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告丨“江海漫游者——水韵江苏·版画精品文献展”将于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10-07


江海漫游者——水韵江苏·版画精品文献展

Rover of River and Sea

Charm of Jiangsu · Engraving Literature Exhibition

 

主办单位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

江苏省美术馆


协办单位

江苏版画院

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展览时间

2022/5/27-6/15


展览地点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2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

吴俊发 陆地 黄丕谟 张新予 朱琴葆 张树云 程勉 金明华 李树勤 朱葵 施汉鼎 丁立松 周炳辰 张仲则 劳思 王勉 陈设 沈民义 潘裕钰 杨明义 周兴华 周兴 翁承豪 杨春华 周一清 陈琦 张放 濮存周 陈新建 徐开利 万子亮 张天星 朱建辉 陈超 吴晨 金小平 刘波 顾志军 凌君武

 

安沂南 陈行晔 杜洋 顾勤 郭潼潼 韩东 何晓晴 李小光 李莹 李燕春 刘彤彬 龙珩 祁耿 沙红波 孙文烨 石瑞 陶缀 陶岚 陶亚青 王鉴非 王帅 王坚如 邢思东 庾武锋 袁艳 章水雄 张小莹 张鹏 张瑜 郑凯迪 朱燕 朱海燕 周骏雅




  PREFACE/ 前言

2022年作为 “江苏水印木刻”概念提出60周年,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另有一层纪念意义。1962年,成功从传统文脉中提炼了现代水印技巧的几位江苏版画家,吴俊发、陆地、黄丕谟、张新予、朱琴葆等,携作品百余幅辗转镇江、苏州、扬州、徐州、连云港、启东等十余个省内县市,历时近半年。他们深入生活,一边采风写生一边辅导业余作者,沿途开展了各种水印木刻学术交流与艺术实践。归来后又在南京中山陵藏经楼举办了首届水印木刻进修班,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基层。1962 年 10 月 1 日,集结了近百件作品的“江苏水印木刻展”在当时的江苏省美术馆开幕,这也是自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以来,首次出现以“水印木刻”命名的版画展览。


在江苏版画家创作水印木刻的最初时光,他们千方百计地通过风景题材表现当时当地的生活,正如1960年开启了两万三千里写生之路的“新金陵画派”。这一朴素的动力源于解放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鼓舞——美丽的家园经过勤奋劳动旧貌换了新颜,而江苏湿润多雨的气候和历史贯通的文化积淀更为水印提供了绝佳的创作条件。曾经匕首投枪般的文艺武器,在时代的巨变中开启了从传统形态迈向现代形态的第一步。故翌年“江苏水印木刻展”移师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发轰动效应,自地域特色中流淌的平凡诗意,因饱含着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真实而动人。


而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更迭,过去翻天覆地的山川工程逐渐让位于修复性的生态保护。对自然的重新审视引起美学趣味的相应转变,地方生活和文化记忆留存的重要性开始突显。从江苏水印木刻学派中开枝散叶的江苏版画家,其群体性正是体现在这种地缘文化的作用上,因为地方无疑与个人经历紧密相连,对地理景观的描绘造就出强大的审美惯性与身份认同。


本次展览以“江海漫游者”为名,正是纪念60年前这批沿着江海写生与讲习的老一辈江苏版画家,他们为踏遍省内10.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耗费了数月的时间,形成地方画派所需的共同体意识也在这趟旅程中得以萌芽。60年后,成长于数字化浪潮中的年轻一代,雄心壮志地试图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在10日内致敬前辈们的路线,却受制于疫情难以成行。“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这场本该在春夏之交开启的江海写生活动,变成了一次努力回忆起家乡风物的集体卧游。展出的100件作品涵盖了创作于上世纪的江苏版画代表之作,与今天的江苏版画院青年画家完成于疫情时期的新作。两者共同围绕“水韵江苏”的主题叙事,从流域、景观、地形、情境这四个方面标记出历时与共时的情感力场和地理轮廓。


