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行事之道,在乎“利”与“用”

作为环境领域纵深服务生态平台,E20率先在业内开展《道德经》传统文化系列学习,继《对“上善若水”的误解有多深》、《“一分为三”看世界》主题沙龙后,2月28日,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第三期顺利召开。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程云



“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更需要文化的力量。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对老子的《道德经》的学习,将更好地指导环境行业发展,而《道德经》是真正能够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经典之一。”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表示。


作为环境领域纵深服务生态平台,E20率先在业内开展《道德经》传统文化系列学习,继《对“上善若水”的误解有多深》、《“一分为三”看世界》主题沙龙后,2月28日,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第三期顺利召开。(见前两期沙龙: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环境企业要用“上善若水”的心态做事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一分为三”看世界


本期沙龙,从《道德经》中的“利”与“用”入手,兼顾“两山”、绿色发展、商道等角度,深入探讨“利”与“用”之间的关系。



现代汉语中,“利用”合在一起,指对人力、资源、物质工具的使用,为中性或贬义。而传统文化《道德经》关于“利”与“用”却大相径庭。



有关“利”与“用”的由来,《道德经•第十一章》阐述: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老子已经告诉大家“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要想明白“利”与“用”就必须知道“有”和“无”以及它们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何谓“利”?何谓“用”?


一开场,北京慈方中医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贾海忠,引用《道德经》,以经解经,阐述何谓“有”和“无”?在他看来,“有”不仅是可以感知的“存在”,还是对“可以感知存在”的拥占,而“无”与“有”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无中生有大抵如此。无也是一种存在,只不过它是不可感知的“存在”。


贾海忠


何谓“利”?贾海忠认为,“利”的功能是“产生益处”,变成有益、有用的东西,“有之以为利”,这里如果将“利”片面地理解为锋利,就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那么何谓“用”?就是“无之以为用”。所以说“用”的存在形式是看不见的无,“利”的存在形式是看的见的有。


从无中生有到无中生利


梳理完“有”、“无”,“利”、“用”的关系之后,贾海忠继续讲述四者之间的奥秘。他认为,利=有,正如前文所说“利”是看的见的有;用=无,“用”是看不见的无,而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所以概括起来“利”既是看的见的有,也是看不见的无。要想谋利,既要从无中谋取,也要从有中谋取。



比如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除了看他是否有钱、有房、有车等,还有看不见无——品德、追求、对社会的贡献等,这里“无”很重要。贾海忠表示,对个人或者企业来说,要想从无中生有到无中生利,就要提高精神层面的追求。


如何感知“利”与“用”的奥秘


听完贾海忠教授的发言,现场嘉宾颇受启发。


E20环境平台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张丽珍表示,现在科技越发达,身边追求“利”和“有”的人越来越多,一味地追名逐利而逐渐忽视精神层面的“无”,离道也越来越远。


先人对道不是简单的感知,也不是靠学习,而是领悟出来的。2000多年前,人是离自然最近的。张丽珍指出,人只有到了恬淡、虚无境界中,跟自然充分衔接,超脱于人,才能越来越体会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理。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姜鹏明认为,《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讨论的目的,是用老子真理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现在的行为和行动。大多数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去进行解释,不一定是老子想表达的。而人或许只有真正入定后,其感知的途径不同于现在,才能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才能感知“道”。


然而,由于人们接受教育水平不同、道德素质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对《道德经》的认知差别很大。


钱学森生前秘书李明谈到,正如贾海忠教授所说,有和无都是一种存在,有是可以感知的存在,无是不可感知的存在,那么谁来感知呢?当然是人,人的层次不一样,定义出来的“有”与“无”自然不同。


沙龙现场讨论(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程静、姜鹏明、傅涛、李明、张丽珍)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副主席、加拿大多伦多苏氏医馆馆长苏兴华引入《说文解字》对“利”和“用”进行了解释,“利”包含了“和而后利”和“益”两个意思,“用”则是可以推行的意思。所以,利是用的一种,利是要和,而和的前提就是要能推行,所以有用的前提才能出现利。


