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一) | 人民日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老郭脱贫记》

陈安庆 新闻与写作 2019-10-30

 编者按 


 近日,我们推出关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获奖作品的案例解析(点击这里,查看部分原文),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的来电和留言,应读者的要求,从今日起,我们推出“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系列,我们特邀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老师从新闻写作的角度,陆续为广大读者点评解析近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地方媒体获得的中国新闻奖作品,让我们一起期待。 


       今天,陈安庆老师点评解析的是发表于201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千字通讯《老郭脱贫记》,虽然只有短短1054个字,但构思非常巧妙,行文不落俗套,是一篇用心雕琢的佳作,获得了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奖,新闻写作只是一方面,贵在于把握——新闻采与写的正确关系——七分采、三分写。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这篇千字通讯好在哪里,希望对大家学习新闻采写能有所启发。


原稿+评析

老郭脱贫记—— 政府兜了底 致富靠自己

(人民日报记者    2016年12月25日01版   马跃峰)

原  文: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好细节,画面感强),老郭却总想让出去:“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评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对比,使用逆向衬托的笔法,凸显老郭的与众不同,他的三观很正,脱贫致富不能靠吃低保,得靠劳动,不能依赖——等、靠、要,别人争得面红耳赤,面红耳赤通俗易懂很有画面感,老郭却想着让出去,通过逆向反衬对比,一个“脱贫靠劳动”、拒绝躺在“政策温床”上的朴实农民形象跃然纸上,开宗明义不绕弯子,文字干净利索,让人产生好奇心,引人读下去。


原  文:老郭叫郭祖彬,今年56岁,是河南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农民。年轻时的老郭并不穷,开四轮,拉红砖(好细节,文字的动感,动词的妙用),日子过得去。没成想,儿子3岁患病,摘除脾脏,手术费花了1万元。老郭把积蓄拿出来,勉强渡过难关。10年后,儿子再次病发,做心脏搭桥手术花了6万多元。这回,老郭借遍“村里一条街”,才凑够医药费。为了还钱,他到天津打工六七年,窟窿没补上,还落下脑梗病。乡邻们忧心地说:“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


评 析第二段写老郭因儿子生病、生活困难,因病返贫的故事,文字用字惜墨如金,文字简练,朴实无华,口语化、生活化、动感化是一大特点,开四轮,拉红砖,一个开字,一个拉字,很有动感,把年轻时老郭勤劳肯干的形象写活了;老郭为六万块借遍“村里一条街”,说明大家都不富裕,也说明脱贫致富的紧迫性、必要性;没补上,还落下用得好,动词会产生代入感;老郭窟窿没补上,还落下脑梗病,作者没有用父子俩的心脑疾病做悲情渲染,一笔带过,抛出主题——脱贫的忧虑和紧迫性。这一段写得非常“抓人”,很强的带入感,作为读者你会关心老郭咋办,会不会过上好日子,会让你关心老郭的命运流变。


原  文:封丘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6万户,5.8万人。该县对因病、因残等7种致贫原因分门别类,采取“1+2+N”帮扶模式,即每户1名帮扶责任人,2项以上扶持政策,家庭成员每人1条帮扶措施。拿老郭来说,安排公益岗位,每月挣400元;孙子享受教育补助,每年1000元;儿媳转移就业卖手机,每月工资1500元。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阻断“因病致贫”。


【评  析第三段是背景材料的使用,介绍老郭所在的封丘县整体的贫困面貌,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县里因病返贫困难户帮扶的具体做法,老郭作为典型人物是一个点,前文交代了“点”上的信息,这一段交代了“面"上的基本情况,主人公老郭所处的具体大环境。这段好在哪里?平庸的写作者,一般找官方举措,一般不遗余力,笔墨冗长,肯定会大量抄官方给的一些材料,不仅冗长枯燥无趣,可能还没几个人愿意看,作者没有这样干,他寥寥几笔捡重要的说,找实的内容说,拎干货——找地方上具体的做法,很实在。然后又具体到个人,老郭怎么安排,孙子怎么补助,儿媳妇如何转移就业,全家人都安排得好好的,都有相应的帮扶措施,说明地方政府帮扶得很具体、措施到位,全方位的帮扶。不仅如此还有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这都是阻断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文字简洁,不罗嗦!


