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平均降价56% 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治疗药品......
最近,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6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6%。这些集采降价的药品既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今年10月,患者有望用上这批降价的集采药品,看病用药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高值医用耗材也开始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心脏支架成为首个集采品种,平均价格由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同时,每年开展医保目录调整,一些价格昂贵的新药、救命药通过医保谈判降价进入医保。这些举措每年为百姓减少上千亿元用药负担,同时撬动“三医联动”改革,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药品集采,累计减少支出1500亿元
福建省厦门市76岁的洪大爷患糖尿病20多年,同时患有高血压,从10多年前开始服用拜唐苹,一个月要3盒的量,每盒90多元,一年下来要花费3300元。去年8月份,洪大爷去医院开药时发现药价便宜了,一盒只要5.42元。“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么便宜。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帮我们糖尿病患者省了钱。”洪大爷说。
拜唐苹是常用降糖药,但是价格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费用负担比较重。去年1月份,国家组织的第二批药品集采成功采购了该药物,大幅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像拜唐苹一样通过集采惠及百姓的药品还有不少,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原研药吉非替尼片、治疗结肠癌的原研药奥沙利铂注射液等。很多临床用药大品种实现大幅降价,如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支气管哮喘用药布地奈德吸入剂、慢性乙肝用药恩替卡韦片、抗感染药物头孢他啶注射剂等。这些药品的大幅降价惠及了大量患者,尤其是慢病、肿瘤患者。
从2018年12月,国家组织“4+7”11个城市试点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我国已组织开展5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成功218种药品。大量药品通过集采降低了价格,平均降幅均超过了50%,累计节约药费已超过1500亿元。最近开展的第五批集采更是创下了采购药品数量、金额历次之最,外资中选企业数也是历次国家药品集采最高的一次。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说,从目前情况来看,药品带量集采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推进“三医联动”的突破口。随着集采覆盖面扩大、规则的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的协同发力,带量采购的效应将越来越凸显,逐步实现政策设计之初的4个效应,即药品降价保质、药品行业转型升级、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医疗保障减负增效。
高值医用耗材降价,降幅超过90%
2021年1月1日凌晨1时37分,76岁的向女士因胸痛4小时进入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实施了紧急冠脉造影、冠脉内溶栓及支架植入术,用上了价格798元的国家集采的心脏支架,成为湘潭市第一个享受到心脏支架集采降价实惠的患者。
冠脉支架俗称心脏支架,是一种高值医用耗材,用于急性期冠心病介入治疗。由于冠心病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急性心梗越来越多发,虽然心脏支架价格较高,但临床使用数量逐年增多。2020年11月5日,国家组织首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心脏支架成为首个集采品种。经过集采,10个产品中选,平均价格从1.3万元降到了700元左右,降幅超过90%。其中一款刚上市3年的药物涂层支架系统(雷帕霉素),报出了469元的全场最低价,降幅达到96%。
这场心脏支架的集采,预计节省117亿元。心脏支架集采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冠脉扩张球囊的集采,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总体费用进一步降低,加上医保报销,患者的费用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今后,更多的高值医用耗材将纳入集采,惠及更多的患者。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完善集采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近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对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开展集采。
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看病用药费用负担。而集采带来的实惠还不止这些。国家组织协调医保、卫生、药监等多部门共同发力,确保集采中选价格落到实处,让百姓真正用上优质优价的产品。
谈判准入,降低创新药、专利药价格
“再降4分钱行不行?”2019年,一段国家医保谈判现场的视频火了,视频中提到的谈判药物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达格列净片(安达唐),最终由第一次报价的5.62元降到4.36元。
这样的情形在国家医保谈判现场比比皆是,大量的大牌新药、贵药通过谈判降到全球最低价,如治疗肿瘤的免疫药物100毫克/10毫升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经过医保谈判,价格从7838元降至2843元,降幅超过60%;进口丙肝药物降价幅度超过80%,降至全球最低。
自从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我国开展了3次医保目录准入谈判。2018年开展抗癌药专项谈判,17个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达到56.7%,涵盖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等10多种癌症治疗用药;2019年,共计97个药品谈判成功,其中70个新增谈判药品价格平均下降60.7%,27个续约谈判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6.4%。相关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2020年,119种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50.6%,药品支付标准同步确定,患者支出减免近70%。
医保谈判的药品为独家药物,往往是创新药、专利药,价格高昂,医保发挥战略购买优势,以13.6亿参保人的全球最大市场,谈下合理的价格,为患者大大减负。据统计,与谈判前相比,通过谈判和医保报销双重效应,2020年累计减少患者支出超800亿元。
为确保患者第一时间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谈判药品,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会同卫生健康委及时出台“双通道”政策,谈判药品通过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双通道”进行供应保障。目前,已公布两批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两批名单中19种、97种谈判药品分别在5572家、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国家医保局已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公众查询渠道,配备谈判药品的机构名单将动态更新。
近日,《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公布,标志着新一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谈判准入阶段将在9—10月进行,届时,又将有一批新药通过谈判降价进入目录,患者受益面不断扩大,更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更多新鲜事
关注浙江在线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