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初心,再走长征路---200余名央媒省媒记者走进永州

永州发布 2019-12-14

6月最后一周,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中央媒体主题采访团来到我市道县开展采访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以及省直各主要媒体共200多名记者参加了采访活动。


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江西、福建等地正式启动。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采访团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脚步前进,通过笔端、镜头、话筒,深入挖掘艰苦卓绝斗争历程中的感人事迹,记录红军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团结奋斗的壮丽史诗。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道县,在这里传播了革命理想,撒下了红色火种,以信念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采访团沿着中央红军在道县的足迹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先后来到陈树湘烈士掩护地、养伤地、被捕地四马桥镇富足湾村,拒医拒食地四马桥镇何正生药铺及牺牲地蚣坝镇石马神村,采访红军后人、送食送药群众后人及当事人后代。参观道县革命烈士纪念园,瞻仰陈树湘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在水南红军渡采访帮助红军搭建浮桥、抢渡潇水的当事人后代。采访了审章塘乡葫芦岩村红军主力渡潇水地,营江街道新屋村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禾塘决策”地,仙子脚镇蒋家岭湘江战役集结地战斗遗址,湘江战役往广西重要关口永安关、雷口关,寿雁镇豪福村湘江战役命令发布地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临时指挥所旧址。

脚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记者们在参观采访完后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身体力行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重温红色历史,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观点,用脚步丈量新时代的长征路,用优良的作风、优秀的作品回报伟大的时代。

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贺辉看望了采访团记者并与大家就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进行了交流。


我们一起来看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


信仰之炬 永远燃烧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桂东县寨前镇的红六军团誓师西征雕塑。

本报记者 何 勇摄

汝城县滁水河畔的望军桥。

本报记者 邝西曦摄

湖南郴州湘南起义纪念馆,听众在认真听讲解。

本报记者 何 勇摄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提供

  湘南永州市道县革命烈士陵园,松柏环绕,烈士碑前摆满花篮,“三十四师烈士永垂不朽”的挽联格外醒目。

  不远处,潇水奔流不息,汇入湘江。每一朵浪花,好像都在讲述红34师师长陈树湘和战友们气贯长虹的悲壮故事。

  青山处处有忠骨,红军故事代代传。6月下旬,记者踏进湖南这片红色土地,追随85年前红军长征足迹,寻找红军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史诗。

  誓师西征,拉开长征序幕

  湘东南,罗霄山中段,郴州市桂东县寨前镇。镇广场上6米多高的雕塑,旌旗猎猎,战马腾空,红军威猛,将时光带回到85年前。

  77岁的黄维忠老人,是镇里原文化站站长。他经常给游客讲述红六军团的寨前往事。85年前,他的岳父和乡亲们接待过这支队伍。

  1934年8月11日,萧克、任弼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9700余人在此驻扎。8月12日,在沤江河滩上,连以上干部集合举行西征誓师大会。

  此前,8月7日,红六军团按照中革军委要求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遂川县突围,4天之内突破国民党军4道封锁线,跳出重重包围圈。

  誓师结束后,红六军团踏上艰苦卓绝的西征之路。10月24日,经过两个多月苦战,跨越赣、湘、粤、桂、黔,行程5000多里,他们在贵州省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师。此时,红六军团出发时的9700余人,仅余3300人。红六军团调动和吸引大量敌军于湘西北,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中央红军初期长征的行动。

  1935年11月19日,按照指令,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通道转兵,红军迎来转折

  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村头有一座不过百米的山丘,名曰馒头岭。道县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带着记者,拾级而上,四五十米处有一处溶洞,潮湿阴暗。

  “这就是当年陈树湘养伤的地方!”

  1934年12月,红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受重伤后,在此短暂躲避休整,继续指挥作战。

  此前,为红军过湘江担任后卫阻击敌人的34师,陷入重重包围,5000余人的队伍仅剩数百人。在掩护主力突围后,陈树湘身边警卫人员所剩无几。被敌人发现后,弹尽粮绝的陈树湘在山下的一座庙内被捕。

  敌人抓到了红军的一名高级将领后,欣喜若狂,立即将他押往长沙。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

  抛洒热血、矢志不渝的故事,长征途中数不胜数。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时,红五师为打开入黔的通道,在邵阳市绥宁县瓦屋塘与敌人激战,伤亡300余人。师长贺炳炎身受重伤,在没有任何麻醉、没有医用手术刀的情况下,截去右臂,塞在嘴中的毛巾被咬成布条。

  之前,在湖南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中遭受重大损失,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鲜血染红了湘江!

  1934年12月,红军通过老山界后,分三路进军湖南省通道县,计划由此北上湘西,与贺龙、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此时,国民党军早在前方聚集了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

  再不改变原定方向,中央红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为统一作战思想,1934年12月12日,中央召开了通道会议。毛泽东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的主张,得到大多数人支持,最终获得通过。会议直接促成了“通道转兵”。12月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贵州。

  这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奏响了长征伟大战略转折的先声。

  半条被子,记录军民同心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感人至深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驻扎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时,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女战士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这位老人。

  深受感动的徐解秀老人,之后常到村口的滁水河畔等女战士归来。如今,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座桥,名曰“望军桥”。

  让老百姓念想的,何止“半条被子”?被老百姓牵挂的,何止这3位红军!

