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水务谭奇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水企使命与担当
2019年3月22日,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奇峰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判断,与大家分享了水务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汪茵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大湾区发展进入新时代,大湾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粤海水务长期深耕水务领域,利用地缘优势,在粤港澳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19年3月22日,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奇峰在“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判断,与大家分享了水务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谭奇峰
粤港澳大湾区蕴含巨大水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强化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保障珠三角以及粤港澳供水安全,加强粤港澳水科技、水资源合作交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珠江河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及涉水项目的管理合作,整治两岸的污染,规范排污口的设置。
谭奇峰认为这其中有三个信息值得水务领域关注:“第一,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刻不容缓;第二,中国水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空前;第三,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国家战略,构建优质生活圈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水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组成。总面积为5.65万平方公里,人口涵盖6671万人。从水情来看,谭奇峰分析道,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东江、北江、西江3条干流,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缺水;二是部分河段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从水资源到水环境,从政策的要求到政策的监管,都蕴藏着巨大的水市场。
谭奇峰总结道,在以上政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大力推进水行业提质升级,行业主要呈现出传统深化、新增细分、产业延伸和规范提升的4大发展趋势。
传统深化。虽然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水务市场,尤其在传统水务市场的自来水板块,社会化程度依旧较低。未来在工艺和管网的提升和智能化的改造上,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增细分。目前,村镇污水、城市二次供水与工业污水处理等细分业务出现窗口期。
产业链延伸。水环境综合整治背后存在巨大商机,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等工程将会带来产业链延伸的可能。
规范提升。PPP模式将会迎来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粤海水务行动的四个关键词
粤海水务业务涵盖原水供应、自来水经营、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水务全产业链,提供从投资到运营管理的综合一体化产品和服务,水处理规模达2700万吨/日。长期以来,粤海水务深耕于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获得12个项目,总规模为1835.5万吨/日,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示范效应。
提起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行动规划,谭奇峰将其概括为四个关键词——安全、创新、智慧与生态。
安全
谭奇峰阐述道,“安全”有水量安全与水质安全两层含义。
从水量安全角度来看,粤海水务未来将依托东深供水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两大世纪工程,连接大湾区流量居前的两大水系,科学谋划、调配、管控珠江流域水资源,确保珠三角及大湾区供水安全。
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在保证出厂水水质的前提下,粤海水务十分关注水质监测。粤海水务拥有目前国内同行业检测能力名列前茅的水质监测中心,检测能力达到500项以上。谭奇峰谈到:“粤海水务目前正聚焦差异化监测,在这个过程中,粤海水务编制了广东省的地方标准与深圳的团体标准,这些标准目前走在国内前沿。随着将来差异化检测能力的提高,粤海水务计划将其作为一项社会资源推广。”
粤海水务并不满足于此,谭奇峰表示:“为解决水体异味难检测这一问题,今年粤海水务将建设完成一个国内水体异味数据库平台,并对社会开放。建成后的数据库将700多种异味物质信息公开,供业内筛查,以便于发现异味成因。同时,粤海水务建立了全流域的水质预警预测平台,保证水质安全。”
创新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在上述背景下,粤海水务已经与广东省政府的相关部门,粤港澳等地的高等院校筹备共同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未来联合创新中心有五大主要任务:一是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二是进行技术成果孵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三是开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合作交流和产业传媒,五是开展政策标准研究和公共服务。通过将来联合创新中心工作的开展,粤海水务的科研能力将提升至更高水平。
智慧
粤海水务在国内率先提出智慧水务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粤海水务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智慧水务架构,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服务与智慧管控四大手段实现管理的精细化、运营标准化、决策智能化与生产自动化。粤海水务已经将智慧水务系统应用于全国各地所运营管理公司的生产管理、供水服务、运营管控等环节,开发出营业收费、生产监控、水务运营分析等20余项核心产品,产品和方案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粤海水务将充分利用湾区完善的信息产业链,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加快推进湾区水务信息化水平。
生态
谭奇峰阐述道,粤海水务的生态理念可以通过三项工程体现: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作为世界上长距离流量最大的有压管道调水工程,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贯彻了生态理念。为最大限度节约粤港澳大湾区宝贵土地资源,工程采用深埋盾构方式在深层地下空间建造,节约数万亩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真正实现“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目标。
粤海装备产业园。粤海装备产业园位于东莞,是满足低碳排放、低水足迹、低冲击的新型生态产业园,未来园区将实现全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作为大湾区内的省级工业区,粤海装备产业园将来会与一些水产品、水材料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发展成大型制造基地。
广州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作为广东省会城市水环境整治的标志性项目,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贯彻了“优化水利调度、水质原位净化、构建水生态系统”+“智慧运营”的综合性手段,体现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五水共治理念,在四个月内,就实现了从水质劣五类到四类水的提升。谭奇峰还表示,通过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粤海水务也开始负责主编一些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相关标准。
最后,谭奇峰表示:“水的战略决定企业成败,水的安全至高无上,水的创新引领未来,粤海水务未来将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附】现场互动
提问:目前粤海水务在粤港澳大湾区已获得12个项目,未来粤海水务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务市场是否会有重点布局?
谭奇峰:粤海水务在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不会放松在全国水务市场的布局。粤海水务的战略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粤海水务在两年前已经完成了广东的布局,落子16个地级市,获得了高度评价。目前粤海水务在全国已取得近50个项目,超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数。未来,粤海水务计划将以每年1-2个省的速度,向全国市场扩张。
编辑 | 洪翩翩、赵凡
统筹 | 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