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买房跟着政策走!一文看懂2019全国楼市重磅政策

广州乐居 2021-07-25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已经进入尾声,一年一度的年终盘点如期而至。这一年房地产行业风云变幻,市场变化亦是天翻地覆,全国楼市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为全方位呈现2019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乐居特别策划——2019全国&大湾区&广州楼市盘点,从政策、市场、交通规划、土地、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和全面剖析,并展望“2020”。



在“房住不炒”的大方向指引下,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楼市调控步稳蹄疾,“三稳”不断被重申强调,从年初的“小阳春”到回归平稳,再到年底部分城市限购微调,掀起一波小高潮……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一、主基调“房住不炒”,各地方“因城施策”


政策是指引房地产稳步前行的风向标。2019年,主要以“房住不炒”为基调,各城市“因城施策”,进行市场调控。据乐居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楼市出台政策近500条!其中,包括住房公积金、加大户籍改革、人才新政、调整土拍规则等各个方面。

 

(一)中央重申房住不炒

 

回顾2019年楼市,坚持“房住不炒”,防止楼市大起大落,可谓是贯穿始终。

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紧接着两会召开,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也为全年楼市平稳走向定下了基调。3月5日的政府工作提出,要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要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夯实城市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并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2月23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建部对2020年房地产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会议指出:2020年,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并强调,“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12月23日会议明确,长期坚持方针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这个表述看,新意在于强调了“长期”,其含义就在于,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受市场周期的影响,无论市场好与坏,后续都会管控,这对于2020年以及未来的楼市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政策也明确发展长效机制和调控机制,体现了楼市在引导成长的发展思路。

 

(二)多地明确“一城一策”

 

除了“房住不炒”以外,“一城一策”和“因城施策”也是2019年各地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关键词。

 

2019年,包括福建、河南、江苏、广东、安徽以及杭州、宁波、长沙、成都等多个省市在内,明确研究制定并实行“一城一策”的房地产调控方案。

 

各省政策一览


福建是今年首个明确提出“一城一策”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要夯实城市主体责任,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福州、厦门编制“一城一策”实施方案,切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河南紧随其后。1月17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2019年将继续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实行“一城一策”。

 

浙江省提出,将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杭州、宁波两市今年将研究制订“一城一策”方案,其他城市也将做好方案的制订工作。

 

江苏省两会提出,2019年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落实好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健全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

 

安徽方面,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精准调控,健全市场监测、评价和预警机制,坚持分类调控、一城一策,多方式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

 

广东方面也提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到城市层面:

 

成都:按照国务院要求,研究“一城一策”的具体方案,此后将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精准调控房地产市场,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市民住房需求。

 

长沙: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开展“一城一策”试点,着力构建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现“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让全体市民“住有所居”。

 

上海:根据国家要求,正在研究制定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城一策”的长效机制。


可以看出,在坚持中央房住不炒的基础之上,地方落实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使房地产在政策层面明显缓和,也使各城市在具体实施中更符合当地市场。

 

(三)“小阳春”昙花一现

 

2019年初,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小阳春”现象,市场交易有所回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商品房销售方面,1-3月份,商品房商品房销售额27039亿元,同比增长5.6%。

 

在此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再次提及“房住不炒”,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控,政策紧缩程度自4月以来明显加强。这也使得一直到年底,全国房地产市场始终以平稳为主。

 

4月,住建部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5月,住建部在此前对6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的基础上,又对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佛山、苏州、大连、南宁4个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银保监会4月17日也发文强调,要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主动配合整治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处置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等等。

 

地方限购政策也开始升级。

 

从4月起,合肥、济南、北京等多地采取措施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强调打击炒房,严禁哄抬房价等行为。长沙从4月22日起将二套房契税提至4%;西安6月20日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住房市场调控管理,直指落户购房炒作,并将临潼区纳入住房限购范围,严格执行西安市住房限购政策。

 

此外,海口规定2018年4月22日20:00后户籍迁入海南省的居民家庭只能购买1套商品住宅,并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出售商品住宅。丹东规定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市区范围内限购1套新建商品住房,本地和非本地户籍人员凡在市区内购买住房实行5年限售,同一楼盘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每月环比涨幅不得超过0.6%。

 

