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记忆·党史中的校史 | 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谱写《奋起救国》歌词





    

  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

  西南财经大学96载办学奋斗历程,始终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根植下深厚红色基因和光荣革命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全校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官微推出“红色记忆·党史中的校史”专栏,带你追寻先辈足迹,回看一代代西财人在那波澜壮阔岁月里的光辉故事和动人篇章,传承榜样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矢志砥砺奋斗!




人物名片

  陈黄光,原名陈锡光,号再华,笔名白明,浙江平阳人,1904年生。1929年毕业于光华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在广州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所创作《奋起救国》歌词,由何安东谱曲,制成唱片,广为流传。1935年1月24日被捕牺牲,年仅31岁。




  1904年,陈黄光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仲芸一生热心教育,1910到1917年,他在父亲创办的敖江公学读书。1918年到1919年在私塾专修国文。1920年到1924年夏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附中,半年后转入上海自治学院,因闹学潮被开除学籍。不久,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929年毕业。在上海学习期间,他研究各种社会学说,最终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时积极参加世界语运动。

▲陈黄光,1932年于广州

  1929年,陈黄光到广州出任教会学校培正中学的国文教员。他博学多才,懂法文、俄文和世界语,治学严谨,深受学校当局与学生们欢迎。他与学生关系非常密切,经常与学生谈论形势,善于利用历史事实启发学生,他带领学生到三元里、沙面等地,给他们讲平英团和沙基惨案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934年,陈黄光在广州培正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不断蚕食我国领土,为号召人民起来抗日,陈黄光写下了《奋起救国》歌词:

▲《奋起救国》歌谱


  暴政凭凌,破坏远东和平,连天炮火遍地血腥。我劳苦民众士兵,莫不愤恨填膺。来,时机已逼,精诚团结,死里求生。奋起!奋起!共作猛烈斗争!民众士兵一致奋起斗争!宁战死不为妇隶,忍辱偷生!民众士兵,一致奋起斗争,毋庸逡巡,毋恤牺牲,争取自由光明!暴敌内侵,神州濒于陆沉,闾里丘墟林园灭烬。我劳苦民众士兵,陷于火热水深,看,时机已逼,唯图自救,团结一心。奋起!奋起!共作猛烈斗争!民众士兵一致奋起斗争!宁战死不为奴隶忍辱偷生!民众士兵,一致奋起斗争,毋庸逡巡,毋恤牺牲,争取自由光明!




  后来,陈黄光的同校教师、著名音乐家何安东为这首歌词谱了曲,并制作成唱片,作为我国最早的抗战歌曲之一,《奋起救国》铿锵有力,被广泛传唱,对于推动国民的奋起抗争和鼓舞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当时广东的“第一首好歌”。

  《论持久战》中写道:“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陈黄光是粤港文化界深有影响的人物,他的作品涉及评论、译文、戏剧、诗歌、散文、寓言等各类体裁。1929年到1934年间,陈黄光在《培正文艺》《新兴文艺》《一般文艺》《新文艺评论》《绿天》等刊物上发表了10余万字的作品和译作,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无产阶级思想。他还主编了世界语学会会刊《绿波》,利用世界语积极宣传他的爱国思想和抗日主张。

▲1932年陈黄光主编的《培正学生》校刊封面

  1933年,为了将广州与香港已经组织起来抗日宣传文艺团体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下,陈黄光代表广州的潘皮凡,香港的黑炎、陈光、李拉特等人,以“白明”的化名写了一份书面报告,向上海左联的领导汇报广州、香港两地文化运动和群众团体情况。他找到了党,并和潘皮凡同时被批准入党,组织决定,他单线联系潘皮凡,直接受中共中央特科领导,负责收集广东、香港等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报。他从文艺战线延伸到隐蔽战线和直接斗争。他负责收集粤港一带情报,为中央苏区募捐,为经过广东的长征红军收集敌军动向……

▲《陈黄光文集》封面

  1934年1月,广州“文总”成员和革命群众数十人先后遭到反动军阀逮捕。7月,陈黄光到上海汇报工作,党组织告诫他敌人已经注意他的行踪了,然而,陈黄光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回到广州继续从事革命斗争。





  1934年11月26日,正在知用中学观摩教学的陈黄光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广州维新路(今起义路)市公安局的监狱里。敌人用尽酷刑,一无所获。最后,国民党政府广州市公安局局长何荦亲自出马审讯,假惺惺地说:“你不愿谈组织内部的情况也可以,只要愿意悔改,就可以得到从宽处理。”陈黄光义正辞严地回答:“我的行为光明正大,没有什么需要悔改的,应该悔改的倒是你们自己。”敌人诱降失败,更加残酷地折磨陈黄光,但他始终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陈黄光(陈再华)烈士证书

  1935年1月24日,陈黄光在广州东郊黄花岗荒坡上从容就义,年仅31岁。几天后,他的同事和老乡到刑场上收殓他的遗体,另购棺木重殓,运回平阳安葬。他的遗体血肉模糊,靠着江南布里子棉袍,才从几具弃尸中分辨出。他还戴着脚镣和手铐,十个指头上没有指甲!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陈黄光烈士身后留有一女,时年5岁;一子,时年2岁,还有他深深牵挂着的母亲和深爱着的 妻子。

  被捕前14天,陈黄光写下一首诗献给母亲,那是他最后的“家书”,你听,诗中是他柔软、深情、坚定不移的心:

▲“家书”手稿模拟图










“母亲啊,他要永远地前行!

他忘记了你底慈泪,

他忘记了故乡的废墟,

他忘记了你是独子的母亲……”




END


来源|档案馆

编辑|宣传统战部

版式|【新媒体中心】陈熙睿

头图设计|【新媒体中心】黄远翔






▼往期精彩▼

西南财经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又上新台阶!西南财经大学主办的《Financial Innovation(金融创新)》期刊影响因子达3.985

再聚成都!第四届国际金融科技论坛SWUFE&CDAR2021议程预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二)

★西南财经大学广泛组织师生集体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西南财经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一)

告诉官微君,你“在看”,而且觉得很“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