原  文: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封丘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1个,户均可享产业扶贫资金8000元。村支书郭祖良选定种植中药材,请来中医药大学教授,测土、配方。老郭一听,第一个报名。


【评  析第四段写8000元的户均扶贫资金,村支书找来中医药大学教授引导大家种植中药材,因地制宜做产业扶持,写得很简洁,也很实,没有像以往很多文章笔墨花在村干部带头致富,如何如何大肆渲染上面去,而是侧重老郭这一主人公,不跑偏,不失焦。测土、配方,动起来,老郭第一个报名,响应积极,这一连串的动词应用,形成了气势,扶贫是靠行动,真抓实干的!另外这段把基层的工作融入了报道中,县里具体怎么做,村里又在具体怎么做,这说明记者一线实地采访了,下基层了,这就不是吹着空调,抄材料的记者可以写出来的了!


原  文:4月,是种地黄的最佳季节。可这时麦子已长到腿窝( 好细节!画面感强!),首批报名的50户农民看不到效益,谁也舍不得铲麦子。


评  第五段写出了产业扶贫中遇到的困难和抉择,是种麦子还是种地黄,如何抉择?麦子已经长到腿窝,铲掉多可惜啊!但是大家又都报名了种地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这可咋办?一波三折的故事悬念,你还是想要知道答案吧,那还得继续读下去,悬念就像一个钩子,钓鱼一样引你继续读!


原  文:老郭的老伴儿着急了:“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


【评  析】:第六段直接引语用得好,是啊,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咋办,这是农民最大的担忧。千百年来,小麦在农民心理的位置很重,要突破传统观念,需要一场思想斗争,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场头脑风暴。


原  文:“村支书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老郭坚持己见,并辞去公益岗,专心种药。


【评  析第七段写老郭对扶贫村支书的信任,辞去公益岗,专心种药,拔“穷根”对认准了的事情下决心,老郭心意已决,非常坚定,背后一条暗线——实际上说明基层干部有威信,背后做了很多好事,一心为大家,像老郭这样贫困户,才可能好不犹豫地信任他们。


原  文:第一批10户,种了50亩,老郭种4.5亩。半月后,地黄没出芽。村民议论,老伴数落。老郭一天到地头转几遍,悉心照料。40天,地黄出齐,一地绿色(好细节,色彩感强、画面感强,用词考究,接地气!)。老郭长出一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瘦了18斤。”(好细节!)


【评  析第八段写老郭和第一批种地黄的人试种的经过,文中 详实的数据,说明记者深入了基层,采访到这些细节数据了,采访作风扎实,新闻采写七分采,三分写。新闻稿要想写好,光靠写不够,没有素材,那是无米之炊!


原  文:村支书郭祖良压力更大:“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他请专家“把脉”指导,成立种植合作社,与安徽企业达成协议,以优惠价回收药材,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评  析】:第九段,写出了基层扶贫干部的真实感受,没有刻意的拔高和塑造讴歌,而是把一线试种的担忧和焦灼,照实写出来,这才可信,也说明扶贫干部的压力下能担当能扛事,敢于作为,为了大家脱贫致富,豁出去了!扶贫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花拳绣腿的事不是没有,村支书的直接引语,同样朴实无华,口语化,没有半句官话、套话、废话,更没有惹人厌烦的官腔大话,隐含中看得出扶贫的村干部也是踏实干事的人,务实的人。请专家把脉,成立合作社,找企业、铺销路,让农民获利,给农民安心!寥寥数笔,一个可亲可敬的基层干部形象素描,跃然纸背。写得好!不替采访对象煽情表白,更不为领导添枝加叶!


原  文:12月,地黄叶枯,眼看就到收获的季节。为解销路之忧,村党支部组织贫困户到安徽找市场。见中药材需求旺盛,更多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种3种药材,共计400多亩,明年将扩至1000亩。依托中药材产业,村里将建中药材展馆,开设中医疗养一条街,发展“养生小城”特色游。


【评  第十段写地黄丰产,合作社模式帮扶的效果,有数字有做法,实实在在,村里引入现代商业,产业深开放搞中药疗养一条街、 “养生小城”特色游,这些都是帮扶中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原  文:挖出一根弯弯的地黄,老郭算了笔账:4.5亩药材,纯收入1.8万元。自己在合作社干工,月工资1500元;老伴在合作社除草、浇地,可挣500元;儿子开车耕地,也能收入3600元。加上养猪,全家年收入5.6万多元,家里6口人年人均纯收入9300多元。


