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院一室·创作研究之一|刘彤彬·学科建设与跨越边界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10-07


Two Academies And One Studio

Creation and Research

两院一室·创作研究

江苏省美术馆下设江苏版画院、江苏油画雕塑院、江苏书画工作室3个艺术创作部门,不同门类兼具的创作队伍,使江苏省美术馆成为江苏省综合性的重要艺术创作单位,拥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对江苏美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美术馆的艺术家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自觉将个人的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线,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用心用情抒写伟大时代。


为了推动艺术创作迈上新台阶,江苏省美术馆进一步加强艺术创作管理和引导,继续加大优秀专业创作人才引进,为文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环境。为提高艺术家们的社会影响力,现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展示江苏省美术馆专业创作队伍新面貌、新成果。

Jiangsu Art Museum consists of three art creation departments: Jiangsu Printmaking Academy, Jiangsu Oil Painting and Sculpture Academy and Jiangsu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Studio,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art creation unit in Jiangsu province due to its diverse creation teams. Having a group of the old, middle-aged and young artists with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i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Jiangsu fine arts.


The artists in Jiangsu Art Museum deepl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spirits of General Secreto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 firmly grasp the people-centered creation orientation, adhere to the creation idea of realism, and consciously connect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closely wit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They regar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s the lifeblood of their art works, regard profound thinking, exquisite art and excellent production as the standard and present the great era with their concentrated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rtistic creation to a new level, Jiangsu Art Museum will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of artistic cre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ntroduction of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creative talents,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artistic cre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artists, we are now promoting them through Wechat platform, so as to fully present the new look and new achiev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creative team of Jiangsu Art Museum.


学科建设与跨越边界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rossing boundaries

文丨刘彤彬

版画技术材料和艺术家创作的主谓关系,是当下青年艺术家应该思考和清楚认知的逻辑问题。主体不同产生的工作方法是不同的,以版画专业为主进行艺术品创作的艺术家和以艺术家身份为主进行的版画创作体验。前者偏重学科体系;后者偏重艺术想法的多领域表达实验。当然具体工作中这两种逻辑关系是在不断相互转化和递进的。不断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是一项系统而且必要的工作,也是不同类型艺术家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包括对技术的研究总结,工具材料的设计开发,配套设备的改造升级,合作模式的优化改进,作品创作的应用扩展等等。在基础材料、制版拓印、装裱展示、作品保存等技术研究上不断提升都为版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版画的领域研究也因此从对创作的关注,提升扩展到对学科的系统研究。

2022年 草莓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2022年 橙子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学科体系对艺术生和青年艺术家展开相关的学术研习,进行实践应用会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如何在学习或创作期间,全面了解多种材料技术,掌握国内外不同版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以及正确使用工作室的机械设备,以至于结合这些技术材料和设备完成作品转换,需要一整套详尽合理的学习流程和工作方法。版画技术的多样性,增加了学习实践的工作量,但同时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更多的接触不同的技术和语言是有益的,要了解东方传统的木刻,尤其是水印;也要学习引用西方经典的石版和铜版;熟悉从现代商业应用转化而来的丝网印刷技术和胶版印刷技术;理解带有观念介入的数字技术。通过这种广泛的接触和尝试,就可以很自然地进行选择个人的兴趣方向,结合自己综合能力、特长、性格或偏好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一种或几种技术语言,为以后的个人创作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实际上在这些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潜在的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思维架构和开放的工作方式。选择符合作品意义的材料和手法,运用多层面技术,并且在所有手法中做到多变和相通,会在创作中带来很多启示。

2022年 榴莲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2022年 猕猴桃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各种艺术尝试和技术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思想,也可以说是艺术家本身。这对学习过程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从掌握技术语言,转换到应用这些所学进行自我视觉表达,这是一个困难而有趣的过程。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大多是善于独立思考、不满现有状况的,或者是具有敏锐通感的,在他们进行这些结合的过程中,经常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在十多年版画的教学中,除了专业的版画技法课程,我始终鼓励每一位艺术生养成随时记录创作思考,制作绘画手稿的习惯。实际上很多人做到了这一点,这对艺术家长期的创作尝试带来了好处。这种工作方式直率快捷,不会干扰正常进行中那些繁杂的学习科目,另一方面也为多种艺术实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始资源,而其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带有观念的绘画实验,甚至是艺术作品的直接积累。

