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39-245)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 江苏广电总台 唐晓智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39)

宋文治章渡晴晓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陈岚


宋文治

章渡晴晓


立轴 纸本设色

88.5X88.2cm

198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章渡晴晓。皖南青弋江畔章家渡口乃当年新四军总兵站旧址。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同志到皖视察工作时,军长叶挺等领导同志即在此渡口迎接周付主席赴云岭总部进行工作。甲子三月文治写生并记。


钤印

文治画印(白文)、娄江宋灏(朱文),八十年代(朱文)、风景这边独好(白文)


宋文治1919年出生于江苏太仓,是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历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作于1984年的《章渡晴晓》,是宋文治先生表现革命圣地的作品。章渡并不像中国其它革命圣地那样名气响亮,若不了解新四军的那段历史,章渡也不可能进入人们的眼帘。


1984年1月,宋文治先生应邀赴合肥,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后先生赴皖南沿途写生,先生长子玉麟陪同前往。宋文治此行的第一站是泾县,他们先参观了云岭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大礼堂等遗址,又听到泾县方面介绍,当年周恩来同志每次来新四军视察,都要经过一地叫“章渡”的兵站,届时叶挺等都会前去章渡迎送。宋文治先生听后,立刻提出要去章渡。章渡位于泾县西南,是皖南很有特色的地方,此地的皖派建筑并不多,而更多的是吊脚楼,绵延一二华里,故有“江南千条腿”之称。在吊脚楼下面的青弋江,大部分已基本干涸,河床中到处散落着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颇有些荒凉。


回到南京之后不久,《章渡晴晓》得以完成。可以发现作品所呈现的图像,与生活有着明显的差异。画家不被生活所囿,根据作品的创意,加入了大片的水面、远山和近处的小舟……整幅作品亲切、朴厚,所透出葱绿浓郁的气息,与现实之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讲的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吧。在作品中,宋文治先生还将新四军在章渡的这段历史,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更增添了《章渡晴晓》这幅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0)

钱松喦《鱼满千舟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丁雅力


钱松喦

鱼满千舟


立轴  纸本设色

123.5X68.4cm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波澄万顷,鱼满千舟。曾往无锡访问太湖得见社会主义渔业建设繁荣景象,此写其一角以誌喜。一九七二年四月钱松喦并记南京。


钤印

钱松喦(白文)、山河壮丽(朱文)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自幼受到传统士文化的熏陶,艺术成就突出,尤擅中国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他早年师从胡汀鹭,研习唐寅、石涛、石溪等人作品,1960年参加江苏省国画院组织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作品展出后声名鹊起,是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钱松喦(音同“岩”)在“师古人”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传统中国画的形式限制,注重写生并吸收西画理论,在江南独有的文化特色中形成典雅温润的个人风格。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与社会期望,钱松喦积极响应“新国画运动”,他意识到传统中国画在时代中发展的局限性,探讨笔墨当随时代的可能,在保留作品艺术性的同时将笔墨技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歌颂新时代,拥抱新社会,礼赞新生活,将传统脱离群众的文人画转变为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大众艺术。在西画强烈冲击、国画备受质疑的时代,钱松喦开启了当代中国画崭新的篇章,被华君武称为“推陈出新的样本”。


江苏省美术馆藏《鱼满千舟》创作于1972年,是钱松喦古稀之年的作品,画风更臻成熟。作品以渔业建设为主题,表现太湖渔获时累累丰收的繁荣景象,赞扬社会主义为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画面下方绘以山石树林,“浅绛”和“青绿”晕染,给人清新温润的质感。山林云雾中隐隐绰绰显现出红瓦白墙,时代特色与水墨语言浑然融为一体。画家经过巧妙的设计仅取渔业建设的一角,画面整体呈“之”字形构图,上方大面积留白,湖水淡墨勾染,水天一色,太湖的广阔与温婉豁然跃于纸上,渔船浩浩汤汤直至遥远的天际。“波澄万顷,鱼满千舟”,起承转合中情景交融,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富有和谐统一的韵律和轻松活泼的节奏美感。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1)

谢彬《渔舟图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刘鹏


谢彬

渔舟图


立轴  绢本设色

36X27cm

1667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丁未仲冬画于还燕堂,僲臞彬。


钤印

文侯父(白文)、谢彬(白文)