  城步县丹口镇下团村村民杨光清,有一盏老式马灯,被他当作宝贝,“这盏马灯是3位红军送给奶奶的!”

  1934年秋,红六军团西征时,辗转至城步县境内。3位红军战士受伤,当时杨光清的奶奶吴老福只有34岁,开着一家客栈,将3位红军战士接到家里。夫妻二人为红军采集草药,捣烂敷伤口。红军战士离开时,要付钱作生活费和医药费,见不肯收,便将马灯留下。红军优良的作风,在当地传为佳话。

  红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赢得百姓支持。一组组数字,记录了湖南人民对红军的深情:

  大庸一县(今张家界永定区)就有5000多人报名参军,侯德臣一家8口参加红二、六军团长征。

  各地地下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为红军筹措、加工粮食,满足军需。当时的中共郴县县委为红军筹得粮食12万斤,大洋4000元,编织草鞋2万多双;冷水江锡矿山地下党组织为红六军团筹得大洋4000多元。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时已近冬天,为保证红军长征需要,临澧县新安、合口两地集中缝纫工50多人,在30多天里赶制军衣7000多件;红二、六军团进入湘中时,新化、涟源人民各筹集了上万块银元、几百担大米、数百套军用衣物。

  郴县县委将中央红军留下的400多名伤病员分别转移到安全地带,宜乐(今宜章县、乐昌市)县委也安置了300多名红军伤病员。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就要当红军”成为当时流行的佳话。“革命战争时期,不到8万人的桂东县,有5000名烈士。”当地党史专家胡海波介绍。

  精神长存,英雄后继有人

  2018年11月,红军后人林福建带着儿子林古田,踏上福建的土地。此时,距离其父亲林中辉离开闽西大地,辗转湘南群山,已经过去整整85个年头。

  当年,林中辉作为红34师的一名传令兵,随数千闽西子弟,踏上长征路,最后因伤滞留湖南道县。不忘家乡所在,只愿初心不改,他给儿子取名“林福建”。一别经年,再度回到家乡的夙愿,终于由其子代为实现。

  同样走在寻访路上的,还有陈树湘烈士当年的追随者。

  2019年3月27日,韩京京和家人再次来到位于道县潇水河畔的陈树湘烈士雕塑和34师烈士墓前祭扫。

  韩京京是时任红34师100团团长、开国中将韩伟的儿子。遵照父亲遗愿,韩京京找寻20余年,在2013年确认陈树湘烈士墓。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英雄不怕牺牲,就怕被人遗忘。”韩京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专题陈列馆,来此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几乎每一次讲解,都眼圈泛红。

  在陈树湘牺牲地,建起了“树湘小学”;陈树湘当年疗伤的溶洞,当地政府予以保护。岩穴中,灯光摇曳,如同穿越历史时空的信仰火炬,永远明亮!

  “要把红军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要把红军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黄维忠老人说。

  在桂东县革命纪念馆,常德市鼎城区区直部门的30多位党员,驱车8个多小时,来瞻仰凭吊。“参观先烈事迹展,就是为了不忘初心,更好完成使命!”鼎城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李三葆说。

  幸福,是对红军先烈最好的回答。奋斗,是对红军精神最好的传承。

  (本报记者薛贵峰、邝西曦、夏康健参与采写)



新华社


绝对忠诚:断肠师长陈树湘的生命倒计时



  这是位于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陈树湘烈士墓(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新华社长沙6月30日电 题:绝对忠诚:断肠师长陈树湘的生命倒计时

  新华社记者张瑞杰、袁汝婷、柳王敏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脚下大园井内,泉水汩汩流淌,村民们在井边洗菜、洗衣,孩童在旁边嬉戏。蹲在井边,伸手触摸井水,从指尖传来愉悦的清凉感。

  1934年12月17日,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余部在此与敌人激战,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在此不幸被捕。

  陈树湘,湖南长沙人,出身贫苦佃农家庭。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接触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逐渐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红军师长。

  在长征中,陈树湘受命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他率领的红34师被称作“绝命后卫师”。

  沿着新修的便道拾级而上,很快来到陈树湘负伤后藏身的山洞。“当时这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洞口敞开,那时它像井一样,洞口在上面,很隐秘,小时候我们经常下到洞里玩耍。”70岁的周玉生老人说,当年陈树湘在这个山洞养伤,爷爷周明安和父亲周昌荣都给他送过饭,他们知道他是个红军。

  “爷爷之前还曾为红军带过路。他说红军是好人。所以,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做事。”周玉生说。

  “爷爷和父亲给他送了5天饭,后来听说有红军被抓了,还是个‘大官’。”周玉生说。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湘江之战中,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阻击“追剿”军第三路的追击,掩护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该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虽经英勇战斗,予敌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保安司令何汉听说抓到红军师长,高兴得要命,马上命令部下将陈树湘抬着去向上级邀功领赏。陈树湘为了不使敌人的企图得逞,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道县党史研究专家蒋元神说,陈树湘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送回他的原籍长沙县,挂在了城墙上。

  蒋元神表示,陈树湘的人生很短暂,却从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天起,就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决听党指挥,铸就了共产党员的光辉榜样。他身体力行捍卫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无条件忠于党和人民的生命赞歌。“他的牺牲,体现了绝对忠诚、绝对信仰、绝对担当、绝对英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如今,在道县烈士纪念园里,建立了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和他的衣冠冢,前来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

  这是位于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的红军三十四师馒头岭战斗旧址一角 (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6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人们在湖南道县烈士纪念园内的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参观(6月2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位于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的陈树湘被捕地(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这是在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拍摄的陈树湘烈士当年藏身养伤的山洞(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

  在陈树湘烈士牺牲地湖南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矗立着刻有“断肠明志 绝对忠诚”字样的石碑(6月16日摄)。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中国之声


血染湘江,八万多红军锐减到三万!出路在哪里?毛主席说......



