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环境平台文化黄皮书》:对上善若水的误解有多深
“十九大”后,中国正进入一个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新时代下的企业也需要文化力量的驱动。如今,环境产业恰逢风口,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波折和冲击,有的企业因此陷入迷茫。为重拾企业信心并帮助企业纠正只顾埋头奋进而出现的差错,E20环境平台组织开展了上善若水系列文化沙龙,以此为基础形成系列文化黄皮书,供业内同仁参考与探讨。全书共分第一章和第二章,此文为第一章,明天将发布第二章,敬请关注。
来源:中国水网
《道德经﹒第八章》 /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引言
“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不断传承。如今,恰逢环境产业迅猛发展的风口,在迈着大步前进的同时,难免遇到波折,有的企业因此陷入迷茫。E20环境平台在十八年发展中组织开展了上百次关于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战略发展的论坛和沙龙,为了重拾企业信心和纠正环境产业只顾埋头奋进而出现的差错,首次组织开展一个跨界的文化沙龙活动。
本次文化沙龙以“上善若水”为主题,并围绕其与环境产业的关系展开讨论。“上善若水”与E20环境平台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渊源。2000年,E20环境平台的前身中国水网成立。2004年,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博士去山西晋祠时,得见一个泉,名为“善利泉”,晋祠中的说明中解释,“善利”取自“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傅涛博士第一次领悟到水如此高的哲学含义。以此为机缘和契机,2005年,公司将“上善若水,行胜于言”作为核心价值观。后来逐渐发现,很多环保公司、水务公司的企业文化都涉及“上善若水”。
因此,平台意识到,“上善若水”指的不仅是日常的为人处世原则,更是与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紧紧相连,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200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水问》,傅涛博士参与了其中的策划,并与创造小组进行了很多深入讨论,同年创作出《水赋》,对“上善若水”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2016,傅涛博士在灵隐寺禅修,得以与禅宗大师交流“上善若水”。随后结识了北京慈方中医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贾海忠老师,产生了很多共鸣,傅博士认为,贾老师对《道德经》及其中的“上善若水”文化,已经领悟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从医疗的高度攀升到哲学的高度,值得整个环境保护行业借鉴。
因此,在共同建议下,E20环境平台举办了本次“上善若水”文化沙龙,并邀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业界人士共同交流探讨。希望借此机会,总结出对“上善若水”文化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的领悟,供行业和社会参考。
第一章﹒对“上善若水”的误解有多深
“上善若水”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现有的对“上善若水”的解释是不是准确?如果不准确,又存在哪些误解?误解有多深?本章节根据本次沙龙主讲人贾海忠(嘉宾简介见文末)的发言整理而成。
作为一位有30多年丰富医疗经验的医学工作者,贾海忠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也颇有研究。在大学时期,他就对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关注。后来在工作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阅读《道德经》来提升自身修为。在阅读时,他常感觉《道德经》文章里句与句之间的意思不连贯,更不要说篇与篇之间、甚至整部作品的连贯性。现代人写一本书,断然不会前后关联甚少。如果我们看古书时,认为一句是一句,互不相关的话,这就很可能是我们的解读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断章取义的解读。所以说,很多对“上善若水”的理解可能也是断章取义的解读。为了全面地、有理有据地解释“上善若水”,贾海忠老师把《道德经》里与“上善若水”有关的内容进行了通篇的整理,并且对其深入解析,尝试向大家还原老子想表达的道理。
贾海忠老师还介绍到,10多年前他认识一位企业家,很善于运用传统文化,曾经就用“上善若水”来教育员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多数人也是如此认识这个问题的,老子在《道德经》原文中也是如此描述。不过,贾海忠老师认为,这其中有误解,甚至今天的解读也可能是误解。
第一节﹒水善吗
当风调雨顺时,人们就根本不会去想水善还是不善,因为每天都得到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就像健康,人们平时经常熬夜,以损害健康为代价,一旦生病才明白原来健康才是最值钱的。所以,当我们每天都拥有水和阳光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水有多重要,更不会去思考它善还是不善。那么,今天就让大家来思考一下水是善还是不善。
场景一﹒池塘
一个干涸的池塘,鱼由于缺水濒临死亡,水为什么不来?如果水来了,那么鱼就又有了生机。水善还是不善?
场景二﹒庄稼
一块缺水的庄稼地,作物几乎都要旱死,老百姓靠天吃饭,天不下雨就没有水,那水去了哪里呢,为什么不来?水善还是不善?
