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建光:强劲出口持续助推中国经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外汇 Author 中国外汇


来源:中国外汇

沈建光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要点

 

考虑到今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刺激强于预期、疫情拖累全球供给恢复,以及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等因素,预计中国全年出口整体上仍将保持较高增长。

 

2020年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中占比为14.7%,为全球最高。步入2021年,部分观点认为,伴随着海外疫苗接种加速,多国经济出现改善迹象,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局面将得到显著改善,中国出口的高增长会显著回落。然而,今年以来,中国出口仍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增长屡超预期。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发达经济体大规模刺激带动需求恢复,供需缺口扩大推升中国出口。疫情之下,发达国家悄然进行着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践,大规模经济刺激带动欧美需求明显反弹,成为中国出口的关键拉动力。美国方面,伴随着疫苗接种进展迅速,经济景气度明显上升,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为居民消费注入了强心剂。3月,美国零售增长近10%,显著高于疫情之前;房地产市场繁荣增加家居类产品需求,助推中国家具、家电商品快速上涨。欧盟方面,其一改年初疫情控制不力拖累经济的局面,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创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未来,中国对欧出口或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比于欧美需求侧的快速反弹,其生产侧的恢复却显著滞后,供需缺口空前加大。如在4月全球Markit PMI调查中,欧美显示供需缺口的重要指标“供应商交付时间”指数出现暴跌。在笔者看来,供给端束缚加剧或与如下三个因素有关:一是疫情之下跨国供应链尚未恢复,航运运力不足、港口拥挤等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对物流构成困扰,欧洲供应链更是进一步受到3月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的困扰;二是部分中上游物资短缺,特别是困扰汽车和电子领域的全球性芯片短缺恶化;三是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特别是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显示招工难与失业并存,疫情尚未平息和丰厚的失业补贴正在阻止失业人群回到劳动力市场。总之,供需缺口的显著抬升为中国强劲出口提供了支撑。


其次,中国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凸显,助推中国出口。得益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即便一直有产业链转移的担忧,中国仍能通过出口产业升级,一直在全球供应链中保有独特优势。疫情之下,中国出口承担着为全球输出防疫物资的主要职能。进入2021年以来,伴随着疫情形势的整体好转,中国出口已经从防疫物资扩大至越来越多的领域。除了与房地产相关的需求,当前服装、鞋靴、箱包出口也大幅反弹,说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出行用品需求正在逐步改善。此外,手机、集成电路、汽车、玩具等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小的品类,在今年以来也有强劲增长。

 

展望未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前印度疫情似有向东南亚扩散之势。倘若情况恶化,全球供应链难免遭受二次冲击,或进而使得全球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到,从4月开始,印度国内疫情全面升级,日均确诊40万例,国内卫生系统不堪重负。受此影响,去年防疫相对优秀、生产基本稳定的东南亚国家面临疫情恶化的风险,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家感染病例上升,马来西亚也提升了防控等级。东南亚是全球重要的服装和电子制造基地,一旦其疫情持续升级,订单回流中国的现象可能再现,中国供应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或更加受到依赖。

 

整体来看,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预计中国今年全年出口整体上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即使下半年基数升高,增速回落幅度预计也较为有限。中国出口的增长态势也将带动国内生产的提升,预计今年净出口仍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中国经济稳健的基本面和强出口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此外,近期美元走弱也助推人民币走强。5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达到6.4,创2018年6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4月北上资金录得净流入,显示外资仍旧看好国内经济。在此背景下,应利用好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协同加速推进多项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金融开放、鼓励资本双向流动,把握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时机。

——————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