存,正说明负担重的原因是课业,而与读书无关。


➢ 第三个问题,如果学生负担已然很重,再“用考试倒逼读书”是不是更加重负担?


📖阅读不该减负,刷题才是负担的祸首!


为了考卷上的几分之差,不断地反复地进行低层次的操练,必然会感到烦躁,感到压力大,负担重。

不是说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人总是要有负担的。读书是苦中找乐的过程。该有的负担不能减少,而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则不但要减少,而且要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无穷无尽的习题等等。

有些负担要加。以语文学科为例。我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阅读的量要增加。

学生的潜力无穷,关键在引导。你引导他读书,他就读书,你引导他刷题,他就刷题。

如今的现实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刷题。上课刷,回家刷,假期刷。什么叫刷题,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低层次的重复,为了成为考试的熟练工,去揣摩去迎合命题者意图!


这种被动的、机械的、无趣的劳动,剥夺了自由地阅读主动地思考的空间和乐趣,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刷题”,才是负担沉重的祸首。



与其“减负”,倒不如“换负”来得现实。用读书取代“刷题”,这正是温教授的这次改革的初衷,这是一个现实可行,也是极有意义的一个目标。


刷题与阅读的根本差别,在于刷题是迎合揣摩,是被动学习,仅仅为了分数,为了考试,而阅读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是为了丰富和提升自我,传承积累优秀文化。

读书是本,习题是末,习题不能代替阅读。可是现在竟然本末倒置,不但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发展到“刷题”一统天下的程度。


📖学好语文,就是要背诵经典!


程院长担心“将书目弄得越来越多,让孩子们望而生畏,不但收不到良好效果,反而败坏孩子们阅读胃口”。所以,他反对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


背诵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真正的精读。通过背诵,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有的一辈子不忘怀。如果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效率反而低下。犹太人提倡一种学习方法叫做“生吞之功”,这与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吟诵之功”异曲同工。


以我五十多年在中学语文教育一线的经验而言,背下72篇经典,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那远比支离破碎的“阅读分析”、“知识点讲解”具有操作性,而且更能让学生努力就有所得,找到成就感。     


温教授倡导,将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都放入学习范围,这种“大语文”、“大阅读”,很重要,这与过去为了解决几个知识点的语文学习截然不同。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理解深刻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高了。


民国时期,从来没有人把文史哲分开的。民国时期是那么困难,但是教育是成功的。学生的人文基础打得多么扎实,培养出多少精英。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们获得享受幸福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课堂讲授,习题作文,整本书阅读,研究性学习,文化行走,乃至应试,都不能背离这个目的。


📖学生不读书怎么办?只有倒逼!


要求读书,多多益善,学生不愿怎么办?家长不肯怎么办?教师不会怎么办?只有“倒逼”!


“倒逼”这个词很有意思,它的内涵是引导、促使,逼迫。考试是指挥棒,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总是在倒逼。要么倒逼刷题,要么倒逼读书。总之,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是考、教、学,自然的关系。


帝制时代,是用八股“倒逼”考生读“四书”,读天下书。虽然僵化,还在读书。现在的考试是倒逼学生刷题。说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其实是“善刷题者”得天下。那种语文习题,不是语文,是伪语文!反语文!


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读书的风气何其难!只能“逼”!


有人以为降低考试难度,就有时间读书了。于是大呼要降低要求,这也许有道理。但只要指挥棒方向不变,难度再低,负担照样可以很重!照样可以在低层面上工业化地刷题,学生更是苦不堪言。


既然,你可以用指挥棒倒逼亿万孩子刷题套题,那么,我也可以倒逼他们读书!


问题是怎么“逼”!


