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接受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采访 介绍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情况
李晖接受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采访
11月23日上午,市委书记李晖在江华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改革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18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集中采访,全面介绍了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李晖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永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实施“135”工程,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创优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永州市将对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立足比较优势,认真总结经验,紧盯示范区建设的产业承接方向,以示范区建设“五大重点任务”为发力点,大力建设“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力争在加快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据了解,永州自2011年10月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以来,坚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首要抓手,抢抓机遇聚焦产业承接,乘势而上狠抓实体经济。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800余个,年均递增14.5%,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56个;累计利用外资45亿美元、年均递增12%;累计到位内资1225亿元、年均递增14%;完成外贸进出口47.3亿美元,年均递增16%;通过省级以上平台承接启动重大项目174个,总投资1024.54亿元,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
近年来通过实施“135”工程、产业项目建设年、优化发展环境等有力举措,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我市以打造湘粤桂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对内大循环、对外大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永州的区位优势正加速转变为交通优势。全市创新创业园区持续转型升级,标准厂房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项目落地周期大幅缩短,服务效率有效提升,投资更加方便快捷,落户的创新创业企业明显增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迸发。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承接,既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市在工作实践中,成立了市委书记挂帅、市长任组长的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命线列入“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评估;充分发挥毗邻“两广”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大市优势,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形成大众创业的生动局面;坚持“软硬兼施”,逐步构建“大交通、大园区、大通关”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承接能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工程,走出了一条以人才聚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的创新之路。
《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永州发挥毗邻“两广”,以及作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永州明确目标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更好地将产业扶贫投入与产业承接转移结合起来,将资源优势与沿海地区资本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致富门路。下一步,我市将正确处理好承接与转移、分工与合作、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努力构建“一区一轴一带”的发展格局,加快以园区为主的产业承接平台,以物流配套、通关报检为主的服务平台,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现阶段沿海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承接方式、合作方式、招商方式,确保有效承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项目推进实施“六联机制”,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让广大客商和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编辑:朱文秀
☞重磅!永州下月起停止购房契税补贴和农民购房补贴政策
☞@永州公职人员,公务活动用餐标准已明确规定
☞开放强省 永州这些单位获湖南省通报表扬
☞权威解读丨湖南市县机构改革,重点全在这里!
☞永州这些人往后一律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