以广州为例: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表示,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土拍市场升温、大湾区规划落地等重磅利好,3-5月行情升温。但自6月官方重申严格把控楼市态度后,市场气氛渐趋平淡,加上经济大环境、缺乏楼市利好带动等因素影响,买家购房心态产生变化。

 


这也导致“金九银十”成色不足:



克而瑞认为,中央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进而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期调控目标。而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中央已将更多的政策自主权赋予地方政府,要求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全国公积金政策松紧并存

 

2019年多地公积金政策进一步收紧。如西安启动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一级响应,暂停西安地区(含西咸新区)以外购房提取公积金,降低贷款额度,提高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天津规定,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应支付不低于购房全部价款60%的首付款。石家庄则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暂停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各地公积金政策调整略有不同,三线城市有明显宽松,但北京等一二线城市则持续收紧,包括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均约束贷款上限。

 

部分城市对公积金政策有所微调,如佛山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年的最高可贷50万元/人,夫妻可贷100万元。深圳取消“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失业证明”等材料、购房提取票据间隔有效期由2年延长至3年、基本保障对象可按实际房租提取公积金等。

 

还有部分城市针对刚需购房者有所“倾斜”,如郑州、成都等城市对贷款期限有所延长,以降低购房者还款压力。

 

大湾区内,12月24日,广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在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在广州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可不再提交《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

 

(五)多地调整土拍规则,降温地市

 

4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制定实施2019年住宅用地“五类”调控目标。紧接着,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重点管控土地市场资金。

 

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调控目标的前提下,在2019年下半年以来,拿地热现象开始有所降温,“地王”不再,流拍、竞买终止、底价成交屡见不鲜。


各省政策


4月,杭州主城区涉宅用地封顶溢价率上限由50%调整为30%,并于6月29日公布9宗涉宅地块,首次设置“限房价”。


5月,苏州调整土地出让报价规则,规定将土地出让报价条件从定值调整为区间设置。


5月,合肥进一步明确竞买资格审查,竞买人在办理含有商品居住用途地块的竞买报名登记手续时,须提交其控制的子公司、控制其的母公司或其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或其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控制的子公司等关联公司不参加同一宗地竞买的书面承诺。


6月,东莞公共资源交易网正式发文《东莞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达到上限后的终次报价规则》,规则提出:在网上报价达到上限后,不再接受最新报价,开通网上终次报价功能,转为竞终次报价;而终次报价则以“最接近平均价者得”,引发市场关注……


另外,有消息爆出多家房企被列入暂停公开市场发债业务名单。多家媒体透露,监管部门将收紧部分房企公开市场融资,包括债券及ABS产品;同时,住建部曾联合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行业“地王”现象点名十余家开发商。

 

“稳”字当头,以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二、地方人才政策频出,是人才争夺战?还是变相松绑?


近年来,“人才争夺战”在全国各个城市打响,2019年也是一样,从年初到年尾,各地人才政策频出,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吸引人才落户,以促进城市发展。

 

(一)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

 

对于人才的招揽,首先便体现在放宽落户上。


各省政策

1月11日,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同年4月,广州进一步放宽人才入户年龄限制,取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人员入户社保参保年限限制,只需在广州现引进单位有参保记录,本科生连续半年社保可入户。 南京3月1日起上调了社保和居住分值,并放宽社保缴纳门槛,由原来的“2年内连续缴纳社保”变为“累计缴纳社保不少于24个月”。 兰州规定,从今年3月13日起,中专以上学历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国内在校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均可迁入兰州市落户。 3月18日,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全国公民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 4月3日,杭州也加入到降低人才落户“门槛”的城市行列,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5月6日,山西全面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放宽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学历人员、在校大学生、技术技能人才等5类人员的落户政策。 此外,重庆同样实施人才落户“宽门槛”政策,规定所有人才落户,均不受在渝务工、就业年限和缴纳社保年限的限制,甚至没有年龄限制。西安规定本科(含)以上学历、本科(不含)以下学历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迁入西安市落户。 12月25日,又一重磅政策亮相,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到,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放宽落户是否意味着放松房地产调控?这里有个政策要重点提一下: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其中,户籍制度的放开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任务》指出,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此任务一出,有舆论认为超大城市落户有所松动,将引起人口分布的集聚,甚至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对此,人民日报4月12日刊发《写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评论员观察)》文章称,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城镇化如何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能动摇,要始终将其作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

 