温教授的改革就是想拨转指挥棒,使其导向读书,改变考试内容和形式,使揣摩、迎合、套路置于无用之地。当然,改革是一件极其严密极其烦难的事,必须极其慎重。


别人并没有反对减负,你偏说他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还劈头盖脸地大声嚷嚷“救救孩子”,搬出鲁迅来说事,有点以势压人。


语文教学的弊病,亦非一日。北大乃文科教育的重镇,殷切希望温儒敏教授们在“指挥棒”上深入研究,拿出一个方案。否则,倡导阅读的愿望是很难实现的。



2


北京特级语文教师:徐宏庆

用考试逼孩子读书,

兴趣从何而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多”读书吗?如果仅仅在此,学生在自己家里,躺在床上,不就可以“多”起来吗?他为什么要来上语文课?何况现在的教材,不管名之为“单元”也好,“模块”也好,“群”也好,都不过是编者随意的编排。不信你就问问:为什么学完这个单元要接着学那一个单元,学完这一篇必须得接着学那一篇?这样的编排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内在联系?从主编到诸位编者,从来没有回答过这样的问题。以这样的教材,再怎么多,再怎么“成群结队”,语文教师的困惑也无法解决,教学的“慢差费”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温先生主张把试卷拉长到一万字,黄先生主张“必须多考记忆背诵阅读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倒逼”学生多读书。这个“逼”下得够狠,程先生急得直呼“救救孩子”,其情可原。这个“逼”指向谁?家长?教师?他们可以接受,但你以为这样他们就不“刷题”了吗?而“多”最后却要落实到孩子身上。在其他学业负担没有任何减少的情况下,让孩子多读多背,无疑是加重了负担。黄先生谈到“兴趣”,说只要兴趣所在,就不会觉得累,就不会成为负担。诚哉斯言!但你用考试的办法“逼”他多读,其兴趣何来?



3

一线资深语文教师:王国敏

与其孩子沉迷网络,

不如逼他们读点好书



造成今天中国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强调阅读,更不能把责任推到温儒敏教授身上。


在今天急功近利的中国教育里,语文尤其是阅读被大大忽视了。温儒敏教授不过是把话说得重了一点而已。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遇到一些不正常的事情,确实需要矫枉过正,下一些猛药。


提倡中小学生阅读本身就十分艰难。与其让学生沉湎于网络读物,还不如逼他们认真读一些有价值的课外书籍。


温教授提出的“考试倒逼你读书”,这也是无奈之举。在今天一切都已考试来衡量一切的教育界,解决问题之道也只有通过高考的指挥棒了。尊敬的程先生,如果您想在学校里倡导阅读重要,如果没有考试的杠杆,你去试试?


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不是在教材上减轻难度就能解决的。社会本身就是竞争。作为底层群众的孩子,如果不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其他出路吗?



4

海洋大学王天定教授:

排斥阅读的“考好语文”

太荒谬!


我们的语文教育的荒谬之处在于,把“学好语文”与“考好语文”生生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创造出一套排斥阅读、无需“学好语文”却能“考好语文”的语文教学模式。


针对这种现状,温儒敏教授提出“在语文教材编排中下猛药”“考试倒逼你读书”,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切入点,就找到把“学好语文”与“考好语文”统一起来的核心纽带。


面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沉苛顽疾,这些年开出的处方并不鲜见,相对而言,我觉得温儒敏教授的理念真正牵住了“牛鼻子”。而程世和教授担心课改加重学生负担的忧虑虽可理解,但我觉得不必过虑。


5


一线语文教师:竹林遗少

考试倒逼孩子读书,

就像按着鸡头强吃米!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看到过太多的喜欢阅读、也过过许多古今中外名著的学生在各种语文考试中铩羽而归;也看到过许多对阅读很不感兴趣、只是热衷于刷题和死背范文的学生却屡屡能在高考中获取语文高分的学生。因此,在现存的考试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单纯强调用考试倒逼学生读书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因为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而损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甚至会误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死钻“牛角尖”,这样岂不是与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水平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考”出来的。是在每个人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熏陶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师长的引导,但更主要的是在个人的对阅读对象所抱有的浓厚兴趣和对自身以外的精神世界的强烈的好奇推动下进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愉悦且不断有一种获得感的,这样才能丰富阅读者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阅读的历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而以考试来倒逼学生来读书,可能对少数学生来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无异于按着公鸡的头来强迫它吃米!

