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张大力新作为何以石窟佛像、宋明绘画为造型灵感|俞可×张大力对谈系列(二)

俞可 张大力 K空间 2024-04-28





时隔十年,艺术家张大力再次在K空间举办个展,策展人俞可与张大力借此契机再次展开一次漫谈。张大力从新作品的创作缘起开始,向我们展示了十年时间里,他在阅读与创作中心境、思想的变化。俞可则从创作脉络的连续性、极端现实的理论建构、媒介材料的转换与延续等角度向张大力发问,试图从理论和形式层面挖掘张大力十年来的创作思考。

 


 ——K空间




新作的创作缘起

以石窟佛像、宋明绘画为造型灵感



对谈嘉宾


俞可

资深策展人

张大力

艺术家


对谈时间

2023年12月3日


对谈地点

K空间



俞可:新作品就是我们看到的《废墟》这组蜡制的雕塑吗?和你过去的作品相比,显得更形式化,哪些因素促成这样的创作选择?



张大力︱废墟 NO.17

工业石蜡、塑料,约266cm × 120cm × 110cm

2022-7



张大力:对,就是这组雕塑,我不知道是不是更形式化。


今天来梳理我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从1985年至1992年,那是我的“形式美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2008年的“批判现实主义”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的“形而上学”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也不是如刀切一般的截然划分的,他们互相穿插彼此连接,因为展览总是要展过去的作品,别人是不易观察到作者的这种细微的心理变化的。


其实所有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心理的延续,而不是相悖,就是在观念上让旅游胜地走向旅游者,除非你被强迫。阅读康德和普鲁斯特给了我精神和创作上极大的支持。新作品最初叫“一万年”,它源于我早年游历过的云冈和龙门石窟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后阅读佛教典籍也给了我巨大的灵感和震撼。“昙曜五窟”,是北魏石窟造像的滥觞,是云冈最早的五个石窟,我去云冈的时候专门考查了“昙曜五窟”,因为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有些石像的脸部都已模糊不清,但我觉得那种状态特别美,让我印象深刻。这些来自北方深山老林里的鲜卑人给我们的文化增加了新的营养,我有一次专门从兴安岭里的嘎仙洞延着他们的足迹,行走到了大同,为了能理解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对自己命运的最终解释。



云冈石窟 张大力摄于2018年7月



大兴安岭嘎仙洞 张大力摄于2018年7月


我们人类存在的最伟大价值就是我们能有抽象的思辨能力,通过思辨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具体制作“一万年”的过程中,我也面临过一些困境。在“一万年”里,我还是希望用以前的民工的形象。其实我不信任何宗教,我只是对宗教的形而上哲学思辨有兴趣。另外,是现实的处境,疫情期间,没材料可以买,没办法和外界交流。于是,我又去了内蒙的锡林浩特见一个同学,一起去了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我同学离开后,我一个人又在那儿待了一段时间。正是这段时间,在巴林左旗看到辽代开凿的石窟,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巴林左旗有个召庙,史称“真寂之寺”,因为疏于管理,里面的石窟也毁损严重。石窟内阴暗遮蔽,山间石缝中渗漏的流水使里面十分潮湿,滋长了很多石笋,湿滑的地面和乱糟糟的石壁凌乱不堪,这时会突然有一个小灯照亮一尊石像的脸,很狰狞,可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狰狞是我心动之狰狞,这石像就是一块非善非恶的风化石头,是一个过去式的“缘生”。



巴林左旗召庙 张大力摄于2021年7月



再回到北京以后,我就按照亲身经历的经验来塑造形象,问题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制作也简单了。我和工人焊钢架把这个“人”支起来,如果遇到材料短缺,我们就将工作室外面野地里的树根、枯草都用胶带缠起来当雕塑的骨架,这样材料来源的问题也轻松解决了。



工作室工人在挖“废墟”作品中使用的草根 张大力摄于2022年10月



最后就是考虑如何放置布局这些材料的问题,我临过《溪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图》。中国古代绘画的布局极为讲究,画面中每一个小树枝都有其安排,不会乱来。这些作品的构图和布局就是从这些古典作品中来的。“一万年”在形式塑造上,其实就是范宽和郭熙的立体呈现。之前我就把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绘画做成过雕塑,这种形式转换对我来说比较容易。



作者:俞可、张大力

编辑、排版:王骞、傅玲芳

审稿:杨凯

校稿:傅玲芳



未完待续 

“逆行者——张大力”展览开幕前将持续推送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谈文章,敬请关注。


相关阅读 

对话︱张大力新作的创作缘起——俞可×张大力对谈系列(一)






逆行者——张大力


策 展 人

俞可


艺 术 家 

张大力


展览时间 

2024年1月13日—3月17日


开幕时间

2024年1月13日 星期六  15:30


展览地点

K空间




关于艺术家



张大力

1963年生于哈尔滨,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张大力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唯一的涂鸦艺术家,也是继凯斯·哈林和杰克逊·波洛克后第一位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中国艺术家。他以20世纪九十年代的“对话与拆”系列而闻名。他创作的匿名人头像,在城市的角落、废墟和隐秘地点的不断出现,构成了一种历史与文化景观。2006年以后,随着涂鸦艺术的时尚化,张大力逐渐将创作领域转到其他艺术形式和媒介,包括绘画、摄影、雕塑、蓝晒。张大力一贯秉持的信仰是透过艺术创作来揭示和研究表象之下的真实。

 

张大力曾在全球各个城市和地区举办多次个展,其中包括:“变化”(意大利法瓦美术馆,2018),“身体与灵魂”(海牙雕塑美术馆,2017),“恒久与无常——张大力新作品”(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从现实到极端现实——张大力回顾研究展”(武汉合美术馆,2015),“张大力——极端现实”(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2011),“无所不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2009)。此外,还包括2011年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群展“新摄影2011”,2011年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丹麦馆的群展“表达的权利”,2010年法国阿尔勒梵高空间的群展“41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08年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群展”迪奥与中国艺术家”,2008年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的群展“重新看亚洲”等。


张大力的作品曾被大英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国际中心、亚洲协会、丹佛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此外,还曾被罗根(Kent and Vicky Logan)、查内家族(Chaney Collection)、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Collection)、德赫斯-祖梅尔(De Heus- Zomer)等家族收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