湘江之战

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

撕开了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

但也付出巨大代价。

中央红军和军委两个纵队,

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红军的出路在哪里?

当年,

毛泽东主席这样说......

红军出路在哪里?

  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五一村的一面墙壁上,石灰墙面露出斑驳字迹,当地老乡告诉我们,这是1934年11月短暂驻扎在这里的红军张贴的宣传单。仔细辨认,内容与毛泽东、朱德联合在汝城起草的《出路在哪里?文告高度吻合。

汝城文明乡五一村的老墙壁

  从当地党史研究学者提供的文告原件照片上,我们发现“出路在哪里”的标题在文告中先后出现了三次,每一段后面都跟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长征初期的红军给沿途百姓留下的宣传口号,也是入境湖南之后,红军上下向何处去的方向疑问。

《出路在哪里?》文告

  中央红军在湖南汝城一带突破敌军第二道封锁线之后,西行向宜章方向前进,等待他们的是粤汉铁路宜(章)郴(县)一线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军指战员在日记中提到,在湘南行军过程中,“天气阴沉,微雨不停”,部队“不分晴雨,连日急行”。在乐昌与宜章之间的山间狭路上,各部队和中央纵队挤到一路,行军速度放缓、艰难前行。

      毛主席的指令拨云见日

  开国上将、时任红一师师长的李聚奎临危受命,从后卫变先锋,率一个团先头开路,掩护整个部队通过粤汉铁路。李聚奎将军的儿子李生雨告诉我们,也就是那时,父亲见到了阔别一年多的毛主席。

  李聚奎将军儿子李生雨:“毛主席就对他说了几句话,‘你们在前面开路,任务艰巨,行动要迅速,不然的话部队就会阻塞住了,大方向就是向嘉禾和蓝山前进。你们在前进的途中,如果能够占领这两个县城,或者一个也好,具体道路由你们决定,你们在前面开路,我们在后面就跟着你来。大路能走走大路,不能就走小路,如果小路不能走就爬山,不要等着请示,以免延误时间。’ 我父亲他一辈子忘不了主席给他说的大方向。

央广记者李行健采访李聚奎将军的儿子李生雨

  李生雨说,毛主席的这个指令看似寻常,但在队伍犹豫困惑的情况下,大方向的提示,仿佛拨云见日。

  李聚奎将军儿子李生雨:“父亲听到毛主席给他讲了这段话,心里特别激动。毛主席讲的这些话,现在看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内心(感受到)无比的对胜利的信心,就有了主心骨。

     血染湘江之后,反思曙光初现

  红三军团赶在湘军、粤军合围之前,占领宜章,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但敌军早就在湘江边布下重兵,构筑了第四道封锁线。潇水和湘江之间的百多里地的狭长地带是毛泽东等人眼中的危险地带,也是蒋介石意图歼灭红军的理想地点。

  道县史志办党史专家唐小峰说,1934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在潇水边的道县禾塘村,就是否从广西突破湘江的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毛泽东等人力陈西渡湘江的危险性,然而中革军委最终还是决定:左右两翼分别从永明县和道县进入广西,分四路纵队从兴安、全州一带抢渡湘江。

中央红军计划四路强渡湘江示意图

  道县史志办党史专家唐小峰:“禾塘决策是湘南争论的一个高潮点。遵义会议为什么能够召开?就是从湘南争论开始的,毛主席站起来反对李德、博古的错误决定。从进入湘南,从汝城、郴州一带一直就在争论,但是当时毛泽东所有的提议都遭到了否决,被束之高阁。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红军撕开了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巨大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两个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潇水畔的道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血染湘江之后,反思曙光初现。此后的通道、黎平、猴场会议,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逐步得到党内的支持。唐小峰说,“湘南争论”与这一系列会议奏响了遵义会议的先声。

  道县史志办党史专家唐小峰:“整个长征初期,中央决策者的目的、目标都不是很明确,都是在争论中、在讨论中来进行的。实践中就这样证明,毛泽东说不过湘江,硬要过,8万多红军损失惨重,谁来负这个责任?再这样下去我们红军的出路在什么地方?所以在通道、黎平转兵。

  关于“方向”的抉择,不是在纸上空谈,而是从实践中走来,没有惨烈牺牲,不付出巨大代价,难以逐步取得共识:究竟是按照博古、李德方案,深入湖南到湘西北与红2、红6军团会合?还是按照毛泽东的想法转兵入黔,进军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毛泽东的方案逐渐占据上风。

