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振兴九策

2016-12-11 罗天昊 罗天昊国与城

            兴汉九策

           

 

 

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  著有《大国诸城》

罗天昊公众微信(罗天昊国与城,ID:Luotianhao99)

 

此文为罗天昊相关讲座整理而成,主体2014年发于投资时报,原题《兴汉九策》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近日,关于武汉市委书记调任云南的消息,引起了举国震动。也引起了世人对于武汉前途命运的关注。

 

    武汉是一座两江汇流的城市。龟山之顶观长江与汉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尽现武汉之沉雄大气。

 

    武汉居中国经济的天元之地。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雄视天下,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实乃中国最核心的枢纽城市。以武汉为圆心,其半径1000公里左右,几乎囊括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广深,西至成渝与西安,均在其视野之内。

 

    自近代以来,武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四大名镇之首。在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以及张之洞督鄂以后,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武昌首义,民国肇造于此。孙中山《建国方略》称“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建成东方的芝加哥”。建国后,武汉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美国着名学者麦金利·康韦在1999年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将武汉列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率先崛起,中部相对塌陷,至谷底之时,武汉的经济总量一度排名全国十名之外。这座雄踞天下之中的重镇逐步沉寂。盛衰沉浮,皆由大势使然。

 

  低潮期的守望,也是为未来蓄力。

  近年来,国家大势渐变,武汉地位逐步凸显。2005年,武汉被纳入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2007年,武汉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2009年,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期,国家推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已成腾飞之势。

 

  善借大势,方为智者。

 

2013年,武汉适时推出2049远景规划,为武汉未来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并且提出了分步战略,从成为洲际区域中心城市,到次级世界性城市,再到世界顶级城市,历36年,成就蔚然气象。而这些抱负,已超越当初中山先生提出的“东方芝加哥”的设想。

 

  理想很丰满,但从现实到理想之间,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坚忍。

 

  武汉还是一座没有加冕的未来之城。

 

 2049,距离尚久。武汉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九,离建国初期的第四尚有落差。与北、上、广、深相比还差一个量级。以目前的经济总量,尚不足以支撑武汉成为全国中心城市。

 

 大势所趋。但是大势未至。武汉成为大陆的中心,需要有国家战略转变的前提:第一要建立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第二是统一的国内市场。目前两大前提均不具备,东风未至,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武汉的发展。

 

  武汉犹如重剑,刚猛,却显得不够灵活。重工业的过于强势,压抑了大众工业的发展,而民营经济未臻至境,亦使其欠缺活力。

 

惟楚有才,武汉是中国三大科教文化基地之一,但是人才外流严重。未来武汉需容纳更多天下雄才,需要更大的胸襟气度。

 

武汉一城独大,反使其战略调整空间受到制约。未来,武汉都市圈需在产业协同方面付出更多努力;武汉与合肥、南昌、长沙发展阶段类似,竞争大于合作,未来需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落差。

 

 九派横流,包容万物。武汉净流入人口占比约19.6%,武汉要成为中部的开放之城,目前的开放性与包容度,与未来抱负之间,尚有巨大空间。

 

  负重剑,行长路,成大器,乃是武汉崛起的必然之路。

 

   作为湖北人,早年从山中小县遥望武汉,知武汉之大,近年居京城,走四方,亦知武汉之小,情怀未变,但视角有别,特撰《兴汉九策》一文,希望抛砖引玉,武汉卧虎藏龙,人才鼎盛,定有继往开来之志士。大江潮涌,鱼龙潜跃。

 

 

    第一策:善借国家大势,高起点肇划未来

 

  中部崛起,大势已成。

  长江经济带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王牌。除了上海之外,中国的另外两座希望之城分别是武汉和重庆,均在长江经济带上。

 

  对于中国经济版图的规划,先辈胡焕庸早有洞见。按照中国人口地理分布,长江是“胡焕庸线”的中轴,武汉正处在“胡焕庸线”的中心。

 

  由于特殊的时势,也为了实现赶超战略,中国奉行典型的非均衡发展路径。改革30年的崛起,其本质乃是借助全球产业大转移,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得风气之先,率先崛起。

