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李希光:出发是一种习惯

杨雪纯 复旦青年 2021-12-07

▲李希光在云南茶马古道/图源:李希光


人物简介:李希光,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从2010年开始骑行旅行,翻越了中国百余座大山,到达了三百多个地级市,拜访了两千余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索了十八个国家。


复旦青年记者 杨雪纯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王雨晴 编辑


2021年2月,李希光站上了第二季《中国地名大会》的舞台。节目里,他代表第五方阵做自我介绍,“我们方阵的每一个人和我一样,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想用足迹去丈量中国地名的魅力。”主持人鲁健在一旁补充道,“这个方阵都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山川的实践者,是当代徐霞客”。


“徐霞客的闪光点不在于他走过地方的数量,而是独立的思维与敢于求知的勇气。”,李希光认为,这也是游客和行者的区别,“旅行者不是猎奇的,当你短暂的融入到了你所经过的一切地方,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游览者,你是背着行囊汗流浃背的过路人。”


李希光力求做一位“行者”。他给个人公众号取名为“禹贡行者”。“禹贡”来自古代地理学典范之作《尚书·禹贡》,“行者”则是多年游历身份的概括。在简介中,他写道“禹贡山河,行者无疆”。


▲李希光参加第二季《中国地名大会》/图源:李希光


2010年从郑州骑行翻越太行山到太原的路,李希光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他的第一次远行。不习惯爬坡,缺乏体能训练,没有翻山经验,甚至连头盔也没戴,李希光和同伴的第一次骑行进行得无比艰难,只能放慢速度,半骑半推。四五十公里的盘山公路,走了一整天。但是翻越太行,他看到了隐藏于重峦叠嶂中的旱作梯田,见到了印刷在课本上苍凉雄浑的黄土高原——那些存活于地图上的名字,开始变成了真真实实用双脚丈量的道路。


地图、自行车和北京奥运会


“对于任何人而言,所有旅行或者游历的开始,一定是源于小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追逐。”对李希光而言,地理、自行车、北京奥运会构成了他探索世界的契机。


小学三年级的社会课本上有一副中国分省地图,李希光喜欢盯着看,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看得久了,他开始对着新华字典背国家首都,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两百多个国家首背得滚瓜烂熟。六年级的一节社会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地图上寻找书上所标注国家的首都,李希光最先找全。这是他第一次从地理中获得成就感。


自行车是另一条维线。李希光坦言:“最初骑车的目的不是旅行而是竞技。”初三时他就拿到了郑州市的自行车赛冠军,高一时又拿到了全国自行车赛(业余比赛)初级组的第十二名。从小学拥有第一辆山地车起,他一直将骑车当成一种习惯,时间长了之后便成为一种爱好。


初二寒假的一个晚上,他第一次尝试远距离骑行,和好友沿着郑州市环道骑行一圈。当时智能机还不普及,没有手机导航,只能依靠纸质地图和公路两旁的标识判断方向。夜间骑车视线不好,行进到西三环时,他们判断错了方向,骑到了郑州市火葬场与劳改犯监狱附近。最后,他们在附近的道路又行进了整整十公里,才找到回家的方向。第一次环绕郑州计划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没有磨灭李希光对骑行活动的热情,同年四月,他们成功实现绕行郑州环道的计划。


真正和旅行结缘的契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在八月进行,这时高中已经开学,李希光想到现场看奥运,又不想耽误上课,便给校长写了一封建议书,希望能把暑假时间切割成两段,七月上课,奥运会期间放假,奥运会结束后再继续上课。出人意料的是,校长接受了他的建议,推迟了正式开学时间,李希光和同伴踏上了奥运之旅。奥运会赛事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多地进行,他们从郑州坐火车到沈阳看足球比赛,之后又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多次往返观看比赛。他们抢到了28张门票,在现场看了12天比赛。这次奥运之行的初衷本不是旅行,而是李希光想实现四年前观看雅典奥运会时许下的到现场看奥运的心愿,但这次经历“打开了一扇门”。李希光认识到,中国是如此辽阔,在河南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心里种下了一颗“走出去”的种子。


▲李希光和同伴在沈阳五里河体育馆前合影留念/图源:李希光


西藏!西藏!


西藏是李希光骑行之路绕不开的圣土,从高考后的暑假第一次进藏开始,李希光一共骑行入藏九次。


对藏地的好奇起源于一本旅游杂志。六年级时,李希光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到关于西藏地区的介绍,对这个高山连绵的地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他想探索山的那边有什么,也想知道骑行上高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便萌生了骑车进藏的想法。这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他一直为进藏准备着。除了查阅书面资料,他还不断提高体能。高考后的暑假他和同伴骑车翻越太行山,积累翻山经验;次年一月从安徽骑行到河南,10天时间骑行了1500公里,增强体能。


2011年,李希光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开启进藏之旅。这次入藏并不顺利,行进到甘孜州时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新都桥路段多次被山洪冲毁,道路中断,过境车辆和人员被迫滞留原地。折多山路段更是罕见地在七月飘雪。六天后,道路恢复通行,但路况不佳,行进得非常艰难。