场景三﹒风景区
敦煌的月牙泉风景区,有水的地方草长得很好,没有水的沙丘几乎没有植物。沙丘的水为什么这么少?如果月牙泉的水也干涸,这里将会是什么景象?水善还是不善?
场景四﹒洪水
大雨之后,洪水爆发,路面垮塌,房子被冲垮,车子被淹没。水善还是不善?
场景五﹒大海
水向大海汇聚,大海养育着很多鱼群,还可以航行、运输,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人在里面可能会被淹死,当大浪来袭时,船也可能被倾覆。水善还是不善?
例六﹒云雾
当水以云雾的形式存在时,很多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因潮湿而发霉腐烂,而在干燥条件则可以保存更久;飞机飞行时,因为云雾的遮挡而看不清,容易颠簸,造成事故,没有云雾时就能飞的更平稳。水善还是不善?
例七﹒雪
当水以雪的形式存在时,整个山脉都覆盖上厚厚的积雪,动物找不到食物;我们可以滑雪,但是如果掌握不好滑雪技巧就极易摔倒,雪覆盖道路,车辆难行,轮子易打滑出车祸。水善还是不善?
例八﹒冰
当水以冰的形式存在时,在冰山上植物很难生长,我们说水善利万物,但这里连植物都不利;冰冻在高压线上,很容易把设施给破坏。水善还是不善?
例九﹒湿度
在冬天,南方特别冷,空气里面湿度很大,也就是水分太多,所以南方患风湿性关节炎的人特别多,说水善利万物,连人都没利,善还是不善?
经过对上述例子的思考,我们可能觉得水既善也不善。如果是这样,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上善若水”?是老子说错了,还是我们理解错了?为了了解“上善若水”的真实含义,贾海忠老师仔细研究了《道德经》,将收获在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的分享。
第二节﹒为什么说“上善若水”
何为“善”
“善”与“不善”
我们通常理解一个词的时候会通过它的反义词来把握它,就像“阴阳”一样,我们不把握“阴”就不会知道什么是“阳”。那么在《道德经》中,与“善”对应的是什么呢?咋一看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善”的反义词是“恶”,但是《道德经》里通篇都没有把“善”和“恶”对立起来,只是把“美”和“恶”对立起来。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和“恶”是相对应的,与“善”对应的应该是“不善”。那么首先就清楚了,再也不会以“恶”为反义去理解“上善若水”中的“善”。如果那样理解,一定是错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通篇里都没有这么讲过。
当单独将“善”字拿出来研究时会发现,在古代,“善”是一个会意字,从羊从言,上面是个“羊”,下面是“言”,上下合起来就是善。我们都听过羊叫,它的叫声是十分温柔、温顺的。所以,“善”的本意应该是“温顺”、“顺从”,这里强调的是“顺”而不是“温”。我们把这个定义放到《道德经》别的语句中去解释,就能判断这样理解是否正确了。
“善人”
什么是“善人”,现在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善人”的时候,实际上还是跟“恶”相对的。再看老子的说法,《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提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里的“善”和“不善”是相对的。“善”取“顺从”的意思,这句话就解释为“能够顺从的人或者说顺从性好的人是顺从性不好的人的老师”。所以,当这个人比较随和的时候,叫“善人”,不随和的人就是“不善人”。“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随和的人又是随和的人的老师,句中的“资”就是“学习”和“榜样”的意思,这里指要跟对方互相学习,和“阴阳互根”的道理是相通的,这才是道教的本意。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中老子提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句话可以解释为“道是万物里面最奥秘的东西,随和的人把“道”当成“宝贝”来对待,而不随和的人往往会死守认为对的事,一成不变。”这里的“宝”和“保”是不一样的。当成宝贝的时候,就顺从它,后者觉得这个东西是需要保护的,就不能去改变它。所以,“善人”是指“随和的、顺从性良好的人”。
“善”为顺从之德性
“善”就是对万事万物具有很好的顺从的德行。“善”就是“顺”的意思。《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就是说“随和的人我对他也随和,不随和的人我还对他随和”,这时候叫做“德善”,德行是善的,这才能称为真正的大善人。《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提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可以理解为“随和的人,即顺从性好的人,别人说什么他都觉得有其道理,不会过多地进行辩解”,这是因为他会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问题。当别人批评他的时候,他会从中找出批评得对的地方,不去辩解;表扬他的时候,也会正面地看待自己做的好的地方,顺从性好,所以说善人是有顺从德性之人。
何为“水”
水态
水在大自然中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
水形
水的形状是任意的,装在瓶中时就是瓶的样子,装在盘中时就是盘的样子,装到任意形状的容器里,它的形状都能随之变化,这就体现了水的善性。
水用
