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诉你一个不焦虑、不浮躁、不恐惧的秘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鬼脚七 Author 行空文德

为什么是鬼脚七?


鬼脚七一种新的读经的方式,很受年轻人关注。即便有些瑕疵,但是能走进年轻人心里。为什么?

大学者们看重经典,关注每一个字背后无穷性的含义。讲来讲去,把活人给讲晕了。晕了的人,去找个清爽地方透透气了。人都走了,讲经的人也不得不停。

鬼脚七们却对经典不是太严谨,有一点感触就自由开始讲经。他们抓住了新一代人的困惑、纠结和向往,他们提出一些新的触锐,比如本文中的“焦虑”、“浮躁”、“恐惧”,很是抓人眼球。他们太忙了,《帛书老子》引文都错漏百出,却也开坛讲座。偏偏有人喜欢看。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学者们看重老子说的内涵准确,

鬼脚七们看重老子为什么那么说。

圣人悲悯心系百姓苦痛,他们愿意为百姓排忧解难。抓住了圣人的悲悯心所向,就抓住了圣人说的魂。

圣人说的话,那是放在每一件事上都说得通的自然法则。性空缘起,说事说法都有缘起,那个缘起就是人们闹心的焦虑、恐惧和苦难。只要有一颗慈悲心,只要能够化解人们的焦虑,只要激活人化浊为请的沉定力,那就是圣人说话的方式。

一个有全国创新发明奖的企业家,现今正深陷层层漩涡之中。昨晚给我发信息交流:

他说:“王老师,我好像有点领悟到,能够真正进入减少贪欲而且不断减少贪欲的时候,就没有看不透和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说:“宠辱不惊,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您的谦德连接天地。”

他说:“哪有这个水平!苍天给了这些经历,才不得不想,不得不转变意识。”

这个企业家的觉醒,让我悲悯地看到了每天自负自夸自矝的特朗普。他那颗狂躁的心呀,真该读一下《道德经》。

 

狂躁中的特朗普来听听老子为什么那样说


《道德经》真好。总是可以给困惑、纠结和向往中的人以新的启迪。正好看到鬼脚七的文章,特推荐阅读。首先给矫正一下《帛书老子》的原文:


00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八章



——王育琨手记


鬼脚七:告诉你一个不焦虑、不浮躁、不恐惧的秘诀

写在前面的话:


点击进来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是不是有点焦虑了?今天的分享的这个秘诀来源于《老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近又有时间安安静静地写《老子智慧》,我很开心。




文/鬼脚七(微信公号:taobaoguijiaoqi)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忙碌。仿佛这个世界人心无时无刻不在躁动。没钱的想赚钱,有钱的想赚更多;没名的想要名,有名的想要名气更大;没爱情的想要爱情,结了婚又想找点刺激......


每个人都在焦虑,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深藏恐惧,所以大家都很努力!


然而,他们越努力,焦虑反而更多,压力反而越大,内心恐惧更甚!明星逃税,博士跳江,富豪性侵、高官落马,司机杀人,股市崩盘……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或许这个时代,更需要《老子智慧》,今天我来谈谈“知雄守雌”。




0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八章


大概意思是: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到婴儿般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到自然朴素的状态。


朴素本初的东西分散了,就成了“器用”,有道的人用了,就可以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治理是不会分割的。


目前通行的版本中,在“知其白”之后还有几句:“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但最近出土的《老子》简帛本里是没有那几句的。陈鼓应老先生做了详细考证,认定那是后人添加。这里不深究,反正不太影响其意思。


雄,代表力量、强大、主动,而雌代表柔弱、宁静,被动。老子一直倡导不争、处下、守雌。有人可能不理解,我来讲两个小故事。




02


一天,在地铁站,我看见两个小年青吵架。


小姑娘小小个子,皮肤白净,二十来岁,怒气冲冲,说:“你上午为什么不接我电话!你就是故意的!”


“哎呀,我错了我错了,我下次一定准时接电话!一定不再犯!”小伙子至少一米八,方脸平头,一脸诚恳。


“再犯了怎么办?!”


“要是再犯了,罚我背你走一公里!”


“现在就背!”


小伙子蹲下来,小姑娘趴在他背上。二人就这么背着,在地铁站边走边等车。


我看见小伙子动作娴熟,神情自然,而小姑娘眼睛微闭,嘴角微微上翘。


恋爱中的人啊,都应该懂得这句话:“知其雄,守其雌。”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一日,姐弟二人在一饭馆吃面。


弟弟开始诉苦,说:“姐啊,你说人生怎么就那么苦?如何才能让生活过得幸福一点。”


姐姐吃了一大口面,看了看弟弟,说:“不要跟傻逼争论。”


“嗯,”弟弟想了想说,“不对啊,什么都听之任之,岂不是更痛苦?理不辨不明,不争论的话,如何才能......”


“你是对的。”姐姐回了一句,“唆唆唆”继续大口吃面。


弟弟不说话了,一脸茫然。


表面意思明白了,我们继续更深一层。




03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不过好这一生?因为人们习惯于“知雄求雄”,但不是“知雄守雌”。


这个世界充满诱惑,崇尚金钱、名利、地位。这些都是“雄”的,而“雌”的就是其反面。


你知道做某个项目很赚钱,但有点违背你的价值观,你会做吗?


你知道写某些文章阅读量很高,但不符合你的原则,你会写吗?

