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 说
夜读 | 做人,须有才有趣有情
11月3日,中国近代文学家梁实秋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冰心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之中,男人里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余光中说,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再读先生的雅趣、规劝与深情,这做人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古人云,做人从早起起。
因为这是每人每日
所做的第一件事。
这一桩事若办不到,
其余的也就可想。
我所谓的寂寞,
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
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
失掉了也不必怅惘。
但我有一刻寂寞,
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馋非罪,
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
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有时候,
只要把心胸敞开,
快乐就会逼人而来。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随处皆是。
莎士比亚有一名句:
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
但这脆弱,
并不永远使女人吃亏。
越是柔韧的东西越不易摧折。
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人不读书,
陷身于世网尘劳,
困厄于名缰利锁,
五烧六蔽,苦恼烦心,
自然面目可憎,
焉能语言有味?
我不愿送人,
亦不愿人送我。
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
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
一个朋友说,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插图/德国插画家Lara Paulussen
《充满好习惯的生活,才合于“自然”》
作者/梁实秋
早起,也是看你能否在转念间振作精神,让心做主宰。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有不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不很容易。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头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祖逖(tì)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且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孩子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我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维持相当的礼貌。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大声讲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试自检讨一番,在别人读书工作的时候,是否有过喧哗的行为?
我们要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维持公共的秩序,顾虑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纵自己,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队,不可争先恐后地去乱挤。
你挥霍的今日,就是明日“悔之晚矣”的昨日。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常听人讲过“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待饭未来”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古人所谓“三上之功”,枕上、马上、厕上,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志。古圣先贤总是教训我们要能过得俭朴的生活,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生活状态之极端的刻苦,所谓“嚼得菜根”,就是表示一个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之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罗马帝国盛时的一位皇帝Marcus Aurelius,他从小就摒绝一切享受,从来不参观那当时风靡全国的赛车比武之类的娱乐,终其生成为一位严肃的苦修派的哲学家,而且也建立了不朽的事功。这是很值得钦佩的,我们应该体念艰难,弃绝一切奢侈。宜从小就养成俭朴的习惯,更要知道物力维艰,竹头木屑,皆宜爱惜。
以上数端不过是偶然拈来,好的习惯千头万绪,“勿以善小而不为”。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配图/视觉中国
印象 · 梁实秋
一生留给中国文坛两千多万字著作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1987年的11月3日,梁实秋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留给中国文坛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及《莎士比亚全集》等译作。
1915年,13岁的梁实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开始8年清华读书生涯。据其幼女梁文蔷所述,在清华时,父亲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是同班同学。毕业前一年,他们请梁启超来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父亲回忆,梁先生“用手一敲秃头便能背诵出一大段诗词”,讲到动情处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父亲说他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就是被这一篇演讲鼓动起来的。
1923年,梁实秋赴美留学。出国前他还担忧到美国那样的汽车王国去,会不会被汽车撞死?结果比梁实秋早一年去美国的好友闻一多,给他写信第一句话便是:“我尚未被汽车撞死!”随后劝他出国开开眼界。翌年,梁实秋进哈佛大学研究院,其间师从白璧德(美国文学批评家),接受了新人文主义。
1926年梁实秋回国,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校任教,讲西洋文学批评史等。1940年起,以重庆北碚寓所“雅舍”为名,在《星期评论》上,辟专栏撰写“雅舍小品”。“雅舍”系列强调生活的情趣和个人性灵的修为,“既清新雅致,又有幽幽古意,用典多而不生涩”,在当时显得非常有特色。美学家朱光潜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
梁文蔷忆述,在很多人眼里,父亲是个“洋派十足”的人。但骨子里绝对是一个有很深中国文化情怀的人。他从美国回来立即抛开钢笔用起了毛笔,直到抗战结束后,才不得不又用起钢笔。教书时口操英语,却总是长袍马褂,千层底布鞋,叠裆裤子还要绑上腿带子,常引得时髦男女窃笑。
以一人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37年
梁实秋1930年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1936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8种,至1967年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梁实秋以一人之力,花费37年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任务,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块不朽丰碑。
梁实秋打趣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没有学问。如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须不是天才。如是天才,他就去做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意工作了。第三,他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幸,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
漫漫文学翻译之路,巨大的工程,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这其中的艰辛和寂寞,无人能知。梁实秋说,“领导我,鼓励我,支持我,使我能于断断续续三十多年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适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
其女梁文蔷谈及,“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订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翻译莎士比亚没有收入,母亲不在乎,她没有逼迫丈夫去赚钱,而是全力以赴地支持父亲。”
一生只戒了一次烟
值得一提,梁实秋一生只戒了一次烟,从此再未吸过烟。他并非烟瘾不大,据他自承,当其戒烟之时,已有几十年吸烟的历史,吸烟量已从一日一包进而两包,再进而一听。一听就是50支,烟瘾可谓大矣。
他没有选“黄道吉日”,只是闷声不响,一股脑儿把剩余的纸烟丢在垃圾堆里,烟嘴、烟斗、烟包、打火机则分赠别人。后来也曾因烟瘾而六神无主、手足失措,但终于没有再吸,一次成功。
后来他写文提道,“我吸了几十年烟,最后才改吸不花钱的新鲜空气。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口里冒烟,甚或直向我的面前喷射毒雾,我便退避三舍,心里暗自诅咒:‘我过去就是这副讨厌的样子!’”
一生如“花”
余光中说,“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他的前额显得十分宽坦,整个面相不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加以长面隆准,看来很是雍容。这一切,加上他白皙无瑕的肤色,给我的印象颇为特殊。后来我在反省之余,才断定那是祥瑞之相,令人想起一头白象。”
季羡林晚年回忆,即便两人已经分别40年,仍然时常想到梁实秋先生,“他的文章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读过不少,很欣赏他的文才,对他潜怀崇敬之情。” “见面之后,立刻对他的人品和谈吐十分倾倒。”
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生平资料/央视新闻整编
图自网络
来源:央视新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148jt3j3&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