水的用途在“上善若水”中称为“利万物”,但是“利万物”的这个行为并不是主动的,而是顺其自然的。当水到一个地方时,对事物有好处就是“利万物”,对事物没有好处那就会形成伤害。所以,实际上水也是“害万物”的。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既可以让船浮起来,也可以让它沉入海底。所以,水不仅仅是“利万物”,它只是随顺万物。
水性
我们认为水性是“不争”,“不争”就是“随和”、“随顺”的意思。它不自争,不他争,该是水的时候就是水,该是气的时候就是气,该是冰的时候就是冰,该是雪的时候就是雪。我们常说“水往低处走”,就是指往最恶劣的条件去,这也是一种水性。
“善”是万物本性
“善”是万物本性,不是一个人的人心问题,而是万事万物自身的一种属性。即使再坚硬的东西也是有顺从性的,只不过是顺从的程度不一样。顺从性是万物的本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顺从性最好的就称为“上善”。水的顺从性是万事万物中最好的,所以说“上善若水”。“上善”就可以理解为“自然界顺从性最好的”。
第三节﹒善行天下者胜
心合于道才是大德
这里的“心”指的是人心,只有心合于道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真理。也就是说当人心中所想和自然规律完全一致的时候,就有大德。善人才是有大德的人,有大德的人才是合于道的人,这就是道德的关系。“道”是指客观规律,“德”是指人们的认识合乎于客观规律。人的心是可以容纳很多事物的,这里的“德”也是有一定容性的,心中能认识和容纳的客观规律越多,德行就越高。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中国文化尤其强调“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国展示的就是一个“和”字。“怨”是“责怪”、“抱怨”的意思。每个人心里面都有责怪别人的一些想法,人与人之间就容易起冲突。那怎么才能和,存在矛盾但不会引起冲突,这就是和。把矛盾合在一起并没有解决它,所以说“和大怨,必有余怨”,也就是怨还存在,没有解决。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就是说对责怪、埋怨能够以德相报,能够容忍。这里的“德”就是容性、心胸。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契”就是“契约”的意思。古代的契分两部分,各刻上东西,两个合起来能对上就是契,就像两份合同一样。圣人讲究的是道,那么圣人执左契,谁来给他对呢?只要是有德的人就可以来对。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契”就是和,“有德”就是包容性强并且心中所想和大道一致。所以“有德”的话,大家就可以在一起。“彻”就是“分开”的意思,指没有包容性就不能融合。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是自然界的规律,“天道无亲”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跟谁都不分远近,“常与善人”就是永远与遵循天道的人最靠近,合起来就是天道永远距离遵循天道的人最近。
行合于道才是真善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知道心合于道的人就是善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水顺道来利万物,不起冲突。“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看到的水大多数都是在低处,在最被人瞧不起的地方。“几于道”就是接近于道,也就是越接近真理,知道的越全面。自然界的事情都是相互的,是一种天然的和的状态。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善地”。“居”就是“住所”的意思,“善地”就是要顺应地势。这涉及到风水学的知识,人们所选的住所如果不符合健康规律,对身体不好,就不会有人在那里住,所以说要“居善地”。并且一定要按照自然的地理环境去选住所,而不是去进行大的改造。
“心善渊”。“心”就是思考,“善渊”就是要善于深入地去思考,不管这个道理有多深,都要遵循它的轨迹去深入思考,这就是“心善渊”。
“与善仁”。“与”就是“帮助”的意思,“仁”就是核心。中华民族讲究“中庸之道”和“仁义礼智信”,这些内容里面的“仁”看起来意思不一样,实际上是一样的。“仁”其实就是“中”,就像地球,地心就代表“仁”,我们吃的枣,中间是枣仁。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的文化痕迹里面,仍然保留了“仁”字“中心”的意思。“与善仁”,当你选择要帮助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一个不偏不倚的位置,不能跟谁好就帮助谁,帮助别人必须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而不是依照情感行事,这就叫做“与善仁”。
“言善信”。说话要守信用。说的话不能偏离实际,不能信口开河,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大家公认的事实。
“政善治”。大家都知道政治,但什么叫“政善治”呢?“政”实际上是指“调和”的意思。通常说的政治,就是想办法让社会当中的各种利益和平共处,所以说“政”就是调和矛盾,这件调和矛盾的事就叫“政事”。“治”就是自然而然、合乎客观规律地去做事情。例如治病,是按规律去治病,不是有了肿瘤就要割掉,这不叫治病,肿瘤怎么长起来的就让它怎么消下去,这才叫“治”。所以说,“治”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一个平和的状态,这是“治”。当你做矛盾调和的事(政事)的时候,要顺应自然规律,要顺着和的方向来做,这就叫“政善治”。