很多人会选择拒绝。接着看。


你知道做某个项目很赚钱,也不违背你的价值观,你要做吗?


你知道写某些文章阅读量很高,也不违反你的原则,你会写吗?

这个就不那么容易拒绝了。


有人说:不赚钱才是“守雌”么?难道是让自己什么都不要?


当然不是。


你知道如何做能让自己更成功、更有钱、更有名,但你选择让自己更平凡、更宁静、更低调。这就是生活中的“知雄守雌”。


不追求成功,就没有人能打败你;不追求财富,就没有人能欺骗你;不追求名声,就没人能抹黑你;不想赢,就没有人能让你输。


如果真的这样,焦虑、压力、恐惧从何而来?


当然,也不要跑去另外一个极端。要知道不追求成功可能会更容易“成功”,慢慢理解吧。


不能模糊,再明确一下。老子就是告诉你:“不要追求成功,不要追求有钱,不要追求有名,不要追求第一,不要为天下先!”不是结果,而是心态!


我认识一个佛学老师,地位很高修行很好,圈内公认的大成就者,但他很低调。他说永远不要做“老大”。这就是典型的“知雄守雌”吧!


我忽然想,“鬼脚七”这个自媒体不也正是“知雄守雌”么?我当然知道如何做能让这个账号粉丝更多更有名气,但那么做真的是我想要的么?每当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嫣然一笑”。


这层意思也明白了,我们继续。




04


老子是得道之人,他的文字,还要从修行的角度看。


“雄”代表动,“雌”代表静。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梦、幻、泡、影、露、电”,这就是“雄”。而佛性如果不动,那就是“雌”,也是“如是”。


还记得我以前的文章么?我经常讲“觉察”、“看见”,万物生长,那是“雄”,而那个“看见”,就是“雌”。


很多人喜欢禅修打坐。打坐是在干什么?两腿交叉盘起,做个标准姿势,身体一动不动就是打坐么?不是的。就算你一动不动能坐好几个小时,你也比不过一块石头。虽然你眼睛闭上了,但耳朵还在听,身体还在呼吸,有痒有痛,血液还在流动,关键是无数念头还在纷飞.......


如果你能明白“知雄守雌”,才是真正的打坐。所有的“动”,哪怕是一个念头,都是“雄”,你只需要用觉知来“看见”,看见它,就是“知雄”。那个“看”就是“雌”。


或者说,“看见”本身就是“知雄守雌”。这句话,你如果懂了,请“嫣然一笑”。




05


“知雄守雌”,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人们总是要寻求好处,做任何事都是如此。没有用的事情,人们觉得是浪费时间。好吧,我来给你讲个好处。


懂得“知雄守雌”的人,平时都很谦逊,他懂得越多,就会越谦逊。他很少与人争论不休。争论赢了又如何?正是因为他的谦逊,所以他能接受批评能发现不足,然后他懂得更多。所以,“知雄守雌”,会让你懂得更多。


就像《老子》第十五章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不盈就是不满的意思。那些懂得修行的人,每过一段时间,都会不一样。


最近股市不太好,估计“股神”巴菲特很兴奋。为什么?因为巴菲特很喜欢熊市,他买股票的特征很明显:


1)他在牛市的时候很少出手,越是熊市,他买的越多。


2)他对热门股票很少出手,买的绝大部分都是冷门股票。


不用解释了吧,人家是典型的“知雄守雌”、“知白守辱”。


谈一点实际的,对那些焦虑、压力、恐惧的人,“知雄守雌”,应该有不小作用。当然,越是成功的人,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插一句,我们以后可以去做一些看上去没有什么用的事。“无用之用”,有时是大用。


“知雄守雌”真正的大用,还不在如此。


老子接着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如果懂得“知雄守雌”的话,就会成为天下的溪涧,这样德性就不会丢掉,回归到跟婴儿一样。



这当然是比如。复归于“婴儿”,又是什么鬼?


婴儿饿了就哭,逗他就笑。婴儿玩具也不会多要,也不会保存一箱牛奶,更不会在意是否有人骂他或夸他,甚至你打了他,他当时哭几声,之后根本不记仇。


婴儿他从没想过当第一,也不去想要名气,更不会想要钱,他没有焦虑,没有压力,内心没有恐惧,更不会得抑郁症。他时刻就活在当下!


羡慕吧!


老子说:“复归于婴儿。”


耶稣说:“只有像小孩一样的人,才能进入我的王国。”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什么也没说。



06


为什么“知雄守雌”,能“复归于婴儿”?


为什么“知雄守雌”能让人不焦虑、不浮躁、不恐惧?


两千多年前,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群星而悟,然后说:“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妄想执著,不就是“雄”么?如来智慧德相,就是“雌”。


想要一杯浑水变得清澈,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动”。水清澈了,智慧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真正的智慧,是学不来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静”下来,让水变得澄清。“知雄守雌”,智慧会自己出现。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直活在当下,哪有什么焦虑、浮躁和恐惧。



(完)



【后记】


《老子》五千言,包罗天地至理,需要不断体会其中道理。文章读完,你是否有所收获呢?欢迎留言转发。


作者:鬼脚七

来源:鬼脚七:taobaoguijiaoqi

鬼脚七自媒体涵盖佛学文化、电商课程、业内资讯等优质内容,覆盖100万粉丝。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