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 | 看一场“亨利四世”的画展
2010年底,一则来自考古学界的消息轰动法国:法国法医学家菲利普·查理尔领导一个研究团队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比对和研究,最终确定一颗破损的头骨属于法国最伟大君主之——17世纪的国王亨利四世。
图左为专家复原的亨利四世头像
图右为复原像与鉴定确认的头颅叠合影像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在巴黎费罗内雷大街遇刺身亡。1793年,法国革命分子洗劫亨利四世下葬的圣丹尼大教堂,亨利四世的头颅便不翼而飞。此后,这颗头颅就在收藏家手中不断辗转易手。
亨利四世去世后,人们用石膏将他的面部刻成一个面具保存下来,再加上流传下来的亨利四世画像,这都成为比较鉴定的依据。亨利四世头骨被找到的消息传出后,法国相关部门很快决定,在2011年举办一场全国性的弥撒和葬礼,让亨利四世的头骨回归圣丹尼大教堂。
法国历史上,十六世纪下半叶因为宗教战争的爆发而变得血迹斑斑,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的敌对行为,在欧洲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影响下,双方多次爆发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在这种背景下,被法国人民赞誉为“贤明王亨利”的亨利四世,使法国摆脱了漫长的混乱状态,重新建立了一个统一且蒸蒸日上的法国。他是法国历史上人格和政绩都十分完美的国王之一。
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
宗教战争造成诸多围攻和抢掠。1569 年9 月,古尔奈城被天主教徒攻占。古尔奈是诺曼底地区的封地,这里大多数信徒都是新教徒。
(16 世纪雕刻作品,现藏于巴黎马萨林图书馆)
亨利四世本名亨利·德·纳瓦尔(Henri de Navarre),原为纳瓦尔王国(今西班牙北部的一个自治区,与法国接壤,濒临大西洋)国王。亨利四世出身高贵,身世显赫,其父系家族为波旁家族,与统治法国的瓦卢瓦王朝国王们都是圣路易(即法国卡佩王朝国王路易九世)的后代。亨利的外公纳瓦尔国王亨利·德·阿布莱特,迎娶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因此亨利四世与法国瓦卢瓦王室存在着姻亲关系,与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亨利三世为表亲关系。因此原因,依照“萨利克继承法”,在亨利三世的弟弟弗朗索瓦·德·阿朗松离世后,亨利·德·纳瓦尔成为后继无子的亨利三世的合法继承人。他继承法国王位后,开始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
亨利四世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的君主。为了顾全大局,他数次改变信仰。他那句名言“为了巴黎做一场弥撒是值得的”,流露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抱负,怀着结束国家苦难的目的,他毅然宣布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得以入主天主教城市巴黎,真正行使法国国王权力。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是“基督教欧洲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第一个范例。从法律上正式承认每个人享有信仰自由,并给以切实保障,这是法国宗教改革运动和宗教战争的伟大成果”,从而使法国新教、天主教教派全面和解,结束了可能导致民族分裂的灾难性内战,重振长期动乱中濒临倾覆的法国王权。
亨利四世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军事家。亨利四世的一生见证了无数杀戮、抵抗、战争和阴谋,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之夜后,他被软禁法国王宫,忍辱负重地活着。他精心筹谋策划,得以逃离王宫回到他的王国;而亨利14岁时就被母亲送上前线,一生戎马生涯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战役,如库特拉战役、阿尔克战役,他在战场上精心的布置、准确无误的战略战术、出色的军事才能、身先士卒的英勇行为,为他赢得多次战役的胜利和士兵的拥护与爱戴;在“三亨利之争”的较量中,他善于利用敌方矛盾,妥当处理与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天主教“神圣联盟”领导者亨利·德·吉斯的关系,使他在政治斗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施计逃离
亨利·德·纳瓦尔在王室年轻王公们的陪同下, 多次外出狩猎野猪。狩猎途中伺机逃跑的想法,逐渐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
(16 世纪弗拉芒挂毯,现藏于南特多布里博物馆)
向垂死者致敬
亨利作为法国王位继承人, 在又一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大获全胜。库特拉战役后,天主教军队死伤惨重,统帅茹瓦约斯公爵及兄弟都命丧沙场。19 世纪画家维克多- 让·亚当在该画中宣扬国王亨利的宽宏大量,画中的亨利向濒死的对手致敬,与天主教徒在雅尔纳克无耻谋杀受伤的孔代形成鲜明对照。
亨利四世是一位有大爱的君主。他关注各个阶层的臣民,同情地位最卑微的阶层,作为大领主的他经常与低贱的烧炭工、与贫苦的农民同桌用餐、谈笑风生。在博物馆的画作中,我们会见到亨利的身影,他舍弃宫廷的华美服饰,衣着粗糙的猎人装、士兵服常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他的名言“我希望每个法国人每星期天锅里都有只鸡”,饱含了他对臣民深厚的关切之情;对待部下,他如普通人一般与他们交谈,以军中亲昵的你相称,叫的是充满友情的小名,在十六世纪末期这段如此频繁更换宗教信仰的时期,他的朋友们、部下们始终是他坚定的支持者;对待战俘,他也宽仁相待,及时制止可能产生的屠杀行为,将在战争中牺牲的军官送回他们的阵营,以便他们享有宗教荣誉。
亨利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国王四肢趴地扮作马同孩子们玩耍,这一让西班牙大使大吃一惊的场景曾被许多画家争相描绘,本画出自画家安格尔之手。
(现藏于巴黎小皇宫博物馆)
农家晚餐
亨利和磨坊主米肖一家围坐餐桌, 显得惬意无比。他喜爱这样的生活,也必然会从中获益良多。大领主这种并不常见的行为启发了诸多画作,尤其是19 世纪的作品, 如《农家晚餐》。
(现藏于波城古堡)
亨利四世,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人物。300年后,法国人还记得他。
重点
推荐
【法】弗朗索瓦·贝鲁 著;张红婕 等译
ISBN: 978-7-5203-6000-5
2020年3月出版
亨利四世出生于法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受到了宗教改革清规教律的严格教养。在青年时代作为新教的领袖卷入了法国残酷的宗教战争。1589年成为法国国王,并改宗天主教,主政波旁王朝,期间进行多项改革,使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改善;1610年在巴黎遇刺身亡。亨利在位期间成绩斐然,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本书上起亨利四世的出生和一代君王的丰功伟绩,下迄王权的衰落和国王的去世,半个多世纪的法国历史在作者笔下一气呵成。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作者采用叙述体,以时间顺序在有限的篇幅里讲述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建立者亨利四世波澜起伏的一生,以及其在位期间法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突出讲述了重大历史事件和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变革的要因。我们可以沿着这位“贤明王亨利”的成长印记和他的王权兴衰,全面了解这位伟大的君主传奇而又悲惨的人生。
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字白虎。法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是马克龙总统竞选成功的关键人物, 曾任法国国务司法部部长、法国国家教育部长、比利牛斯-大西洋省国民议会议员、比利牛斯-大西洋省议会主席、欧洲议会议员,现任法国民主运动党主席、波城-贝阿恩-比利牛斯城郊共同体主席、波城市市长、波城孔子学院董事会主席。贝鲁先生业余时间爱好写作,出版专著二十余部。