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也表示,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是必须坚持、不能动摇的。

 


(二)人才政策与买房挂钩

 

尽管强调房住不炒,但人才大量流入势必也将推动地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也使得“抢人大战”再度升级,且不少人才政策跟买房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超百余座城市推出或升级人才新政。

 

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指出,2019年4月以前,多城以调降人才落户门槛为主。呼和浩特、保定、宁波等市则推出了人才购房补贴类激励政策。8月之后,上海、天津、南京等市开始有部分区域放松限购,长沙、江门、三亚等市则在全市范围调降人才购房门槛。9月至10月,又有包括新乡、漯河、晋城、宜昌,广西除南宁、柳州以外等全国近30个城市加入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的阵营。

 

临近年底,人才政策持续发力。

 

各市政策:


上海11月1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显示,新片区部分核心人才、特殊人才可直接落户,其他各类人才居转户年限缩短。

 

南京11月7日,南京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试行办法》,符合条件的七类人才可优先选房购房,为人才购房开辟优先通道。以政府文件确认人才可优先购房,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佛山11月29日,佛山放松限购,在佛山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非本市户籍人才,购首套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且本科以上学历,有劳动合同就能买,一二手房都行。

 

徐州12月3日,徐州人才购房补贴申报细则出炉,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购房实行补贴,首次购房最高补贴10万元。

 

广州12月13日,广州南沙区放开人才限购,符合条件的本科学历者,可不受户籍、社保、个税限制,可在南沙购买首套房。


 12月17日,广州花都区放开在本区购买社会保险6个月的时限要求,申领人凭相关就业或创业证明即可申领人才绿卡,持卡人在置业、入学等方面享便利化服务。

 

12月20日,继广州南沙、花都推出人才购房优化政策后,广州黄埔的人才政策也接踵而至。连续工作半年的各类人才可限购一套房!而持有广州绿卡人才者其父母、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均可在黄埔区限购一套,而港澳居民在黄埔买房与广州市民同等待遇。

 

温州12月25日,温州发布《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优秀本科生买房打7折,租房3折,力度空前。


仲量联行表示,多地人才政策密集发布表明,人才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各地都拿出最大诚意来吸引人才。当然还应该认识到,人才应更多地与产业政策挂钩,能留住人才的是产业,而不是单纯的购买住房。

 

三、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楼市政策利好不断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落地,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这意味着,大湾区将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迎来发展建设热潮。与此同时,大湾区各城市楼市也成为全国关注焦点。

 

为了让大家更加一目了然,乐居整理了大湾区9+2城市最新楼市政策(统计时间截止到2019.12.24)。

(点击查看大图)


同时在大湾区人才政策方面,也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9年3月,财政部出台境外高端人才大湾区工作可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具体优惠政策如下:

一、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下同)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认定和补贴办法,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本通知适用范围包括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等大湾区珠三角九市。


另外,在6月初,广州也出台了大湾区首个城市人才政策,构建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提出,3年内增3万套人才公寓和公租房,杰出人才可无偿获赠所租人才公寓等。

 

“惠港、惠澳”

 

随着大湾区9+2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一系列港澳居民来内地买房政策也随之出炉。

 

中山5月5日发布港澳台人士新增购房途径:1、提供中山半年以上的参保证明或个税凭证,加《在职证明》;2、提供中山注册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盖公章,加工商机读资料。

 

7月31日,东莞针对港澳台居民政策指出,年满18岁的港澳台居民,有居住证即可在本市买一套房。

 

江门对于港澳台居民家庭2019年11月1日后无购房记录的,可在限购区域新增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

 

值得关注的是,在11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后,“惠港16条”、“惠澳15条”相继亮相:豁免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港澳居民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这项政策将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以及学习、就业和生活,使他们可以可以更好地参与和融入内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此新政执行后,大湾区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城市将有机会加速导入香港外溢的产业需求和居住需求,香港紧张的住房供应局面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不过港澳居民也不是独立于内地“房住不炒”的调控红线之外的,不会影响内地楼市大局。

 

紧跟中央步伐,12月7日,深圳前海发布《前海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关于惠及港澳居民的政策措施”行动计划》,拟出台三方面共计12项举措,为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工作、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便利。其中,在购房上,港澳居民及家庭在前海合作区内可享受与深圳户籍居民及家庭同等条件的购房政策。