  李聚奎将军的儿媳彭霄说,正因为“大方向”明确,此后的征途,中央红军行动果决、步伐整齐。

  彭霄:“毛主席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总是先说大方向是什么。长征真是一个苦难辉煌的征程,是被迫战略转移。为了图生存,为了保存这支红军的力量,这个方向指错了,红军就完了。所以他(李聚奎)一辈子就记住这个大方向,一定要走对。方向对了,哪怕有些迂回的曲折,我们总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记者足迹

江西

瑞金、宁都、兴国

湖南

葫芦岩渡口

广东

仁化

江西 于都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福建长汀中复村

广东

南雄、仁化、连州

湖南

汝城、道县


光明日报


湘江血战,红军师长断肠明志



原标题:民心是红军永远的“根据地”

  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广场上的“半条被子”雕塑。新华社发

  湖南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纪律文化中心展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场景。新华社发

  人们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发

  湖南宜章县白石渡镇白石渡村的红军养伤旧址。新华社发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外景。新华社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红军长征入湘时,毛泽东写下了这首《十六字令·山》。在词中,毛泽东通过描绘湘南八面山独特的风光,揭示了长征精神的精髓要义。

  湖南有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虽然山高险峻,但红军毫不畏惧,人过要昂首,马过不下鞍,表达了坚强乐观、人定胜天的革命意志。

  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见证了“通道转兵”等历史性关键抉择。红六军团西征和中央红军初期长征,以及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都在湖南走过了艰难历程,写下了壮丽篇章。85年来,红军长征精神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代代传承。

  寨前誓师,踏上西征之路

  6月,湖南桂东县寨前镇,山风习习。金色阳光洒在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的旧址上,年轻母亲牵着学步的孩童从雕塑旁边走过。

  寨前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一个光荣的名字。红军战略转移的先遣队85年前曾来到这里。

  77岁的黄维忠老人经常在家附近的广场上散步。他抬头就能看到这座6米多高的纪念雕塑——战马嘶鸣,旌旗猎猎,红军指战员威风凛凛。

  雕塑的深色石砖上雕刻着巨幅《红六军团长征路线图》。黄维忠骄傲地说:“就是这儿,我们寨前。”

  1934年8月11日,这座宁静的小镇迎来一支特殊的队伍,萧克、任弼时率领的红六军团,共9700余人。1934年夏,第五次反“围剿”失利。7月23日,中央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苏区。8月12日,在寨前镇河滩上,红六军团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举行西征誓师大会。

  寨前镇黄汉尤老人家中也曾接待过红军。“我听父亲讲,红军不肯住进家里,就在街上搭门板,睡在没人的祠堂里。”黄汉尤回忆说,“红军不但用银圆买村民的食物,杀了猪还请大家一起吃。”

  军爱民,民拥军,是红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民心,是红军永远的“根据地”。

  8月12日誓师大会结束后,红六军团就踏上了艰苦卓绝的西征之路。红六军团千里转战,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血战,付出了巨大牺牲。1934年10月,红六军团抵达贵州北部,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师。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红军长征史》记载:“至此,红六军团胜利完成转移任务,并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先遣队的作用。”

  1935年11月,按照中央指令,红二、红六军团也开始长征,之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

  黄汉尤老人成了红军故事的义务讲解员,他常常给来寨前镇参观的孩子们讲解当年红军的故事。他说:“要把红军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要把红军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湘江血战,红军师长断肠明志

  湖南道县县城的潇水河河堤上,当时年仅29岁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烈士在此长眠了85年。绿树环绕的石碑和川流不息的江水,诉说着他断肠明志的壮举。

  1934年11月,已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继续西进,进入湖南永州境内。前面横阻着两条大江天堑,一条是急流险滩的潇水,一条是宽阔汹涌的湘江。

  蒋介石下令各路大军加紧构筑第四道封锁线,第一个部署是合击红军于潇水之滨,第二个部署是围歼红军于湘江之滨。

  11月25日,中革军委在湘桂交界的道县豪福村向全军发布了抢渡湘江的战斗命令。由于当时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不仅丧失了有利的渡江时机,而且使负责掩护渡江的红军各部队不得不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致使各路红军陷入了以少对多、以弱对强的险境,战况惨烈。

  红军主力在湘江渡口与敌人展开搏斗,抢渡湘江。一直担任红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于湘江东岸的永安关、水车一带与十倍于己的追敌殊死激战。4天5夜的奋战,全师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师政委程翠林牺牲。

  12月2日,红军主力渡过了湘江,但担负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四师被卡在湘江东岸,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当晚,陈树湘率领仅余的300多人突围,一路上多次与敌地方民团作战。至12日,腹部受伤的陈树湘躺在担架上清点阵地上的人数时,发现只剩下了53名战士。

  这一天,伤重的陈树湘带领几名战士到道县驷马桥附近的洪东庙隐蔽,不料被敌人发现,不幸被俘。为了保持气节,不受敌人之辱,在被押解回县城的路上,他趁敌人不备,断肠明志,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陈树湘,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中央红军以饥饿疲惫之师,浴血奋战,终于突破了敌人重兵布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的狂妄计划。

  革命胜利后,道县多次组织修缮红色遗迹,建好了陈树湘烈士墓塑像、旗碑、墓碑,完成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广场建设,修缮了留有红军标语的“红军墙”。每当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发来到烈士墓前祭拜、缅怀。