一年后,李希光再次骑行入藏,这一次他选择了路况更复杂、骑行难度更大的新藏线,从喀什出发,经过班公湖,到达拉萨。从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这一段路多为碎石路和搓板路,骑行时上上下下一震一震的,颠簸严重;路面破碎,尘土石块多,山区风力强;当时正值七月,青藏地区已经进入雪季,天气也不好,几乎每天都会飘雪;风一吹,尘土混着雪花飞扬。更艰难的是,这一段路海拔从一千多米急剧上升到四千多米,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气喘,完全骑不动车,只能推着往前走。


途径中巴公路时,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而新疆纬度又高,雪山雪线低,李希光在海拔一两千米处就能望到远方海拔四五千米的连绵雪山,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观。李希光回忆道:“景观带来的冲击非常大,西部的环境跟东部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次进藏也好,第二次也好,我们习惯了东部这样的环境,突然到了西部,会非常震撼。”


▲李希光从新藏线骑行入藏/图源:李希光


“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反常识的现象。”这一次入藏之旅突破了李希光对高寒地区的认识的极限,之后再没一场旅行能超越当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在七月穿着冬天的衣服,在七月看飘雪、看冰雹,第一次见识到欧亚腹地极端干旱的气候,第一次见识到壮观的冰蚀地貌,第一次见到蓝得如此纯粹的天空,这些景观都超越了李希光对自然的想象。李希光认为:“条件越艰苦,内心越容易感到震撼,最让人成长的还是那些艰苦的环境。”


骑行沿途堪称绝境,大片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像是误入火星,更不会有人在此定居。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地方,发源了全球最为重要的四条河流,孕育了东亚和南亚的文明。当时新藏线还没有得到开发,游客罕至,补给困难,李希光只能和当地的护路工人一同吃住,每天吃大锅饭,也没有地方洗澡,夜晚伴着飞扬的尘土直接躺下。偶尔,李希光会和常年驻扎在此的护路工人和官兵交流,“他们是这条路上的传播者和生命的载体,这些人让这条路活起来”。生命的凋敝与延续在这条路上得到了统一。


海拔4500米以上,是真正的荒原。随着垂直地带性变化,山地进入草甸与冰缘带,植被更加稀疏。但是这片荒原,正是李希光所追寻的。“没有限制,没有规则,你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第一次进藏前,李希光先后遭遇了高考失利、恋人离世的打击。当时,恋人的遗愿是从成都骑行到西藏。两个月后,他带着恋人的照片出发了。翻越多座高山,到达珠峰顶端,清晨的阳光透过薄云投射在峰顶,旗云飘扬,天地相合。拿着恋人的照片,看着风景,李希光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只觉得无比地珍惜当下。“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的?在短短的一生里,应该鼓起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高原风光/图源:李希光


当旅行遇上历史地理学


对李希光而言,旅行只是一种手段,从行走中获得知识才是目的。这么多年,他出发前从不看旅行攻略,也没有马蜂窝或穷游等旅行应用的账号。他的行走完全基于对地理的好奇与热爱。秉承“知行合一”,李希光与历史地理学的相遇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邂逅。


高考那年,李希光发挥失常,进入了本省的河南大学,他那时就决定未来一定要考研。2015年,他计划考研,原本打算考自然地理类学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历史地理学。这是一个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囊括了考古、地理学、地质学等内容。这都是李希光感兴趣的方向,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包容感的学科。他改变了计划,决定冲击复旦大学史地所。然而只剩下四个月的备考时间,他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基础薄弱的英语。但结果不尽人意,虽然专业课考了第一名,但因为英语比校线低了三分,李希光无缘史地所。


虽有遗憾,李希光没有就此放弃,他将考取复旦大学史地所博士作为几年后的目标。2020年考博,他顺利通过初审。受疫情影响,复试时间一推再推,最终改为线上进行。但李希光没有受此影响,发挥稳定,顺利通过了复试,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录取。


读博后,他尝试将旅行经历同学术研究结合,希望能增加对于某一个区域深度的了解,实现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他说:“我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上,脚踏实地,扎根学术。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而我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努力为这门学科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


他对木构建筑、石窟以及寺院壁画等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探访古建和历史遗迹,在实地走访中了解中国石窟如何形成,中国的古塔、木构建筑是如何一步一步建造,中国壁画有什么特点。他曾探访广西容县的明代木构建筑真武阁,这类木构建筑在华南汉人聚居区较为罕见。“第一次看时也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东西,但当你见过的建筑多了,进行对比,就知道它们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这个建筑会在这个地方、那个建筑会在那个地方,我想探索地理的差异性。”


▲李希光探访剑门关/图源:李希光


今年距离李希光首次出发已经有十一年,李希光始终将出发当成一种习惯。谈及自己的坚持,他想起了曾经一起出发的一位队友。没有任何骑行经验,这位队友最终却成功地从北京骑行到了拉萨。这段经历带给李希光很大的触动,“很多人因为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各种理由不敢出发,但当你坚持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愿意为这件事情不断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难。”这些年来,李希光也曾受到质疑,但他从未找过任何理由逃避出发,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要出发”。


“凡是达到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李希光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次出发,“我想去拍摄一些被毁掉的、但可能不是很重要的古建筑,想用影像记录它们。”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能用影像记录古街道和老城区,也许几十年后,这些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后人可以通过看这些老照片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区域过去的样子,也算是留给未来的人的一份礼物。


微信编辑丨杨雪纯

审核丨王英豪



往期精彩


和文汉读今例


复旦旧书店:藏在喧嚣里的20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