 

广州从12月16日起,港澳人士在广州各区购房,无需再提供学习、工作、居住证明,仅需提供港澳身份证和通行证,并满足广州市内无房的条件,即可购买一套住宅。

 

另外,在台湾利好方面,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措施第18条提出,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四、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城市更新热度升级


中国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新风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2018年,国务院在15个城市试点老旧小区工作;进入2019年后,城市更新热度持续提升。而这一切,也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的政策得到印证。

 

2019年,从中央层面开始,就频频在多次会议上提到关于城市更新的内容,各地也纷纷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一)中央层面

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

 

4月,住建部明确旧改将纳入城镇性保障安居工程,给予中央补助资金。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四项举措,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上亿人,能够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消费。

 

7月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提出城镇旧改上升到国家层面,既保民生又稳投资,同时拉内需;改造内容分为基本、提升和完善公共服务三类,先从保基本开始。

 

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到要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惠民生和促发展双赢。

 

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

 

12月23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试点探索融资方式、群众共建等9方面体制机制。


会议还指出,着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开发建设由增量建设为主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地方层面

在中央的政策指引下,各地城市更新建设如火如荼。


2019年3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将在东城区和西城区划分183个街区,分类实施街区更新。

 

6月,深圳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促进城市高质量大战的若干措施》,为深圳城市更新工作指明了高质量发展方向。

 

8月7日,深圳发布《2019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显示:“2019年度深圳在城市更新方面将新增实施改造任务不少于9000亩,完成改造任务不少于5600亩。在旧工业区综合整治规模上,年度全市完成建筑面积不少于120万㎡。土地整备方面,2019年度安排土地整备资金180亿元。”

 

8月13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新一轮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2018~2035年)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布局全市范围未来15年的城市更新工作:仍以“三旧”用地为主,并综合考虑老旧小区、政府公房等其他城市资源以及需要整合连片的范围。

 

8月14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更新项目现场监督巡查工作(2019~2020年度)公开招标公告》及《2019年广州市全面改造项目影响资料制作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发布,对“三旧”改造(旧村、旧厂、旧城)项目进行巡查,建立监督平台并进行管理的数字化应用。

 

9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聚焦当前各地反映的“三旧”改造入库门槛高、规划调整难、税费负担重、土地征拆难规划调整难、审批门槛高、税费负担重、土地征拆难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提出19条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在《广东省深入推进“三旧”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提到:“至2021年,广东全省新增实施‘三旧’改造面积23万亩以上,完成改造面积15万亩以上,投入改造资金5000亿元以上,其中珠三角城市新增实施改造面积占比在80%以上。”

 

上海此前也提出,2019年将完成50万平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受益居民达2.5万户。

 

二、三线城市中,佛山2019年重点统筹推进135个新增改造项目,完成125个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3523亿元的三年投资目标。

 

东莞2019以来已经发布约50个城市更新单元的批前公示,全年将选取30个、总面积达1万亩的更新单元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11月21日,东莞举行《关于进一步鼓励城市更新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若干政策》发布会,推出18条新政策,通过“减负、扩面、提速”,对现行城市更新政策进一步优化,降低改造成本,提高改造效率,为投资“松绑”,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2019年,长沙持续推进棚改新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城区有机更新13500户、提质改造老旧小区50个以上、建成历史文化步道34.9公里、打造197个15分钟生活圈,从多个方面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居民幸福感。

 

有关城市更新,请持续关注乐居后续年终盘点。


结语

回顾2019年,楼市政策频出、融资渠道收紧、市场竞争加剧,房企们“活下去”的愿望比以往来得更加强烈。各地在“房住不炒”定位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展望2020年,房地产或将延续今年的步调,依然以“稳”为主,房地产政策也将继续发挥作用,防止房价大涨大跌。那么房企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继续书写“活下去”的时代篇章?我们拭目以待。



乐居大湾区综合整理
部分资料来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丁祖昱评楼市

新闻加点料 

探秘广船巨无霸靓地!两大央企将在广船板块打造新地标

广州地铁8号线北延段开通悬了?沿线房价最高16万元/㎡

4家涨5家跌!最低4.9%!广州12月14家银行房贷利率出炉



广州乐居


微信号: guangzhouhouse
楼市新闻|点击“阅读原文”
楼盘信息搜索|发楼盘名称查询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