【评  析】:第十一段写扶贫种药材的效果,算了一笔账,有数据,实实在在,真实可信,把精准扶贫、农民增收的成果写得一清二楚,没有一句闲笔,贵在一个实字。


新闻作品赏析

一、  千字通讯,为啥可以获奖?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注重故事化讲述,用心写,是这篇文章取胜的关键。稿件不长,千字左右,能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除人物选择典型外,题材要好,题好一半文。参评中国新闻奖,题材很关键。能否紧扣中央的工作重心,很关键。写什么(题材内容)比怎么写(形式技巧)更重要。好故事意味着好的叙事题材,好题材需要机遇,需要记者用心去深入基层、找故事。这篇千字通讯反映的是精准扶贫的事,这可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也是中央2016年重点提的大事情,从选题来说站位高,大出着眼,小处落笔,见微知著,以点带面。另一大原因是反响。一篇好的报道,实力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评奖的报道要有一定的社会效果评价做支撑。这篇报道获得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的批示肯定,为评奖加分不少。


另外,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有一个共性就是——强调新闻在记录反映时代、增进主流价值共识、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提供社会治理对策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中国新闻奖作品有三昧真火:1、强调大主题中的小情节,“得其一鳞一爪,不必观其全身”;2、反映小故事里的大时代,做到“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3、挖掘旧话题里的新气象,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果你能读懂这三昧真火,那你就离得道不远了。



二、好在哪里?有哪些启发?


1.这篇人民日报社记者马跃峰采写的新闻故事,布局精巧,以老郭的脱贫故事贯穿全文,不仅写出了政策扶持、官方的引导、主人公老郭踏实肯干、因地制宜、自强不息的精气神,文章主题鲜明、文笔洗净铅华、简洁干净、内容有血有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是精准扶贫、脱贫题材中的佳作,堪称经典。


2. 用脚步丈量时代, 把新闻写在大地,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稿子是扎实的采访打底子的。只有脚上沾了泥,文字才有温度,才能写出好的三农报道!这篇报道写的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透过稿子,看到记者确实深入了一线,深入了基层,走的是群众路线,背后是记者身体力行、践行”转作风、改文风“,如今的新闻界,就需要这种好做派!增强脑力、脚力、笔力,踏踏实实履行记者职责使命,只有有百姓情怀、察民情、听民声、解民意深入一线的好记者,才能出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3.《老郭脱贫记》篇幅短小,却是用心雕琢。稿子结构紧凑,没有一句闲笔和半句废话,一点都不啰嗦,语言风格干脆利落!记者敢于做减法,很多通讯长篇大论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但是这篇通讯寥寥千字,却写得出神入化。做减法就是化繁为简、以微观叙事,一叶知秋,果断舍弃边角废料,只截取精彩内容,和主题无关的,写作者都做了减法,文章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布局讲究。 


4. 新闻是讲故事的艺术,作者是讲故事的高手。这篇文章的成功在于细节和故事,细节鲜活,情感真挚,村容村貌的巨变、群众脱贫的喜悦、干部扶贫的真功,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文章追求故事和细节,做到了故事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生动化,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曲折动人,细节也用得恰到好处,见功力,见火候——见微知著、管中窥豹,采访往深里挖,写作往实里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章多处使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一副人物素描跃然纸上。


5.文章的语言特色好,散发出一股朴实清新的泥土味,故事说的是农民的事,农民自然说的是带着泥土味儿的真心话、大实话,文章没有刻意拔高,而是写实,大量使用口语化语言,比如村支书说“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再比如,老郭说“村支书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心里石头落了地”,“开四轮、拉红砖“、”麦子长到腿窝“,”地黄出齐、一地绿色“,接地气、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生活化语言,用农民的话讲农民的故事,朴素无华,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欲罢不能。


6 .新闻采与写的关系,七分采,三分写,有些人为了写绞尽脑汁,却弄不清没有扎实的采访和调研出不了好稿子,要想出好稿子,就要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出好作品。人不下车、脚不带泥、眼不离屏,靠网上拼凑材料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的。这篇文章之所以取胜,千军万马中蟾宫折桂,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深入一线、接地气、写出来真情实感,恐怕才是最值得学习借鉴的。

( 本文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供《新闻与写作》专稿,特此感谢)


往期精选

人民日报的这篇通讯为啥好(附案例分析)

“尺水风动波澜起,一波三折妙趣生”

掌握这5个关键,你也能成为文案写作“大咖”

决定新媒体文案写作成败与否的5点关键

必备!一份新媒体人的日常自检清单

新媒体人行为准则和指导标准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转载请添加微信丨xwyxzxzs

投稿请email至丨xwyxztg@126.com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丨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联系微信号丨010-85201320


好看你就点这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