  通道转兵,峰回路转的一刻

  6月29日,记者来到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通道旧县址所在地县溪镇的恭城书院,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一座侗族古书院。300多年的岁月里,它不但历经时代的变迁,更见证了中国革命峰回路转的一刻。

  1934年12月9日,在经过了湘江战役的重大挫折之后,中央红军兵分三路进入通道。

  此时,离中央红军出师长征不到两个月,但出发时的8.6万人,已锐减至3万余人。红军往何处去?中国革命往何处去?生死存亡关头,当时已被剥夺了中央红军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建议开一个会议来决定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

  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已探明中央红军欲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湘西北意图的蒋介石,调集数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地区,部署了一道严密的袋形防线,企图全歼中央红军。

  经过毛泽东的据理力争,会议采纳了他的正确主张,放弃原定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为转兵西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此举成功粉碎了蒋介石的企图,挽救了当时已陷入低谷的中央红军。

  “通道会议作出的转兵决策,实际上拒绝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反映了中央领导人和红军指挥员对‘左’倾军事指挥的不满和反对情绪,以及要求改变领导的强烈愿望。”通道县红色文化研究专家胡群松说,“这也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第一次得到中央主要领导人比较一致的尊重和响应,并对中央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道会议,为此后黎平会议作出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定作了必要准备,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红军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说:“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我们要汲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力量,大力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涵养时代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新长征路的永续动力。”(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


中国青年网


听到他的故事心是痛的!

29岁英雄师长血战湘江断肠明志



【记者再走长征路】听到他的故事心是痛的!29岁英雄师长血战湘江断肠明志——“记者再走长征路”探寻陈树湘师长壮烈牺牲之地

  导读: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1月中旬,红军进入湘南,蒋介石企图利用湘江这一天然障碍物一举歼灭红军。年仅29岁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前进。11月下旬,红三十四师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战斗四天五夜,死伤惨重。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抢渡湘江任务后,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

  中国青年网永州6月30日电(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蒋佩珊)在红军众多指挥员中,有这么一位传奇英雄,他从菜农当上了红三十四师师长,在战斗中,他能守善攻、骁勇机智;在长征中,他奉命掩护红军主力前进;在突围时,他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仍指挥战斗;在被俘后,他自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就是英雄师长陈树湘。

  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这是他仅有的照片。资料图

  6月29日,“记者再走长征路”来到了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探寻陈树湘师长曾经战斗过,最后牺牲的地方。“有三个地方我们要去,一是陈树湘腹部中弹后,馒头岭舍身掩护王光道突围处,二是陈树湘舍命掩护突围成功后被捕处,三是被俘后拒医拒食处。”道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介绍。

  腹部中弹馒头岭舍身掩护:冲出一个算一个!

  从道县县城行车,崎岖山路颠簸一个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岭下传来孩子们嬉水的欢声笑语,曾经,战士们殊死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一片祥和宁静,不禁令人感慨,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这种幸福才显得弥足珍贵。

  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战斗旧址。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一路爬山来到“陈树湘被捕地”,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山洞。该岩洞入口很窄,洞内却很宽敞,有大厅、指挥台、上下层楼、地下河、风岩、雨岩、仙人田、钟乳石等,非常适合隐蔽。“陈树湘腹部中弹后,在这里度过了5天的短暂休息时光,也就是1934年12月12日到17日。有当地百姓感念红军是自己的队伍,还安排一名10岁的小男孩悄悄送来红薯和中药。”道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告诉记者。

  1934年12月12日至17日,陈树湘短暂休息的山洞。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六七月的天气来到岩洞,不禁感叹这里的阴凉舒适,可是待久后会略感潮湿,洞顶不时有蝙蝠飞过,有水滴渗下,地面上泥泞湿滑。

  想象一下,如果身负重伤,前有阻兵后有追兵,在1934年12月的初冬来到这里会是怎样的感受?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树湘师长仍在看军事图,研究战斗。“他一直在看地图,旁边还有两个小红军,因为陈树湘受了重伤,我爷爷会拿些草药给他包扎,后来他被人抬走后,爷爷非常难过,他说红军是好人,怎么就被抓走了。”71岁的周玉生老人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曾发生在这个岩洞里的故事。

  “他来山洞养伤前,我爷爷和父亲曾见过陈树湘,知道他是好兵。”周玉生说到。那么,陈树湘师长是在什么情况下受的伤?又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战斗?

  根据周镜忠和当地村民周玉生介绍,以及史料记载,我们要从陈树湘被捕前的半个月说起。

  奉命率部掩护主力:万一被截断要做孤军作战的准备

  “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把军团的殿后任务交给你们师,这个担子很重啊!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

  1934年11月27日至29日,红三十四师按照朱德电令,阻击周敌,以保证和掩护红八、九军团全部西进。

  12日1日,主力军已于晨时胜利渡过湘江。红三十四师成功掩护红军主力渡江,引得敌军更加疯狂的“围剿”,“挖地三尺,找出来予以歼灭。”红三十四师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和时机渡湘江西进。

  12月4日晚,为了摆脱敌人,陈树湘师长当晚作出两条决定: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2月10日,陈树湘带领红三十四师渡牯子江时遭到武装袭击,他在船上指挥战斗时被保安团头子认出,不幸中弹,右腹部受重伤,战士们只能为师长作简单的包扎。后因伤口太大,战士们从庙里找来一个碗压在伤口上,再用绑带绑上,不让肠子流到地面上来。

  12月11日,遭受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和多次袭击,仅剩140人的红军队伍又遭到阻击。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陈树湘决定带人掩护,由参谋长王光道带领红三十四师余部突围,“冲出一个算一个!”

