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如何做一本给孩子的书?


图为魔法象图画书王国100+纪念海报


书是可以陪伴人成长的,出版社也是。


我们有很多的读者,从书桌上堆满了教辅教材的学生时代,再到走进象牙塔的大学求学生活,一直到走进社会开始工作、结婚生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阅读,也因为一本本我们出版的图书,让许多读者从看书从来不看出版社,到慢慢记住了这家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种相互之间的陪伴尤为可贵和难得。


而我们更希望这样的陪伴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一代人,接一代人。


于是,从“魔法象”,到“神秘岛”,这些年,我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小读者们——也是为我们的大读者的孩子们,出版了许许多多优质的童书。我们希望,那些曾经被优质的人文社科图书所滋养的读者们,也可以让他们的孩子,感受到一脉相承、同样优质的童书所带去的滋养。


然而,童书的编辑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波罗·福克斯曾说:“当你把一本书交到孩子手里时,你便给了他无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为一个启发者。”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则童书背后的故事,也借此感谢每一位童书编辑——请你们继续加油呀。


 01 

 如何做一本与童心世界 

 不相辜负的儿童小说 

 文丨陈诗艺 


2015年我迎来了儿子小艾米的诞生,升级为艾米妈妈,让我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动,希望和艾米共同成长,用自己工作中做的和接触的童书,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启迪和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其成为一个内心宽敞的人。


于是我做了一个炫酷的决定——申请转岗做一名普通的童书编辑。《谢谢你,山谷!》就是我编辑的第一本童书。


作为新晋妈妈兼童书编辑,我做书时首先想到,这本书我会不会给我的宝宝看?书中的故事能否让他黑亮的眼眸里有光?书里有没有一种营养能长成他精神的骨骼?


基于这样的认知,在工作时我会力求兼顾妈妈和编辑双重角色的审美追求,尽力编出既有趣又有益的作品。



接手《谢谢你,山谷!》时,我就问自己,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否有出版和流传的价值?


通读完书稿后,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浏览和查看作者尼基·洛夫廷的网站主页、博客上30多页200多篇博文和美国亚马逊上1400多条读者评论。


对书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我开始艰涩的编辑过程:一遍遍编辑和校对、核红到版式设计和调整,与美编沟通。已有十几本社科书编辑经验的我,在确认基本硬伤已排除后将书稿送复审,没想到,主编又对稿子做了多处修改。


看着被退回来的满是修订和批注痕迹的书稿,我愣住了,又惭愧又受挫。



做社科书编辑工作一直固守的“尊重原作,改必有据,可改可不改则不改”原则,原来并不适用于童书。如何打磨出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使词句的表达准确、易于理解,并且与情感融合一致?一本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用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展开叙述的。尤其是这是引进版图书,不但要看译稿质量,还要看译文是否贴近孩子的语言。


比如译稿中有一处:“安妮耸耸肩:‘我极度渴望做某件事,但我害怕。’她极度渴望做某件事?是做坏事吗?我又差点儿笑出来。”


这里的“极度渴望”是否便于孩子理解它的程度,是否足够形象和贴切?这件事就一定是“坏事”吗?


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核对了原文,原文的确是“bad”,但联系上下文,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作者的一个词语游戏,译为“疯狂的”会更形象生动,让孩子接受。


于是,这一处我们改为:“安妮耸耸肩:‘我想做一件事想疯了,但我害怕。’她想做一件事想疯了?还是想做一件很疯狂的事?我又差点儿笑出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一本好书,正是最能感动孩子心灵的那棵树和那朵云。如今,我在艾米熟睡之后的深夜一行一行地敲下这些文字,也许,正是为了让处于成长中的他,以及更多的孩子的心灵从中得到滋养,获取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我更对所做的每一本童书都满怀敬畏之心和忐忑之心,怕辜负,怕力不从心,所以内心笃定,坚持如匠人一般做好图书的每一个细节。是的,我希望让所有想了解8—14岁孩子的人,重新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不为人知难以道说的绵密心事,回忆起那段时光里自己对世界的疏离与诘问,回忆起那种努力想站在世界中心被关注被重视的不甘,回忆起最后如何和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达成一种和谐的谅解。是的,这才是我希望你遇见这本《谢谢你,山谷!》的意义。