“事善能”。“事”就是所做的“具体的事”。做事情不是说想做什么就能做,即使想把别人的活做了,可是你不一定具备别人做这件事的能力,所以做事要顺应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如果不能做却要强行做,肯定做不到,做不好。这就是“事善能”。
“动善时”。“动”就是“要开始做事”的意思。比如种庄稼,春天不种反而冬天去种就是不行的,收成会不好。比如今天想跟大家交流,昨天这个时候就还没有准备好,不能跟大家交流,今天准备好了就可以和大家交流了。“动善时”就是此时此刻,按能力、条件做能够做的、可以做的事情,随顺平和。
“夫唯不争,故无尤”。“尤”字有人理解为“错误”,实际上“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忧虑”的“忧”,左“心”右“尤”,当心里面某一件事特别突出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心里面没有这个事,就静了,也不会想着有事情非做不可,这就无忧了。再看“优异”的“优”,一个人出类拔萃就是优,这个优实际上是争来的,不是无尤,是有突出的地方。医学中讲肉赘就是尤,突出的东西就叫尤,只要是突出,无论是心里面突出还是形态上突出,或是行为上突出、精神上突出,都是尤,就看尤的旁边加什么偏旁,加一个提手旁,伸手太多了,扰乱了别人,就成了“扰”。“夫唯不争,故无尤”,就可以解释为因为不争,所以没有什么做得过分的地方。
以上是对《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的完整解释,《道德经》中仍有许多地方提及了“善”,解读所有的这些“善”,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误解,全面地看待“上善若水”。后续将讲述其他的“善”。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善行无辙迹”。“辙迹”就是车轮压过留下的印记。从前没有柏油路的时候,都是泥路,车在上面走就会有两道沟痕,要是赶车不顺着沟痕走,就会走出另外的辙迹,如果顺着沟痕走,就不会留下痕迹。
“善言无瑕谪”。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都符合客观实际,这个话就没有错误,没有瑕疵,也不会招来别人的攻击。
“善数不用筹策”。“筹”是古代用来计算的工具,“善数”的人就不用记录,不用借用工具。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如果把一个事物做得严丝合缝,就不一定需要“关楗”,“关楗”为古代的门上用来插在中间上锁的一根柱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完全尊重客观规律,该闭就是闭的,该开就是开的。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结”就像一根绳打了一个结,“善结”就是顺势将事物连接在一起,即使不打结,他们也还会在一起。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常随着人们的具体情况来帮助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常常顺着万事万物让他们发挥作用。在圣人眼里,没有坏人和好人之分,都是人,所有的药,没毒药没良药,都是药,用在该用的地方就可以了,这就是圣人。如果说一个人的分别心很重,就不是圣人了。“袭明”,“袭”就是“遵循”的意思,“明”字一边是个日一边是月,古人造字的时候很有艺术感。当太阳从东边出来,月亮还没下去,日月同辉的时候就是“明”。“明”指的是早晨天刚刚亮的时候,寓意有些东西你可以看见了,但是才刚刚看见。在对一天的时间表述中,只有黎明用了“明”,没有其他的时间(中午、晚上)用“明”。“明”就是一些你看到的规律,因为看不到的没法遵循,所以圣人就是凡是已经看到的规律,就要遵循,这就是“袭明”。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提升自己,那就是“虽智大迷”,意思是虽然逞一时的聪明但其实犯了更大的糊涂。“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就是大迷,没有善性。“是谓要妙”,“要”是指两个互相连接的东西中间最细的部分,并且是连接对立双方的关键,“主要”肯定是最关键但不是最粗的,例如人的腰,不是最粗的,但却能把人挺起来。“妙”就是指能感受到事物的好,但是看不着。也就是说,你知道了善,你就不大迷了,这就是“要妙”。
大德真善才是善胜
有大德之人才是真善的,善行天下者胜,做什么事都能做成,这就是善胜。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不武”。“士”指古代的文官,意思是当遵循文官的道理,就不需要用武力去解决事情。
“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受情绪所影响,他会顺应战场上的客观规律去打仗。
“善胜敌者不争”。想要真正的战胜敌人都不是靠直接的冲突。不是直接去相争的,要讲究计谋,有了计谋很可能不争而胜。
“善用人者为之下”。如果你想用一些有识之士,必须是去求人,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为人之下。得告诉别人我需要他的帮助,如果命令人家来,人家可能就不回来。
“是谓不争之德”。不争高下也是德。
“是谓用人之力”。意思是这就是很会用人了。
“是谓配天古之极”。在古代“天”指空间,“古”指时间,“天古”就是古人讲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面,只有以善来做事才能做到极致。
