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科普 | 跟着《梦华录》中的天仙姐姐学点茶~
最近的爆款宋朝大剧《梦华录》大家看了吗?
天仙姐姐刘亦菲在剧中饰演女主赵盼儿,她身为赵式茶坊的老板娘,一出场便是那行云流水般的茶艺表演,惊艳了一众看官。
由于这部剧的爆火,激起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们内心蠢蠢欲动的学茶DNA。
有网友留言:
“我也想看赵盼儿点茶,吃孙三娘做的点心,听宋引章弹琵琶,那简直是人间享受!”
“任何人没有看梦华录我都会伤心的ok?这哪是电视剧啊,这明明是江南宣传片啊!”
“能上一杯点茶吗?被翻牌的话,此生无憾! ”
“啥也不说了,我要回去学茶艺,学点茶!”
……
该剧仅上线5天,腾讯视频弹幕互动量破1000万,播放量已达4亿,豆瓣开分达8.8分。
随着该剧的升温,剧中涉及的宋代点茶也再次回到了广大观众的视野,刮起了一场“现代版”的点茶之风,这无疑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对于宋代的点茶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
下面小编将会从宋代的茶片、散茶和点茶等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来满足大家看剧后那满满的求知欲。
哪里能学点茶,小编在文末也给各位看官整理了,收好不谢哦!
#1
穷极精巧的龙团凤饼茶
宋代团饼茶制作穷极精巧,细嫩芽叶成为新宠,点茶成为主流的饮用方式,是古代茶叶品饮最浪漫多彩的阶段。
宋代的茶叶分两大类:一类是团饼茶,因蒸压成片,故又称片茶或蜡茶;另一类是散茶,采摘芽叶后经蒸青干燥而成,又称草茶。
欧阳修说:“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散茶分上、中、下三号,另有称苗茶,亦分三等。
宋代贡品片茶产于福建建安的凤凰山一带,又名北苑,所以当地产的茶又叫北苑茶。
太平兴国(976—983)初,宋太宗“特制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从此北苑专制龙凤团茶,以区别于民间百姓饮用的茶。北苑贡茶品类繁多,一代比一代精巧,穷极奢华,真所谓“争新买宠各出意”。
龙凤图案的茶银模图
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载:
至道(995—997)初,有诏造金铤、石乳、的乳、白乳。庆历(1041—1048)中,蔡君谟创造小龙团,二十八片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两府共赐一饼,四人分之。
元丰(1078—1085)间,有旨造密云龙。有诗云:“小璧云龙不入香,元丰龙焙乘诏作。”绍圣(1094—1097)间,改为瑞云翔龙。
大观(1107—1110)初,宋徽宗推崇一种白叶茶,此茶与常茶不同,偶然生出,非人力可致。又创制三色细芽、御苑玉芽、无比寿芽等。
宣和(1119—1125)年间,郑可简创“银丝水芽”,将新抽出茶枝上的嫩芽采下,经泉水浸泡后,剥去稍大的外叶,“只取其心一缕,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号“龙园胜雪”。
民间片茶有歙州的华英、先春、来泉,池州的庆合、福合、运合,饶州的仙芝、头金、头骨,袁州的玉津、金片、绿英,及明州片茶,婺州茶,常州大卷,复州大方、开卷等。
#2
点茶的程序和技法
宋代的点茶与唐时煮茶最大的不同是煮水不煮茶,茶不再投入锅里煮,而是用沸水在盏里冲点。
点茶操作,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中有详细记述:
北宋 赵佶 文会图(局部)
1. 炙茶
经年陈茶,需将茶饼在洁净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渍,待涂在茶饼表面的膏油变软,刮去外层,而当年新茶则没有此道程序。然后用茶夹钳住茶饼,在微火上炙干,下一步就可以碾碎了。
2. 碾茶
茶饼在碾前,先用干净的纸包起来捶碎,捶碎的茶块要立即碾用,碾时要快速有力,称为“熟碾”。
这样碾出的末茶洁白纯正,若经宿,会致茶汤色昏。
3. 罗茶
碾后的末茶过筛称为罗茶。茶罗以绝细为佳,“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宋徽宗也认为,末茶绝细,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
4. 候汤
用沸水冲点末茶,水温的恰到好处至关重要。汤“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
宋代煮水与唐代不同,不再用鳆(fù)而是用瓶,敞口能目辨汤变,而茶瓶辨汤就比较困难。
所以蔡襄说:“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宋代茶人在茶事操练中提出了“声辨法”、“气辨法”,即依靠水的沸声和蒸气的升腾来判别煮水是否适度。
5. 盏
点茶之前先要熁(xié)盏,即将茶盏用开水冲涤温热,“冷则茶不浮”。
宋徽宗也认为“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6. 点茶
点茶是最为关键、也最体现技艺的一环。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调膏需掌握末茶与水的比例,一盏中放末茶一钱,注汤调成极均匀的茶膏。
再注汤,用茶匙或茶筅环回击拂,以盏内沫饽颜色鲜明、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详述点茶自“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后的七次注汤法:
第一汤环注盏畔,勿使侵茶,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转,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面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真精华彩,既已焕然,轻云渐生。
五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着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描绘了碾茶烹点的场面。
宋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一人骑坐凳上,推磨磨茶,磨出末茶呈玉白色。另一人立于桌边正提汤瓶在点茶,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泉瓮,桌上是茶罗、茶盒、茶盏、茶托,左手桌角处一柄茶筅,一切显得安静整洁,专注有序。
点茶颇见功力,因此宋代常就点茶技法进行竞赛,称为“斗茶”。
那么哪里能学到规范的点茶呢?
快来参加7月1-4日
第二届点茶技艺研修班吧!
扫描下方计划中的二维码即可报名!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哦!
END
审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于良子高级实验师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来源:周智修、江用文、阮浩耕《茶艺师培训教材Ⅱ》(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中国茶叶学会新媒体平台
01
“中国茶叶学会”APP
△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
扫码下载APP,注册后登陆观看直播,更流畅更稳定呦!app下载方式:1. APP Store、应用商城、浏览器搜索“中国茶叶学会APP”进行下载安装;2. 注册用户信息并登录;3. 点击首页“直播”找到相关会议点击报名;4. 点击“我的”进入页面后,点击“我的直播”进入会议目录,选择要观看的直播即可。02
其它平台
更多茶叶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官方微信!
投稿邮箱:lcj@tricaas.com,欢迎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