  12月12日,陈树湘走下担架率两个班的战士掩护,占据馒头岭及对面岭的有利地形,有效地阻击了敌人,突围的同志们安全脱险了。但负责掩护的两个班战士先后牺牲。陈树湘怕拖累大家,命令幸存的两名警卫员、一个修械员赶紧冲出去,不要管他。3名战士不舍,不由分说强行把陈树湘抬上担架紧急转移,就地隐蔽在馒头岭上的一个岩洞里养伤。

  弹尽粮绝被俘后拒医拒药:革命的烈火,你们是永远扑不灭的

  从岩洞出来,驱车近半个小时来到四马桥镇何正生药铺,难以想象,在这样颠簸的山路,身负重伤的陈树湘是忍着怎样的疼痛?道县文联主席、原史志办副主任唐小峰向记者介绍:“1934年12月17日,道县保安团第一营营长何湘满山满岭搜红军。陈树湘带领警卫员等3人冲出岩洞,再次突围。最后一颗子弹打光,因弹尽粮绝,陈树湘师长及警卫员在馒头岭下冯督庙(洪都庙)不幸被捕。”

  得知陈树湘是一名师长,敌人欣喜若狂,为了留下一个活着的红军师长,好邀赏,他们把陈师长抬到四马桥——谢德堂(布铺)家门口。

  何正生药铺旁边的布铺后人,78岁老人张国平,正在讲述他听到的那段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陈树湘当时受了重伤,肠子都露出来了,他站了几次都站不起来,他们就用洋参为陈树湘师长提神,但陈师长就是不吃。”张国平老人听父辈讲道。“你们抓住一个陈树湘,这算不了什么,全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革命的烈火,你们是永远扑不灭的!”

  林中辉的儿子林福建(父亲因思念家乡为其取名福建),今年63岁,为纪念古田会议,林福建将自己的儿子取名林古田。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在镇上,我们遇到了一位幸存红军后人,他叫林福建,他的父亲是馒头岭突围队伍中,幸存的一个传令班长,林中辉。回忆起父亲经常提到的往事,他说到,“我父亲是通信连的,在经过清水塘时,右脚掌被打断,不能跟着部队行军。红军过后,父亲被四马桥村黄永良收留,养伤三年都没好,最后还是一个姓唐的和尚治好了他的伤,给他改名林玉芝。”林中辉所在的这支突围队伍,就是在陈树湘所带领的两个班的战士掩护下成功突围。

  断肠明夙志: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道县蚣坝镇白马神村,陈树湘自断肠子,壮烈牺牲的地方。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听完陈树湘师长负重伤战斗、红三十四师拼死战斗的故事,记者在驱车去往陈树湘断肠牺牲的地方白马神村时,心情难以平复。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战斗,在被俘后,向死而生,自绞肠子壮烈牺牲?

  86岁抗美援朝老兵许瑛坐在陈树湘牺牲的地方,他的父亲许振芝,哥哥许杰曾在此看到过陈树湘师长。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

  曾经目睹了陈树湘牺牲的当事人后人许瑛回忆,“当时那里有两棵桂花树,他就是在那儿绞断肠子牺牲的,我父亲当时不晓得他是那么大的官,只知道他是一个好红军,父亲每次都会说一句,‘他当时很勇敢!’”“我们之前调研时,从许瑛的哥哥许杰那里了解到,当时因为贪玩,许杰跑出家,看到担架上躺着一个人,衣服很破,浑身脏兮兮的,右手掌满是血迹。”原县史志办副主任唐小峰补充道。向死而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陈树湘师长都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在陈树湘烈士牺牲地,有一棵当地人称之为“红军树”的树木。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 摄

  “满腔碧血荐轩辕義烈千秋光争岁月,百尺青松環墓冢精魂一缕秀毓河山。”湘江战役是中国红军长征史上最艰苦、最壮烈的一大战役。1934年12月21日,红三十四师余部被敌包围,大部分壮烈牺牲,少数被冲散。至此,红三十四师这支战功赫赫的队伍,血洒潇湘,悲壮地完成了钢铁后卫的神圣使命。

  红军第三十四师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部分烈士名单。中国青年网宋莉 摄

  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


-


中国青年报


断肠明志 陈树湘浩气长存 

血洒湘江 闽西军功勋永在



  陈树湘烈士墓。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莉 李剑平 见习记者 蒋佩珊

  一支英雄的部队,从诞生之日到退出红军战斗序列,只有3年多时间。一位传奇英雄,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29岁。

  战士血洒在湘江。那是红军长征的关键一战。这是后卫师的英雄壮歌!