谢彬(1601—1681),明末清初画家,初名份,字文侯,号仙臞(音同“渠”),上虞(今属浙江)人,随父居钱塘(今杭州),后师从曾鲸学画。曾鲸曾独创“墨骨画法”,所绘人物生动逼真,把中国肖像画状物写真的能力提高到全新高度,万历年间名重天下。追随曾鲸学画者众多,形成明末清初影响巨大的“波臣派”,甚至影响到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清初文学家朱彝尊认为“谢彬学曾鲸氏而有得”。《增补图绘宝鉴》云:“彬善写小像,一经彼笔,世无俗面,至于数人合幅或举家全庆,神情浃洽,眉目照映,海内称首望焉!”


谢彬传世作品有《朱葵石像》《为周元亮写像》等。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此幅《渔舟图》为谢彬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描绘的是停泊靠岸的几位渔民畅饮的场景。两舟靠在一起,一人仰颈独饮,边饮边观看旁边两位同伴猜拳行令的“战况”,最右还有一位怀抱稚子的船家妇人“观战”。一艘船首立着蓑衣与斗笠,一天辛苦的劳作刚刚结束;另一艘则船舷之上绑着竹编的篓子,似装满鱼虾。最有趣的是刚刚探出脑袋的第四人,他似乎扮演着宴会参与者与厨师两重身份,从后面观看三位渔夫饮酒,还要留意正在烹煮的菜肴,成为席间最忙碌的一位。船舶后面用大斧劈皴法写成的巨石与岸边纤细的芦苇形成对比,整个画面的格局颇有“浙派”遗韵。画家笔下的四位渔夫各具情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俨然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画卷。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2)

吴俊发北斗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王坚如


吴俊发

北斗


水印木刻

56.3X45cm

198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吴俊发(1927—2019),原名翁元法,江西广丰人,擅长版画、水墨画。1946年毕业于江苏丹阳正则艺专,同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3年开始从事木刻创作活动,1945年被聘为中国木合艺运通讯员。1947年为《正报》主编《诗与木刻》《九月》等副刊。1953年至江苏军区文工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历任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筹委会委员、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会长、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传统水印版画实际上是“复制版画”,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产物,多用于书籍插图、年画、画谱、信纸花纹等。文学巨匠鲁迅与版画有着不解之缘,他早在1928年底创办朝花社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将国外优秀的木刻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目的是“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国外的版画”“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学”。从此他的名字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有了紧密的联系。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很多人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革命,开始创作木刻作品,成为革命进步思想的宣传利器,继而中国有了真正的“创作版画”。鲁迅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木刻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吴俊发先生怀着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于1986年创作了《北斗》水印木刻版画作品。画面采用经典的仰视三角形人物画构图,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有高山仰止之感。江苏水印木刻画派表现名山大川的作品居多,表现人物的作品甚少,然而吴俊发先生以洗练的刀法,对人物结构的精准把握,深入内心地刻画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人物画作品与他的山水画作品相互映衬,并将水印木刻表现山水的技法完美地融合到人物塑造中。《北斗》无疑是成功的例子,创造了水印木刻版画的经典。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3)

周碧初《梅园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孙俊


周碧初

梅园


布面油画

65.5X81cm

198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周碧初(1903—1995),福建平和县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2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门学校。周碧初先生是中国早期最重要的油画社团决澜社的成员,是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重要的作品有《香港木屋区》《少女头像》《春色》《北海公园》《夏鹃》《长江大宁河》《黄山》等等,周碧初先生著有《近代法国画派之源流》《西画概论》等书,为后世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1930年,周碧初先生学成归国,先后到他的母校厦门美专及国立杭州艺专代课。1932年,在上海美专任西画教授。后应邀到私立上海新华艺专担任西画科主任。1949年底,周碧初旅居印尼,1959年9月,回国出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这十年期间是其油画创作的鼎盛时期。同时他培养了邱瑞敏、夏葆元、方世聪、朱德贤、魏景山等在内的一大批艺术家,后来均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坚实骨干。


