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字当头对标一流,在新时代彰显“上海文化”

2017-12-15 文汇报


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在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征程中,这是第一份由市委市政府签发的指导意见。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首先是由既往发展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工作提出要求: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此背景下,2016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12.1%,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上海的各项工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时再出重拳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无疑更契合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更有利于发挥上海城市的优势,更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上海要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文化创意产业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更具知识性、高增值性,同时低能耗、低污染。在当前资源环境日趋紧张的大环境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上海加快实现新型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其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海理应扛起“上海担当”。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奋力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文化也理应是一张打得响的品牌。这座城市孕育过中国电影与中国现代出版业,见证过中国演艺最早的绚烂,也是在“互联网+”行动和“文化+”思维下率先布局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的国内龙头城市。因而,上海续写电影新辉煌,打造出版新气象,开创演艺新格局,实现多个新兴文化业态的新跨越,不只关乎一座城市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回归,更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群众期待更加丰富、更具创意、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过去五年,上海电影票房、演艺产业收入都增长了两倍以上,市委市政府正是从数据中读出了市民对文化的旺盛需求。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小康,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让人民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为充实。从这一层面看,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意见》中对几大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有着各自定位的表述。比如影视创制、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直指“全球中心”“国际高地”,演艺着眼“亚洲”,网络文化、出版业等定位在“国内龙头”。这些梯次分明的布局,其背后是上海在新时代工作中的对标意识———我们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际最好水平,也在对标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对标,上海看到新的差距,找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动力。


“创”字当头、对标一流,上海在新一轮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不是“粗投乱放”,而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坚决贯彻;不是一味讲求经济效益,而是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以文化人”;不是某一个行业“单边起舞”,而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时发力、多个产业齐飞的深度融合;更不是政策上的“自说自话”,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与需求侧拓展紧密结合的惠民工程,其发展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来时中挖掘定力,在新征程中找准全新坐标。站上文化自信的新高地,新时代的上海要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方向,要打响“上海文化”的品牌——文化创意产业理应有所作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文丨文汇报评论员

原文刊于2017年12月15日文汇报,原题为《“创”字当头对标一流,在新时代彰显“上海文化”》


为你推荐

再见,余光中!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60岁生日快乐!一个甲子的《收获》勾勒中国当代文学的壮美版图

感谢你!昨天在上海地铁里出手救护急病阿婆的男青年!

43岁保安徒手接11楼坠下女子,双双身亡…一个坠楼行为, 两个家庭悲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