2022年 雪莲果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2022年 玉兰 45x36cm  水印木刻 刘彤彬

现代版画和“版画家”已超出传统概念的范畴,传统观念中,不同类别版画都有各自独立的边界。而随着多年来为了寻求对技术材料使用的自由和自主,这种分类逐渐模糊,甚至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在当代艺术世界,版画地位的提升可能要归功于技术手法的跨专业渗透,版画的多功能性对不同研究领域的艺术家在各种媒介的工作中非常有用,这促进了年轻艺术家探索并跨越本身所学领域的界限。现在的版画展览看起来有点像装置,有点像视频影像,有点像集合雕塑,有时让人难以搞清到底是什么介质,版画在发扬着很多特性,特别是他们跨越不同技术界限的能力和对所处时代的探索能力。



艺术家简介

Artist Profile

刘彤彬,1972年4月生于徐州。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1997年江苏版画院研修生班毕业,1998年工作于厄立特里亚,2002年江苏省美术馆。现为江苏版画院院长,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美协理事、版画艺委会委员。

 

1998年、1999年两次受到文化部书面表扬和表彰。江苏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对象,第四期333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创作各类作品2000多幅(包括版画、油画、纸本作品等),多次举办个展,发表文章,出版画册。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级展览,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银奖,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铜奖、江苏省版画新作暨江苏版画院作品特展金奖、首届江苏省美术节银奖、首届江苏省青年美术作品展银奖、省级优秀奖7项以上。

 

申报、执行完成的国家级、省级项目:

申报实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个,文旅部资助研究项目3个,省艺术基金项目1个,省级文化人才项目1个。省级创作资助项目2个,市级创作资助项目1个。

2012-2016 参与江苏重大主题创作油画“辛亥革命”创作小组

2012-2016 江苏重大主题创作版画“七君子”

2014年 五个一批人才资助研究项目“木刻版画的研究与创作”

2016年 江苏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2016年 文化和旅游部资助研究项目“水印版画材料研究改良项目”

2017年 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

2017年 文化和旅游部资助研究项目“水印版画板材改良定制项目”

2018年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行远及众”中国水印木刻版画文献展

2018年 文化和旅游部水印版画研究项目“水印版画媒体传播建设”

2018年 南京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2019年 江苏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

 

展览活动策划:

2017年“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作品文献展”;2018年“行远及众——中国水印木刻版画文献展”;2019年“汲古镌今·江浙沪皖四地版画名家名作邀请展”;2019年9月-12月“纸面镜像——版画作品展”系列展(四回);“Poster-版画与海报”专题展。各项艺术项目、公益活动数十次。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赏析

Appreciation of works

2002 现代童谣 80x60cm 套色木刻


2004 似水流年 80x90cm 套色木刻


2005 架上绘画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5 九月初七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6 碑亭山水之一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6 碑亭山水之三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6 初雪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6 燎原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6 玄黄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7 明镜 80x60cm 套色木刻


2008 万籁之声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8 正月初七 60x80cm 套色木刻 


2009 肖像 80x60cm 套色木刻


2009 鱼 90x60cm 套色木刻


2014  No.15-05 35x27cmx3 独幅版画 


2018  PARIS组画 套色木刻 


2019 um200 No.1 90x60cm 水印木刻 


2019 巴音布鲁克风景组画 38x24cmx9


2021  light beam No.1 170×38cm 水印木刻 


2021 大别山30景 绝版套色木刻 35x45cm×30



往期精彩回顾

🔗展讯丨多元∞计划:2022第一回 “步履不停——李莹·王勇双个展”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VR展厅丨家山——方骏艺术展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182-188)

🔗线上展厅丨童明先生导览“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

🔗线上公教丨萧平先生解读夏同浩捐赠书画精品展(一)

🔗线上公教丨宋玉麟解读宋文治山水画

🔗线上公教丨周京新解读馆藏明清山水画


供 稿:刘彤彬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江苏省美术馆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

请提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现场接受健康码、行程码核验及体温检测

凭预约信息及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参观期间请佩戴口罩

避免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