  1934年9月,中央红军被压缩在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宁化、长汀等8个县城和周围狭小的地带。10月9日,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奉命秘密在于都县鲤鱼坝设防,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从瑞金、兴国县向于都集结。

  红军第三十四师,前身为福建地方红军部队,战士主要来自福建闽西的长汀、宁化。不管是配合兄弟部队,还是独立战斗,这支部队都以骁勇善战闻名,因屡立战功,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誉为“钢铁之师”。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从于都向西突围,实行战略大转移。由1.12万名闽西子弟组成的红三军团第四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分别担任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

  1934年11月25日,前卫红军第四师渡过湘江,在湘江西岸界首渡河点以南的光华铺布防阻击攻敌,7天6夜与敌厮杀,虽然歼敌数千,但自损近半,至12月1日,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掩护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

  1934年11月27日至29日,后卫红军第三十四师在广西灌阳县的文市至水车一线布防阻击追敌。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参谋长刘伯承在湖南道县蒋家岭村召开会议,并对师长陈树湘等同志说:“在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把军团的殿后任务交给你们师,这个担子很重啊!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

  12日1日,红军主力已于晨时渡过湘江。红三十四师引得敌军更加疯狂地“围剿”,“挖地三尺,找出来予以歼灭。”红三十四师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和时机渡湘江西进。

  12月4日晚,为了摆脱敌人,陈树湘师长作出两项决定: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坚持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2月10日,陈树湘带领红三十四师渡牯子江时遭到武装袭击,他在船上指挥战斗时被保安团头子认出,不幸中弹,右腹部受重伤,战士们只能为师长作简单的包扎。后因伤口太大,战士们从庙里找来一个碗压在伤口上,再用绑带绑上,不让肠子流到地面上来。

  12月11日,遭受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和多次袭击,仅剩140人的红军队伍又遭到阻击。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陈树湘决定带人掩护,由参谋长王光道带领红三十四师余部突围,“冲出一个算一个!

  12月12日,陈树湘走下担架,率两个班,占据湖南道县富足湾村后的馒头岭,阻击敌人,掩护其他战士突围。负责掩护的两个班战士先后牺牲,陈树湘怕拖累大家,命令幸存的2名警卫员1个修械员赶紧冲出去,不要管他。3名战士不舍,强行把陈树湘抬上担架紧急转移,就地隐蔽在馒头岭上的一个岩洞里养伤。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山洞。岩洞入口很窄,洞内却很宽敞,有大厅、指挥台、上下层楼、地下河、风岩、雨岩、仙人田、钟乳石等,非常适合隐蔽。“陈树湘腹部中弹后,在这里度过了5天的短暂休息时光,也就是1934年12月12日到17日。有当地百姓感念红军是自己的队伍,还安排一名10岁的小男孩悄悄送来红薯和中药。”道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镜忠介绍。

  今年6月29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了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探寻陈树湘师长曾经战斗过最后牺牲的地方。离开道县县城,车行崎岖山路,颠簸一个半小时左右,便来到了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馒头岭。岭下传来孩子们嬉水的欢声笑语,曾经,红军战士们殊死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一片祥和宁静。

  六七月的岩洞,阴凉舒适,略感潮湿,洞顶不时有蝙蝠飞过,有水滴渗下,地面上泥泞湿滑。在1934年12月的初冬躲在这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就是在恶劣环境下,陈树湘师长仍在看军事地图,研究战斗。“他一直在看地图,旁边还有两个小红军,因为陈树湘受了重伤,我爷爷会拿些草药给他包扎,后来他被人抬走后,爷爷非常难过,他说红军是好人,怎么就被抓走了。”71岁的周玉生老人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起曾发生在这个岩洞里的故事。

  1934年12月17日,道县保安团第一营营长何湘满山满岭搜红军。陈树湘带领警卫员等3人冲出岩洞,再次突围。最后一颗子弹打光,因弹尽粮绝,陈树湘师长及警卫员在馒头岭下冯督庙(洪都庙)不幸被捕。

  为了留下一个活着的红军师长邀赏,他们把陈树湘师长抬到四马桥圩伪营部所在地——谢德堂(布铺)门口,试图医治。“陈树湘当时受了重伤,肠子都露出来了,他站了几次都站不起来,他们就用洋参为陈树湘师长提神,但陈师长就是不吃。” 今年78岁的张国平老人回忆父亲曾讲述的见闻。他父亲在药铺对面的缝纫店做事,目睹了陈树湘拒医拒食。

  第二天拂晓,敌人抬着陈树湘回县城,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时,陈树湘趁敌不备,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当时那里有两棵桂花树,他就是在那儿绞断肠子牺牲的。”许瑛老人的父亲曾经目睹了陈树湘牺牲。许瑛记得父亲的评价是“他当时很勇敢”。许瑛的哥哥许杰看到的场景是“担架上躺着一个人,衣服很破,浑身脏兮兮的,右手掌满是血迹。”原县史志办副主任唐小峰补充道。

  “满腔碧血荐轩辕义烈千秋光争岁月,百尺青松環墓冢精魂一缕秀毓河山。”湘江战役是中国红军长征史上最艰苦、最壮烈的一大战役。红三十四师全师5000多名闽西籍红军,有4000多人壮烈牺牲,另1000多名无法渡江的红军转战桂北、湘南打游击战,1936年在湘南九嶷山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30人突围。这是湘江战役中唯一成建制牺牲的红军主力部队。