 02 

 为爱发声,让爱远传 

 文丨谢源 


在去年那个湿湿冷冷的冬天,我接到了《为爱朗读》的书稿,它伴我走过了那段阴雨绵绵的日子,与它的相逢真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那天,策划编辑把我叫了过去,交给我一本韩语图画书,告诉我这是一个为爱朗读的动人故事。他在上海一家绘本馆里第一次读到了这个故事,那时窗外下着大雨,但他心里觉得很温暖,朴实的文字缓缓地流淌,温润的故事有着动人的力量,封面上的小女孩浑身闪耀着光彩。他似乎看到了阅读的魔法,还有爱的力量。他这么说着的时候,我好像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点点星光。翻开样书,画面上细腻温暖的柔光顿时透过书页扑面而来……



很快,收到了薛舟老师的译稿,诗人身份的薛舟老师,译文也是清浅朴实,读起来很自然,让人轻松地就进入了故事。一口气读完,内心的悸动久久不能平息,初读的喜悦和感伤交织在心中,此刻,编辑推荐早已抛之脑后,只希望这份触动能传达到更多人的心中。


后来与作者的通信让我了解到更多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作者金仁子的亲身经历,故事里的小女孩和外婆分隔两地,她每天晚上打电话给不识字的外婆读图画书,希望外婆能认字,因为她自己就是这么学会读书写字的。


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的同时,我不禁想,故事里分居两地的家庭不就是我们这个现代社会的写照吗?现在,在“核心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太多太多了。老人和小孩都需要陪伴,但时常,我们对下爱得够多,对上却陪伴得较少。忙忙碌碌的子女疏于照顾远方的父母,家中老小的关系难免会有隔阂和疏离。但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家是一个人的根本,祖父母是维系家族的关键,爱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延续。在家族关系亲密的家庭里长大,孩子会心存善意,感激获得,也知道给予。外婆学会了认字,是女孩日日夜夜的陪伴,在爱的朗读里,三代人的情感再一次联结。




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们疲惫,让我们疏于表达情感,为他人花时间变得很吝啬。但是分享会让我们收获很多,或许能让一个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或许能点亮一个老人的后半生,或许能收获和朋友愉快交谈的喜悦。《为爱朗读》韩国的策划者告诉我一个故事,作者金仁子说:“我一直给我的女儿读书,尽管她现在已经上初中了。我还给邻居家的孩子读书,给孩子的同学读书,给嫁到韩国在这里生养孩子的‘外国’妈妈读书,给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读书,给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老人读书……”经常给人读书,让金仁子获得了“读书妈妈”的美誉,也成就了《为爱朗读》这本书。


窗口吹来的风变柔和了,冬去春来,编辑《为爱朗读》的这些日子里,心中多有起伏,感动、怀念、喜悦、惆怅……时常想起我的妈妈和外婆,想起妈妈煲的汤,想起从前与外婆一起度过的夏天。就像《为爱朗读》把妈妈和外婆再一次带到我身边,希望你们与孩子在分享这个故事时也会有这样美好的时光。在这本书的陪伴下,一起感受亲人之间永恒的爱与希望吧。如果分隔两地的现实暂时无法解决,一个电话、一次朗读是可以做到的。即使分隔千里,也要让爱发声,让爱远传。



 03 

 与孩子们一起张开手,

 迎候正义和爱的星星。 

 文丨孙才真 


《手中都是星星》是我责编的第一本儿童小说。在编辑生涯的开始,我与这本书同时生长——它不断变得完整,我不断学习和积累。


从热气腾腾的盛夏到清冷的冬天,这本书陪伴我经历了各种故事和情绪,有不顺利,有疲惫,有熬夜到天将放亮,但我对它的喜欢从未减少——就像书中的少年所写:“但我没办法啊!我爱她啊!”