6


一起学语文创始人徐宏庆老师

增加语文教材难度、考试难度

这是减负,不是增负!


中国学生读书少、语文能力弱,恰恰是因为多年来语文为数、理、化、英的让步和“减负”造成的。


因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长久以来语文被视为亚副科,可学可不学,书可读可不读。因为“多读书无益于考高分”,所以学生读课外书,被视为不务正业。因为学语文“效果慢”,所以学生“宁刷数理三百题,不读语文一本书”。


语文之所以难学、难教、难见效,是因为教材太薄,内容太少。因为教材没有,所以老师不教,因为考试不考,所以学生不读。语文教材,不能只是处处留白的大纲,交给老师自己去发挥,交给学生自己去摸索。


“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颠补不破的真理,然而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没有操作的路径。多读,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多写,写什么,按什么方式写,不晓得。


所以,增加教材厚度,提高考试的难度,是指出学习方向和路径的举措,这不是在给学生增负,而是减负。学生不读书,把读书纳入教学体系,把读书加入考试要求,才能让读书落到实处。没有教材和考试指引的教学和学习,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极大概率会被架空。


减负,不是减少学习内容,而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是学生要在更多内容的学习中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而不是在重复无营养的题海里反反复复的练习,更不是在任何无引导的情况下,利用减负出来的大量闲暇时间,自己探索和发现。


7

广东中山市教研室

郭跃辉老师

大学教授背不出72篇古诗文

不代表中小学生就不要背!


2000年左右的高中学生,本身就需要背诵70篇古诗文,2017年只是恢复到了2000年的数量,


程教授质问“有没有想过让课业负担早就沉重无比的高中生在三年内完成72篇背诵任务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并且以自己为例说“作为一个从事古典文学教学达三十年之久的高校教师,我都无法背下这72篇”。我想说的是,程教授从事古典文学教学30年,真的背不下来这72篇吗?即使程教授、温教授和其他部委同志都背不下来,这也不能作为高中学生不需要背诵72篇的依据。


至于高中学生究竟要背诵多少古诗文,这需要经过调查论证,笔者也不好说多少篇为宜,至少我个人认为14篇太少了。当然,如果说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越少越能体现仁者情怀和春风化雨的人文精神的话,那干脆不要让学生背诵了。



8

温儒敏本人回应

既让学生考得好,

又不把学生脑子搞死才是水平!


程世和教授在网上发表攻击我的万言书,引发一些争论。我还没有回应。应当容许不同的声音,但必须实事求是,而不是断章取义,哗众取宠。


“中国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方法上做点改进,希望能有些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脑子搞死,那才叫水平。”


以“考好语文”为目的,多年来很多老师、学生在“阅读”上强调死记硬背,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体味到阅读的乐趣,更别说提高阅读的效率。为了让中国语文教育“重回正轨”,温儒敏教授引入了“牵住牛鼻子”的概念,以阅读兴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会阅读乐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体验。



emmmmm……好像专家们都说的没毛病……吃瓜群众该听谁的?


这些专家名师的观点,你赞成谁?


【热文推荐】

➣ 下学期,孩子喜欢的班主任要辞职了……

➣ 《延禧攻略》:一部行走的中国文化教科书,给孩子留着!

➣ 白岩松:儿子,你要敢在暑假学习我打断你的腿!

➣ 不做好这件事,无论半年工资或月薪三万,你都养不起孩子的暑假!

➣ 奥数彻底凉了?省教育厅限时清理学科竞赛!拼名校还有这些敲门砖,收藏!

➣ 杭州小学免费晚托细则出台!网友已吵翻!


主编:田妈,责任编辑:小石头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整理撰写;

参考资料:温儒敏博客文字,

黄玉峰《指挥棒指向何方?——从程世和院长致温儒敏教授的“万言书”谈到考卷改革》;

竹林遗少《“考试倒逼你读书”会把语文逼进死胡同里》

 王俊鸣《读书之“多”与“倒逼”之道》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转载请留言,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