  红三十四师兵源主要来自闽西。很多血染湘江的闽西英雄的姓名无人知晓,但烈士功勋与世长存。

  红军第三十四师100团团长韩伟,当年跳崖幸存,是全师唯一幸存的团以上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不是闽西人的他两次叮嘱家人,死后要把骨灰放在闽西。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送到省城长沙并悬挂在城门上。道县百姓偷偷将陈树湘的无头遗体,和一同被杀害的警卫员埋葬在潇水之滨。

  如今的道县,静静流淌的潇水穿城而过,已难寻当年红军激战的战场遗迹,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万古长存。

  红军第三十四师牺牲的战士很多被老百姓悄悄埋葬,极个别幸存者被当地群众收留。在道县四马桥镇早禾田村,就有红军第三十四师幸存者的后人林福建。他的父亲林中辉是馒头岭突围队伍中,幸存的一个传令班长。

  在经过清水塘时,林中辉右脚掌被打断,不能跟着部队行军,被村民黄永良收留,养伤3年都没好,最后还是一个姓唐的和尚治好了他的伤,给他改名林玉芝。因思念家乡,林中辉给儿子起名林福建。而林福建又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林古田,为的是纪念古田会议。


-


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芒果TV,湖南人民广播电台


《连线红土地》走进湖南道县


新湖南


85年,潇水渡口的涛声清晰依旧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85年,潇水渡口的涛声清晰依旧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铭俊 周林熙

  红军在其万里长征途中,曾在万千重围中突破过敌军沿大江大河设置的一道又一道封锁线。红军如何跨河而过,在强渡江河的战斗中,他们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新湖南客户端第一组记者在永州道县寻找答案。

  红军渡旁,这座潇水河上的浮桥 “桥墩”由数十艘亮黄色的小铁船组成,“桥面”则由数百根大小相近的圆木通过铁锁链拼接。连接了水南村和对岸道县城南门的浮桥仍然是两岸居民最便捷的通行途径。

↑红军渡浮桥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85年前红军长征时期。

  1934年11月1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接到师部命令,限11月18日拂晓前择机占领道县城。红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急行军200里急速向道县开进,占领了道县城南潇水河东岸的水南街。

↑水南街

  只是平时横卧河中的浮桥,已被敌人拆散成零星的船只搬到河对岸,红军无法过河。对岸城墙上,国民党机枪正封锁着渡口。

↑道县一侧

  红四团的战士们隔河向道县城一侧的敌军喊话。同时,渡河攻城的准备工作也正悄然进行着。

  11月17日午夜,工兵排长、工兵一班副班长和两名战士,由水南泅水渡河,以火力掩护。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其余三人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游过对岸,占领桥头阵地。对岸敌人慑于红军的威势,弃城逃向蒋家岭。

  天将亮,泅渡道县一侧的三名战士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架好了一座四米宽,可以通过四路纵队的浮桥。

  红二师占领道县城,粉碎了蒋介石“在潇水以东地区截击红军,合击红军于宁远天堂圩和道县之间”的计划,为整个红军突破湘江天险开辟了机动区域,创造了有利时机。

  距离红军渡40公里处,便是葫芦岩渡口。十几级的青石垒成的码头从高高的河岸延伸进深深的河水里。漫长岁月,青石码头渡着过往行人,度着平静时光。

↑葫芦岩渡口

  红军占据道县城数日后,大部队即将到来。此时,国民党李云杰的27军紧追中央红军不放。大部队将过葫芦岩时,李云杰的27军距离“红星纵队”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

  “红星纵队”从葫芦岩抢渡潇水,刻不容缓。

  由于国民党的反共宣传,潇水河两岸的渡船全部被迫藏起。不过当地的百姓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老百姓自发撑起渡船,卸掉门板、床铺板、贡献木料帮助红军架设浮桥。

  此次过渡,人数众多,浮桥与渡船并用,老百姓从半夜时分开始撑渡直到天亮。军民一条心,红军渡过潇水,然后设伏阻击追敌。

  过渡潇水,有一位名叫邱家儒的农民撑渡十分卖力。一名红军战士坚持要把它的竹碗送给邱家儒留作纪念。就这样,这只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这只竹碗,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那个红军战士是否过了湘江,是否顺利到达了延安。

  老邱临终时把竹碗交给后辈,竹碗留在了葫芦岩八十五年,老邱一家守护了八十五年。时光远去,竹碗上印着的烽火岁月,葫芦岩渡口的涛声仍旧那么的清晰。

↑后辈与竹碗




相关报道:

再走长征路 央媒聚焦铁血红军将领陈树湘

再走长征路①:从红色老区到天然“氧”吧,这里是桂东

再走长征路②:“半条被子”不仅是暖 这里是汝城

再走长征路③:今天的故事从墙里挖出的一张借据说起

再走长征路④:什么让他亲手绞断自己的肠子 这里是道县

再走长征路⑤:长征路上最惨烈的一战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南卫视等

编辑:朱文秀



往期精彩回顾

☞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永州火车站临时候车室启用 停止检票时间提前

☞永州这个集体获全国大奖,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

☞防汛丨22日起永州天气大翻脸 最高降雨可达200毫米

☞永州向南!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