从策划编辑那里拿到德文原版书时,看到Eine Hand voller Sterne的书名,就立刻感到这会是一本寓意美好的书。“星星”是多么美妙的意象啊!不论孩子或大人,有谁不喜欢星星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小时候跳绳时念诗,我常常念叨这一句,大概是因为夏夜的星空太美,美得让人想据为己有。摘月亮、摘星星是每个孩子都做过的梦,而这本书好像就是来圆孩子们的梦的。中文版之前的16种翻译版本大都按“手中都是星星”的原意直译了书名,中文繁体版(2004年由台湾东方出版社出版)也不例外,取名为《手中都是星星》。非常自然地,中文简体版采用了这个闪闪发光的书名。



作者拉菲克·沙米,也是一位闪闪发光的作家。拉菲克1946年生于叙利亚一个基督教家庭,是一位面包师的儿子。他在黎巴嫩的一所修道院学习后,回到大马士革学习化学、数学和物理。1970年,为躲避政治审查和军队征兵,他离开大马士革前往黎巴嫩。1971年,他移民德国,一边打零工一边学习化学,并于1979年取得化学博士学位。1982年,他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写出了一系列带有阿拉伯色彩的作品,至今已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屡获德国国内外各种奖项。拉菲克笔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大马士革,呈现了阿拉伯世界的风土人情,使人们更无偏见地了解那里的文化。


叙利亚,正是当今世界的政治热点之一。一部儿童小说,适合讲政治吗?不是所有儿童小说都涉及政治,涉及政治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但一部优秀的、流传世界各国的作品,绝不会屏蔽政治。


《手中都是星星》带有很多作者自传的元素。书中的少年,一个面包师的儿子,用三年多的日记告诉读者,只有文化多元与宽容才能解决叙利亚的政治问题。书中揭露的政治腐败、审查制度苛刻、市民权利和人权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正是30多年前拉菲克离开叙利亚的原因。如今的叙利亚,依然动荡不安,也许那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像书中的少年那样,没有殷实的家境,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在贫瘠的境况中奋力挣扎,倔强地展开枝丫。



我对这本书的喜欢,也因着这份厚重,在儿童叙事的轻灵之外,融汇着可承受的历史和社会之重。这本书的每一种元素,都足够耀亮,足够让我们选择并把它以同样耀亮的形态献给孩子们。


感谢台湾东方出版社的授权,我们拿到了中文繁体版的译文,然而编校过程远非我想象的轻松。除了一些明显的疏漏和错误,我需要仔细对习惯用语做专项检查,使之符合中文简体的表达习惯。另外,读到不通顺之处,我还将译文与德文原版书一一核对,逐个修正,力求完美。


这本书是魔法象童书“少年游”系列第一批(共四本)中的一本,我们怀着做到最美的想法,不吝成本邀约插画、四色印刷,这意味着在编稿的同时,需要编辑投入很大的心力与插画师反复沟通,从封面到内插,从线稿到上色,每一个细节都争取做到最佳效果。我常常在美术编辑和插画师之间交流联络,盯屏、拍照甚至勾勒草图,一幅图可能来来回回多次才能定稿,穿插在紧张的编稿工作中,也是一项“甜蜜的负担”。


但真正困扰我的问题出现在书出版之后。读者和书评人反馈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书中部分文字涉及性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这样的质疑我早已想到,在编稿过程中也反复斟酌。上市时,我们将此书的“建议阅读年龄”标注为14—18岁。之所以写“建议阅读年龄”而非“适读年龄”,是想传达应根据孩子阅读能力而非年龄来选书的理念。但我想,即便为这本书做了特别的标注,在性教育缺失的当下,很多孩子还是会被限制阅读这本书。