 

  中国的崛起,乃是全球大陆型大国崛起的异数。美国是最典型的大国模式,经济发展主要以内需驱动为主,而中国不然,由于处于后发劣势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主要并非借助内需,而是以外向型经济拉动。

 

  近几年,东部增速减弱,整个国家的增速亦开始下滑,但是,这并非不正常,而恰恰是回归常态。就全球大势而言,几乎所有的内陆型大国,其地理中心,均为重要的经济中心。芝加哥是美国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莫斯科既是俄罗斯的首都,亦是联接欧亚疆域的中心,巴西利亚既是巴西的地理中心,亦是该国第四大经济中心,“天下之中”崛起,乃大陆型经济的必然。

 

  武汉在中国亦是如此,虽然改革开放之后地位相对落后,但是未来仍然可期。其雄踞天下之中的优势,是任何时代都无法绕过去的。

 

  目前武汉的经济总量还有一定差距,但经济总量并不是问题,历史形成的原因,将由未来去解决。只要按照目前的增速持续下去,10年左右,武汉就可以冲刺国内经济中心之一,更长期来看,武汉成为国内第三大甚至第二大城市,也并非虚妄。事实上,晚清和民国时期,武汉曾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从可能到现实,武汉需借助国家乃至全球发展大势。

 

武汉被称为“东方芝加哥”,但是,芝加哥的亦经过长期等待,并借助了两大时势。其一是国内市场的统一。19世纪后半期,美国南北战争已结束,整个美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芝加哥的大陆枢纽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否则,若美国南北分立,或者内部关卡重重,其中心作用必将削弱。其二是美国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变。美国立国之初,由于人口稀少,主要是通过与欧洲贸易发展自己,而自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移民增多,消费能力提高,外贸退居次要地位,美国转型为内生性经济大国,芝加哥得以成为美国内陆商业交往的中转地,其“大陆枢纽”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武汉也需等待两大国家时势变化:国内市场的统一,以及内需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量。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武汉既要敢于以国内第二大城市自励,更需以此为目标,调整未来战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2049规划中,武汉前期实施工业化战略,后期实施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应比较贴近实际。

 

 

第二策:强二优三,实施“中端崛起,高端突破”的产业战略

 

  城市崛起,产业为基。决定武汉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产业选择问题。

 

  无论国家还是城市,采取何种产业,必须以其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为基础。而这往往是很多城市当下忽略的。

 

  就国家而言,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都在欧美国家手中。汽车核心技术,主要在日本、德国、美国,家电核心技术也是在日本、美国。飞机核心技术,在法国、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在高端领域,中国受到欧美的阻击。在低端领域,中国还受到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阻击,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局。

 

 中国最大的机会在哪里?就在产业升级。目前我们有一个普遍的思潮,就是认为制造业过剩,实际上是一个假象。

 

  从全球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仍然有200多家。通用、IBM都是制造业。1500年以来出现过几大全球霸主,荷兰、西班牙、英国先后衰落,而美国经历了多次危机仍屹立不倒,就在于它有一个强盛的、合理的产业结构。虽然美国是全球第一的服务业大国,软实力领先全球,但它的制造业同样非常发达,甚至还是第一农业大国。合理的产业结构,使美国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调整能力。

 

中国暂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远未至顶峰。英国巅峰期制造业占全球工业国家的比重大约是45%。美国巅峰期比重是53%。中国目前仅仅是份额上的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所以我们现在说制造业过剩还为时尚早,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制造业都是中国的财富,而不是包袱。

 

  基于现实,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战略应该是以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辅。就国内产业格局来看,是优先发展沿海,武汉作为一个中部城市的定位,产业规划不宜过于超前。

 

 强二优三,以中端崛起,以高端突破,或许是武汉更理性的选择。

 

  近年武汉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比较切合实际。目前武汉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制造业会交替。去年武汉的制造业占比40%左右,服务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沿海水平。在未来十年,甚至更久,这么一个产业结构还会持续。所以武汉十年之内不用去制造业化。武汉最终服务业的占比,可能不适合像北京的近80%这么高,可能是60%这么一个水平,这是不可跳跃的一个发展阶段。

