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 | 明代鄂尔多斯
作
甄自明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明代疆域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
东胜卫
明朝初年的洪武、永乐年间,屡次对退居漠北的故元势力实行“犁庭扫穴”式的征战,在沿边一带设立了许多防止蒙古侵扰的军事卫所,鄂尔多斯地区曾属于东胜右卫(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和东胜左卫(今托克托县)所辖。以后,明朝又陆续沿长城一线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鄂尔多斯地区的明长城属于明代延绥镇(即榆林镇)和宁夏镇管辖。
十二连城古城东墙及夯土层
明蒙对河套的争夺
15世纪中叶,在蒙古高原地区,故元势力已衰弱,而蒙古各部的互相争雄却愈加激烈,其中主要有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在互相征战中,西部地区的瓦剌部日益强大起来,并曾一度统一了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于1449年,与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交战,大败明军,俘获英宗,明朝的势力受到严重挫折,史称“土木之变”。为了抑制瓦剌部的势力,切断它继续向东扩张的通路;更因为鄂尔多斯地区宜农宜牧、水草丰美;从15世纪60年代开始,鞑靼部的蒙古诸部先后入居鄂尔多斯地区,最终占据了河套,明朝政府为了固守西北边疆,曾多次用兵“剿套”、“搜套”、“复套”,这一斗争延续了百年之久❶。
明朝弃套
面对蒙古诸部入居河套后欲战不成、欲罢不能的局面,明朝延绥巡抚左副都御史余子俊上奏说:到成化八年(1472年),屯驻延绥征套的士兵已达8万,一年之内就需粮银94万,草银60万,运粮运草又得耗银825万,而这样的巨资耗费,却不见成效,蒙古诸部反而在河套内的势力越来越大。因此,他上书请明廷在河套南部筑墙建堡,设一道防线以御蒙古,明宪宗准奏。余子俊便在成化九年,乘满都鲁部等出套之机,立即兴役修筑边墙,动用了4万役军,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修起一条“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西抵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延袤千七百七十里”的边墙。边墙的修筑虽然加强了对蒙古的防卫,却用高墙壁垒隔绝了中原与边疆的交通,阻碍了蒙古族与中原汉族人民的正常往来,也造成了明朝倚墙而守,任由蒙古诸部入居河套的形势。这就是明史上所说的“弃套”。
鄂尔多斯明长城高峻墙体
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
“鄂尔多斯部”是成吉思汗汗庭、以及祭祀宫帐鄂尔多的守护群体。鄂尔多斯部为来自大蒙古国各万户、千户选派出的,守护成吉思汗最忠诚的部队。这支精锐卫队,为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服役,其后裔,世世代代继承了祖先的职业,一直聚集在成吉思汗祭祀宫帐周围,形成了守护诸多宫帐的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及其眷属相继去世以后,守护宫帐的这些人继续为主人的宫帐服务,即守护和祭祀灵帐。15世纪中叶,大批鄂尔多斯人带着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进入黄河宝日陶亥(河套)地区,定居在这里。因而,河套地区也随之称为鄂尔多斯❷。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八白宫
15世纪中叶,蒙古各部封建主的争战引起了广大蒙古人民的不满,他们渴望安定和统一。1468年,一些蒙古封建主推举巴图蒙克为可汗,称达延汗。达延汗为了推行统一事业,进行了一系列征战,对右翼三部进行讨伐并收服,这其中就包括收服鄂尔多斯部。1510年,达延汗控制了蒙古各部,重新划分了六个万户,达延汗设帐于右翼的察哈尔万户境内,任命他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右翼三万户的鄂尔多斯万户驻河套地区。1532年,巴尔斯博罗特死后,他的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承袭济农位,号称彻辰汗,统领鄂尔多斯万户,这便是鄂尔多斯部封建立主的始祖。
从此以后,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河套地区,他们在这里经营畜牧业,同汉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开发河套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1. 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 旺楚格:《成吉思汗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来源:鄂尔多斯博物馆 甄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