风景一直存在,看风景的视野却发生了变化。在此,江苏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是回避不了的,但与前辈们受新江苏山水画影响,为单纯的风景母题注入笔滋墨润的意境、营造抒情甜美的形象所不同:今天的继承者们多为复合型的版画人才,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江南表征的文化符号,而是更强调潜藏于乡愁背后的个性与情感。关注那些视觉上的韵律、瞬息万变的色彩,捕捉城中道路的流淌和乡间小径的分岔。重要的是记录漫游时的个体经验,并将真实的自我融入图景之中。这一疫情之下风景再造的旅程,确也堪称一次重获归属、致敬与传承,并实现自我疗愈的心灵奇旅。


沿江沿海的接合在地缘和资源上都为江苏的文化和旅游塑造了禀赋天然的丰富内涵,因此“水韵江苏”不仅是地理上的流域概念,也是文化层面关乎自然与精神的观念叠合。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进“水韵江苏”文化建设,以江海河湖为脉络构建“两廊、两带、两区”的文旅空间体系,江苏文旅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速,文旅品牌推广不断提高。凭借着对景观的重读和重写,江苏版画曾寄托于过去的古老制作体验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实写,如今都团结在“漫游者”的身份之下,实现着关于“江”“海”在历史与当代、时间与空间中的并置对话。


   作 品 选 登  


流  域

Basin


施汉鼎  渔港明珠  水印木刻

48cm×58cm  1962  江苏省美术馆藏


程勉  姑苏河畔  水印木刻

54cm×54cm  1982  江苏省美术馆藏


沈民义  子夜吴歌  水印木刻

59.8cm×60.5cm  1996  江苏省美术馆藏


韩东  古韵·未来  水印木刻

       90cm×123cm   2022


龙珩  散步  水印木刻

50cm×70cm  2022


李莹  出帆  水印版画 

130cm×199cm  2022



景  观

Landscape


黄丕谟  春风春水江南  水印木刻

45.5cm×59.5cm  1979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李树勤  梅园春来花如雪  水印木刻

57cm×58cm  1978  江苏省美术馆藏


濮存周  纸燕飘飘入梦来  水印木刻

68.5cm×38cm  2000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杜洋  江南时间  水印木刻  

110cm×80cm  2022


张鹏  三国城  套色木刻   

80cm×160cm  2022


安沂南  DAO· 3  丝网

60cm×80cm  2022



地  形

Terrain


吴俊发  一片新绿  水印木刻

56.7cm×57.3cm  1962  江苏省美术馆藏


张新予  栖霞山  水印木刻

37.3cm×45cm  1962  江苏省美术馆藏


周一清  阳光下的小树  水印木刻

48cm×52.7cm  1999  江苏省美术馆藏


刘彤彬  玉女泉  水印木刻  

75cm×91cm  2022


王坚如  雨后春山  水印木刻  

170cm×81.5cm  2022


王鉴非  湿地印象  油印套色木刻

65cm×130cm  2022



情  境

Scene


丁立松  炎夏乐章  水印木刻

47.4cm×55.5cm  1984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杨春华  春花  水印木刻

       50cm×41.3cm  1988  江苏省美术馆藏


陈琦  梦蝶  水印木刻

80cm×58cm  2000  江苏省美术馆藏


陈行晔  觉岸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22


郭潼潼  苏州2022·谷雨来信  水印木刻

90cm×60cm  2022


邢思东  参差荇菜  铜版  

75cm×56cm  2022


往期精彩回顾

🔗两院一室·创作研究之二|孙俊·架上绘画本体在当代的文化价值

🔗5.18国际博物馆日|让艺术走进生活

🔗展讯丨多元∞计划:2022第一回 “步履不停——李莹·王勇双个展”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VR展厅丨家山——方骏艺术展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第二季(182-188)

🔗线上公教丨萧平先生解读夏同浩捐赠书画精品展(一)

🔗线上公教丨宋玉麟解读宋文治山水画

🔗线上公教丨周京新解读馆藏明清山水画


供 稿:陈 娅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江苏省美术馆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

请提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现场接受健康码、行程码核验及体温检测

凭预约信息及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参观期间请佩戴口罩

避免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