沙龙现场讨论(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刘岩松、王小建、蔡放、赵迈、苏兴华、陈湧)


苏兴华还以商业为例,谈到当一个领域是空的时候,率先往前冲的人就是在用。因为无,所以施行变得容易,但是会不会有利就不一定了,因为在投资中,当没有人与你配合的时候,尤其市场没有需求的时候,肯定是赔钱的。什么时候有利呢?当需求方和供给方和了的时候就能有利了。


国家质检总局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服务协作组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北京聚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建和北京京作榫卯艺术馆馆长刘岩松 ,分别从我们的身体和养生的角度阐述。假若“有”就是身体,身体里如果不空,怎么诞生新的东西,所以我们提倡吃饱了要消化,饭后走走。或者身体就是利,身体里堆积的垃圾多了就有会病,适当做减肥,排毒养颜。上海复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湧也从土壤生态学的角度,说明了万事万物对平衡态的追求。


《道德经》中类似“有”和“无”、“利”与“用”的文化博大精深,对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然而晦涩难懂,研究明白的人太少,年经人更是知之甚少,原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建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成老百姓能听的懂的话语,将《道德经》或者其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追名逐利,“利”以致“用”


回归现实生活,傅涛认为,大家都在疯狂追求“有”,在“利”上下功夫,往往做出自私利已的事情。现在,人们的成就不是在比“道”的高低,而是比“利”的高低。而老子说的“利”其实是为了用,不用的利是有害的,利只有真正地消耗出去,才能变成有用的东西。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蔡放也深有感触,他提到,在最近大火的《流浪地球》中,人类从一开始只关心钱的问题,到了很多年之后开始关心太阳、地球和环境,这与现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所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是看利润多少,能不能挣钱?这一切都是背后的资本在驱使,虽然带来了一些短期收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利润不能作为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还应该考虑到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对这一观点,程静也表示了赞同,他指出,好比贾海忠教授画的“利”与“用”奥秘图,其实利与用、有与无都是在追求一种平衡态,因为世界发展不平衡了才出现了那么多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拥有的“有”太多了,追名逐利、趋利避害,而思考“无”太少了,忽视了对”无“的追求。


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就是“利”与“用”、“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关系,环保企业代表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赵迈认为,以往大家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而经济发展是牺牲生态环境这个”无“为代价的,并且代价很大。追求生态文明才是比追求经济发展更高级的文明阶段。


所以赵迈很推崇傅涛博士首创的《两山经济》,他认为《两山经济》不仅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环境认知,还从经济学角度助力两山论落地,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用“和”利“的统一。


傅涛总结到,现在社会专门静下心来,坐下研究的“无”很少,都在拼命地抢“利”,都被资本的大浪推着走。个人、企业、国家都在逐利,如果”利“不用掉,只转化“有”,不转化“无”就会出问题。上善若水文化沙龙要保持初心,从老子的智慧中汲取文化的力量,日后我们将《道德经》中大家尚未接触宝贵的“无”整理成册,成为“有”,以更好地启迪人的心灵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附:参会嘉宾名单


贾海忠  北京慈方中医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傅  涛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

程  静  原北京市水务局局长

姜鹏明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

李  明  钱学森生前秘书

刘岩松  北京京作榫卯艺术馆馆长

苏兴华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副主席

加拿大多伦多苏氏医馆馆长

王小建  国家质检总局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服务协作组办公室技术负责人

北京聚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  放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陈  湧  上海复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  涛  北京复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  迈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张丽珍  E20环境平台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


E20环境平台以“上善若水 行胜于言”为核心价值观,以“海纳百川、利万物而不争”的平台思维服务于环境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利他”、“共赢”的商业逻辑下,建立了环境产业第一生态圈层。E20作为一个平台架构以无之用链接各个工业企业的有之利。


近年来,E20环境平台以践行“两山论”为核心战略和历史使命,首创性的提出并构建了两山经济体系,以探求金山银山之利与绿水青山之用的平衡与统一。



编辑 | 李艳茹、徐冰冰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