 

  很多人一直将武汉与芝加哥作比照。芝加哥从19世纪末至上世纪70年代,一直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后,它才开始逐步进行产业转型,现在成为美国的高新产业基地。先实现制造业的崛起,再成为服务业中心,最终实现全面崛起,这样一个路径可能是武汉未来需要坚持的。武汉需要脚踏实地,要打硬仗,打持久战。

 

  武汉的产业规划是打造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板块,建设全球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会展中心、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总目标,实际上还要分阶段。我认为,前十年武汉应致力于成为全国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十年之后,再去追求后面的几个目标。

 

    当下,全国性的产业转移如火如荼,这是再造中国经济版图、实现全面崛起的重要时机。在高铁时代,武汉跃升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交通和区位优势彻底凸显,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产业转移的支点。未来十年是武汉发展制造业的最好时机,也是实现中端产业、大众产业崛起的最大机会。

 

第三策:扩大战略腹地,率先实现产业升级

 

一城独大,雄视四方。

武汉在湖北以及整个中部地区有很高的首位度。但辐射能力还不强。上海能辐射整个长三角,香港能带动整个珠三角起飞,武汉能否垂范中部?

 

  当下,武汉要理顺两个关系。一个是武汉都市圈内部的关系,要实现武汉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和梯度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是武汉与长江中游城市圈的关系,特别是与三大次中心—长沙、南昌和合肥的关系,武汉要加大对这些城市的产业互补,形成合力。未来武汉需要率先完成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落差,方才可以整合中三角或者中四角。

 

2013年底,习近平、李克强先后到东盟国家访问,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北部湾的振兴提出了十年,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战略预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阶段是平行同步的。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东南亚国家也是,没有形成产业互补。这几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国一直处于顺差,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多数的东盟国家觉得没有从中国得到好处。中国应逐步形成与东盟的产业落差,形成类似于目前日本和东盟之间的关系。中国以高铁换大米体现了这一战略思路。中国必须率先一步完成产业升级,形成与东盟的产业落差,这样大家才能心服口服地认你做老大。

 

  武汉同样也有这个问题。武汉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必须要实现率先一步的产业升级,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成为中部的龙头。打破目前跟湖南,跟江西,跟安徽的平行竞争关系,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这样长江中游城市群最终才能形成合力。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出来,几个省的态度不一,根源在这里。未来,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北在中四省中,要率先完成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落差,成为中部发展的发动机。

 

第四策:推行“民营经济倍增计划”

 

  工业倍增,再造武汉,但是还不够,武汉还需要民营经济倍增计划。

 

  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是检验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民间最为富有的两个省—广东和浙江,民营企业都比较发达。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像华为、美的等等,都是崛起于这些地方。民营经济的振兴,对国家和城市都至关重要。

 

武汉2013年民营经济的占比大约是50.7%,历史上首次超过 50%,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同为中部经济重镇的长沙、郑州等城市比亦稍逊色。与沿海地区比更是差距较大。

 

中部崛起,六省竞争,前几年湖北陷入与河南、湖南的竞争之中,无法成为公认的中部崛起龙头,一个很大原因就在于民营经济发展还有所欠缺。毫无疑问的是,民营经济的实力更多来自市场,而非特权,带来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这才是武汉振兴的希望所在。

 

      我在2011年的时候,应浙江省委的邀请参观过义乌,义乌目前成为全国第一大小商品市场。为什么汉正街衰落了?很多人情绪化地说,武汉人太狡猾,做生意小聪明之类的,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要从产业以及经济布局去找原因。

 

   汉正街虽然起步早,但是,其模式,却一直是纯粹的中介市场,实行一种“买全国,卖全国”的模式,由于武汉民营经济不振,汉正街缺少产业依托。货源主要从外地来,则成本过高,最后,优势逐步流失。

 

相对而言,义乌则是实行另外一种模式,即“买本地,卖全国”。义乌市场能够崛起,其根本,乃在于金华本地,甚至整个长三角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达。

 

    武汉突围之路,也许可以从汉正街与义乌的比较中获得启迪。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武汉的民营经济,有四大机会。