“不争”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从“争”字的构造上看,上面是一只手,下面也是一只手,两只手中间抢一根棍。两只手夺一个东西就是争。老子强调的是不争,上善若水也是圣人的一种追求。换一个词,可以是佛教里面讲的“随缘”。只有随缘才能成为圣人。成功的秘诀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老子的《道德经》与辩证唯物主义一点都不矛盾。
“上善若水”和佛教也有一些关系。佛教所说的“空”其实就是“道”。什么叫“空”?有把“空”解释为没有的,其实不对。道理是看不见的,但是客观存在的,“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空”的客观存在形式是什么呢?比如,大家现在坐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上午没有这个事情,晚上也没有这个事情,那现在的这个状态就叫“空”,这个时刻大家聚在一起开沙龙就是“空”。散会后大家各自离开,就又进入另外一个状态。“空”就是各种因素形成的、临时存在的一个属性。这和道是一个意思,是万事万物是最本质的东西。以人为例,如果想要害一个人,只要一个因素就可以让他死去,但是一个人活着必须得聚集各种事物,比如空气、水等。所以“空”是诸缘和合的,但是要破坏“空”,只需要一件事,这个就是“缘”。
哲学上讲究相对性,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只有相对是绝对的,实际上就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这就是“无常”,无常就是说的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讲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其中的“运动”就是佛教讲的“无常”。《道德经》里面讲“非常”,“常”就是不变,物理学说讲常数就是不变的数,非常就说明是变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的目标是悟空。学佛的人其实也是在悟空,当你真正看透了什么是空,用其指导行为,生活就会比较轻松。
学习叫“修”,用叫“行”,学以致用就是修行。一切都是暂时的,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事物是属于个人的,所以说“天下为公”。孙中山对这一点认识很深刻,这就是为什么他能成为伟人,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还一直在尊重他。他提出“天下为公”,当知道“为公”意思之后,为大家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毛主席讲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基于“天下为公”理念。为人民服务,不是我想为你做什么,而是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这就叫“善”,即顺应大家的要求。有时候放空自己,反而得到了一切。就像手里面想抓一把空气,紧紧握住的时候什么都抓不到,但是一伸开手周围都是空气。守道乃善,善乃圣人,只有成为圣人才能战无不胜,胜就是成功。所以“上善若水”中还涵盖着一个把任何事情做好的深刻道理。
主讲人简介
贾海忠
河北邯郸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专家,中华中医药协会“中医馆联盟”副主席,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兼通佛医学,擅长诊治复杂疑难病,被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在中医智能化应用方面(“慈方数字名医会诊系统”的发明人),有很高成就,被誉为“中医智能化”的领跑者,疑难病的挑战者。原国家卫计委直属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特需门诊专家。现任北京慈方医院管理公司董事长、北京慈方中医馆馆长。
上篇完 下篇敬请期待
◆ ◆ ◆ ◆ ◆
【附】黄皮书目录
引言........... 6
第一章﹒对“上善若水”的误解有多深...........9
第一节﹒水善吗........... 13
第二节﹒为什么说“上善若水”...........17
何为“善”........... 17
何为“水”........... 20
“善”是万物本性............ 21
第三节﹒善行天下者胜........... 23
心合于道才是大德........... 23
行合于道才是真善...........25
大德真善才是善胜........... 30
第二章﹒“上善若水”与环境产业...........35
第一节﹒环境人眼中的“上善若水”...........36
环境人谈“善”........... 35
环境人谈“水”........... 40
环境人对“上善若水”的误解........... 41
第二节﹒“上善若水”之于环境企业...........44
环境企业为什么要研究“上善若水”...........44
如何领悟“上善若水”之“道”...........47
第三节﹒以“上善若水”之“道”驱动环境产业发展...........50
环境产业中的“上善若水”之“道”...........50
“上善若水”如何驱动环境产业...........52
结语﹒以“上善若水”之心态做事........... 53
近期热文
蛇吞象?中国天楹以88亿成交价成功收购欧洲环保企业Urbaser
世界银行报告:不采取紧急措施2050年全球垃圾量将增长70%
编辑 | 洪翩翩、程云
统筹 | 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