14岁,是书中少年开始写日记的年纪。14岁,是开始懂得爱的年纪。爱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呢?我一直相信,爱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年少的我们都曾有过懵懂的时光,或许还曾在日记中写下稚嫩的情话。我们把日记藏来藏去,生怕父母发现那甜腻又危险的秘密。可这些,便是爱的开始啊。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问“中国普遍的反对早恋会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有网友回答说,爱一个人分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却没能包含在教育中。我想,如果在最赤诚、最清澈的年纪,被阻止发出爱的声音,那么长大后,也会缺失与爱相关的很多。在春节回家的火车上,我读颜歌的《平乐镇伤心故事集》,书中《照妖镜》一篇把女孩子发现身体秘密的故事写得十分动人,这样的坦陈我同样能够在《手中都是星星》中找到,别忘了,这是一个少年最私密的文字,是他几年来珍藏的日记呢!因为心中的爱满溢,少年才会写道:“但我没办法啊!我爱她啊!”


孩子的心是清亮的,他们瞪大眼睛,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感官,向着无边的远方完全地敞开。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向他们展示世界的真实;我们不妨,与他们一起张开手,迎候正义和爱的星星。



注:以上选文原载自《书之旅:一个出版社30年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选摘时有删减,部分标题系编者另拟。



 延伸:

 2019年,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这些书 


2019年,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的图画书系列还会继续为大家带来众多佳作。2017年魔法象年度作者薛蓝·约纳科维奇将在2019年带来他的新书《动物肖像大书》,这本书汇集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 19 世纪的世界知名肖像画,并将所有肖像的主角置换成了动物,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对每幅画做了精心的注解,读者将在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了解名画背后的故事,体验一次有趣的纸上美术馆之旅。




魔法象童书馆出版的图画书中,有许多与“阅读”这个主题相关的作品,诸如《和爸爸一起读书》《奇妙的书》等,而2019年,这本新书《在这本书里》也依然值得大家期待。这本书以简洁的画面和重复的句式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林林总总以及生活百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成为对方的归属,本书的最后一页,还有一个小小的惊喜。




继《感动大人的图画书》《在荒漠中遇见一本图画书》后,日本作家柳田邦男的“大人也要读图画书”三部曲的第三本《图画书的力量》也终于要和读者们见面了。在柳田邦男看来,一本图画书,几十页的篇幅,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可以让孩子走进无限可能的天地,尽情释放创造力,它让大人打开审视世界的新视窗,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它给悲伤者带来希望,给挫败者以勇气,给未曾了解彼此的家长和孩子带来美好的亲子时光。 




2019年,主打青少年读物的“神秘岛”品牌也将推出多部重磅系列图书。



“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绘本”系列中,故事的主人公小语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通过对小语成长经历的描写,展示了儿童的情感及心理,故事深入浅出,注重对儿童的人生启迪;





另外,来自大刘的“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在2019年也将于大家见面了,虽是“少年科幻”系列,本书全面地展现了刘慈欣在宇宙、人类战争、IT、基延等方面的科学想象,书中充满了著者对于宇宙和人类冷酷的观察、对科学与道德冷静的思索、对未来与现实迫切的关注;



同样来自神秘岛品牌,我们与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节目组合作的“向上吧!诗词”系列也将要献给我们的小读者们,这套书旨在为8-15岁的读者、诗词爱好者打造一套经典诗词优秀读物。





此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原创儿童文学献礼”丛书也已经陆续出版。由儿童文学评论家束沛德、《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资深童书出版人徐德霞两位主编精心选编,将为孩子们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 每日福利时间 ◆ 



每周【精选留言次数前三】

及【分享次数前三】

均可获赠礼物一份 

多多参与文末留言和转发分享噢



◆ 近期热文回顾 ◆ 



参与文末留言互动

说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

可以读到怎样的童书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342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