 

  一是新兴产业的崛起将更多地偏向于民营企业。新兴产业将是武汉经济的巨大增量,而增量变革一般都相对容易。

 

  二是武汉全面崛起的机会。新区发展,机会可能更多地来自于民营经济。比如说蔡甸区,去年民营经济占比超过80%,包括很多远郊区,民营经济占比也很高,可以改变武汉市民营企业占比过少的现状。武汉的新区发展,没有历史包袱,民营经济的空间巨大。

 

  三是承接产业的机会。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更多地选择民营企业。事实上,武汉也正在走这条路,已经引进的家电等产业,产业主体多数是民营企业。这是未来一个巨大的增量。一旦形成气候,不仅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沉淀技术,逐步培育本土企业。

 

  四是国企改革的机会。高速时代已告终结。而国企改革就是存量改革的重点。未来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是一个必然趋势。广东、浙江等地,国企的空间已经不大,武汉早年在国企改革方面相对滞后,但改革不到位有弊端也有好处。好处就是未来空间更大,一旦武汉重新启动国企改革,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第五策:振兴新区,均衡发展

 

始作俑者,首推北京。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发展都是“摊大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城市政治中心为起点,逐步扩张,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种典型的“圆环套圆环”游戏。

 

  北京即是“摊大饼”模式的典型代表。北京中心城六区面积只有8%,但是创造了80%的GDP,其中西城区的产能效力是远城区的1000倍,而庞大的郊区则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一上班,人群就从郊区往城市跑,一下班,人群就从城区往郊区涌,导致了堵车、雾霾等诸多都市病问题。

 

  而武汉现在的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合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尤其是新区的发展问题。武汉未来注定不能仿效北京的发展模式,而应该仿效伦敦模式,在主城区周边发展卫星城,实现均衡发展。

 

  在武汉2049远景规划中,武汉提出了“1+4”布局设想。

 

  “1”是城市的核心“主城区”,“4”是外围地区的4个“次区域”,分别是“临空次区域”、“临港次区域”、“光谷次区域”和“车都次区域”。

 

  “主城区”的范围在三环线以内,面积约530平方公里,是未来武汉的中心城,也是武汉建设国际服务性城市最主要的空间载体。武汉将在这一范围内打造“活力中心城”,未来,主城区的人口控制在700万左右,九成工业企业外迁,约六成就业岗位在主城。武汉的四大次区域,还只是从功能划分,未来更需进一步落实到各个远郊区。

 

武汉未来的远郊区产值,至少需要在50%以上,打造“强干强枝”的模式,而非“强干弱枝”的模式。

 

  在武汉十几个远郊区中,至少需要三个以上的区的产值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主城区的平均产值。黄陂的产值基本接近几个主城区的平均值,但是其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均偏低,含金量略为逊色。未来的武汉远郊区中,必须诞生几个产值庞大、产业兴盛、消费能力强大的区域。

 

 

第六策:振兴文化产业,打造新的支柱

 

建设五城,文化当先。

 

武汉市提出要建设五城—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国家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便会提上议事日程,武汉自不例外。

 

  全球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仅有强大的硬实力,也有强大的软实力。不仅有强大的制造业,也有发达的文化产业。现在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占比普遍在20%。中国目前是4%左右,与全球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北京、杭州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0%,相比之下,武汉差距巨大。

 

  武汉在文化产业方面还有两大空间。第一个空间,是总量和占比。武汉现在文化产业的总量不大,占比也不高,但是如果能够把文化产业占比提高到5%乃至以上,武汉的文化产业也会成为一个支柱产业。

 

是否在某一个领域引领风潮,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韩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并不靠前,但是它的《江南Style》、《来自星星的你》能够风行全球。香港不大,但是它的电影文化风靡东南亚以及日本。目前来说,武汉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拿媒体业发展来说,《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知音》杂志,从收入到发行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武汉在全国舆论场的主导权方面,与广东、北京差距不小。

 

       刚组建的“九派传媒”,号称要成为全国性媒体,不知其抱负与胸襟,可经历时代检验?


