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9月成都房企销售排行榜TOP10
前三季度,TOP10房企销售额增速显著下降,TOP3和TOP5直接同比负增长,表现不及去年同期,这个“金九”有点凉。
市场凉意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遇冷持续发酵,房企迎来至暗时刻,大浪淘沙,浮沉难定。
但可谓不破不立,集中供地全面遇冷背后,却是盈利空间的显著提升;房企债务集中暴雷的背后,也有“接盘者”的逆势生长。谁说“乱世”之下无机会?
榜单解读
同比负增再现,浮沉各有“天命”?
今年1-9月,TOP10房企销售金额同比仅微涨6%,销售面积同比仅微涨8%。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据分别为42%、23%。可见TOP10增速下降得厉害。
更夸张的是,TOP3和TOP5销售额,直接变成了同比负增长。
表现不如去年同期,这个“金九”有点凉。
再看房企,今年的前三基本被“万保恒”承包,没什么悬念。
整体来看,稳定占据成都市场份额的房企以万科、保利、恒大、华润、龙湖、中国铁建、人居、城投置地、德商为主,其中带国企央企背景的有6家,民企3家,非四川房企6家,四川房企3家。
川企领头羊蓝光的没落令人叹惋,德商的崛起又让川派房企的发展重新看到了曙光。
市场现状
集中供地遇冷背后,何尝不是好时机?
房住不炒政策下层层加码的调控,让当下的开发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资金、去化、销售回款、利润、降负债......随便哪个都是座愚公难移的大山。
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时,还有开发商即便知道要亏损,但为了规模也硬着头皮拿地;而恒大的暴雷启示,高周转背景下规模与风险是一对CP,在强监管市场环境下,危如累卵。
于是第二批集中供地,大家都躺平了,尤其民营房企。
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最大赢家是中海和保利,中海拿地4宗花127亿,保利拿下3宗花72亿。
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推出的48宗地只成交了23宗,还有18宗是底价成交,拿地巨头主要是越秀、粤海、中海和珠实,国家队。
首轮土拍高热的重庆,第二轮也跌入冰窟。挂出的42宗涉宅地,仅成交28宗,其中27宗底价成交,仅1宗溢价,整体溢价率只有0.02%。而首轮成交的46宗地,有40宗溢价成交,其中32宗高溢价成交。
此次成交的大部分地块是平台国企“兜底”,以及中海、中铁、葛洲坝等少数央企“抄底”,民企积极性下挫显著。
成都第二批集中供地,供应75宗,仅成交52宗,其中38宗底价成交,整体溢价率只有2.2%。
成交的52宗地,42宗被国企央企拿下,仅9宗被民企夺得,涉及7家民企。龙湖虽然拿了3宗,却没有排进拿地金额和面积榜TOP10,其中前五分别是中国铁建、成都轨交集团、首开、成都城投置地、双流国资,同样的国家队。
截至目前,第二轮集中供地已有十余城完成,城市内部板块分化或有热有冷,但整体局面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热”这个词。
土地出让制度严苛、流拍率提升且溢价率下降、本地平台国企托底、大型国企央企主力拿地、民企拿地积极性下挫,是第二轮集中供地的主基调。
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降温信号的持续传导,新房市场整体表现也逐渐走低。
据CRIC统计数据,近五周热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波动较大,最近一周成交面积约268万方,环比减少25%。
四个一线城市仅广州上涨24%,深圳、上海、北京环比下滑,北京大跌近六成,上海跌幅达34%。
其他重点城市中,5座城市环比上涨,重庆、杭州、南京涨幅明显;10座城市环比下降,成都、武汉、大连跌幅明显。
成都的成交量还是不错的,以35万方居各城之首。
自7月份以来,岳阳、昆明、沈阳、江阴、桂林、株洲、唐山、张家口等多个城市出台“限跌令”。
比如,近期张家口要求已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不得低于成本进行销售,新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销售。
市场转冷是事实,也是表象。拨开迷雾,你会发现,第二轮集中供地的盈利空间,较首轮显著提升。这是机会,是利好。
成都第二轮集中供地,平均地房比约为0.52,有11宗地的房地价差超过10000元/㎡,占成交总宗数比例21%;一批次只有2宗,占比5%。
重庆第二轮集中供地,部分地块地房比低至0.4,部分土地成交楼面价低于周边地价。比如本场成交楼面价最高的中海观音桥地块,地价为13300元/㎡,与第一轮的观音桥地王15307元/㎡相比,有2000元/㎡左右的差距。
苏州第二轮集中供地,平均地房比为0.57,较首轮有所提升。嘉誉实业竞得的吴江平望24号地块,地房比仅为34%,房地价差9755元/㎡,盈利空间可观。园区车坊51号地块,地房比为61%,房地差超1.5万元/㎡。
其他城市也相差无几。
因土拍遇冷致盈利空间提升,也是第二轮集中供地重要特征。
作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轮集中供地的表现已体现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初衷。
土地市场回归理性,拿地成本下降,对于现金流稳健的房企来说,这是增加优质土储的好时机。
房企现状
大浪淘沙,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