周碧初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师从知名的印象派画家欧内斯特•洛朗教授,重视自然光色的变化,用色鲜明亮丽。周碧初先生是个善于捕捉色彩感的艺术家,风景和静物都是他表现的主要题材,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油画风景《梅园》就是他晚期风景画的典范,作品创作于1982年,描绘的是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事处旧址,建筑在阳光下绚丽夺目,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绿树和青砖的冷色映衬下,显现出强烈的色彩对比。纯色跳跃而辉映,点彩的用笔,让色彩分割地混合,使画面充满了阳光下的闪耀,很好地表现了这座革命历史丰碑式建筑的崇高感。充满韵律的笔触松动而肯定,画面形简笔拙却兴味盎然。


周碧初先生不仅受到法国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画家修拉和西涅克及后印象派大师高更和塞尚的影响,似乎也受到了北宋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米点皴”的笔意影响,又仿佛兼得元人的逸趣。周碧初先生精修西画技法的同时又深爱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西方艺术同中国精神相结合。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4)

谭延闿《行书对联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芹


谭延闿

行书对联


书法  纸本立轴

174X41.8cmX2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还须略报老同叔,曷不走投陈孟公。

声甫先生正之,谭延闿


钤印

茶陵谭延闿字祖安印(白文)、知默居士(朱文)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组庵,号无畏,湖南茶陵人,生于浙江杭州。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入翰林。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他精于楷书、行书,尤以颜体楷书著称于书坛。


谭延闿(音同“凯”)幼承家学,其父谭钟麟与翁同龢(音同“禾”)有交往,翁同龢写给其父的信札等为其所研习。他师法刘墉、钱沣、何绍基、翁同龢等清代诸家,上溯颜真卿,尤其临习《麻姑仙坛记》,得颜书精髓,功力深厚;又融汇苏轼、米芾、黄庭坚等诸家,形成自家面貌。谭延闿富有学养,在书法上以雍容雄浑之神采命笔立格。


此件行书对联的上联:“还须略报老同叔”,出自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下联:“曷不走投陈孟公”,出自苏轼《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陈遵,字孟公,嗜酒,《汉书》记载其: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客虽有急,终不得去。“走投陈孟公”借指投访好客热情之人。


谭延闿不仅取法苏轼的书法,亦录写苏轼的诗文,尊崇先贤的人生志趣与学识修养。此件作品代表着谭延闿行书面貌,以颜体为基调,结字用笔又取法苏轼、米芾、黄庭坚,能在浑厚端庄中显灵动婉转,自出新意。此书点画凝重,体势宽博,线条骨力雄健,得颜体宽厚刚正之气象。在用墨上,以浓墨显丰润酣畅之神韵,与厚重遒劲的用笔相得益彰。在引带牵丝和出锋之笔处,呈现肥瘦粗细变化,间用飞白,笔墨变化多样。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45)

翁方纲行书中堂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高木


翁方纲

行书中堂


书法  纸本立轴

121.7X60cm

创作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怀仁集右军书多出于茧纸,余皆唐初秘藏真迹,此与官奴玉润旦极寒同比于蕺山角庙矣。

德斋大兄鉴正,翁方纲。


钤印

翁方纲印(白文)、覃溪(朱文)、復初斋(朱文)


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书法主要学习唐楷,初学颜真卿,后专学虞世南和欧阳询,尤其用功于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书主要学习米芾、董其昌及颜真卿。其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不失大家风范。翁方纲对书法始终秉承着“没有一笔无出处”的理念,曾传有他与刘墉关于书法“有我,无我”的争论。于此有人指谪翁方纲过意讲究,依傍古人,属“无我”之列。但更多人则赞誉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融汇各家之精,朴静之境,冠绝一时”。


此幅作品用笔以圆润轻柔为主,没有丝毫方刚急躁的火气,运笔沉酣,笔划丰满,筋劲骨健,妙得神韵。纵观整幅作品,严守前人法度,结体稳健,笔沉墨厚,笔意柔润流畅,给人以平和、温润丰厚之感。






往期精彩回顾

🔗VR展厅丨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12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作品展线上展览及作品鉴赏

🔗资讯丨“可触摸的记忆——馆藏艺术档案文献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预告丨为人生的艺术——宋源文、程勉捐赠作品展将于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32-238)

🔗翛然物表,与古为徒 ——与宋玉麟谈艺术和传承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