  武汉文化产业的振兴,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可总结为“三化”,就是现代化、商业化、市场化。

 

  现在中国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地方,不是洛阳、开封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古城,而是经济发达城市,比如杭州。杭州已经是中国的创意之都之一,它的动漫产业非常强势。而武汉在这方面差距明显,存在文化产业现代化不够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商业化。杭州的文化产业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化属性非常高,一部名为《宋城千古情》的歌舞剧,不停地循环演出,到现在收入将近40个亿。武汉未来也需以商业化的手段来进行文化产业运作。

 

  最后一个是市场化。在深圳、杭州,很多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是民营企业,广州就更多了,全国众多著名歌手,当初都起步于广州的唱片公司。武汉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市场化,投资主体需更为多元,准入门槛应继续降低。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美国在里面加了一些元素,比方说西部牛仔放荡不羁的精神、惩恶扬善的价值观,最后吸收全球文化的精华,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东西。文化产业就是这样,它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资源,而在于你成为资源交换的中枢。这一点对于武汉的未来至关重要。武汉未来将成为位于国家中部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国未来前三大前二大城市,在更遥远的时代,还将将成为全球的十大城市之一,必须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唯有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文化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第七策:建成内陆改革高地

 

渝汉争雄,开放为先。

 

作为天下之中,武汉最有天赋成为中国的内陆改革高地。但是重庆率先提出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武汉、郑州等更有天赋的城市反没有及时意识到开放这一软实力的重要性。

 

  未来武汉成为内陆改革高地,既需在硬件方面成为全国资源交换的枢纽,又需要在软件方面成为全国制度变革的源起。

 

   首先,从硬件上说,武汉最有资格和能力成为资源交换的枢纽,成为中国大陆的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等。以前国家的中心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孔雀东南飞,发财到广东。未来应该改变这一局面,东西南北风,发财找红中。红中,湖北的方言就是中间。

 

  其次,武汉要成为人才的高地。武汉高校在校人数雄冠全球,但是却无法吸附更多人才,精英流失非常严重。未来武汉要成为内陆开放中心,首先要成为人才的聚集中心,增加对人才的吸附能力、包容能力,汇聚天下良才,发挥百家智慧。必须要有这种气度。

 

  此外,武汉应该成为全国制度与文化的高地。

 

  武汉未来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有很大的机会,或者说优势。

 

  第一个机会是制度差距产生的势能。湖北很多干部是从深圳等沿海地方过来的,这对湖北、对武汉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包括这几年对发展模式的改变,对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等。除却个人因素,还有整个区域的制度改革空间,比如把沿海城市好的制度移植过来,就是一个红利。

 

  第二个机会,是武汉的成本优势。在武汉引进一名人才,给他安个家,大概花200万。但是在上海、北京,留住一个人才,估计得1000万。成本的优势注定了武汉改革机会更大。上海、北京的户籍改革搞不动但是武汉就可以。这是武汉未来在改革方面的巨大优势。

 

  第三个机会,就在于改革的发动机制的变化。此前中国的改革是从沿海推进到内地,但是现在改革已经形成了均势。现在很多的改革不是在以前的所谓的改革重地发生的。比如说全民社保,不是广东,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陕西神木率先在这个领域实现突破改革的均势竞争,必然结果就是任何地方都有实现突破的可能。武汉应成为内陆改革之胆。

 

  第四个机会,是武汉的城市级别设置非常有利于改革。

 

    中国既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权力干预严重的国家,在这样一个体系中间,行政级别太高是柄双刃剑。设立直辖市的初衷是希望它在经济社会改革方面起到带头作用。但是过高的政治地位,并不利于改革,很多东西都有顾忌,甚至维持稳定比锐意改革的需求更大。而武汉在很多领域的改革就不需要那么大的顾忌。比如上海的教育改革,江西姑娘占海特跑到上海去高考,几个上海人游行,市政府马上就偃旗息鼓,不敢搞高考改革了。武汉在全国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合理位置,也为未来的改革赢得了巨大的空间。这是武汉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最大优势。

 

 

第八策:善待人口红利,建成包容开放的博大之城

 


立国之基,以人为本。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北人都是以聪明著称,武汉人尤胜之。有一段时间,武汉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最关键的是,武汉作为全球拥有在校高校生最多的城市,每年留武汉的大学生比重却很低。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过,人才流失是一个动态的因素。只要武汉改变一些政策,留住人才的空间还是很大。武汉今年的毕业生有30多万,大约有一半与武汉的相关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就是说未来的高校在校生有一半会留在武汉。这与以前相比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如此下去,大约十年左右,武汉的人才拥有率完全可以冲到全国前五,甚至前三。这是一个优势。

 

  另外一个是人口优势。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倡控制人口,觉得人口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全球发达国家从崛起到成为世界主流国家,人口是一直增加的。美国从建国初期的200多万人口,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到4个亿,增加了几百倍。而且德国、英国的人口都是增加的。实际上,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创造社会财富,而非仅仅是消耗社会财富。从人类早期的几百万,到现在的几十亿,人类生活水平不是越来越低,而是越来越高。

 

  人口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广东、北京、上海,为什么能发达?就是因为改革开放时期吸附了全国大量的人口。而且吸附的人口与本土的人口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吸附的人口中,年轻人比例远远大于本土人口,所以说,移民城市的人口红利绝对比一个静止的城市要高。

 

未来关于中国发展的几大国家战略,必然造成武汉的全国中心地位。人口向武汉迁移,大势所趋,甚至不仅是中国人,还可能有一些东南亚的移民会到武汉来。

  武汉去年的人口大约是1000万,其中户籍人口大约是800多万,这将是武汉一个巨大的财富。未来,武汉的人口迟早要到1500万甚至2000万。城市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第一,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重会改变,未来武汉将有望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移民城市,一个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充满生机的城市。在我与《投资时报》联合研发的“中国城市包容度排名”中,武汉连续两年成为潜力最大的城市,但是,目前武汉净流入人口只有大约200万,占比仅20%左右,未来武汉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应超过50%以上,成为大陆中心人口熔炉,博大雄浑的国家中心城市。北有北京,南有深圳,中有武汉,大武汉,包容天下,吐纳四方。

 

 

第九策: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保持平衡

 

  北京雾霾重重,武汉山清水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武汉的空间非常大。  

从2011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分别为9.2%、7.8%、 7.7%、7.4%和6.9%,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同时期的单位GDP能耗,则分别减少2%、3.6%、3.7%、4.8%和5.6%,呈快速递增趋势。关键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作为穷国,中国未来最优的发展模式也许是,在增速方面,保持长期的次高速,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速度。

 

对于北京等先发区域来说,巨大的治污压力将制约其未来发展速度,对于青海、西藏等涉及到国家环保底线的区域,经济方面的大发展亦是无望。而甘肃、河北等既发展滞后、生态压力又很大的地方,在经济发展领域也不能有太大指望。最大的机会,来自既保持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又相对比较好的地方。

 

武汉最近几年发展速度领先于全国,且坐拥江湖山川,生态环境在大城市中优势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和保持生态环境方面,拥有比北京和上海等地更多的弹性空间,可以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发展。目前,武汉开发区域与生态区,基本是一半一半,未来武汉的底线,亦至少保持五分之一的生态区。

 

金山有价,青山无形。金山代表现实,青山留给未来,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平衡,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显性财富与隐性财富的平衡,积极进取与敬畏底线的平衡,方为正道。

 

东部增速已低,西部环境保护任务严重,华北受制于严重破坏的生态。中国未来真正有潜力的地方,就在中南。如湖北,湖南,重庆,河南,江西,安徽等地。更具体地说,若由市场选择,中国未来最大的增长极,一个是成渝经济圈,一个是长江中游经济圈,武汉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希望之城。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保持平衡,是武汉的巨大优势,武汉相对于全国多数地方,留白更多,弹性更大。

 

 

此文为罗天昊相关讲座整理而成,主体2014年发于投资时报,原题《兴汉九策》



——往期经典回顾——

无锡还有戏吗?

罗天昊:中国中产阶层出路何在?

北京可以撒娇,深圳不可任性

龙头之争,江苏能否取代广东?

实体经济最可靠,中国需要佛山模式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